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仲裁思維探討商業銀行的發展戰略論文

時間:2021-02-03 16:22:47 論文 我要投稿

基于仲裁思維探討商業銀行的發展戰略論文

  摘要:文章闡述仲裁思維的概念,從仲裁思維公平性、效率性、靈活性、契約性、私密性與和諧性的角度著手,審視仲裁思維與商業銀行經營發展戰略的關系,旨在更好地促進商業銀行相關發展戰略的實施和實現。

基于仲裁思維探討商業銀行的發展戰略論文

  關鍵詞:仲裁思維;商業銀行;發展戰略

  仲裁作為一種從商業發展中自發形成的糾紛解決方式,正日益被越來越多的市場經濟主體所接受。仲裁思維源于仲裁活動又超脫仲裁活動,是特定群體在踐行仲裁制度、仲裁理念和仲裁精神的過程中所形成的一種獨特的思維方式。作為一種嶄新的思維方式,仲裁思維與我國建設創新型社會及和諧社會的時代呼聲同頻共振,并惠及社會經濟更廣闊的領域。通過實踐和研究發現,仲裁思維與當前國內商業銀行經營發展戰略存在較大的契合性。運用“仲裁思維”來審視并提升商業銀行的經營發展戰略,是一個嶄新而意義重大的課題。

  一、仲裁思維的概念

  仲裁思維的形成與仲裁制度密切相關,仲裁制度具有公平性、效率性、契約性、私密性、靈活性與和諧性等重要特質;仲裁思維是一種兼顧公平與效率、原則性與靈活性、自由與和諧的思維方式,是在追求效率前提下實現真正的公平,是在不違反原則性的前提下追求最大的靈活性,是在尊重自由意志的前提下實現最終的和諧。仲裁的和諧性從根本而言源自仲裁的契約性。仲裁因其能夠最大限度實現當事人的意思自治,充分尊重當事人的人格和自由,較之訴訟方式更靈活、平和地消除隔閡,縮小差距,協調雙方利益,緩和矛盾,從而實現當事人“握手言和”的目標。

  為保證公正、及時地仲裁經濟糾紛,保護當事人的合法權益,保障社會主義市場經濟健康發展。我國于1994年8月31日頒布實施了《中華人民共和國仲裁法》(以下簡稱《仲裁法》)。其仲裁的審理原則是:“根據事實,符合法律(包括中國法律,當事人選擇適用的外國法律及國際條約)規定,依據合同約定,參考商業慣例和市場交易規則,公平合理地解決糾紛”。按照規定,無論在程序上還是在實體上,仲裁應當遵守當事人選定或者法律規定必須適用的仲裁程序法和民事實體法,并且不得排除適用強行法。

  二、仲裁思維與商業銀行發展戰略

  (一)仲裁思維與金融創新戰略。金融創新指商業銀行為適應經濟發展的要求,通過引入新技術、采用新方法、開辟新市場、構建新組織,對銀行戰略決策、制度安排、機構設置、人員準備、管理模式、業務流程、金融產品和服務方式開展的各項創造與更新活動。當前,國內金融產品同質化現象嚴重,在同業競爭加劇以及我國正向創新性社會轉型的新形勢下,實施金融創新戰略是商業銀行加快經營轉型,推進科學發展,增強服務客戶能力、提升核心競爭能力和盈利能力的現實選擇。

  由于金融創新涉及眾多領域,產品結構復雜,具有“實踐先行、立法滯后”的特質,使得金融創新往往與風險相伴,其中既包括市場風險、信用風險和操作風險,也包括法律風險。如金融創新孕育出銀行卡、信托理財、金融衍生交易、電子銀行等許多新型金融產品和商業行為,但也產生了新的金融糾紛。為最大限度地防范金融創新中的各類風險,商業銀行可以引入仲裁思維方式。

  1、運用“契約自由”、“意思自治”的仲裁思維方式,充分發揮主觀能動性,嘗試在不違背法律、行政法規等強制性規定的前提下,構建商業交易模式和當事人之間的法律關系,并且以書面協議的形式予以鎖定。

  2、堅持“公平合理”、“誠實信用”的仲裁思維底線,妥善平衡各方當事人的權利、義務和責任,既不片面強調己方的權利、忽略對方的訴求,也不加重對方的責任、推卸己方的義務。

  3、借助“靈活應變”、“博采眾長”、“兼收并蓄”的仲裁思維張力,將仲裁方式引入糾紛解決機制。金融創新滋生出的新型金融糾紛案件往往帶有高度的專業化和技術化色彩。仲裁機構通過聘請金融界和法律界專家組成仲裁庭,保證各類金融糾紛案件都能得到更具有合法性與合理性的裁決,從而為商業銀行金融創新提供強有力的支持和保護。

  (二)仲裁思維與銀行客戶戰略。客戶是商業銀行賴以生存和發展的基石,因此,在研發產品、設計業務流程和組織架構上,必須始終堅持以客戶為中心。通過借鑒仲裁思維方式,盡可能地選擇非對抗性的爭議解決方式,維護與客戶的良好關系,以有效提升商業銀行的客戶戰略。

