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學生就業心理健康教育途徑及方法論文
摘要:大學生作為社會與國家的棟梁之材,是推動中國社會發展前進的主要動力,但是在就業形勢日益嚴峻的大背景的影響下,大學生通常都存在著各種各樣的心理問題。出現這些問題的主要原因在于現代化的教育理念對于就業問題的忽視引起來的,在中國各大高校的教育中,普遍存在著對于大學生專業技能以及專業知識的重點培養,忽略對大學生的心理教育的指導。
關鍵詞:大學生就業;心理健康教育;途徑;方法研究
一、引言
高校在對大學生進行人才培養的過程中,沒有對其心理教育有一定的重視,致使大學生的綜合心理素質較差,極度缺乏自信,自我調節能力相對較差,學校要將實際情況與教學理念相結合,與家庭、社會聯合起來共同對大學生的心理進行相應的健康教育。本文針對大學生在就業過程中存在的諸多問題進行了深入性探究,并且提出了相應的解決方法與研究方案。
二、現階段大學生面對就業存在的心理問題
第一,大學生存在自負心理,F階段的大學生普遍存在著想要一步到位找到合心的工作與職位的心理,對于就業為先然后擇業再創業的心理仍然沒有樹立起來。通常情況下,一些大學生的自我評價過高,普遍認為自己大學四年畢業,“才高八斗”,“學富五車”,也有一部分大學生認為自己名牌大學畢業,或者學習的專業比較熱門,就自恃清高,認為自己理所應當的應該有一個較為理想化的職業。這些大學生總是尋求高新、高職、高起點的工作,就算找不到合適的工作也不會降低自己的就業期待值。這種較為自負的心理對就業的影響極大,往往會使大學生失去好的就業機會。[1]第二,大學生存在的自卑心理。和自負心理完全相反,一部分大學生由于不能夠正確的認清自我,不能客觀的評價自己,時間一長容易形成錯誤的自我認知,面臨就業問題常常覺得自己一無是處,覺得自己的整體能力較別人比較差,達不到用人單位的`水平。所以,在進行就業選擇的過程中由于自卑心理會導致學生錯失一些合適的就業機會。對于一些相對較為冷門專業的學生以及性格相對較內向的學生更容易出現心理自卑的現象。[2]第三,大學生存下的焦躁心理。大學生在就業過程中一方面希望能夠找到合適的滿意的工作與職位,另一方面又會擔心被用人單位拒絕,擔心自己在就業的選擇上一旦出現誤差就會影響終身,并且對未來的職業生涯沒有合理的規劃,所以在就業的過程中產生焦躁的心理是必然現象,但是要控制焦躁不能過度。一些大學生整天憂心忡忡,焦躁不安,甚至嚴重的會出現失眠的現象,導致大學生在行為上往往會表現得比較遲鈍,經常無所適從。[3]
三、優化大學生心理健康教育的途徑以及方法
對于目前大學生存在的各種問題,高校教育已經開始逐漸展開對于心理健康教育的活動,在心理健康教育的各類活動中,第一,教師要分清心理教育與思想教育的區別,不能將之混淆在一起,要著重將大學生的心理健康教育當成是一項重點教育工作來進行;其一,逐漸改善課程體系的內容。對于大學生的心理健康教育,不能拖到大四畢業前才開展,要當成一項系統工作來進行。把心理健康教育放入教學計劃當中,逐漸向學生普及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要性,要系統的講解心理健康方面的知識,引導大學生形成健康的就業理念。要掌握更多的實現心理健康的方法與途徑,進一步引導學生重視現代心理健康,同德育教育和知識理論教育一起作為人才培養的必須教育課程。將心理教育融入系統的課程體系當中,使學生在就業開始前就有了就業將帶來的負面情緒,并且能夠采用正確的方式方法來排解自己的負面情緒。學校應該多開展心理健康教育相關的課程,使學生在聽課過程中了解心理健康教育的相關知識,讓學生在活動實踐中獲取心理健康教育常識;其二,設立心理健康教育檔案。學校要設立相關的心理健康教育檔案,方便于了解大學生的心理健康的具體狀況。心理健康檔案主要包括學生個人的綜合資料、心理測試結果以及心理健康教育活動的具體記錄,等等。檔案的設立要從學生開學起就著手,學校yeoman利用各種報表測試對學生的心理健康狀態有一個大體的概況掌握,對學生存在的心理問題進行分析并加以解決。學校要善于采用多種靈活的方法進行信息的采集,比如可以采用問卷調查、心理游戲測試、訪談法等;其三,預防早期心理疾病。在對大學生進行心理教育的前期,要著重于對畢業生前期心理疾病的預防措施,各大高校要積極建立起一套較為健全的干預心理疾病的組織機構。在大學生心理健康教育過程中,要加強對心理危機的預防以及對因心理壓力大產生自殺現象的預防,并且在實際工作中一旦發現學生有心理疾病的征兆,就要及時地治療。以正確的方法進行開導,使其正常的工作和生活。
四、結束語
綜上所述,在就業形勢較為嚴峻的現階段,大學生的就業心理問題十分嚴重,各大高校要將心理健康教育提到日程上來,要著重于心理健康教育的開展與進一步落實,使得大學生能夠形成健康的就業心理,并且不斷地更新就業理念,進一步調整就業心態,使得學生樹立正確的就業目標。與此同時,教師要指導學生在實現就業目標的同時,要具備適應社會的能力,進而實現自我價值。
參考文獻:
[1]郭瑞玉.大學生就業前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要性[J].校園英語(高校版),2014(3):24-24.
[2]吳秋懿.國學視角下大學生就業心理健康教育實效性探索[J].亞太教育,2015(4):230-230.
[3]張海江.大學生就業心理健康教育存在的問題與對策[J].中國校外教育(理論),2012(z1):18-18.
【大學生就業心理健康教育途徑及方法論文】相關文章:
學校心理健康教育新途徑論文09-13
心理健康教育途徑與功能01-29
探析提升大學生就業能力的途徑論文05-14
大學生就業指導的新途徑的論文04-03
大學生創業教育模式及實現途徑論文08-06
教育領域學生禮儀素質培養的途徑與方法論文06-29
遠程教育教學方法優化途徑探索論文07-04
語文教學滲透心理健康教育途徑的探索論文08-17
積極探索開展心理健康教育的有效途徑論文07-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