卓越工程師型水利科技人才培養長效運行機制研論文

時間:2021-06-25 12:36:18 論文 我要投稿

卓越工程師型水利科技人才培養長效運行機制研論文

  水利事業是國家發展的重要基礎,也是關系國計民生的重要社會事業。近年來,在各級政府的重視和支持下,我國的水利事業得到了較快發展,一大批規模較大、設計較為先進的水利基礎設施項目陸續投入使用;帶來了巨大的經濟和社會效益。

卓越工程師型水利科技人才培養長效運行機制研論文

  卓越工程師型水利科技人才培養要求行業企業深度參與培養過程,要求學校按通用標準和行業標準培養,要求強化培養學生的工程能力和創新能力。因此,大力發展產學研合作,是卓越工程師型水利科技人才培養的必然選擇。

  一、卓越工程師型水利科技人才產學研合作培養模式

  1、共建實習基地

  實習基地是培養學生實踐能力的綜合環境,它不同于高校的實驗課程,是綜合性、體驗性、實戰式的實踐能力培養環境。卓越工程師型水利科技人才培養必須親身體驗水利工程真實環境,開展實踐和研究性工作,這是高校無法給予的,因此,通過產學研合作共建實習基地,接受水利科技人才長時間的實習,對培養學生的實踐能力和創新能力具有重要作用。

  2、水利科研項目研究

  以科研項目為載體的培養模式,緊密結合水利行業的生產實際和技術問題進行科技攻關,是培養卓越工程師型水利科技人才實踐能力和創新能力的良好途徑。目前這種合作方式在博士、碩士培養中應用廣泛,但如果能將這些成功經驗應用到本科生創新能力培養上,這需要大力發展產學研合作,挖掘更多的水利事業科研項目,吸引水利科技人才參與,培養學生的工程實踐能力。

  3、培育高水平師資

  在培養創新型水利科技人才的過程中,教師起著重要作用。學校要采取校企教師雙向流動機制,聘請企業科技專家做校外導師,鼓勵教師脫產進入水利行業進行掛職鍛煉,對教師創新能力的提高具有強有力的推動作用。

  二、卓越工程師型水利科技人才產學研合作培養存在的問題

  1、師資問題

  教師是高校的靈魂,是高等院校卓越工程師型水利科技人才培養途徑的核心和瓶頸。市場對水利科技人才的需求需要教師去傳授,高素質的創新水利科技人才需要教師去培養,高水平的科研成果需要教師去創造。師資問題是中國高等教育質量、創新型水利科技人才培養達不到目標的根本原因。

  2、產學研合作創新教育效果不理想

  目前創新型水利科技人才的培養日益受到高校重視,建立了不少產學研合作實習基地,采取了豐富的學習形式,如實習、實驗、課程設計、討論、報告和講座等,但在實際運作過程中也暴露出很多問題。如:實習基地建設重簽約、輕利用,校外培養過程考核不嚴格,水利產學研合作單位距離遠,缺乏足夠的資金支持,實際開展數量比率低等。由于產學研合作條件有限,許多實習、實踐流于形式,創新教育考核、管理過程不到位,致使創新教育效果不理想。

  3、創新教育受益學生比率低

  我國水利科技人才培養大部分理論課程、實踐課程仍然采用傳統式教學方法,重理論,輕實踐和創新能力的培養。雖然各類水利縱向、橫向科研項目是很好的創新教育形式,也有許多教師吸納了學生共同參與,但往往只有部分博士、碩士能夠擁有這些鍛煉機會,而每年博士、碩士畢業生僅占全國高校畢業生總數的 15%,即唯有讓大多數水利學科本科、?茖W生接受創新教育,并進行創新實踐,才能說做好了水利科技人才創新能力的培養。

  三、卓越工程師型水利科技人才產學研合作培養的長效運行機制

  1、組織機制

  產學研合作組織機制是對產學研合作進行組織、管理、考核的組織機能,是實施產學研合作培養卓越工程師型水利科技人才的組織保證,其職責是負責合作協議簽訂、合作管理、溝通信息、學生考核等。我國大部分產學研合作的推廣和發展主要依靠個體企業需求拉動和教師個體推動兩種模式,在政府、高校、企業三大產學研合作主體中,普遍缺乏專門的產學研合作組織機構。我國雖然對產學研結合日益重視,但由于長期沒有專門的組織機構,導致產學研合作培養創新人才的成效非常一般。因此,在政府、高校、企業、研究機構等相關產學研合作主體中都必須建立相應的組織機構,全面負責推廣、促進和管理產學研合作工作,這是產學研合作水利科技人才培養產生良好效果的必要保證。

