增強文言文誦讀教學的有效途徑教育論文

時間:2021-06-29 14:10:53 論文 我要投稿

增強文言文誦讀教學的有效途徑教育論文

  摘 要:文言文是中華傳統文化中一朵絢麗的奇葩,文言文教學是整個中學語文教學中的一項重要內容,而誦讀教學又是文言文課堂教學中最重要的教學環節和教學形式。如何指導學生有效地進行文言文誦讀教學呢?本文從讀準字音、讀清句讀等方面作了有效的嘗試。

增強文言文誦讀教學的有效途徑教育論文

  關鍵詞:文言文;誦讀教學;有效教學

  文言文是我國古代優秀文化寶庫中一朵絢麗燦爛的奇葩,是博大精深而璀璨的中華文化最豐厚的載體。“書讀百遍,其義自見”、“只要多誦讀,遍數多,自然會瑯瑯上口,久久不忘,讀得熟則不必解說,自曉其其義也”等正是前人對“讀”的經典概括和詮釋,強調了誦讀的作用及意義,誦讀是提高古詩文教學有效性的關鍵。

  一、讀準字音——注意異讀

  將字音讀準確是誦讀的起碼要求,因歷史變故、語言變化,文言文中生僻字較多,我們除按照課本注釋的標音去讀外,還要勤查工具書。教學新課之初,應要求學生借助課文注釋和工具書,讀準生僻字、通假字、古音字和破讀字等,做到如宋代理學家朱熹所說的讀書“須讀得字字響亮,不可誤一字,不可少一字,不可多一字,不可倒一字,不可牽強暗記”。

  1、一詞多義。在文言文不同的語言環境中,它的讀音、意義和用法都不同。如“間”在“立有間”中讀“jiān”,意思是“一會兒”;而在“中間力拉崩倒之聲”中讀“jiàn”,意思是“夾雜”。

  2、通假異讀。古音通假,在文言文中是常見的。凡是通假字,借作什么字,就讀什么音。如“不亦說乎”的“說”通“悅”,讀音為“yuè”;“河曲智叟亡以應”的“亡”通“無”,讀音為“wú”。

  3、破音異讀。文言文中有詞類活用現象,是用改變字詞的通常讀音來表示不同詞性和意義的一種辦法。如“食之不能盡其材”的“食”是名詞活用為動詞,其意思是“喂養”,所以讀音應為“sì”;“陳勝王”的“王”作動詞,應讀作“wàng”。

  4、古音異讀。古文中有些專用名詞,如人名、姓氏、地名、官名、族名、器物名等,在讀音上要保留古音,一般應該依照傳統的音去讀。如“馬之千里者,一食或盡粟一石”的“石”讀“dàn”而不讀“shí”;“可汗大點兵”的“可汗”應讀為“kèhán”而不是“kěhàn”。

  二、讀清句讀

  分清句讀,要注意句中停頓,千萬不能讀破句,從語音和意義兩方面來確定停頓:

  1、句首一些虛詞(如“夫”、“蓋”、“若夫”、“故”等)后面必須稍作停頓,如“若夫/日出而林霏開”,“蓋/簡桃核修狹者為之”。

  2、古代是兩個單音詞而現代漢語中是一個復音詞的,要分開讀,如“可/以為師矣”。

  3、根據句子語法結構來停頓,使語意更明顯,如修飾語與動詞中心語之間有停頓:“吾與汝/畢力/平險”。

  4、充當狀語的名詞和中心詞之間應連讀,停頓要和語意結構一致,如“其一/犬坐于前”。

  5、節奏停頓要體現出省略成分,如“一鼓/作氣……”。

  6、“也”、“乎”等語氣助詞,朗讀時在其后停頓,如“余聞之也/久矣”。

  三、讀出語氣

  語氣要在理解的基礎上才能讀出,讀出語氣能夠幫助我們加深理解,培養文言文閱讀的語感。讀出語氣是要把握好輕重音和顫音,做到語調錯落有致,讀出感情和氣勢。

  1、注意用詞特別是虛詞所表達的語氣。如:“也”字,表陳述、判斷的語氣;“哉”字一般有驚嘆之意。

  2、注意句式的不同。文言文中句式主要有判斷句、被動式等,語氣方面則有陳述語氣、疑問語氣、反問語氣、感嘆語氣,誦讀時需區別對待。如判斷句“三人行,必有我師焉”,表現出了非常肯定的語氣。

