預算管理與成本核算關系要素探析論文
摘要:對預算管理與成本核算關系要素和實效運作管理過程及意義進行了分析和探討,已期完善經濟管理控制模式。
關鍵詞:預算;管理成本;核算;關系要素
1預算管理與成本核算理論含義
預算管理是財政管理體系科學化、精細化管理的一種新模式體現,最早始于西方且主要以企業為對象并發展運用。通過預算管理計劃來加強對資金、資源的管理與控制,是財政管理控制的重要手段。成本核算是指為達到特定目的指標而發生的價值犧牲,以貨幣單位來衡量的一種管理行為體系[1]。90年代初頒布的預算管理模式及管理制度中已明確指出,預算管理控制是體制內部控制及成本核算控制的重要組成部分,以預算管理控制為基礎,成本核算為運行手段,二者相輔相成,互為輔助監督及控制,達到體制預期經濟指標的達成及費用控制目的。
2預算管理與成本核算實施理念形成背景
預算管理的理念實施,目的在于將預算作為一種經濟管理手段應用到體制經濟運營管理工作中去。預算管理作為財政經濟管理工作的重要組成部分,是財政經濟活動的開始,也同時貫穿于財政管理工作的始終。將預算管理做到緊跟發展、與時俱進,是檢驗應對經濟新政策背景下經濟收支運行形式是否科學合理的一項重要標準和指標。成本核算依托于預算管理控制體系基礎上,才充分體現出成本核算在體制經濟運營改革中的運作控制手段及實際費用支出控制的重要性與重要環節,是體制持續、健康、協調發展的重要政策支持和經濟手段,是經濟管理工作中的重要因素之一。
3預算管理與成本核算精細化管理控制描述
預算管理體制的精細化管理與成本核算管理體制的建立和運行,已是當今經營體制提高和轉換經營績效機制的有效控制手段和唯一途徑,高效細化的預算管理模式控制與成本核算管理模式在提高體制經濟管理水平的同時,也在科學控制管理核算的運營模式過程中創造出以有限的資金投入、創造高效的產出績效經濟經營之路。實現經濟與社會效益共贏共存。從經濟運營及效果的視角看,預算管理控制手段可有效降低資金運營成本,規避收支風險、減少資金及資源的浪費。在經濟管理活動過程中,完善有效提高資金預算、成本預算等控制數據相容共享的規范化、信息化的管理水平,優化財政預算收支管理及成本核算控制管理流程及制度的形成[2]。成本基本核算管理體系則是通過主觀的預算概念和實際完成預測預算各項職能及經濟業務指標,所承擔資金消耗總和與單項數量標準的控制過程,以貨幣資金形式來表達,以逐級控制下達的特定方式來予以實施,并同期跟進實施指標效果考核機制與獎懲制度的落實并存的績效經濟經營管理模式,來實現指標的達成和運用。是以基礎成本管理為前提,運用過程方法和系統的成本基本控制管理方法,對基礎成本基本核算的管理全過程進行風險預測防控識別,把各個核算控制過程作為成本核算基本單位進行系統的監控管理,以實現全過程、全員、全方位的基本成本控制體系,是將所有期間費用、管理費用、不可預測費用及其他費用共同分攤,實行總成本核算考核的一項控制流程,達到有效合理利用現有資源和資金,是預算管理控制體系的重要輔助執行環節。預算管理體制實施及應用于體制經濟管理工作以來,已有大批可研性實驗論證數據和優秀案例分析驗證并推進了我國預算管理制度實施方法的實際可行性與邏輯理念的科學性,在運作實施的理論上有可論證性的數據及運作體系支持。而在成本核算管理體系中。是由成本核算組織構架支持的核算管理流程體系,來完成對成本基本核算過程的逐級、全覆蓋、全方位監督控制,將成本控制指標落實到業務部門及核算單位負責人,成本核算指標達成考核直接與負責人關聯掛鉤,共擔共責,誰分管誰負責的自覺自管的憂患管理理念和運行管理控制模式,形成逐級有效的自上而下的責任管理組織構架支持體系,有效推動預算管理目標的實施于達成,實現基礎成本核算可控,預算管理下達指標可控。
4預算管理與成本核算內涵要素特性
組織管理體系、測算、控制、考核、分析與信息反饋模式和手段是預算管理與成本核算管理的共同特性。預算指標下達與成本核算指標下達的方式體現了二者控制手段的形成方式和切入點不同。①預算指標自下而上逐級上報匯總形成預算指標控制數。②成本核算指標由成本核算組織管理部門制定自上而下層層分解下達。以紙質文件簽署的形式公示下達并備案。預算指標編制是依據國家有關預算管理政策規定,結合自身未來一定時期履行職能需要,從基層預算單位開始逐級編制,審核、匯總、上報,并提交人民代表大會依法批準的部門綜合財務收支計劃。實行統籌兼顧,量力而行、預算執行應當建立健全相互制約,相互協調的機制,講求績效和收支平衡的原則[3]。成本核算指標是由組織管理部門制定成本精細化分解分類指標,各業務單位根據本部門的實際運行情況,將基本核算指標層層分解,橫向下達至物,縱向下達到人。橫向把每種消耗材料、每種低耗物資設置限定明確的費用定額指標,不能超值超耗。縱向把從單位最高層級領導,到部門單位,到每位員工都劃定成本費用消耗指標,每人都了解自己崗位的成本消耗指標上限,清楚知曉工作崗位職能,費用超支限額是多少。只有這樣落實到精細,每人的基本成本核算費用支出才能被自覺地控制在指標要求之內,整個體制基礎成本費用支出自然會控制在指標下達的范圍之內,有效完成并達標。精細化下達成本核算管理指標,做到人人有責,事事有責,承擔經濟成本指標,獎懲掛鉤,人人都是主人翁,自覺自發構建起責、權、利等相結合的成本責任制管理體系,完成新背景下逐步落實和完善各級成本經濟管理責任制的大任。
