運用電教媒體優化科學教學的論文

時間:2021-01-26 15:10:21 論文 我要投稿

運用電教媒體優化科學教學的論文

  【摘要】:隨著教育改革的深入發展,多媒體走進課堂,常規的課堂教學如虎添翼,學生的興趣得到了提高、主動性得到了發揮。科學課是對學生進行科學啟蒙教學的一門重要學科。運用電教手段打破傳統教學方式,培養學生從小學科學、愛科學的興趣,實現教學過程的最優化,是廣大教師在新時期義不容辭的責任和義務。

運用電教媒體優化科學教學的論文

  【關鍵詞】:電教手段激發探索強化拓展

  一、創設情景,激發興趣

  心理學家皮亞杰認為,所有的智力活動都依賴于興趣,興趣是每個人成材的起點,是學生主動學習、積極思考、探索事物底蘊的內在動力。而多媒體教學的重要特點是生動、直觀、動感強,它以其特有的功能把無聲的語言文字變得有聲有色、化靜為動,創設豐富的情境,大大刺激了學生的感官,有助于學生集中注意力,激發學生濃厚的學習興趣。小學生“容易為一些新異、刺激所激動興奮起來”。根據這一心理特征,結合電教手段的直觀、形象、可感性及具體的教學內容,我在課上先安排一些與相應的教學內容有密切關系的錄像片和幻燈片,為學生展現鮮明、直觀、新奇的科學現象,從而誘發學生好奇、探究的心理,迅速召喚起他們學習科學的興趣,激發起強烈的求知欲望,并恰當地設置疑問,引導學生迅速由無意注意轉為有意注意,在濃厚的興趣中展開思維,主動學習。

  如教學《七色光》一課時,筆者首先播放一段這樣內容的課件:雨過天晴之后,天空出現了美麗的彩虹,同學們在欣賞彩虹的同時腦海里會立即產生這樣的問題:這種現象是怎樣產生的?是什么原因?學生濃厚的學習興趣一下子調動起來,進入接受新知識的積極狀態,為學習新知識提供了最佳的情境。這時,再通過噴霧實驗和三棱鏡實驗分析推想彩虹形成的真正原因,從而揭開彩虹的秘密,較深刻地理解了課文內容。

  二、穿越時空,探索奧秘

  有些事物的發展變化由于受客觀條件的限制,學生不能親眼目睹,只能通過模擬實驗和推理、想象去了解,由于受能力、智力等主觀因素的影響,有些學生不能很好地理解這些內容,這樣就給教學帶來一定的困難。如《日食和月食》一課,太陽、月球、地球三個天體的位置變化學生不能親眼目睹,單憑靜止地推測,學生很難理解。教學中,筆者設計了以下教學課件來輔助教學:設定一定運動軌跡使地球、月球動起來,再現三個天體之間相互位置的移動,并加入優美的音樂和精練的解說。教學時,筆者單擊鼠標,這樣在屏幕上就清晰地展示出日食的成因:地球圍繞太陽轉,月球圍繞地球轉。當月球轉到地球和太陽中間成一條直線時,月球的影子投在地球上,出在月影里的人被遮住了視線,這樣就形成了日食。在整個操作過程中,學生被這生動的畫面、鮮明的色彩和形象的聲音牢牢地吸引住了,他們個個興趣盎然,思維也極其活躍,課件的使用加深了學生對知識的理解,突破了教學難點。

  三、透明教學,強化效果

  小學科學課涉及面廣,知識點多,而小學生想象概括能力差。在科學教學中,常會遇到一些理解認識的對象看不見,摸不著,教師難以講清、學生弄不懂的問題。 如教學《消化器官》一課時在教學中如果僅是讓學生參照插圖討論,教師講解,學生對消化器官的消化、吸收作用的理解仍是“模糊的”、“片面的”,理解上會出現偏差,尤其是小腸的消化、吸收作用,肉眼是無法看見的,學生往往對從來沒有直接感知的事物會索然無味、缺乏直接動力,失去學習興趣?紤]到這一難點,教學中筆者適時出示了這樣的課件:《香蕉旅行記》。從口腔出發,途中它碰到了許多忙碌可愛的小人。有的在用高壓水槍噴水,它們是口腔、胃、小腸、大腸在分泌消化液,有的提著水桶四處運輸,它們是小腸吸收營養輸送到身體個部分。這樣,整個畫面動起來,,再配以略顯夸張的語言,極大刺激了學生的感官,縮短了教與學的距離,給學生留下深刻的印象。

