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生認識論在兒童鋼琴教學的應用論文

時間:2021-07-07 17:46:10 論文 我要投稿

發生認識論在兒童鋼琴教學的應用論文

  摘要:心理學是一門研究人類的心理現象、精神功能和行為的科學。皮亞杰是著名的西方心理學家,發生認識論的原理是由他提出的,該原理主要描述的是人的一生當中認知能力的發展。文章通過梳理皮亞杰發生認識論的基本內容,結合音樂教育的手段,來探析基于發生認識論之上的兒童鋼琴教學。

發生認識論在兒童鋼琴教學的應用論文

  關鍵詞:心理學;認知發展;兒童;鋼琴教學

  關于皮亞杰,我最初是在陳琦、劉瑞德老師寫的《當代教育心理學》一書中了解到的,他是瑞士有名的兒童心理學家,是認知主義理論的代表人物。他對兒童的心理發展、思維發展、認知發展等方面有著不少的研究。

  一、概述

  (一)發生認識論的基本思想

  皮亞杰于1970年出版的《發生認識論原理》一書,較集中、系統地闡述了他關于認識論的觀點。他指出“發生認識論的特有問題是認識的成長問題”,而研究認識的發生發展是認識論必不可少的一部分。皮亞杰認為:“傳統的認識論只顧到高級水平的認識,換言之,只顧到認識的某些最后結果”,看不到認識本身的建構過程;皮亞杰則是從心理的發生發展過程來分析認識。

  (二)兒童認知發展階段

  皮亞杰根據運算的標準,將人的認知水平分為四個階段,具體為前運算階段,具體運算階段和形式運算階段。具體的來看,0~2歲是感知運動階段,這一時期是思維的萌芽期,這一階段,兒童主要是對日常的環境有初步了解,但兒童感知運動的智力還不具有運算性質,兒童的活動還沒有內化;2~7歲是前運算階段,兒童在這個階段已經學會用一些中介符號來表述這個世界,比如開始張嘴說話,但說出來的句子但常常是不符合邏輯的。因為這一時期兒童思維具有不可逆性、自我中心主義等特點;7~11歲是具體運算階段,兒童具有守恒概念,思維具有多維性和可逆性;11歲以后是形式運算階段,該階段的兒童,思維運算能力已經基本達到成熟,以抽象思維為主,能夠做出歸納和推理。

  二、發生認識論在兒童鋼琴教學中的應用

  (一)感知運動階段(0-2歲):音樂熏陶和培養樂感

  這個階段的兒童是通過感官和周圍的環境進行互動的,且兒童的生理發育還未完全,行動上以吸允、抓取等為主,心理上處于最原始的階段,哭與笑都是本能的反應。剛會咿呀學語,但是講出來的話并沒有具體的詞義。這一時期的嬰幼兒還不能真正的進行鋼琴學習,但是我們可以從小培養孩子的樂感。例如給孩子每天放一些經典的音樂作品進行熏陶,除了鋼琴曲,也可以是戲曲、歌劇等,讓孩子接觸多種類型的音樂。另外在成人的幫助下,可以帶著孩子做一些基本的律動,比如成人可以抱著孩子,隨著音樂一起做簡單的搖擺,以體驗音樂的律動為主。孩子從小就得到音樂的熏陶,會對將來的學琴會有很大的幫助。

  (二)前運算階段(2-7歲):鋼琴啟蒙教學

  這個階段的兒童生理繼續發育,已經會跑會跳,然而整體的平衡協調能力還是較弱,雖然會說話,但僅僅限于簡單的表達,組織語言的能力較差。思維上是以形象思維為主。大約2、3周歲的時候,我們就可以帶孩子去博物館觀察各種各樣的樂器展覽,帶孩子去看音樂劇,去現場觀看大師的演奏,豐富孩子的視野。從4周歲開始,就可以進行正式的鋼琴學習了。在孩子的鋼琴啟蒙階段,可以針對兒童的心理特點,用鮮明的形象描述音樂,筆者曾經在進行兒童鋼琴教學時,就嘗試過將高音譜號比喻成小蝸牛,低音譜號比喻成小耳朵,這樣形象化的形容確實比單調的`讓兒童記住譜號的形狀要效率的多。

