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課改下校本課程開發與實施的實踐研究論文
摘 要:隨著浙江省深化普通高中課程改革方案的實施,廣大教師投入到開發目標明確、理念先進、特色鮮明的校本課程的過程中。如何開發符合新課程理念、符合素質教育要求的校本課程,如何編寫合理科學的課程綱要、體系完整嚴密的教材,如何開展滿足普通高中學生的選擇性學習需求的課程實踐,這都是廣大教師最關心、最急需解決的問題。就開發和實施浙江省第四批普通高中選修課網絡課程、寧波市精品課程《青春與法律同行》的做法和感悟做了簡單的介紹。
關鍵詞:校本課程;開發;實施
全省新課改正在如火如荼地開展著,新的基礎教育課程改革,實行國家課程、地方課程和學校課程三級管理。校本課程是對國家課程和地方課程加以選擇、改編、整合、拓展、開發和開設的符合學生成長規律的課程。
校本課程的開發將成為中小學教師當前與今后的一項重要工作。在這樣的背景和形勢下,校本課程《青春與法律同行》孕育而生。本文就課程開發和實施過程中的一些感悟和啟示作一簡單的介紹。
一、尋找合適的主題,貫徹課程開發原則
電視上的《法制在線》《今日說法》《舉案說法》等法制節目,用簡單的案例分析,給我們深入淺出地講解法律條文,起到普法的作用,效果很好。受此啟發,我開設了校本課程——《青春與法律同行》。
1.把握導向性與協調性、時代性與先進性的原則,編好課程綱要
《浙江省教育廳關于普通高中地方課程和校本課程開發與實施意見(試行)》要求校本課程開發必須與國家課程協調一致,防止地方課程和校本課程成為國家規定的學科課程的隨意加深與拓展。
高中思想政治學科《生活中的法律常識》選修課,涉及的都是民法的知識。我就考慮,在開設校本課程時,能不能把學生關心的、貼近學生生活的法律知識加以歸類介紹。為防止校本課程的教育內容與國家課程必修、選修模塊簡單重復,我認真閱讀初中思想品德教材中的法律知識,明確了高中生已有的法律知識儲備,又把相關法律知識進行了分類和整理,找出與高中生密切相關的,又是他們感興趣的法律知識。據此,確定了課程的主要內容。
在此基礎上初步形成了課程綱要的基本理念、思路和目標。即立足于高中學生的生活,選擇他們感興趣的,以及會對他們的行為習慣產生導向作用的具體案件實例;注重分析,在講解的過程中進行法制安全教育,滲透基本法理精神,使學生在素質養成中融入足夠分量的法律知識和公民意識,為學生今后的學習、生活和工作奠定良好基礎。
2.把握選擇性和靈活性、簡約性和通俗性的原則,精編教材
《意見》還要求“校本課程在課程內容組織或教材編寫中,應注意精選內容,合理編排;內容呈現形式應該活潑多樣,通俗易學。”
在基本理念和思路的指引下,我設計的課程主要內容有當代中國法律體系的介紹、三大基本法的講解。考慮到法律的實踐環節,又增加了實用法律文書的書寫、律師制度的簡介。在教材的編寫中,我參考了教科書的編寫模式,教材由理論介紹、相應的案例和根據所學的知識來分析同類案件這三大部分組成。
編完民法部分后,我就根據所編寫的教材來上課。第一、二節課學生熱情很高,效果也不錯,學生熟悉了這個模式后,課堂又回到了傳統的以老師為主、學生參與的常態中,這違背了我開設校本選修課的初衷。
我開始新的嘗試:先呈現案件,讓學生自由評說,讓他們先把對案件的理解說出來,再舉案說法,來看看學生自己的理解和法律的規定之間有什么不同,為什么會有不同,經過這樣的討論,加深了學生對法律條文的理解和學習法律的積極性。再根據所學的法律知識,就能把案件分析得比較到位了。
由于“舉案說法”這種新模式的成功,我投入到第二輪教材的編寫中。為了更好地掌握學情,我設計了問卷調查,了解了學生對哪些法律知識感興趣;研究少年法庭公開的一些案例,給學生以警示和防范;從報紙、網絡中搜尋相關的`案例,把搜來的案例進行改編,與所講的法律條文更相匹配;還專門學習視頻剪輯技術,更好地展示相應的資料……諸如此類的嘗試,激發了學生學習的興趣和自主性,拓展了他們的知識面。
二、采用合理的教學策略,積極展開教學實踐
校本課程是一種獨立的課程形態,集綜合性、實踐性、開放性、生成性與自主性于一體,必須采用多種教學策略,實現教學目標。
1.突出學習者的生活經驗,注重實踐性
在教學實施過程中充分提供有效的與學生生活情景有關的素材,讓學生有感受和體驗的過程,密切課程與生活的聯系。比如,介紹起訴書的書寫后,我呈現了一份自己2005年接到的北侖區人民法院的起訴書副本,是物業公司狀告我本人不交物業費。學生一看,起訴書中的被告是我,頓時來了興趣。于是,我就請學生幫助我根據起訴狀的事實和理由,逐條進行答辯,書寫答辯狀。
根據“誰主張誰舉證”的原則,必須出示相應的事實和理由,說明不交物業費是因為物業公司沒有盡到義務。比如,閣樓滲漏、公共設施損壞,物業沒有及時進行維修、公共維修費的使用收支從未公示等。向學生解釋后,讓學生進行證據的收集和整理,一起寫好答辯狀。
等學生準備好了答辯狀,我就把當年自己寫的答辯狀跟學生一起研究,看看各自的答辯狀有何異同,探討不同之處怎么改才能更符合法律條文。
