梅爾·吉布森執導的二戰史詩巨制《血戰鋼鋸嶺》即將于12月8日國內上映,這部影片講的是什么內容呢?下面為大家簡單介紹一下這部影片的主要內容,希望大家喜歡!
劇情簡介:
在1942年的太平洋戰場,軍醫戴斯蒙德·道斯(安德魯·加菲爾德飾)不愿意在前線舉槍射殺任何一個人,他因自己的和平理想遭受著其他戰士們的排擠。盡管如此,他仍堅守信仰及原則,孤身上陣,無懼槍林彈雨和兇殘日軍,誓死拯救即使一息尚存的戰友。數以百計的同胞在敵人的土地上傷亡慘重,他一人沖入槍林彈雨,不停地祈禱,乞求以自己的綿薄之力盡再救一人,75名受傷戰友最終被奇跡般的運送至安全之地,得以生還。
角色介紹:
戴斯蒙德·道斯
演員 安德魯·加菲爾德
虔誠的基督徒、軍醫,體格瘦弱,性格內斂的男孩。他堅決拒絕在戰場上拿起武器,卻因此在軍營遭到中遭到眾人的排擠,但最終他說服了軍隊讓他可以不攜帶武器,并被招入美軍第77步兵師醫療部。在沖繩戰役中,戴斯蒙德不斷冒險把傷員從戰場上拖回進行治療,最后拯救了75條人命。
霍威爾中士
演員 文斯·沃恩
戴斯蒙德在軍隊的上司之一,在軍隊中負責新兵的訓練。認為拒絕持槍的戴斯蒙德是懦夫,剛開始總是欺負戴斯蒙德,試圖拿軍事法庭的規定逼迫戴斯蒙德拿起武器。最后,在戰場被戴斯蒙德救回一命。
葛洛佛隊長
演員 薩姆·沃辛頓
葛洛佛隊長是戴斯蒙德在軍隊的上司之一,認為拒絕持槍的戴斯蒙德是懦夫,試圖拿軍事法庭的規定要求戴斯蒙德必須要隨身攜帶武器。
湯姆·道斯
演員 雨果·維文
戴斯蒙德的父親,是在法國服兵役時曾經受傷的一戰退伍老兵,因為好友在戰場的犧牲,走不出悲傷的陰影,長期酗酒并且實施家庭暴力。在自己的兒子參軍入伍之后,努力嘗試獲得戴斯蒙德的諒解。
多蘿西·舒特
演員 泰莉莎·帕爾墨
多蘿西·舒特是一名美麗善良的護士,她對戴斯蒙德一見鐘情,與戴斯蒙德墜入愛河而成為戴斯蒙德的愛人、妻子。
幕后制作:
影片講述了一個發生在弗吉尼亞州林奇堡和沖繩島的故事,但是影片全部在澳洲取景,工作人員和大部分的演員都是澳洲人。
為了真實再現慘絕人寰、尸橫遍野的戰場,梅爾·吉布森將澳大利亞悉尼西南部郊區布倫格利的一個農場炸毀,偽裝成鋼鋸嶺的頂端,成功拍出了幾萬平米的浴血戰地場景。
影片導演堅持“純實拍”完成拍攝,所有戲份均采用實景拍攝,其中“火燒鬼子”的戲份是采用特殊火直接“噴燒”真人,而影片團隊在沒有使用3D技術、設計工具、三維動畫軟件的情況下,用黏土雕塑三維模型等比還原戰場溝壑。
國內評價
《血戰鋼鋸嶺》用毫無保留的手段,真實還原了沖繩戰役的宏大奇景和點滴細節。呼嘯而過的子彈聲、震耳欲聾的爆炸聲,焦土上橫尸遍野,《血戰鋼鋸嶺》中對于戰爭如何血腥與殘酷的展現,以及戰斗規模的宏大,都是在同類題材影片中少見的。影片和導演梅爾·吉布森一貫的風格一樣,不僅有宏大的戰爭場面,更有無法割舍的親情、浪漫忠貞的愛情和堅忍篤定的信念。(新浪網、騰訊網評)
國外評價
《血戰鋼鋸嶺》是導演吉布森的一次勝利,主要歸功于影片杰出的后半段,也就是主角戴斯蒙參加的沖繩戰役。吉布森作為導演的才華一直是展現暴力的戰爭場面,并將恐怖片的元素融入傳統嚴肅戰爭片中。(英國《衛報》評)
《血戰鋼鋸嶺》是一部關于反戰主義的暴力劇情片,成功地將優雅與恐怖融合在一起。吉布森對如何調動觀眾情緒了如指掌。(《好萊塢報道者》評)
【相關新聞】
“蜘蛛俠”加菲:能演《血戰鋼鋸嶺》我超超超自豪
12月8日,梅爾-吉布森執導的口碑新作《血戰鋼鋸嶺》要在內地上映了。這是一部改編自真人真事,以二戰時期的美日沖繩島戰役為背景的電影。主人公戴斯蒙德-道斯基于信仰和良知參軍后拒絕持槍,經過上級和戰友們的百般阻撓和羞辱,在父親的幫助下終于當上醫療兵。戰爭中,面對日軍的猛烈襲擊,傷亡慘重的美軍撤退,他一個人在槍林彈雨和轟炸中留了下來,只身一人救了75名受傷的戰友。
為了宣傳電影,北京時間12月4日一早,導演梅爾-吉布森,主演安德魯-加菲爾德、文斯-沃恩、盧克-布雷西一起做客知乎Live,和中國網友聊了十多分鐘。
梅爾-吉布森說,這是一個鼓舞人心的故事,關于一個拒絕帶武器上戰場的士兵,做了最英勇的事——救死扶傷。“對我而言,這是充滿大愛的行為,超越了個人的生死。戴斯蒙德是英雄式同時也很謙遜的人物。以電影的形式呈現一個令人嘆服的、做了如此偉大舉動的人,同樣鼓勵著我去做偉大的事,雖然我不覺得自己可以做出跟主角一樣的偉大地拯救他人的事情,但他做的事情真的很值得記住。我把這個故事搬上大銀幕,想把自己當初讀到這個故事時的感受傳達給大家。”
您可能感興趣的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