  四、變小為大,幫助認知

  科學教學的一個重要環節是實驗。利用多媒體的實物投影,把教師的示范過程變“小”為“大”在屏幕上,有助于學生正確地實驗和探究科學的奧秘。如教學《種子的構造》、《花的構造》時,筆者巧妙地運用了實物投影進行種子、花的解剖演示,使學生在正確的實驗指導下,自己進行解剖觀察,不僅了解種子和花的構造,而且為學習《種子的萌發》以及《果實的形成》作了很好的`鋪墊。這樣不僅學生印象深刻,也提高了實驗效果,達到了預期的目的。

  五、活躍思維,啟發創新

  任何發明和發現,首先建立在發散思維上,沒有發散,就無所謂創新。利用多媒體組織教學,以特定的音響、畫面全方位地刺激學生的感官,給兒童拓出馳騁想象的廣闊天地,能有效地誘發學生的創新能力。如《聲音的產生》一課隨著課件演示,銀幕展現出一幅幅彩色畫面:綠水青山,田園禾苗如茵,走獸出沒,各種各樣的巖石下,昆蟲生息。五彩繽紛的花草叢中,蝴蝶飛舞配以咯咯蛙叫,喳喳鳥語,唧唧蟲鳴,嘩嘩流水等科學音響。然后提出問題:聲音是怎樣產生的?讓學生自選材料進行實驗,方法越多越好。如此,兒童的思維得以激活,興致勃勃地忙活起來。有的用小鼓、黃豆實驗,有的用音叉、水槽實驗,有的用小瓶、塑料泡膜實驗學生興趣盎然,殊途同歸,創新能力得到了極大的提高。

  多媒體教學,既增強了學生創新思維和動手操作能力,又培養了學生的科學探究能力,六、拓展延伸,豐富內容教材只是教學的憑借,課堂上不僅要讓學生掌握書本知識更重要的是教給他們學習知識的同時深化課內知識。我借助電教媒體去拓寬學生的知識面,從課內導向課外。

  例如教學《魚》一課時,要求學生認識魚的共同特征。課前筆者收集了許多不同種類、不同形狀的魚的圖片播放給學生看。學生觀察到了名目繁多的書本上沒有的魚,他們通過細致的觀察、比較、辨認、綜合,感受充分,概括出魚的共同特征。這樣,借助電教手段,增加了課堂容量,拓寬了學生視野,也激起了他們觀察研究的興趣。教學結尾時,筆者告訴學生這些知識來自《十萬個為什么》、《百科全書》,告訴他們這些書上還有很多很多有趣的知識,鼓勵學生養成課外閱讀的好習慣。

【運用電教媒體優化科學教學的論文】相關文章:

運用電教媒體優化課堂教學論文06-13

合理運用電教媒體 優化科學課堂教學論文01-20

科學的媒體,優化的課堂的論文02-13

關于運用電教媒體促進數學教學的論文07-27

小論文運用電教媒體提高語文教學07-01

合理運用電教媒體發揮最佳教學效應論文07-01

運用電教媒體優化語文課堂教學語文論文3000字09-09

論文:運用電教媒體創設樂學氛圍06-23

電教媒體對于教學的意義論文04-05

人人狠狠综合99综合久久,欧美日韩国产精品中文,极品精品国产超清自在线,人人澡欧美一区
亚洲综合色区中文字幕首页 | 亚洲天堂在线2024 | 中文字幕精品亚洲人成在线 | 午夜福利免费视频 | 人妇乱系列中文字幕 | 亚洲精品黄免费在线观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