  (三)具體運算階段(7-11歲):激發學琴興趣

  在生理上來說,這一階段的兒童已經具備較好的平衡力和協調性,他們對于手腳關節以及大腦小腦的支配能力都越來越好,語言能力和空間能力也在逐步提升。這一階段的兒童已經具備了守恒的能力,他們可以聽辨出不同樂器的音色,也能夠理解不同樂器可以演奏相同的旋律。于是他們就會開始萌生自己內心對于音樂的想法,就會提出類似于“老師,為什么這個要這樣彈呢”諸如此類的問題。更重要的是,這一階段的孩子已經有了自己偏愛的音樂風格,會選自己喜歡的歌曲去彈奏。有的孩子喜歡活潑的鋼琴曲,有的孩子喜歡溫柔的作品,對于他們自己喜歡的曲子,他們就會不自覺的彈的次數多一些。作為鋼琴教師,就要適度的引導學生去彈一些有價值的作品,并且在此基礎上,選取學生喜歡的風格的作品去教學,能夠很好的保持學生學琴的興趣。

  (四)形式運算階段(11-16歲):遵循教育規律

  這一時期的孩子從生理上來說,他們正步入青春期,嗓音、外貌、身高等都會出現顯著的變化;從心理上來說,他們正處于極度敏感和矛盾的時期,內心比較叛逆,有自己的個性,各方面都嘗試著自己去獨立。在學鋼琴上也一樣,他們開始有自己的一套想法,有自己喜愛的風格,對于教師的話不一定會言聽計從。這時候老師可以適當的聽從學生的意見,在學生喜愛的風格的基礎上,選擇一些難易程度相當,又具備較高藝術性的鋼琴作品。總之,要想學好琴,必須腳踏實地,選擇與自己程度相關的鋼琴曲進行練習,而不是為了某些功利性的目的刻意去彈一些自己駕馭不了的曲子。典型的例子就是中國的考級,很多家長過于追求考級的結果,讓學生未達程度卻跳級去考,例如明明只有五級不到的水平,卻硬是去考了十級,而且是為了考級而學琴,一年到頭只讓自己的孩子彈考級曲子。這種拔苗助長的教學嚴重破壞了學生學習鋼琴的規律,導致基礎不扎實,甚至逐漸失去學琴興趣。

  三、啟示與意義

  綜上所述,皮亞杰的發生認識論對我國的兒童鋼琴教學甚至整個音樂教育的培養都具有重要的啟示與意義。大量研究表明,認知發展理論在教學中的作用很大,正確認識這一理論在教學中的應用,可以提高兒童鋼琴教學效果。在今后的兒童鋼琴教學中,作為鋼琴教師要學會充分運用皮亞杰的認知發展理論,準確了解每個階段兒童的認知發展能力,激發兒童學習鋼琴的興趣和積極性,讓孩子愛上鋼琴,使鋼琴學習變得輕松愉快,引導兒童通過藝術之路。

  參考文獻:

  [1]陳梅香,楊小玲.皮亞杰認知發展階段理論及其在素質教育中的應用[J].桂林師范高等專科學校學報(綜合版),2005(01):72-76.

  [2]陳琦、劉瑞德.當代教育心理學[M].北京:北京師范大學,2007.

  [3]鄭甲平.淺析皮亞杰的認知發展理論[J];報刊薈萃;2017(09)

  [4]周姣術,朱華.淺談皮亞杰認知發展理論對當代教育教學的意義[J].學理論,2017(08):172-173.

  [5]王詩慧.皮亞杰“階段論”在音樂教育的運用[J].北方音樂,2016,(14):137-137

  [6]蔣容芳,王玉蘭,羅春鈺.淺析皮亞杰認知發展理論在教學中的應用[J].大東方教育研究,2017,(7)

  [7]劉沛.音樂學習對4-6歲兒童認知能力發展的影響——對皮亞杰式守恒及音樂守恒能力的實證研究[A].中國音樂家協會音樂心理學學會.第四屆中國音樂家協會音樂心理學學會學術研討會論文集[C].中國音樂家協會音樂心理學學會:,2011:25.

  [8]郭彩琴.以2-7歲兒童的鋼琴教學為例反觀皮亞杰前運算階段學說[J].好家長,2017(56):238.

【發生認識論在兒童鋼琴教學的應用論文】相關文章:

鋼琴文獻在鋼琴教學的應用論文08-29

皮亞杰發生認識論原理對德育教學的啟示論文04-01

和聲學在鋼琴教學的應用的論文08-29

作曲技術理論在鋼琴教學的應用的論文08-29

自媒體在高師鋼琴教學的應用的論文08-29

即興伴奏對大學鋼琴教學的應用論文08-29

高師鋼琴教學應用價值分析論文10-14

雙鋼琴演奏在鋼琴教學中應用論文11-08

試析兒童鋼琴教學的幾點思考論文02-08

人人狠狠综合99综合久久,欧美日韩国产精品中文,极品精品国产超清自在线,人人澡欧美一区
亚洲欧美国产精品一区二区 | 先锋资源视频在线观看 | 亚洲欧美日韩国产另例丝瓜 | 中文字幕思思久久96 | 亚洲日韩国产一区二区三区 | 中文字幕永久在线网站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