淺談對話教學情境創設的論文

時間:2021-06-12 10:25:54 論文 我要投稿

淺談對話教學情境創設的論文

  【摘 要】語文教學的本質是一種高質量的對話過程。教師要著力于因勢利導,針對不同文本的特點創設對話教學情境,成功架構教學過程中教師、學生、文本三者通暢、生動、積極的“對話平臺”。本文著重運用課例闡述對話教學情境創設的幾種方式。

淺談對話教學情境創設的論文

  【關鍵詞】文本對話 教學情境 情境創設

  一、緒論

  “對話”是新課程改革的基本理念之一。教學從本質上說是一種“溝通”與“合作”的活動,因此,教學可以被理解為一種“對話活動”。

  《語文課程標準》指出,“語文課程豐富的人文內涵對人們精神領域的影響是深廣的,學生對語文材料的反應又往往是多元的”,“閱讀是學生的個性化行為”,“閱讀教學是教師、學生、文本之間對話的過程”,“要珍視學生獨特的感受、體驗和理解”。克林伯格認為,在所有的教學中,都進行著最廣義的對話,不管哪一種教學方式占支配地位,相互作用的對話都是優秀教學的一種本質性標志。

  如何因勢利導創設對話教學情境,成功架構教學過程中教師、學生、文本三者通暢、生動、積極的“對話平臺”,幫助學生實現語言的感悟、內化與遷移,是每個語文教師所面臨的重要命題──在教學過程中,針對不同文本的特點,采用不同的方式方法創設與教學內容相適應的具體場景或氛圍(即對話情境),調動學生的學習興趣,引起學生的積極的情感體驗,幫助學生正確理解文本內涵與表達特點,從而實現教師、學生、文本有效對話,讓學生品味語言文字的魅力,身心受到美的陶冶,從而促進學生綜合素養的全面發展。

  二、針對不同文本創設恰當的對話教學情境

  捷克教育學家夸美紐斯曾說:“教學是把一切事物交給一切人類的全部藝術。”如何巧妙的把這“一切事物”教授給學習者?這又是一門藝術。在教學活動中,教師應該努力創設對話情境,豐富學生的認知渠道,使學生形成良好的求知心理。學生能在真摯的情感世界中體驗文本所帶來的視覺、聽覺、嗅覺、觸覺等方面沖擊力,從而形成從感性認識深華為理性認識的一個學習過程。

  當然不同文本由于體裁內容上的差異,各自表達的側重點和學習要點、難點也就不盡相同。在教師在教學過程中,應針對不同文本,精心創設恰當的對話教學情境,推進教師、學生、文本三者對話進程。現行的語文教材中,主要構成是敘事文本、寫景文本及詩歌等內容的文章。現嘗試針對這三類文本的對話教學情境的創設進行論述。

  敘事性文本對話教學情境的創設

  敘事性文本通過描述一定故事情節,塑造出個性鮮明的典型人物形象,借以謳歌人性的光輝、贊美事件本身表現出來的真善美或批判假丑惡,有較強的閱讀性。

  敘事性的文本具有一定的故事情節,能夠吸引學生的學習注意力,但是事件發生的背景,以及特定背景之下人物的特定言行與學生的經驗認知有較大的差距,往往成為學生與文本形成有效對話障礙,因此我們要針對這一特點,巧設對話的情境。

  1.語言描繪情境

  “課堂教學的過程,是一個信息傳遞的過程”。信息傳遞是課堂中各種形式靈活的對話過程,主要由教師的語言進行引導調動。教師繪聲繪色而充滿情感色彩的生動語言所營造出的愉悅、逼真的對話情境,能夠充分激發學生與文本“對話”的興趣,為學習文本打下一個良好的基礎。

  在導入《竊讀記》時,我創設了這樣的對話情境:同學們,如果把自己比作某種動物,你會把自己比作什么動物,請說明理由。學生馬上就被這個奇特而帶有童趣的問題給吸引住了,產生了強烈的“對話”欲望,暢所欲言,紛紛介紹自己的特點。之后我順勢導入:“有一個和大家同齡的美麗小姑娘卻把自己比作了一匹貪婪的惡狼,這是為什么呢?讓我們一起在《竊讀記》尋找答案……”在好奇心的驅使下,學生們興奮地閱讀課文,自覺與文本“對話”,從而很快從字里行間品悟出林海音的這份貪婪源于對讀書的渴望,她這份求知若渴的情懷深深感動了每個學生。最后,在學完這一課,讓學生談感悟時,引導學生“跨越時空”對林海音說幾句心里話。學生放開思維,說得淋漓暢快。有的說:林海音,我佩服你的堅強,為了讀書,要受那么大的委屈;有的說:海音同學,你真好學,我跟你比起來太渺小了,爸爸媽媽為我買了很多書,但是我卻經常隨便翻翻就不看了,真是不應該;甚至有的真誠地說:海音,如果可以,我要作你最要好的朋友,歡迎你隨時到我家看書……在讓學生充分發表自己的感受之后,教師總結:是啊,‘腹有詩書氣自華’。閱讀讓海音充實快樂,哪怕閱讀要面對種種歧視和責難。閱讀讓我們成長而收獲智慧,只要我們愿意投入的閱讀;所以讓我們和小海音一樣和書籍做朋友吧……

