別讓“親子作業”成負擔為話題的論文
過個萬圣節,也是不容易,花了兩天時間幫孩子做南瓜燈、做面具、做服裝,總算是完成了任務。最近,有家長吐槽:自從孩子上了幼兒園,感覺自己也重新上了一次學。每隔一段時間,老師就會布置大大小小各種任務,上周做燈籠,這周做布娃娃,下周還要用樹葉作畫。雖然自己很愿意和孩子一起動手,但有些時候實在是吃不消。
學校布置親子作業本是件寓教于樂的好事。在與父母一起完成任務的過程中,孩子可以學習知識、鍛煉能力,更能夠與家長溝通交流、增進感情。但是,當這樣的作業大大超出孩子的能力范圍,變成了家長的作業,或者當這樣的作業被拿來評比,區分出誰好誰壞,讓孩子產生了攀比的心理,那可就弄巧成拙、得不償失了。
做好親子作業,老師應該把握好度。那些過于復雜、超越孩子認知、甚至連大人都覺得難度較大的.作業,著實沒有必要。因為這種作業帶來的,更多的是沉重的負擔,而不是愉快的體驗,親子作業的意義也會因此大打折扣。
做好親子作業,老師不要在作業水平上作過分的要求。畢竟親子作業的本質在于孩子與家長互動的過程,而不是最終的結果。只要孩子用心去做,不管樣子好不好看、水平夠不夠高,都應該受到表揚。而這也能在很大程度上避免家長越俎代庖、替孩子完成作業,甚至出去買成品的現象。
此外,老師還要和家長做好溝通,給家長一些方法上的指導,讓家長理解親子作業的重要性,減少抵觸心理。如此,親子作業才能達到真正的教育目的。
【別讓“親子作業”成負擔為話題的論文】相關文章:
別讓所謂減負成為負擔-議論文700字01-04
讓作業不再是負擔12-06
別讓友誼成遺憾作文05-14
別讓愛成為一種負擔愛情散文06-11
傷感散文:別讓愛成為一種負擔06-12
以作業為話題的小學作文05-09
別讓美麗成“霉”麗作文03-07
以環保為話題論文05-18
以環保為話題的論文04-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