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小學生寄宿中心理輔導案例探析論文

時間:2021-06-19 19:37:44 論文 我要投稿

中小學生寄宿中心理輔導案例探析論文

  隨著教育改革的進一步深化, 教育理念的進一步更新,21世紀中國的農村教育經歷了幾次大的教育調整。 為適應當前農村教育新形勢,農村教育實行了撤點并校,采用了寄宿制辦學方式。 這一調整使農村學生享受優質教育成為可能,但利弊并存。 寄宿制學校有著豐富的學習、生活教育資源,但也存在著學生生活體驗、親情體驗的缺失問題。 作為身心發育尚未成熟的群體, 中小學生寄宿可能會帶來更多問題。 課題組在對我校1700多名寄宿學生心理問題表現及成因分析的基礎上,結合典型心理輔導案例進行成效比對。

中小學生寄宿中心理輔導案例探析論文

  一、建設一支具有現代教育理念的心理教育師資隊伍

  心理健康教育已成為現代教育的重要組成部分, 學校要切實加強心理健康教育師資隊伍建設, 打造一支具有現代教育理念的心理教育隊伍,保證學校心理健康教育的扎實開展,促進學生身心健康發展。 因此, 學校要采取積極措施,鼓勵教師參加心理健康教育學習,多渠道、多層次開展教師心理健康教育培訓, 提高教師開展心理健康教育的自覺意識和水平, 為學校有效開展心理健康教育奠定堅實的基礎。

  二、多渠道全方位開展心理健康教育,為學生的健康成長保駕護航

  1.加強學校心理咨詢室建設,充分發揮心理咨詢室功能, 積極開展心理健康教育活動。我校具體做法:一是建立學生心理檔案,全面了解學生的心理特點和個性特征,以便對癥下藥,開展心理咨詢或輔導,也易于對學生進行跟蹤輔導。 二是開展陽光信箱答疑活動。 即學生將自己的心理困惑寫信向教師求助。 之后,教師在認真研究學生心理困惑的基礎上,采用一對一的方法對學生進行輔導,幫助學生化解問題,走出困惑。 三是心理健康教育關注學生的未來發展。 學校心理健康教育不能僅僅停留在"出現問題-解決問題"的層面上,應從為學生終身發展奠定心理基礎的角度出發,培養學生良好的心理品質,促進每個學生人格健全發展。四是引導學生合理宣泄,釋放壓力。學校心理咨詢宣泄室向學生開放,學生可以在宣泄室進行適當宣泄。 之后,在學生情緒平靜的狀態下,教師開展心理咨詢輔導,幫助學生學會自我調控,消除學生的心理障礙。 五是建立學生溝通談心機制。 農村學生膽子小,普遍缺少與教師主動溝通交流的勇氣和意識。 全寄宿制學生又因為遠離家庭,遠離親人,缺乏傾訴的對象,因此心中有話,只能裝在心里,得不到合理的宣泄,久而久之,必然會出現心理問題。 我校在實踐中逐步建立了領導、教師進公寓談心制度。 我校規定生活教師必須每天有選擇地進學生宿舍與學生談心,班主任每周必須不少于三次進自己班級學生宿舍與學生談心,學校領導每周必須不少于兩次進學生宿舍與學生談心,心理咨詢室每天對有心理問題的學生進行咨詢與輔導。

  2.營造富有人文氣息的校園環境。 在寄宿制學校里更要營造一個潛在的校園心理環境,包括校園的顯性文化、隱性文化、校園文化活動、良好的師生心理氛圍等,這對農村初中寄宿制學生心理健康大有益處。我校是一所新建的全寄宿制學校, 校園文化建設的空間很大。四年來,我們按照"整體設計、分步實施、精細施工"的原則,逐步做好校園周邊環境整治工作,校園內的綠化、美化工作,營造優美的育人環境。每個細節都要精心設計,如草坪培植、樹木栽種、盆花培育、景觀石放置、路燈燈箱設計、道路標示、樓宇命名、報欄、宣傳櫥窗、樓頂固定標語、校園固定文化牌、捐資助學愛心碑、學校文化碑、垃圾箱擺放等等,突出文化積淀和育人氛圍。 這使學生在潛移默化中受到教育,凈化心靈。

  3.創造寬松的班級環境,形成良好的心理氛圍。一是發揮學生的才華,布置美化教室,創造優美學習環境。 二是注重班風建設,營造勤奮刻苦,互幫互助,團結友愛的班風。三是開展各種活動,在活動中交流、溝通、展示,增進同學之間的相互了解,增進同學之間的友誼。

