淺談職業院校高職學生公民意識的發展策略論文

時間:2021-06-28 14:17:29 論文 我要投稿

淺談職業院校高職學生公民意識的發展策略論文

  一、 加強職業院校高職學生公民意識教育的必要性

淺談職業院校高職學生公民意識的發展策略論文

  高職學生作為新時期的接班人,未來社會生活的參與者、主導者,是國家的未來和希望,對其進行公民意識教育,豐富了我們社會主義國家的物質文明、精神文明、政治文明建設,關系著國家的前途和民族的命運。高職學生的思想政治教育不應該僅僅停留在傳統的知識傳授上,還應該為高職學生公民意識的培養承擔起義不容辭的責任。盡管高職學生公民意識教育在高等教育和高等教育學中是一個新領域、新概念,但是它也是有理論依據的,其中“兩課”、德育、心理健康教育與公民意識教育就一脈相承,能夠給高職學生公民意識教育提供理論上和實踐上的指導和借鑒。總之,對高職學生實施公民意識教育是社會發展到一定階段對職業教育提出的一種新的要求,可以豐富和繁榮職業教育學的學科建設。

  二、 高職學生公民意識存在的問題

  (一)公民意識教育缺乏對學生的針對性教育

  同普通高等教育一樣,高職教育期間是學生完成從校園走向社會的重要階段,同時也是完成人生觀、價值觀、世界觀塑造的重要時期。高職院校學生對知識的渴求存在著差異,對教學的內容也是有選擇地接受。目前,高職院校對學生的公民意識教育,無論是從教學目的、教學內容、教學方式上往往是統一的,缺乏針對性、指向性。多數情況下,高職院校學生公民意識教育并不能真正完成預期的教學目標,收不到良好的教學效果。因此,教育部重新編訂了相關教材,加入了社會公德、職業道德、家庭美德教育的內容。但是,在實際教學過程中,職業道德教育往往成為了泛泛而談,不同專業的學生學到的是一樣的職業道德規范;這樣的教學內容既缺乏吸引力,又不能很好的貼近學生所學的專業實際,只是一些空洞的大道理。

 。ǘ┕褚庾R教育內容有待多樣化

  職業教育除了強化校企合作、工學交替外,還要求培養學生的各種社會適應能力——比如溝通能力、團隊協作意識等。這就要求在教育過程中,要不斷的更新教學內容,加入與學生發展相關的企業動態和行業動態的信息,還要適時地開發新的教學內容。比如現在部分畢業生“頻繁跳槽”的現象,F象的背后原因大多是:與領導或同事關系不協調要跳槽;工作辛苦、環境差要跳槽;工資低要跳槽;規則嚴密、管理嚴格要跳槽;干得不順心也要跳槽?偸钦宜说拿。徽易约旱脑颉a槍τ纱艘l的畢業生頻繁換工作,我們就應該改變原有的教學內容,開發、創新諸如責任意識、誠信意識等新的教學內容,使學生能夠對工作的企業產生責任感,真正做到愛崗敬業。這既利于學生的就業和發展,同時對企業的可持續發展起到了推動作用。

  (三)公民意識教育效果考評較簡單

  目前新疆高職院校的公民教育目標,主要側重于考察學生公民知識掌握多少,對新疆特殊區情的了解程度,注重于學生的行為是否合乎規范,而沒有注重他們的內在情感和信念是否發生了改變。即使是對學生相關行為的考察,學校也是往往通過簡單的表格量化方式進行,是種機械的考核標準,只重視終結性評價,忽視了過程性和發展性的評價。特別是忽視了通過各種途徑和形式的教育之后學生的愛心、同情心、友誼感、自尊心、自律意識、責任意識、法律意識等有沒有都得到發展。

 。ㄋ模⿴熧Y隊伍有待加強

  現代公民意識教育已經與眾多學科密切聯系,是一門跨領域、跨學科的綜合性學科。公民意識教育具有涵蓋范圍廣的特點,也就意味著大學生公民意識水平的高低不單單取決于某一學科某一部門的努力。所以,無論是從事那一學科教學或者管理的教師一定要有淵博的知識,要重視公民意識教育的重要性,充分挖掘各學科或管理工作中的公民意識教育素材,并選擇恰當的教學方法和工作方法,落實公民意識教育的內容。同時作為教育工作者必須具有健全的人格、良好的職業道德,成為學生信服的楷模。特別是公民意識教育,一定要言傳身教,切不可言行不一。此外,還必須強化高校教育工作者的角色意識,增強其責任感和使命感。只有這樣才能真正意義上起到教育學生的作用,從而培養出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的合格接班人。

