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輔導員隊伍專業化發展的方向和可行路徑論文
隨著大學生數量的不斷增長,學生的心理健康狀況日趨復雜化,大學生心理健康教育已經成為當代大學教育乃至社會教育的重要課題。高校心理輔導員承載著引領大學生健康成長的艱巨任務,不僅要在大學生中開展心理健康教育,更要深入了解學生心理狀況,盡早發現學生的心理問題,及時進行干預。心理輔導員作為高校輔導員中專業要求高、需要一定技能和專業培訓、承受壓力較大的群體,更需要專業化發展。目前國內已經有許多學者、學生工作者對心理輔導員隊伍工作現狀、管理體制以及專業化發展的方向、路徑做了較深入的研究和剖析,而從大學生實際需要的視角探討心理輔導員隊伍專業化建設的研究并不多見。
一、心理輔導員隊伍專業化的必要性
心理輔導員的主要職責是利用心理咨詢和治療的原則和方法,對大學生及時進行心理疏導和心理健康教育,緩解大學生的心理壓力、促進心理健康、實現心理和諧。它要求輔導員除了有愛學生的心和為學生服務的熱情以外,還要掌握一定程度的心理學知識和技能,并且要在實際工作中積累大量的經驗,這樣才能更好地對學生進行心理問題的識別和心理健康教育,幫助學生健康成長。
(一)心理輔導員隊伍專業化是教育事業對學生工作的要求。我國對大學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十分重視,從全國到地方頒布了各項文件,對高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提出了明確的要求。2005年頒布的《教育部、衛生部、共青團中央關于進一步加強和改進大學生心理健康教育的意見》(教社政[2005]1號)、2011年教育部辦公廳發布了《普通高等學校學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基本建設標準(試行)》(教思政廳[2011]1號)、《普通高等學校學生心理健康教育課程教學基本要求》(教思政廳[2011]5號),從大學生心理健康教育的諸多方面都提出了具體而細致的工作要求。只有不斷提升心理輔導員的專業水平,才能夠滿足大學生日益發展的心理需求,也才能更好地完成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各項任務。
(二)心理輔導員隊伍專業化是高校穩定工作的保障。高校心理健康教育是大學生健康成長、成才必備的基礎。心理輔導員正是大學生認識自我、調整認知、挖掘潛能的引路人,心理輔導員只有熟練地掌握心理學相關知識,熟悉大學生這個年齡段心理發展的特點,有效地運用與學生溝通和談話的技巧,才能夠幫助他們解開大學期間遇到的困惑,做好心理調適,成為一個悅納自我、勇于探索、心態積極、能夠實現自我價值的心理健康的青年。
二、大學生的成長需要對心理輔導員專業化提出要求
(一)大學生所處的人生發展階段和心理特征要求心理輔導員更加專業化。美國著名心理學家埃里克森曾經提出,人的一生發展需要經過八個階段。絕大多數的大學生都處于18~25歲,即青春期到青年早期這一發展階段中。這一年齡階段的大學生剛剛或正在完成自我同一性的整合過程,形成了自我認同感,正在向與他人和外部世界建立親密關系的過程過渡。能夠有一位關心自己的、專業的人士幫助他順利走過這一人生中的重要時期,對于大學生來講能培養出更加健全的人格,得到更好的發展。實際上,隨著我國經濟和社會的發展,高等教育由精英化向大眾化轉變,學生從小開始就面臨著激烈的競爭,承受著個人、家庭和社會的多重壓力,進入大學后,隨著學習模式、人際關系、生活環境的改變,加上這一年齡段個體心理發展特點,大學生會面臨各式各樣的問題和困惑,如果不能得到很好的指導將有可能發展成為比較嚴重的心理問題,重則危及個人生命。心理輔導員責無旁貸地擔當起了這一重要使命,這需要心理輔導員們通過運用專業知識和技術,幫助和指導學生們糾正不正確的認知,矯正不適當的行為,從而解決問題獲得成長。
