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學數學學生邏輯思維培養探析論文
1、創設真實的學習情境
小學生正處于認知能力的發展的重要階段,其思維能力還有待開發與提高。因此,小學生對于抽象的數學概念與數學知識沒有太大的興趣。要引導小學生投入到小學數學的學習中來,就要為學生創造一個生動、形象、真實的學習情境,使學生在數學課堂中體會到學習的興趣。要注重課堂語言的藝術性,激發學生的學習動力。教師在教學之時,要利用具有啟發意義的語言,來引導學生走近數學知識。讓語言成為調動學生學習胃口的重要因素,使學生具有探究的熱情。比如說在講解《加法與減法》的時候,教師可以利用真實的購物情景引導學生進行思維鍛煉。教師可以這樣進行引導:教師:“同學們,冰棍是你們最喜愛的食物了吧。那你知道賣一根冰棍可以掙多少錢嗎?”學生:“不知道!苯處煟骸跋旅,我們來做一個角色扮演的游戲,兩人一組,一人扮演買冰棍的人,一人扮演賣冰棍的人,自由規定冰棍的進價與售價,每完成一筆交易,計算一次利潤。”這樣的引導可以學生體會到加法與減法在實際生活中應用,為學生創造一個真實且可以感知的學習情境,促進小學生開展探究。這樣的教學活動對于學生思維邏輯能力的形成有重要作用。
2、引導學生自主學習
學生自主學習能力與獨立思考能力,是其數學思維邏輯能力的重要構成要素。在小學數學的教學過程當中,教師要以培養學生的探究能力為目的,進行問題的'設置。通過問題引導學生自主思考,發現新的數學規律,找到解決問題的瓣方法。自主式學習方式有利于學生創新能力與思維邏輯能力的形成。教師在設置問題之時,堅決不可將所有的重點都暴露出來,要引導學生自己一步一步也進行開發。教師在學生自主學習活動當中應當扮演一個引導者的角色,引導學生思考與分析,使學生自主探究新的數學知識。學生通過獨立思考與自主學習所獲得的知識,會具有更為深刻的印象。因此,在日常的小學數學教學過程當中,教師要引導學生動手動腦,全身心地投入到思維邏輯鍛煉當中。比如說在學習《正方體表面積》的時候,教師提出問題:“正方體的表面積指的是什么呢?怎么計算呢?什么樣的計算方法最簡單的呢?”學生會以教師的問題為引導點進行自主思考。教師要在學生思考的過程中對學生的表情進行觀察,當學生出現困惑的表情之時,教師可以給出一點指引。“正方體是一個立體圖形,如果同學們難以想象,可以動手做一個正方體進行觀察,方便計算!边@樣的引導會使學生動起手來,在動手的過程中動腦思考正方體的表面積的計算方法。當學生完成正方體模型的制作并且一些思考成果的時候,教師可以說:“同學們,你們試著將制作好的正方體拆開觀察一下,它是一個怎樣的平面圖形呢,它的面積與正方體的表面積有什么關系呢?”在教師一個個問題的引導之下,學生會在自主動手與獨立思考的促進之下完成正方體表面積的計算,其邏輯思維能力與探究能力得到了真切的鍛煉。
3、開展小組合作學習
小學生的數學學習能力不同,要進行思維邏輯能力的鍛煉,可以采取小組合作學習的方法。在小組學習當中,學生各自發表自己的數學觀點,與小組內成員進行討論,不斷完善自己的數學思維。對于一個數學問題,小組成員可以進行共同研究,一起收集資料,整理數據,得到結論,進行展示。在進行小學數學教學過程中,教師要選擇具有小組合作探究意義的課題引導學生進行學習與鉆研。比如說在學習《統計圖》的時候,繪制一個完整的統計圖,需要對數據進行收集與整理,繪圖三個基礎步驟。統計事物的復雜程度決定了統計圖繪制的工作量。教師可以選擇一個貼進學生生活經歷的主體,引導學生進行統計與繪圖。舉例來說,學生的零花錢統計圖就是一個很好的話題。教師要對班級內學生進行科學的分組,使小組整體水平相當。小組內不同的成員負責不同的模塊,若一組四個人,一人進行數據收集,一個進行數據整理,一人繪制圖表,一個進行檢驗。這樣,在切換統計主體之時,小組成員的職責也相應發生變化。在小組合作學習的過程中,每一個學生都得到鍛煉,全體學生可以共同進步與發展。
4、結語
綜上所述,小學生的思維邏輯能力對于學生數學學習能力的提高與綜合素質的提升都較為重要。筆者從三個不同的角度進行小學數學教學方法的闡述,希望教師重要教學方法的創新,助力于小學生思維邏輯能力的提高。
【小學數學學生邏輯思維培養探析論文】相關文章:
小學數學學生邏輯思維能力的培養論文10-07
探析培養培智生愛學數學的習慣論文10-09
探析學生課外閱讀能力的培養論文07-15
培養學生數學邏輯思維能力(教師中心稿)12-06
高中語文邏輯思維培養途徑論文06-29
小學數學教學生活化探析論文10-08
小學生數學計算能力培養論文10-09
小學生數學興趣培養小論文03-30
高中語文培養學生邏輯思維能力研究論文06-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