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職高專學校教師信息技術能力的培養論文

時間:2021-06-29 17:52:59 論文 我要投稿

高職高專學校教師信息技術能力的培養論文

  摘要 信息技術能力在教育教學中的應用是全方位的,擁有大批掌握并能應用現代化信息技術的教育工作者是推進信息化教育的關鍵。主要從實現信息技術能力的關鍵問題、培養的主要方法、具備的基本能力、培養的原則4個方面闡述了高職高專學校教師信息能力培養的問題,以提高教育教學質量。

高職高專學校教師信息技術能力的培養論文

  關鍵詞 高職高專學校教師;信息技術;能力;培養

  教育作為世界各國發展其綜合國力之根本的一個領域,教育的發展必須適應信息化的環境,信息化將為教育現代化的發展賦予了新的內容。信息技術能力在教育教學中的應用應是全方位的,即運用于學校教育、教育教學活動、教師培訓、教育教學科研及其指導等工作中、擁有大批掌握并能應用現代信息技術的教育工作者是推進信息化教育的關鍵。

  1 實現高職高專學校教師信息技術能力的關鍵問題

  1.1 構建信息教育的平臺是信息技術能力之“根”

  隨著信息化時代的到來,以計算機網絡為代表的信息技術正在以驚人的速度改變人們的工作方式、學習方式、交往方式以及思維方式和生活方式。這一切給現代教育提出了更加嚴峻的課題。運用現代教育技術、改變傳統教育模式、提高教育教學效果、促進學生全面發展,已成為廣大教育工作者的共識。

  1.2 加強師生信息化的素養是培養信息技術能力之“本”

  全面推進信息技術教育、提高師生信息素養的同時,信息技術應用重點定格在信息技術與課程及學科教學的整合這一中心議題上。信息技術與課程及學科的整合是將信息技術作為意識又作為內容、方法和手段,融于課程及學科教學之中的理論、實踐與結果。信息技術是以計算機、多媒體、網絡技術為載體的信息開發、信息存儲、信息傳遞、信息呈現、信息處理的綜合及其運用[1-2]。信息技術與課程整合是將信息技術提升為同學生、教材、教師并列的教學過程構成要素,將傳統的主要素教學過程重新整合為和諧高效的四要素,形成真正的學生主體性的突破“教師中心、教材中心、課本中心”的全新模式。利用信息技術備課、上網查閱教研資料、用網頁等形式編寫教案,能很好地提高教學效果及教學效率。利用信息作為手段,可以超越傳統信息呈現的教學內容,快捷實現對教育資源的有效整合。利用網絡通訊技術,組織各類協商、討論活動,能培養學生的合作精神。利用信息技術進行練習和測驗,可實現計算機軟件對教師職能的部分代替,減輕教師負擔,培養學生自學能力。

  2 高職高專學校教師信息技術能力培養的主要方法

  2.1 專家講座

  通過專家到學校做專題講座,向全體教師講述有關教育信息化的'理論和發展趨勢及教育信息化對教師信息技術能力要求等問題,使教師接受新的教育觀念,樹立信息教育意識,自覺提高信息技術能力的方法。

  2.2 觀摩學習法

  教師通過專家講座和現代教育理論學習,有了運用現代信息技術來改進教學的需求,但在實踐上如何操作則需要有一些具體的課例來做指導。對于大多數教師講,如何運用現代教育信息技術還是一個嶄新的課題。學校可以通過組織教師到開展教育信息化比較成功的學校參觀學習,再組織本校教師開展教學示范研討活動,從而使更多的教師自覺學習和運用現代教育信息技術來提高教學質量。

  2.3 培訓集中法

  組織系統而實用的信息技術培訓是為適應教育信息化的要求。在學校中組織諸如計算機知識操作技能、課件的制作與加工、計算機信息檢索的基本原理與策略、數據庫開發及從網上獲取教學科研信息的技能、與計算機使用有關的法律問題與道德問題之類的培訓班顯得十分必要。培訓時應講練結合,以教師的操作練習為主,同時落實有關培訓制度,以保證培訓的質量。

  2.4 環境養成法

  學校還應通過校園信息化建設,營造一種信息化的工作氛圍,讓教師在工作中處處離不開現代信息技術,這樣從根本上提高教師的信息技術能力。

  2.5 課題研究法

  教育信息化是一項全球的教育新課題,如何運用多媒體和網絡來改進教學,它需要廣大中職教師開展創造性的研究。通過小組或個人形式的課題研究,探索信息化時代的學與教,有助于教師信息能力的創新。