  3、特別注意一些言雖盡而意未窮的句子的語氣,表達了作者的'復雜感情,誦讀時一定要把這種言外之意傳達出來。如“先天下之憂而憂,后天下之樂而樂”,要讀出高亢的語氣。 四、讀出情感

  如教學《小石潭記》,學生會有這樣的疑問:作者的心情為何由開始的“心樂之”,到后來“凄神寒骨,悄愴幽邃”?這一樂一憂的強烈發差,表現了作者怎么樣的心情?可介紹作者寫作此文的遭際來解決疑難:柳宗元曾參與王叔文集團的政治革新活動,失敗后被貶為永州司馬。其政治上不得志而心情抑郁,以游山玩水來排遣心中的愁憤,由樂到悲也就在情理之中了。學生深切地體會到了作者寓情于景和抒發貶謫生活的清寂苦悶、抑郁憂傷之情及不滿冷酷現實的主題。被選入中學語文課本的文言文多是思想內容純正的經典作品,表達了古人對于真善美理想的追求。反復涵泳體味,能使學生無形中受到美好情感的熏陶和崇高人格的歷練。如反復誦讀名篇《岳陽樓記》,可領略范仲淹“不以物喜,不以己悲”的曠達胸襟和他那“先天下之憂而憂,后天下之樂而樂”的高遠政治抱負。

  五、講究誦讀方式

  要激發學生的誦讀興趣,加深對文句的印象,加快背誦的速度,提高教學實效。誦讀的形式方法有很多,可端坐著讀、搖頭晃腦地讀;可錄音范讀、教師范讀、學生領讀、分組讀、齊聲讀、自由讀;可進行有共性的賞讀,也可進行有個性的品讀。要讓學生反復地讀,在讀中感悟,在讀中品味,在讀中鑒賞,在讀中受到熏陶。

  1、范讀。可播放誦讀名家的錄音范讀,給學生一個完美的誦讀示范,并渲染課堂氣氛;可師者先行,教師本人用抑揚頓挫、聲情并茂的范讀,把學生帶入文章的美好意境中。

  2、學生誦讀。在學生誦讀中,教師要及時糾正和指導學生的錯誤,并做認真的點評,以此引導其他同學讀好課文。

  3、分組競讀,男女生分讀,全班齊讀。要用多種方式引導學生在字音、句讀、語氣都掌握好的基礎上,讀準、讀通、讀懂,讀出味,讀出情,讀出意。

  新課標指出:有些詩文應要求學生誦讀,以利于積累、體驗、培養語感,在誦讀中理解、積累、感悟以及模仿、借鑒優美的文學語言,在句讀停頓起伏中感受祖國語言文字的魅力。誠如清代學者唐彪所言:“微言精義,古人難以明言,而待人自情者,可將其書熟讀成誦,取而思之。”以聲求義,以聲傳情,以聲品味,在讀中學,以讀促解,形成“入境始與親”的思想情感的共鳴與交融。反復誦讀是學好文言文最直觀、最有效的途徑。

  參考文獻

  [1]張放初中語文有效教學[M]。北京:光明日報出版社,2008。

  [2]李俊華提高語文閱讀教學有效性的策略[J]。價值工程,2011,(3)。

  [3]新課標下初中文言文教學初探[EB]。

【增強文言文誦讀教學的有效途徑教育論文】相關文章:

誦讀之文言文論文09-12

經典誦讀教學論文精選05-08

文言文誦讀教學困境與建議論文08-25

文言文教學重視誦讀05-26

淺談文言文教學的誦讀06-12

小學誦讀教學論文04-18

關于文言文誦讀教學的探討03-15

文言文的教學應重視誦讀05-24

探索語感教學的有效途徑論文07-09

人人狠狠综合99综合久久,欧美日韩国产精品中文,极品精品国产超清自在线,人人澡欧美一区
亚洲va中文字幕欧美va丝袜 | 久久久久久久国产高清 | 亚洲性爱女色在线视频 | 亚洲色精品Aⅴ一区区三区 亚洲1级欧美高清 | 在线观看免费播放AV片 | 日韩日皮在线一区二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