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于德育管理的論文
德育管理論文怎么寫?下面是關于德育管理的論文,主要講德育管理的個性化教育,一起來看看。
一年一度的校園藝術節又臨近了,按照以往的慣例,音樂組、美術組、大隊部幾位老師聯手商議制訂出一份老師心中頗為完美的活動方案,提前發至班主任手中,班主任在班級里進行廣泛宣傳和鼓勵。藝術節到來了,一切活動皆按照事先制訂的方案有條不紊地展開……為了使學校的工作錦上添花,學校開了個學生座談會,聽聽學生的意見。會上,學生的發言十分踴躍,意見提得五花八門,而且措詞比以往任何一次來得激烈。有人說,藝術節活動內容太少,應該再豐富些;有人說,既然是節日,時間應該再長些;有人說,許多同學喜歡動漫,應該舉行個動漫秀;有人說,以往都是老師當評委,這次何不讓我們學生嘗嘗做評委的滋味;有人說,人家體育節有會徽設計,藝術節也應該有;有人說,還可以設計個喊得響亮的節日口號……“地上有一張紙,你不叫撿我就是不撿;路上碰到要幫助的人,你不提醒,我就是不幫。班主任要我們參加藝術節演唱比賽,那我們就參與。”很長時間以來,教師教育學生就停留在此層面上,頭痛醫頭,腳痛醫腳,教師的思想與方法都在努力把學生培養成聽話的人、遵守學校規則的人,學生在被動接受。教師強調的是在做的過程,卻不關注為什么做,更缺少德育的引導與自主性,缺乏德育的以人為本的內容標準。由此,考慮到教師與學生的能力特點,結合溧陽市實驗小學的教育理念———“教育就是服務”,通過反復的實踐與研討論證,“學生自主發展聯盟”正式成立了。可以說,它為每一個孩子建立了一個專屬自己的舞臺。在它的引領下,培養出了一大批獲得自主發展的學生。
一“、自主”“、個性化”的特色追求
學生自主發展聯盟旨在創建一個學習、生活的真實平臺,賦予學生以自主決策權、管理權,鼓勵學生進行自我監督、自我約束、自我控制,以達到自我發展。每個學生通過自主發展聯盟這個平臺,既是管理的對象,又是管理的主體,最后達到自主發展這一最終目標。學生自主發展聯盟突出“自主”與“自律”兩個核心宗旨。自主是關注個體人格的完善。如今,學校里大多數孩子是獨生子女,學生大都處于家境較好、生活優越的家庭。自我意識比較強,但自主意識不夠,且長期受家長呵護,造成孩子組織能力、自我調控能力不夠強。因此,培養學生的自主意識勢在必行。這就要求我們要加深對個性化教育重要性的認識,把個性化教育納入學科教學之中與日常言行之中,為學生獲得真正的自主發展而盡心盡力。自律關注社會的需要。現在的小學生由于自身人格特點及家庭、社會環境的影響還導致其遵守社會準則意識水平低,自我約束能力差,服務他人、服務社會的意識不強,所以應引導學生建立生命與自我、生命與自然、生命與社會的和諧關系,學會關心自我、關心他人、關心自然、關心社會,從而促進學生人格的健全發展。
二、實施內容、策略和探索過程
學生自主發展聯盟是在學校德育部門領導下的學生最高權力機構,它是溝通師生的橋梁。其職能主要是參與校園衛生、紀律、文明禮儀的監督,服務全校師生的學習與生活,深入了解廣大同學的心聲,創造性地開展校園文化活動,并協助學校做好師生的管理、服務工作。學生自主發展聯盟將原有的大隊委進行合理設置,吸收具有各種才能與特長的學生,賦予他們自主決策權、管理權,保障他們自主發展的時空條件,具體表現的是學生參與管理與自己發展有關的活動。機構設計為:一名主席,一名副主席,五個部門,五個正部長,五個副部長,分別是服務部、督察部、文體部、宣傳部、新聞部。每個部聘若干會員。主席和副主席協調全面工作,各部長分管各部特定工作。聯盟會員總人數有100多人,已經進入全面實施階段,各職能部門工作運行很好,考核部參與班級管理與學校行政管理,如班主任考核中班級的衛生紀律禮儀方面的考核;文體部參與藝術、體育的各項組織實施工作,如藝術節、體育節、科技動手節中活動內容方式的策劃,包括運動會的主持、報道、裁判、秩序等。宣傳部的職能是管理學校的櫥窗、黑板報、電視臺、報紙等。服務部的職能是管理校園內的衛生、綠化、車棚的秩序等。聯盟機構一學期可以培養一百多名管理人員,更重要的是讓他們在自主發展的平臺上學會自我反思、換位思考從而達到人格的自我完善、自主發展的目標,其榜樣輻射作用還引導了聯盟之外其他同學不同程度的發展。