  教育心理學認為:“學習是認知結構的組織和重新組織,是尋求知識和信息加工的過程。知識來源于主客體的相互作用,教學就是引導學生以原有的經驗、心理結構和信念為主來建構知識。”因此,在教學這種敘事性強的文本,教師結合課文內容,創設恰當的對話情境,構建一個發散性的對話情境,就能激發起學生的與文本“對話”的興趣,激發學生的主動性和創造性,從而為一堂好課奠定堅實的基調。教師應當積極地從學生的認知實際以及學生思維的興奮點切入,建立具有共情效果的話題讓學生自覺地參與文本的對話、學習,那么這樣構建的課堂將具有很強的凝聚力、吸引力和感染力。語言情境的創設在給學生帶來美的享受,完全沉浸在文本說描述的故事情節之中,與文中的人物同呼吸共悲歡,學習無盡思索的同時,豐富了自身的情感體驗和人生閱歷。

  2.音樂渲染情境

  讓學生走進敘事性的文本所要表達的情感世界,引領學生有感情地朗讀、表達文本,實現與文本零距離“情感對話”,是語文對話教學的能否取得成功的標志之一。選擇適當的音樂渲染文本情境,能夠加快學生走進文本情感世界的步伐。

  《賣火柴的小女孩》是安徒生的經典童話,小女孩的悲慘遭遇讓所有人為之惋惜、憤怒。為了讓學生們感受小女孩的凄涼,我從一些影視作品剪輯合成了一段反差巨大的音樂,樂曲的前半段是歡快的《鈴兒響叮當》背景音樂中不時傳來人們的歡聲笑語,后半段則是憂郁低沉的《G弦上的詠嘆調》夾雜著寒風的呼嘯,中間教師輔以深情的解說,“這是一年的最后一天──大年夜,大家都沉浸在快樂幸福之中,而一個光著頭、赤著腳的小女孩,卻在無力地徘徊在這寒冷的街頭,她就是……”音樂渲染和教師的描述讓有的學生淚眼盈盈,仿佛身臨其境,學生們很快進入了文本。

  音樂是靈魂的顫栗,文字是情感的`結晶。音樂與文學都是人類情感世界的表達,兩者通過不同形式的語匯各自塑造出令人感慨深思的意境。音樂的語言含蓄婉約,耐人尋味。文學的表達更貼近現實,顯得更直接。兩者相通相連,具有同樣美好的意蘊。

  因此,在引導學生與文本對話的時候,選擇氣質吻合的音樂作為情境對話的背景,渲染出一種相得益彰的情感意境──一種由飽含深情的音樂和美麗的文字構成的藝術文化氛圍,使學生沉浸在文本的情感世界而“深陷其中不能自拔”。特別是那些飽含作者或喜愛同情褒揚、或憎惡批判等真摯強烈的情感的敘事性文章,選擇恰當的音樂渲染對話教學的情境,往往讓學生體會到文章中“可意會不可言傳”的妙處,從而收到很好的教學效果。

  如果音樂與文本的意境形象有較大的差距,那么不僅無法實現用音樂渲染情境的目的,還起到反作用,妨礙學生進入到文本的情感世界。這要求施教者自身具備一定的藝術修養,具有一定的音樂鑒賞能力,才能夠為不同的文本度身設計音樂情境,起到積極的教學作用。

  3.情境演說異構對話情境

  情境演說,是指教師根據課文內容給定情境,學生表演課文中的角色在既定情境下的言行。這是一種表演式地說話練習。通常是作為文本對話情境的拓展與延伸,目的在于加深學生對文本的感悟,對學生進行語言文字的強化訓練,以提高學生的語文綜合能力。

  課例1《草船借箭》

  在上《草船借箭》最后一課時,我把當時中央電視臺很火爆《實話實說》欄目引進課堂,打造一個別開生面的對話平臺。

  投影出示幻燈片:

  “實話實說”之

  《草船借箭》篇

  現場直播

  教師通過語言描述創設對話情境,教師扮演實話實說主持人,現場的學生自由選擇扮演文中的諸葛亮、曹操、周瑜等角色接受采訪,現場訪談人物的角色可以轉變,同時可以互相交流討論,并及時作出補充性發言。甚至主持人和嘉賓的角色也可以互相轉換。例如采訪諸葛亮的問題包括:

  (1)您是否知道周瑜讓您在十天之內造好十萬枝箭,是故意刁難您?