  三、高職學生公民意識教育的有效途徑

  (一)發揮思政課的主渠道作用,進行有針對性的教育

  傳統的思想政治教育深受“應試”教育的影響,思想政治教育課的導向主要集中在知識的掌握上,在教學中單純強調理論的.灌輸,忽視了教學結合實踐,對于學生公民意識的養成教育還存在欠缺。學生知行錯位現象嚴重,他們可以在政治考試中得到很高的分數,但日常生活中他可能是個不遵守社會公德的人。政治課的知識化、工具化和科學化,造成了學生的知識教育與精神構建相分離。因此,我們要轉變教學觀念,將公民意識教育滲透到思想政治各門課程中,提高高職學生的現代公民意識。通過在學生中開展公民意識教育,幫助他們樹立正確的人生觀、世界觀、價值觀,正確認識個人價值的體現對社會發展的意義,為培養他樹立良好的公民意識打好基礎。

  (二)思想政治理論課的內容創新

  把公民意識教育內容融入高職學生思想政治課教學之中。特別是在思想政治理論課教學中,應把教學內容重點放在公民意識的培養和滿足社會的人才需求,讓學生從做一個合格的社會公民的角度去理解和領會教學內容,進而再循序地滲透相關的深層次教育。公民意識教育內容要與思想政治教育內容相結合,突出培養學生的道德素質和法治素養,增強學生的世界觀、人生觀和價值觀的認識,提高高職學生對我國基本國情、政治制度、經濟制度等情況的認識。

 。ㄈ┌l揮思政課老師的模范帶頭作用

  加強高職德育工作者隊伍建設,包括教師、管理人員、輔導員等在內的高職工作人員。他們的言行舉止對學生影響很大,因此需要他們以自己的實際行動為學生做出表率,以高尚的道德修養感化、影響學生。“尤其是高職輔導員,與學生直接接觸的機會較多,與學生溝通和交流密切,只有端正他們的教育指導思想,提高教書育人的理論素養和職業素養,增強他們從事高職思想工作的能力,才能為高職學生公民素養的提高作出模范表率作用,使高職公民意識教育工作真正取得實效”。

 。ㄋ模I造良好的校園文化氛圍

  校園文化對大學生的公民意識的培養具有約束力和感染力。因此,我們要努力建設校園文化。如通過培育大學精神提高大學生公民意識,學校的校紀校規、院風、教風、學風、人際交往方式、與社會交往的形式等對學生具有潛移默化的影響;如廣播站、校報、校園網、宣傳櫥窗、講座等各種校園氛圍對大學生公民意識的培養具有特殊的滲透力和影響力,能起到良好的效果;再如通過設立校史陳列館等弘揚民族精神和宣傳道德理念的標志物,使大學生接受無形的公民意識教育。這些活動由學生自己組織管理,自愿參加,提高了學生的參與意識和獨立自主意識,鍛煉了學生運用知識解決問題的能力、深化了課堂知識,而且使學生了解了社會和國情,增強了社會責任感和歷史使命感。為了促進校園文化的健康發展,學校要加強指導和引導,增強其育人的社會效應。

  四、 結束語

  在我國,隨著市場經濟的建立,公民意識的培養問題日益引起社會各方面的關注和重視,但客觀的說,我國的公民教育還處在開創和起步階段,總體的發展速度還比較緩慢。作為職業院校的教育者,培養具有完整、健康的公民意識,擁有專業理論知識的技能型人才是我國高職教育的基本目標,也是符合黨和政府對職業教育的規劃要求。

  參考文獻:

  [1]何永勝.關于對高職學生加強公民意識教育的芻議[J]. 湖北函授大學學報2011(04).

  [2]傅勁,陳華.加強大學生公民教育[J].電子科技大學學報(社科版);2006(03).

  [3]夏新彬、李丹.論加強新疆高校少數民族大學生的公民意識教育[J].教育版;2010(04).

【淺談職業院校高職學生公民意識的發展策略論文】相關文章:

淺談小學估算意識、能力、策略的培養論文11-20

職業院校學生職業技能培養的改進策略淺談論文12-06

試論高職酒店管理專業學生職業意識培養策略論文10-30

高職足球課戰術意識現狀與培養策略論文02-22

淺談對學生現代體育意識的培養論文07-12

試論對高職素質教育中培養公民意識的探討論文02-18

職業院校學生管理發展之路論文10-27

發展學生符號意識的技巧研究論文02-03

高職英語教學中跨文化意識培養策略論文11-22

人人狠狠综合99综合久久,欧美日韩国产精品中文,极品精品国产超清自在线,人人澡欧美一区
日韩国产欧美亚洲一区不卡 | 亚洲中文不卡电影在线 | 日本在线观看中文字幕无线观看 | 亚洲2020久久久久久久 | 中文字幕色色五月天 | 在线观看国产二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