5預算管理與成本核算優勢關系運用
成本基本核算數據信息與預算控制數信息的有效對接。及二者運用關系的有效融合,為體制經濟管理活動建立健全和實現預算管理執行數據與成本核算指標數據同期分析與對比、評價提供技術支持;同時依據二者運用關系牽制與制約要素,制定成本分析評價與當期預算指標評價修正調整制度,對當期成本核算及預算指標執行情況與實現價值率進行階段分析與績效總結,對當期的實際經營動態投入成本資金的流向,參照當期下達的預算控制數,做出科學準確的評價,對運行好的流程及經驗制定成章,逐步形成完善的制度與框架加以執行推廣,對后續預測可能出現風險的問題和環節要制定適宜的防控措施來加以防范和改進。同時要構建和拓展預算管理信息平臺、成本信息共享交流平臺與預算、成本信息人為溝通的順暢渠道和互傳方式,及時將各預算單元、成本單元之間的指標控制完成情況進行匯總并及時反饋給相關組織管理部門機構,保證預算管理控制指標與成本核算控制指標執行情況現狀得到及時快速的認知反饋、溝通、協調與交流,科學系統的.逐步運行構建起快速、反應、職能、動態的體制預算管理和成本核算信息管理機制與反饋體系,為資金運營提供科學的數據支持和經驗支持。達到投入預算資金、成本效益最大化。橫向看,成本基本核算數據是否精準、科學,直接影響到來年預算下達指標執行及成本核算指標達成的運作時效和執行效果。目前成本核算指標達成的測定與預算下達指標的實現均是依據上年度實際成本資金的消耗數額與國家相關成本費用標準和上級財政部門同年給予下達的基本成本指標進行評價與界定,結合本年度預算指標下達參數的執行情況,來分析本年度成本指標的利用率與達標現狀,以期對后續體制經營狀況及成本預算資金投入模式適時進行科學合理的調整與分解,達到已有預算資金的有效合理運用。縱向看,成本核算指標的控制,直接推動體制預算管理指標的如期達成與合理實現,為體制編制科學合理的預算管理計劃提供翔實可控的數據支持,為體制制定相關經濟制度與系統的管理控制手段提供可參考的運作依據。
6預算管理與成本核算的關系要素對經濟活動管理的實際意義
探討與研究預算管理體系與成本核算管理體系要素的應用特點與運行關系,有效構建最佳科學有效的全面預算管理模式框架和有效利用完善的成本核算信息應用管理系統,利用對比、分析、評價進行體制經濟運營現狀評估研究,摸索預算管理體系與成本核算體系對經濟運營管理與控制的不同植入點和管理方法,發現亮點,將成熟合理的預算收支與成本核算管理體系進行推廣、實踐研究,通過實際運行操作獲得時效反饋,借鑒參考企業實施的預算管理及成本核算管理實際經驗,結合體制自身實際特色、特點,構建完善的預算管理和成本基本核算管理模式和體系,將成熟的體系管理模式運用到實際工作中去。從預算管理視角看,選擇預算管理與成本核算兩級研究項目對象,對預算管理控制投入與成本核算基礎投入等問題進行分析論證。匯集預算管理與成本核算管理相關控制指標數據,論證統計,形成體系。以期對體制經濟運營管理起到一定推動和優化幫組作用,為預算管理及成本核算運行控制體制的建立提供專業路徑及實踐運作的高保障依托。
[參考文獻]
[1]李霞.淺談成本核算的幾點思考[J].經濟師,2010,(6):148~149.
[2]余元秀,李梅.體制預算管理及指標體系探討[J].中國衛生經濟,2011,(3).
[3]侯昕宇.行政單位成本核算與預算管理相結合的理論探討[J].知識經濟,2012,(16).
【預算管理與成本核算關系要素探析論文】相關文章:
水利預算績效管理探析論文06-29
資產管理與預算管理相結合探析論文12-07
醫院成本核算研究探析論文04-15
探析字體的形狀設計要素論文04-20
新預算法下普通高中預算管理改革探析論文10-31
公立醫院全成本核算探析論文05-09
基于新醫改背景下的全面預算管理探析論文10-31
全面預算管理的論文04-01
影院空間環境設計構成要素探析論文04-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