  (2)您既然知道其居心險惡為什么還要立下軍令狀?

  (3)您借箭為什么一定要在第三天,而且要在這一天的四更天呢?

  (4)為什么要鐵索連船,并一字擺開呢?為什么要調轉船頭讓船的另一面也受箭呢?

  ……

  對周瑜提出的問題,包括:

  (1)您為何要請諸葛亮在十天之內造好十萬枝箭?

  (2)您叫工匠們故意遲延,造箭用的材料不給齊全,用意何在?

  (3)諸葛亮如期交箭,您終于嘆服:諸葛亮神機妙算,我真比不上他。此刻,您覺得在哪些方面比不上諸葛先生?……

  創設一個較為逼真的故事情境,從而讓學生通過對角色的把握,內化文中人物的言行,讓師生在同一個對話平臺中,完成學生與文本、學生與學生、學生與教師的“安全、愉快”的對話過程。學生參與的討論的積極性空前高漲,活動持續到了課后,班級里掀起了一股“三國熱”。

  課例2《矛與盾》

  《矛與盾》是一則古代寓言,語言精煉、寓意深刻。為了讓學生深刻領會寓意,我設計了最后的拓展環節:同學們,如果有一位軍需處處長,因為戰勢的需要,要買大量的矛與盾,作為矛與盾的推銷者,你應該怎樣才能夠成功地推銷這些矛與盾,并建立良好的供需要求的呢?

  課堂一下子熱鬧起來了,學生紛紛討論。孩子們積極而熱烈的回答,提煉出以下幾種答案:

  1)打價格戰,打五折,以不低于成本價的最優惠價格銷售;

  2)提高生產工藝,降低生產成本,提高產品的競爭力;

  3)買二送一,買一對矛盾就送一盒創可帖(這是一條頗有遠見的銷售策略,如果孩子的閱歷更豐富些,可以有更好的搭配促銷內容);

  4)我呂布做產品形象代言人,對進行產品進行包裝(用這種現代廣告方式樹立品牌效應);

  ……

  孩子們紛紛面紅耳赤地介紹自己推銷方案,并積極捍衛自己的觀點而產生激烈爭辯,包括三鹿奶粉、周正龍拍華南虎等事件都成了學生論點的佐證。一陣熱烈的討論后,在老師的引導下,孩子們終于達成了共識──產品的質量是競爭的根本,自我吹噓是沒有市場的……課程終于圓滿結束。學生的辨析替代了教師的講解,文本、教師、學生三者對話是深入而廣泛的,《矛與盾》的課堂成了學生對現實生活反思與提煉大平臺,不同的生活閱歷與人生見解在這里交流碰撞,這種情境對話實現了對文本的跨越。

  教師應該深入發掘教材自身的潛力,將靜止的教材變成活動的,將學生所喜歡的各種媒體形式運用到教學中來,縮短學生與文本之間的距離,極度吸引學生的各種感官,調動學生參與的積極性。教師更應該恰當地拓展課堂的時空:將學生的舊知與新知結合起來,讓學生大膽地參與說、演、讀。同時將各種新潮的社會現象巧妙地呈現于課堂,創設一種熟悉的生活情境,使課堂模擬出學生將來所面對的社會生存環境,體現語文教學的厚重感。

【淺談對話教學情境創設的論文】相關文章:

淺談數學教學情境創設的藝術論文06-23

淺談英語教學中如何創設教學情境論文07-07

淺談如何創設恰當的課堂教學情境(人教版教學論文)12-06

淺析情境創設地理教學論文06-13

拼音教學創設情境研究論文06-15

小學語文創設情境教學論文06-21

教學情境創設下的幼兒教學論文03-20

初中淺談語文教學情境的創設的幾個方法論文04-12

對小學計算教學情境創設的思考論文04-21

人人狠狠综合99综合久久,欧美日韩国产精品中文,极品精品国产超清自在线,人人澡欧美一区
日本大胆欧美中文字幕 | 亚洲色婷婷踪合久久二区 | 亚洲日韩精品国产三区 | 亚洲精品国产第一综合99久久 | 性开放网站在线网站在线 | 亚洲综合久r在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