  2、利益分配機制

  利益分配機制是指在產學研合作培養創新人才的過程中,各主體按一定的原則,分配、調適相關責任和義務。產學研合作培養卓越工程師型水利科技人才的形成和發展都與利益因素有關,如果只是一味的付出,不能給各主體帶來合理利益,產學研合作勢必難以長期存在。利益機制是推動產學研合作的動力和維系產學研合作良性運轉的根本。因此,構建合理的利益分配機制是產學研合作培養創新人才的必需條件。

  如果產學研合作是科技成果轉化或委托開發形式,利益分配機制必須解決好成果定價、專利歸屬、成果享用等利益分配方式;如果產學研合作是共建實習基地或是借助企業資源實現創新人才培養,對高校的利益是創新人才的培養,但對企業產生的利益明顯不足,因此政府必須出臺相關政策,促進、扶持相關企業開展這方面的產學研合作,如直接給予配套資金支持、稅費減免等,否則產學研合作創新人才培養只能停留在協議和形式上。

  3、溝通機制

  產學研合作的運行和發展必須建立暢通的溝通機制。主要表現在以下幾方面:一是在現實的市場環境中,有眾多的.企業需要高校的人力資源和科研單位的科研成果,同樣高等院校迫切需要眾多的實際科研項目和真實的創新人才培養環境來實現科研成果轉化與創新人才培養,這需要建立專門的溝通渠道和平臺,便于科研工作者、高校、企業進行信息溝通;二是在產學研合作過程中,通過便捷地溝通渠道進行信息交流,及時解決產學研合作創新人才培養過程中出現的問題,消除障礙,提高產學研合作的成效;三是建立專門的中間機構從事產學研聯姻工作,縮短企業和高校之間的距離,解決校企對接問題,促進產學研合作深入發展。

  4、考核機制

  為促進產學研合作培養卓越工程師型水利科技人才的持續發展,建立科學、合理的考核機制尤其重要,包括對參與產學研合作學生考核、政府部門從事產學研合作專門組織和人員的考核、高校推動和發展產學研合作的專門部門和人員的考核、參與產學研合作的企業考核。合理的對產學研合作的相關主體進行考核,對發展產學研、明確責任和義務、促進產學研合作創新人才培養長期高效運行具有重要作用。

  5、保障機制

  產學研合作本質上是一種交易行為,各主體在產學研交易過程中有受益,也有責任和義務,為使這種交易有序、健康發展,政府、高校、企業建立相應的制度,組織、協調、規范、激勵、引導產學研合作創新人才培養顯得十分必要。相關單位可以從宣傳產學研合作,營造有利于產學研合作的社會氛圍,構建統一的管理機構、協調機制、服務平臺等保障機制等方面,確保產學研合作創新人才培養長期發展,并產生實質性效果。

  四、結論

  我國產學研合作培養創新人才在觀念上得到了足夠重視,但在實際開展中還存在諸多問題。通過分析產學研合作培養卓越工程師型水利科技人才的開展形式和存在問題,并有針對性地提出了長期高效運行的四大機制,以供政府、高校等相關部門決策參考。

【卓越工程師型水利科技人才培養長效運行機制研論文】相關文章:

淮安水利科技論文11-05

海洋科技及經濟增長效益論文11-06

關于創新水利科技的論文11-05

體系建設水利科技論文11-05

推廣宣傳水利科技論文11-05

水利管理體制與運行機制的探討論文07-02

用卓越科技為安全護航論文11-02

淺析體系建設水利科技論文11-05

應用型人才培養初探論文06-29

人人狠狠综合99综合久久,欧美日韩国产精品中文,极品精品国产超清自在线,人人澡欧美一区
亚洲中文字幕乱码一区二区三区 | 亚洲婷婷丁香五月综合图 | 西西人体44rt高清大胆亚洲 | 亚洲国产日韩人妖另类 | 一色屋精品视频在线网站 | 亚洲a无线在线观看国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