1.加入聯盟是為了“服務自己和服務他人”剛剛成立之初的聯盟曾被一些同學所誤解———只要能加入聯盟我就是個“官”啦。可在經過一段時間的工作體驗后,學生漸漸體會到了聯盟成立的真正意義———主動為每一個學生的發展服務。不管是檢查同學眼保健操還是布置大隊櫥窗,不管是主席還是衛生保潔員,每一件事,每一個人都在為著自己、為著他人能獲得更好的發展而服務著。所以,“服務并快樂著!”成了每一位聯盟成員的口頭禪。鏡頭一:開學前一天的校園里,來學校報名的學生、家長摩肩接踵,人來人往好不熱鬧。為了讓學校報名工作更為有序順利,身著愛心白T恤的聯盟志愿服務小隊成員打著傘在雨中忙碌著……剛升一年級的丁某某和媽媽站在辦公樓下望著像迷宮一樣的校園傻眼了,一(2)班教室在哪里呢?這時,一個甜美的嗓音響了起來:“阿姨,你好,小朋友,你好!請問你們要去哪個教室報名?讓我帶你去好嗎?”;校門口,一位四年級自己來報名的小同學冒著細雨在雨中穿行,這時,一把愛心傘及時地為他遮住了雨水;咨詢臺處也不時傳來甜美的聲音:“您好!三(4)班教室在5號樓三樓。從天橋過去拐個彎兒就到了!”鏡頭二:教師節的校門口,鮮花絢爛,聯盟宣傳部的成員們正跑前跑后上演著他們精心策劃的“開心盛宴”———為了在教師節當天給每一位辛勤工作的老師送上一份特別的禮物,聯盟宣傳部幾位負責人提前與大隊部、總務處協商準備了七八桶嬌艷欲滴的玫瑰花,教師節這天大伙兒起了個大早,守在校門口,微笑著將一朵朵美麗的玫瑰花送給每一位從校門口經過的老師。朵朵鮮花,綻放了老師們一天的美好心情。鏡頭三:每天早晨,自行車車棚處,都有著幾位服務部成員不停忙碌的身影。原來,由于車棚較小,而車輛較多,稍不注意,停車馬虎些,無形中就浪費了一定的停車空間。聯盟成員發現了這個問題后,自動請纓,擔任起了“車管小助手”,每天安排兩名同學負責管理老師和同學車輛的秩序。
2.參與學校重大活動的策劃與實施學校有三個品牌活動:體育文化節、科技動手節、藝術文化節。經過十幾年的發展完善,這些活動經歷了從活動的專業性向活動的趣味性的轉變,又從活動的趣味性向活動的教育性轉變,把原本只有少數人享受的活動打造成了全員參與全員享受的品牌活動。為了讓每一個品牌活動成為學生自主發展的良好平臺,讓學生經歷從全員參與到主動發展的過程,我們精心設計每一次活動的德育要素,每一次活動都盡量讓更多的學生參與設計、組織、管理與評價。例如,學生在體育文化節上做裁判、記者、秩序員、通訊報道員、主持人、聯絡員等,在藝術節上學生通過俱樂部管理班級、年級的藝術活動,使能力上得到提升。鏡頭一:田徑場上,第十八屆體育文化節此刻正在“聯盟軍團”的指揮實施下進行得如火如荼。司令臺處,宣傳道組的成員們,主持、審稿、播音、通知,有條不紊;各個賽點處,小裁判、小評委們煞有介事地進行測量和計時;有些同學觀看比賽過于激動,竟進入了跑道比賽區域,盡心盡責的“秩序維護員”立刻上前制止……鏡頭二:還有一個星期就是藝術節了,聯盟文體部召開了緊急會議,對學校給出的既定方案進行“手術”———增加項目:不會唱的可以畫,搞個招貼畫比賽;不會畫的可以演,設計個小品比賽;不會演的可以動手,舉行個自制服裝表演;再不行,來個口號征集,動動腦筋就可以了;還有還有,這次藝術節,大部分評委應該讓我們學生擔任……鏡頭三:為了讓科技動手節之環保教室布置比賽的活動效果更加有意義,聯盟宣傳部的負責人在全校招聘了30多位臨時小評委,以學生自己的眼光來評定每一個教室環境,采用投票制的方式,哪個班的布置票數最多,肯定就是最受歡迎的,這樣評出的結果大家心服口服……
3.設置個性化的'崗位,開展職業生涯體驗為了培養學生責任意識,提高服務社會的能力,聯盟機構設置了許多個性化的崗位,引導學生開展豐富多彩的職業生涯體驗,讓學生在角色扮演中體驗,在體驗中感悟,在感悟中觸動。長期性崗位有“學習用品服務部”志愿服務者、“車管小助手”、“環保小衛士”、“護綠小能手”、“校產小管家”……不定期崗位有“一日校長”、“一日門衛”、“一日主任”、“一日花匠”等。近年來,聯盟共招聘了近千名小小志愿服務者,輪流在全校范圍內進行志愿者服務行動,學校下一步的目標是逐步讓孩子走向社區、社會。鏡頭一:幾次聯盟例會召開時討論的主題都是如何解決近階段校園衛生保潔問題。在諸如檢查、評比多種方法均實施效果不明顯后,服務部部長曾軻提出了既然保潔問題出在同學們自身,那就應該讓同學們自己來解決。