(二)心理輔導員工作現狀尚不能完全滿足大學生心理需要。研究團隊在易班和問卷星兩個網絡媒介上就大學生心理問題現狀和對心理輔導員的工作要求進行了相關調研,收集到有效樣本243個。當被問及"遇到心理困惑時,首先會向誰求助"時,62.14%的大學生選擇了"朋友",選擇向心理輔導員求助的僅占2.47%.這一數據表明,當大學生遇到心理問題時,幾乎不會向心理輔導員反映,而是多借助于朋輩的力量,使心理輔導員很難及時了解他們的心理動態,不能快速有效地在大學生中進行危機干預。其中有11.52%的被調查者對心理輔導員的專業化程度提出了質疑。令人欣喜的是,大學生對心理輔導員的角色定位還是認可的,在對心理輔導員與專業心理咨詢人員的比較中,學生會優先選擇心理輔導員。心理輔導員的工作態度、工作方法和業務能力都屬于心理輔導員專業化的范疇,學生心目中專業的心理輔導員應該具備相應的專業素養。這說明大學生對于心理輔導員的工作是有專業化的要求的,大學生的內在需要為心理輔導員隊伍的專業化建設指明了方向。
三、心理輔導員隊伍專業化建設的方向與路徑
(一)要做好角色定位。高校心理輔導員是一支專業性很強的學生工作隊伍,需要掌握心理學的專業知識和專業技能來開展工作,因此,對心理輔導員的角色要求必然與其他輔導員有所不同。由于心理輔導員的工作需要投入大量的時間進行專業知識的學習和培訓,因此這個崗位需要相對固定的人員來擔任,頻繁地更換心理輔導員不僅增加了高校的培訓成本,而且對于學生心理情況的掌握和工作的開展都造成了一定的困難。崗位固定還有利于心理輔導員對于自身的`職業生涯規劃,能夠使他們工作目標明確,職業定位清晰。
(二)構建系統的培訓體系。面對多數心理輔導員都不是心理專業這一現狀,解決這支隊伍專業化建設的瓶頸問題就是為他們設計并構建較為系統的培訓體系。在設置從事這一工作的必修專業內容以外,可以兼顧心理輔導員的個人興趣所在,提供菜單式選修內容,激發他們的學習熱情,并形成自己擅長和獨特的工作方式和風格。鼓勵心理輔導員持證上崗,組織他們到專門的培訓機構學習,考取心理咨詢師證書,以保證這支隊伍的專業水準和資質。隨著《精神衛生法》的頒布和實施,對于心理問題的診斷和治療將上升到法律高度,也更加嚴格,有條件的話,積極搭建醫教結合平臺,讓心理輔導員到相關醫療機構掛職鍛煉的崗位,爭取更多的社會資源,為心理輔導員專業化發展提供更多的學習和實踐機會,讓他們能夠為大學生提供更為專業和優質的服務。
(三)為心理輔導員的專業發展搭建平臺。靠心理輔導員的個人努力并不足以使這支隊伍的專業化建設取得卓有成效的成績,高校乃至相關主管部門應為心理輔導員的專業化發展提供有力的政策引導和制度保障。要想指導和服務好大學生,心理輔導員自身隊伍的穩定至關重要。作為高校相關管理部門應重視心理輔導員這支隊伍的穩定和長遠發展,指導和幫助心理輔導員做好個人的職業生涯規劃,使他們能安心于大學生心理健康教育的本職工作,并能在科研能力和學術水平上有穩步的發展。總之,在當前新形勢、新政策下,心理輔導員在大學生發展和穩定工作中發揮著極其重要的作用,心理輔導員職業專業化也成為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中的必然要求。緊密貼合時代的發展,充分滿足學生的需要,打造一支高素質,高水平的專職化、專業化和專家化的心理健康教育工作隊伍,對于深化思想政治教育內涵、提升高等教育質量,為國家培養高素質全面發展的人才具有深遠的意義。
【心理輔導員隊伍專業化發展的方向和可行路徑論文】相關文章:
成教教師專業化發展路徑論文02-11
心理契約教師專業化發展模式論文09-17
高校輔導員培養的唯專業化和新專業化論文04-23
休閑農業發展路徑論文02-08
園長專業化過程發展論文02-12
文化建設與發展路徑論文06-22
我國社區銀行的發展路徑論文05-02
淺談動漫品牌化發展的缺點和方向論文02-08
兒童心理的產生和發展論文08-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