  3 高職高專學校教師信息技術能力應具備的基本信息能力

  3.1 利用計算機和網絡等信息技術進行教學的能力

  在教育信息化的教育環境中,各種現代化信息技術紛紛進入教學領域,傳統的師生口耳相傳式的教學將不斷弱化,而計算機和網絡等新的信息技術將更多地出現在教學中,教師必須掌握利用計算機和網絡等信息技術進行教學的能力。例如可用WORD進行英語寫作或作為排版軟件用于制作電子簡報,用EXCEL教數學等。另外,數據庫的應用培訓是網絡時代教師的重要技能,不僅有利于教師了解網上資源搜索機制,也有利于開展探究式教學。

  3.2 利用計算機和網絡來獲取信息的能力

  教師利用計算機和網絡來獲取信息的能力,是對信息時代人的基本素質的要求,同時在信息化的教育環境中,教師“授業”的職能將被淡化,一種新的基于資源型的學習模式將要成為重要的學習模式[3]。在基于資源型的教學模型中,教師呈現給學生的是一個問題或一個疑難情境,讓學生根據問題搜集信息,找出問題的答案。在此過程中,教師首先要通過網絡等獲取相應的信息,以對學生搜集信息的過程進行有效的指導,減少學生瀏覽信息的盲目性,提高資源型學習的質量。因此,從表面上看,這種基于資源型的教學模式教師似乎比較輕松,但其實對教師獲取信息能力的要求更高。

  4 高職高專學校教師信息技術能力培養的原則

  4.1 分層次原則

  在確定教師信息技術能力的培養目標上,應考慮到教師的年齡、任教學科及信息知識水平等特點[4]。從普及層面上講主要針對一般的教師,其目的是為了適應當前信息教育及普及的需要。經過信息技術培訓,達到一定的水平。從提高層面上講主要針對信息科學教師和教育技術骨干,其目的在于培養信息學科的帶頭人。要求他們具有更強的教學設計能力,并能夠根據這些教學設計開發出各種科學軟件和網頁等。

  4.2 設施建設與教師培養同步原則

  對教師的信息技術能力的培養不單是提高理論和改變觀念的問題,還要培養實際操作的技能,因此在對教師的信息技術能力培養時,學校應提供必要的硬件保證,讓教師接觸到各種現代信息技術和資源,在實際操作和使用中提高教師的信息技術能力。

  4.3 制度約束與自覺學習相結合的原則

  由于觀念和在教學中已形成的慣性,教師往往并不熱衷于接受培訓。為了保證教師培訓效果,學校必須制訂必要的管理制度,通過制度規定要求教師接受培訓。例如可以在培訓管理制度中建立成果激勵機制和考核評價機制。對通過培訓學習能將知識、技能轉化為成果的老師給予一定的獎勵,把培訓考核與教師工作實績結合。

  5 參考文獻

  [1] 劉雍潛,李龍.教育技術基礎[M].北京:中央廣播電視大學出版社,2002:32.

  [2] 劉成章.信息技術教育學[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2.

  [3] 胡巍.論信息化社會教育技術人員信息素質的培養[J].解放軍藝術學院學報,2001(2):69-72.

  [4] 李龍,劉雍潛.教育技術標準的研究——《中國教育技術標準(CETS)研究》項目階段性成果引言[J].現代教育技術,2004(3):4-11.

【高職高專學校教師信息技術能力的培養論文】相關文章:

培養學生運用信息技術能力的論文02-18

創新能力培養下信息技術論文01-24

中職信息技術課程教師教學能力培養論文11-22

試論高職高專體育教學中培養學生創新能力的培養論文07-05

鋼琴教師教學能力培養論文07-30

強化信息技術培養學生的數學能力論文12-05

信息技術培養幼兒的創造能力探究論文01-23

運用信息技術培養學生的探究能力論文01-25

體育教師能力的需求及培養論文12-07

人人狠狠综合99综合久久,欧美日韩国产精品中文,极品精品国产超清自在线,人人澡欧美一区
日本无吗无卡v免费清高清 亚洲女人自熨在线视频 | 亚洲AV最新高清每天更新 | 亚洲成年轻人天堂久久 | 婷婷丁香亚洲综合国产 | 久久精品国产亚洲精品2020 | 综合久久久久综合网站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