  4.以日;顒雍蛯W科教學為主陣地 ,有意識地對學生進行心理素質的.訓練,提高學生心理素質。 如學科教學中,注重提高學生學習興趣,培養學生良好的學習習慣;處理學生矛盾沖突,注重指導學生學會人際交往;各類活動中,注重學生正確面對失敗與挫折,培養學生抗挫折能力;學習目標制定時,注重指導學生正確認識自我,合理設定目標,增強自信心等。

  5.開設心理健康教育課,舉辦心理健康教育講座,普及心理健康知識,提高師生心理健康意識。 幾年來,我校積極嘗試開設心理健康教育課,每班每兩周安排一節心理健康課。 每學期定期開展新健康知識講座,如新生適應性心理健康知識講座、九年級考前心理輔導講座等,收到了明顯的效果。

  三、引導家長重視學生心理健康教育

  調查中,我們發現,農村家長重視孩子學業成績,忽視孩子心理健康。 而家庭中父母的教育觀念、個人修養和家庭的教育環境都直接影響著孩子的心理健康,影響其健全人格的形成。 我校作為一所規模較大的全寄宿制學校,必須高度重視家庭教育對學生的影響。我校充分發揮家長委員會的作用,扎實做好家長培訓工作,幫助家長掌握正確的教育理念和教育方法,引導家長重視學生心理健康教育。 學校還應向留守孩子的家長發出倡議書,要求在外打工的父母,每周必須抽時間與孩子進行電話交流,關心孩子學習、生活情況,積極鼓勵他們的點滴進步,傾聽孩子的內心的喜悅、苦惱、憤怒和悲傷,讓孩子感到父母雖在異地,但父母的愛隨時陪伴著他們。 同時,家長還要經常與學校、教師取得聯系,掌握孩子的動態,以便及時引導、教育。家長發現問題,應及時與班主任溝通交流,共同促進孩子健康成長。

  四、開展豐富多彩的活動

  作為全寄宿制學校, 學生在校時間長,因此, 學校應大力開展豐富多彩的課余活動,豐富學生課余生活,培養學生特長發展,促進學生身心健康成長。

  近年來,我校積極開展以"陽光、快樂、充實"為主題"每天三個1小時"課余活動,即每天讀(經典誦讀)寫(漢字書寫)活動1小時,陽光體育1小時,社團活動1小時。 所有活動均納入課程管理體系,有方案、有計劃、有組織、有檢查,學生參與興趣高。

  除此之外,學校精心舉辦一年一度的校園三大節,即藝術節(4月份)、體育節(九月份)、科技節(11月份)和畢業季匯報演出(6月18日)、迎新年文藝匯演(12月30日)、校園歌手卡拉OK大賽(12月下旬),為全體師生搭建展示才華、張揚個性、釋放激情的舞臺,檢驗"每天三個1小時"活動成效。 每個大節都成立專門的設計團隊,精心策劃,認真實施,師生參與的興趣和積極性不斷高漲,校園三大節正在逐步成為全校師生喜聞樂見、翹首期盼的盛大節日。此外,我校還充分利用特定紀念日,組織學生參與社會公益活動。 這些活動的開展,對于促進農村全寄宿制學生身心健康發展不失為有益的探索和嘗試。

  總之,農村全寄宿制學生作為特殊的學生群體, 其心理健康教育應當倍受重視, 學校、家庭和社會都要積極行動起來,共同關注全寄宿制學生的心理健康問題,形成合力,共同做好全寄宿制學生的心理健康教育。 如此,全寄宿制學生才能真正健康成長。

【中小學生寄宿中心理輔導案例探析論文】相關文章:

心理輔導者的案例實踐12-07

對人際交往障礙孩子心理輔導的案例研究論文08-14

心理輔導中應遵循的幾條原則論文06-30

論文:團體心理輔導在新兵入營訓練中的運用07-02

小學心理輔導工作中輔導員的要求論文08-21

學前兒童鋼琴學習過程中的心理探析論文09-14

探析聲樂演唱中的不良心理現象論文09-14

關于美國高校心理教育中朋輩心理咨詢經驗探析論文09-14

心理輔導對學生心理教育的應用論文06-21

人人狠狠综合99综合久久,欧美日韩国产精品中文,极品精品国产超清自在线,人人澡欧美一区
午夜在线观看的那种网站 | 在线播放免费人成视频观看 | 色妞亚洲欧美精品在线 | 亚洲v日韩v欧美高清在线观看 | 亚洲人成中文字幕在线观看 | 香蕉久久精品曰曰躁夜夜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