  1、借鑒兼顧公平與效率的仲裁原則。公平性是仲裁思維的首要價值取向。仲裁更注重當事人之間的合意,力圖體現雙方當事人訂立合同時的真實意思。只要不違背“公序良俗”,相關約定不偏離公平性原則,當事人的約定就能得到仲裁的支持。對于市場經濟主體而言,為了保障自身權益,商業銀行在設計產品和制定合同條款時,要公平合理地分配合同雙方的權利與義務;在交易過程中,要堅持“誠實信用”原則;在解決糾紛時,應查明事實原因,分清責任,并主動與客戶協商,公平、合理、及時地解決糾紛。在市場活動中講究信用,恪守諾言,誠實不欺,在不損害他人合法利益和社會公共利益的前提下追求自身的.利益。

  2、借鑒“保護商密”、“尊重隱私”的仲裁原則。仲裁的私密性是保護商業信譽和商業秘密的利器。客戶若因產品或服務引發爭議訴諸法院,并在訴訟中獲得勝訴,那么在公開審判的情況下,市場經濟主體就有可能面臨群體性訴訟,這是市場經濟主體最不愿意看到的。但仲裁實行不公開審理原則,這就避免了由于一個爭端的發生,而導致連環的訟累,可以最大限度地減少不良的社會影響和連鎖反應。

  另一方面,仲裁實行不公開審理,對社會是保密的,而對當事人是透明的,當事人直接參與仲裁程序,甚至可以自我設計仲裁程序,由此產生信賴感,減少對抗,回歸理性,增強仲裁庭的說服力和最終裁決的信服力。容易緩和當事人之間的對立情緒,為和諧地解決民商事糾紛提供了條件和保證,也為日后當事人之間合作創造了機會,更符合商業銀行的長遠利益。

  3、借鑒“減少對抗”、“和諧共贏”的仲裁原則。傳統的爭議解決模式是在對抗中決定勝負,而仲裁有別于審判權、行政權的行使。“減少對抗”、“和諧共贏”是仲裁思維的社會使命和愿景。其無論在宣傳、咨詢、受理、庭審直至裁決,都能以一種和諧寬松的氣氛對待市場經濟主體,引導當事人和解并公正公平地作出裁決,從而消除隔閡,縮小差距,緩和矛盾,實現當事人“握手言歡”的和諧目標。

  (三)仲裁思維與國際化經營戰略。中國加入WTO之后,國內金融市場已全面對外開放,金融機構要遵守WTO規則,平等地參與國際金融市場競爭,全面加快國際化進程,以適應全球經濟金融格局的發展變化。

  1、借鑒“博采眾長”、“兼收并蓄”的仲裁原則,注重國際交流和國際化人才的引進。一要加強與國際金融機構和外國商業銀行的交流,學習、借鑒、引進先進的管理理念、管理規則、管理技術、管理體制、經營機制、服務手段,在經營管理方面盡快與國際先進的商業銀行接軌。二要重視引進國際化人才,通過引進國際化管理專家和錄用外籍人員,盡快實現國內商業銀行境外機構員工的本地化。

  2、借鑒“意思自治”、“靈活應變”的仲裁原則。商業銀行推進國際化經營過程中,必然受到不同國家法律規制和監管政策的管治。由于國家制度不同,有些國家的法律及訴訟程序與國內存在較大差別,為規避訴訟風險,商業銀行應在遵循東道國法律的前提下,通過事先的協議安排,將有關爭議提交給國際性仲裁機構、東道國仲裁機構、母國的仲裁機構和第三國(或地區)的仲裁機構仲裁解決。在準據法的選擇上,應盡量爭取選用母國法律或集團較為熟悉的第三國(或地區)法律,以防范法律信息不對稱的風險。從而更好地開拓國際市場。

  (四)仲裁思維與品牌戰略。商業銀行應增強品牌跨市場的適應力和跨國度的文化包容力,改變以自身業務及產品為中心的傳統思路,增加品牌的知名度和美譽度。

  仲裁思維有著悠久的歷史淵源和獨特的文化內涵,其從市場經濟主體的最大利益角度出發,兼顧公平與效率、原則性與靈活性、自由與和諧的價值取向,孕育了獨特的文化特質。這種價值取向,不僅有助于商業銀行塑造有品質、高端的國際化形象,豐富的文化內涵,充分彰顯商業銀行品牌的公信力,還可以在提供產品和服務的同時傳播民族文化,借助中華傳統文化精華并借鑒西方文化的優秀成果,走和諧發展之路。

【基于仲裁思維探討商業銀行的發展戰略論文】相關文章:

基于邏輯思維探討高中語文教學要點論文03-14

基于計算思維培養的Scratch教學論文07-19

林業管理可持續發展戰略探討論文12-23

基于體育教學視角的挫折教育探討論文07-25

基于商業銀行綜合授信風險管理論文12-12

基于誠信的高校貧困生資助模式的探討的論文05-19

可持續發展戰略下林業科研策略探討論文05-09

大型商業銀行服務三農新模式探討研究論文04-15

我國商業銀行個人理財業務風險探討論文05-14

人人狠狠综合99综合久久,欧美日韩国产精品中文,极品精品国产超清自在线,人人澡欧美一区
亚洲人在线视频 | 中文字幕大看焦在线看 | 亚洲青青青在线视频 | 午夜少妇特级福利 | 亚洲国产欧美另类 | 欧美v日韩v亚洲v最新在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