“對呀,找準源頭再下手準保管用!”副部長也提議。由此,聯盟服務部多出了一個組———衛生保潔志愿服務小組,小組首批招募了40多人,分為兩組,在一天的不同時間,尤其是中午和下午進行不定期巡視,除了自己主動撿拾垃圾外,還監督同學勿丟垃圾。一周后,各班自己的義務保潔隊在聯盟的倡議下也紛紛成立,全校掀起了創建衛生校園的熱潮。鏡頭二:冬季來臨,總務處要給全校園的樹木涂白處理,人手不夠。宣傳部得知,馬上組織人手,干起了“樹木刷白師”的工作,半天時間就把總務處老師幾天的活干完了。鏡頭三:六一節到了,為了讓同學們獲得一份特殊的體驗。聯盟文體部策劃了“我當一日××”角色體驗活動。設定的崗位有校長、副校長、教導主任、班主任、值周老師、門衛、幼兒園老師等,通過報名篩選后每一個崗位安排若干同學。瞧!擔任角色體驗的同學一大早就到相應的崗位報到了,他們將在相應的崗位上履行職責,跟隨著校長、主任等當一天的校工、主任等。于是校園里出現了一些小校長、小門衛、小班主任……看他們跑前跑后,真是不亦樂乎,一天下來收獲頗豐。做小校長的謝昊恬同學這樣感慨到:“以前,我總是看校長在校園里閑逛,工作不繁忙,十分悠閑。但經過當實習校長,發現做一個學校的領導十分不容易,一天要做的事情非常多:巡查校園,遇到問題要即時解決;帶班上課,批改作業;審閱文件……總之需要很強的管理能力。校長比我想象中要難當多了。”
4.自主創新,策劃開展小型特色活動大多數孩子都有對活動的渴望和設想,基于此,我們倡議各部根據自身的實際情況與需求,可自行策劃組織心目中認為有價值的特色活動。這一舉措給了學生最大限度的自主權,使學生的創新意識、創造能力真正有了用武之地。鏡頭一:元宵節快到了,聯盟主席潘儷純提出要組織成員自己搞一個活動,為了保持神秘感,連輔導員老師都沒有說。過了幾天,老師和同學們突然發現學校里的“元宵節味兒”一下濃了起來。只見,校門口的柱子上、傳達室的墻壁上、花壇里的松樹上、大隊部的櫥窗里、教室樓道墻面上……到處都貼滿了五彩繽紛的“鬧元宵”主題手抄報。原來,幾位負責人經過多次討論,召集各班班長發動了這次活動。鏡頭二:六年級的聯盟成員在畢業之際,提出了是否可以開展一次“未來的校園設計”活動;三年級的同學則關注到了學校里的幾棵銀杏樹,策劃了首屆校園“銀杏節”;五年級的同學在汶川、玉樹地震后策劃了“搭建心目中最穩固的樓房”比賽……這些活動在全校引起廣泛的關注,深受廣大老師和學生的歡迎。
三、效果評析
聯盟機構經多次調整,下設督察部、宣傳部、服務部、文體部、新聞部,已經全方位融入校園學習與生活的方方面面:班主任考核、文明中隊考核等工作有一大半都是放手由學生管理人員在負責;電視臺電視節目的設想、策劃、拍攝、采訪、錄音、編輯也均由學生工作人員獨立完成;升旗儀式的布置、策劃、培訓工作完全由學生來擔任;學校各級各類文體活動如體育節、藝術節等也離不開我們的小裁判、小通訊員、小導演、小評委等。學校所有的隊角、櫥窗、板報、展示窗也是聯盟成員一展身手的天地;《星網報》上群星薈萃;科技活動奇思妙想……每個孩子既是管理的對象,又是管理的主體,通過自主發展聯盟進行自我監督、自我約束、自我控制,同時借助這個平臺展示自己的才能,體現自身的價值,達到了自我發展。學生自主發展聯盟為每一個孩子搭建了屬于自己的一個舞臺,培養出了一批批真正獲得自主發展的優秀隊干部和優秀隊員。雖然,這些工作還有些地方不盡如人意,如學生管理的自主活動的質量不如教師安排的好,學生自治管理的結果暫不如教師管理的有成效,學生組織的活動其精彩程度與教師的期望還有距離……但相信學生會在真正自主的時空中自主發展,真正達到“自主、自治、自律”的境界,我們仍舊會努力,不斷探索,追求更好。
【關于德育管理的論文】相關文章:
淺談留守中學生管理的幾點體會(德育論文)12-06
小學德育管理制度(精選10篇)05-11
中專學校德育管理制度03-22
企業工資管理系統的論文03-28
關于學生的論文08-21
留守中學生個案分析(德育論文)12-06
初中班主任德育論文(2篇)08-23
初中班主任德育論文2篇08-23
柳宗元的德育思想11-16
物業管理自考工作的探析論文09-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