最后有學生關心,當年法院是如何判決的,當告訴他們,最后的結果是物業公司及時進行維修,交1/3物業費時,就有學生感慨,今年自己家白白多交了物業費,因為房屋也有滲漏。我告訴他,《物權法》2007年10月1日才開始施行,規定了如果物業達不到《物業標準》,業主可主張物業違約承擔違約責任或解除合同;如果物業不違約,業主應當支付物業費,所以沒白交物業費。我通過這樣的教學設計,使課程注重實踐,突出了它的實用性。
2.加強情境教學,激發學生的思維活動
教學過程中,通過“舉案說法”“案情簡介”“大家說案”等方式呈現具體的案例,讓學生針對某一案例,談談自己的看法,也讓學生嘗試多角度考慮問題。比如你是此案的法官(受害者或辯護律師),你將如何辯護?依據有哪些?通過這樣的情境設計,引導學生投入研究案情,分析案情,尋找法律依據的過程中,真正能夠學以致用。另外,教學中也較多采用多媒體等音像資料,給學生直觀的影像,激發他們的興趣和深入思考。
3.關注學習過程的生成性
在教學實施過程中,應把握教學設計的科學性,體現學生的主體地位和發揮教師的主導作用。例如,在講無因管理和不當得利時,通過案例分析,講清了兩者的概念和具體的處理方式。在此基礎上讓學生展開“合作探究”,請他們結合自己的生活,談談日常生活中有哪些無因管理和不當得利的例子,再讓他們把自己的探究結果加以展示。在展示的過程中如何區別無因管理和不當得利就被提了出來,也通過學生自己的感受把兩者加以了區分。通過這樣的預設,關注了知識的生成過程,提升了學生自主探究、建構知識的能力。
4.探索多種教學組織形式和學習方式
在教學過程中,除了采用常規的班級授課外,積極創設條件采用多種形式實施教學。比如,組織學生到當地的法院參觀庭審的過程,了解庭審的程序;組織模擬法庭,讓學生通過角色扮演加深對所學知識的理解和把握;在講了法律文書的書寫后,指導學生就具體案例書寫起訴狀、答辯狀;邀請律師到學校講座,具體講解律師資格的取得、訴訟業務、非訴訟業務等。通過這些教學形式和學習方式的運用,使學生的興趣、知識和能力在學習中整合提高。
三、建立靈活的教學評價機制
我們要采取多種評價方式,建立促進學生全面發展的評價機制,把過程性評價與終結性評價相結合,發揮評價的激勵與改進功能。
1.重視評價主體的多元化
在校本課程的實施過程中,要充分發揮學校、家庭、社會的綜合評價功能,突出教師和學生的自我評價。我制作了選修課學生反饋表,請學生談談對《青春與法律同行》選修課的感受。有學生這樣寫道:選修課《青春與法律同行》最吸引我的一個方面就是“法”,不僅可以豐富自己的學習生活,為此增添不少樂趣,而且可以提升相應的素養能力。在課堂上,老師通過典型的案例在開闊我們視野的同時也培養了我們思考問題、怎樣分析、如何解決類似問題的能力。
在反饋表中也有一欄是請談談你對任課老師的感受,有學生這樣寫道:老師善于用淺顯明白的話語去解釋復雜事物,但老師可以試著讓學生進行更多的組合來模擬中小場景的案例,從實踐中獲得更加深切的體會。通過這樣的反饋,讓學生和教師充分發揮評價主體的作用,讓學生評價教師、評價自我,讓教師了解學情,以便在此基礎上加強對課程和教學的反思。
2.重視評價內容和方式的多樣性
課程不用筆試方法評價學生,根據學生課堂表現、實踐環節的情況進行評價。比如,學生書寫的起訴狀和答辯狀;查閱《物權法》,掌握有關擔保物權的法律條文所形成的文本;觀摩庭審時的庭審記錄;上課時的課堂筆記等都是評價的具體內容。在實踐環節中,學生綜合應用知識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也是重要的評價內容。
3.重視實施的過程評價
校本課程的實施應有學年教學計劃、教學過程的詳細記錄,建立相應的教學檔案。根據學校的校本課程安排,教師對自己開設的課程要有明確的教學計劃。比如,《青春與法律同行》根據18課時的安排,具體分配給教材的六章。同時對教學過程也要有詳細的記錄,比如學生在學習過程中的表現情況即上課出勤情況、課堂紀律情況、課堂發言情況、實踐中團結協作的情況等,用以豐富學生的教學檔案,做出過程性評價。
《青春與法律同行》選修課程的實施過程中,我和學生深切感受到學法、懂法、守法、用法的意義和價值,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也有一些需要反思的問題,比如,如何擴充和深化法治教育的內容,如何整合思想政治教材中蘊含的教育資源,如何增強法治意識教育的可操作性等,這些問題都有待我們進一步探索和研究……
【新課改下校本課程開發與實施的實踐研究論文】相關文章:
小學體育校本課程開發研究論文03-31
校本課程開發實施方案07-21
小學校本課程開發實施方案的論文04-22
校本課程開發與實施方案范文01-24
職教課程開發研究論文04-16
新課改背景下初中語文教學實踐研究論文05-08
校本課程開發計劃01-23
新課程資源開發利用的研究論文06-16
校本課程開發實施方案范文(通用5篇)02-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