詞匯變異研究現狀成果及發展方向論文

時間:2021-02-11 19:25:54 論文 我要投稿

詞匯變異研究現狀成果及發展方向論文

  1 詞匯變異現象概述

詞匯變異研究現狀成果及發展方向論文

  所謂詞匯變異是相對于常規語義而言.認知語義學理論認為詞匯作為語言單位,是一種固著在語言使用者的大腦中的認知常規.與此概念系統相關的意義即為常規意義(Laguacker,1987).但在具體的言語交際中,由于語境要素的不斷變化,原有的語言實體及其相關的概念系統在使用者整合過程中產生了新的意義,即非常規意義.對詞匯變異現象的解讀不能單單依靠已固著的認知常規.詞匯變異現象研究從實際的言語交際出發,試圖探討常規語義變異的類別、原因、規律以及人們理解由語義變異現象而產生的新奇意義的認知過程及其理據性.

  語義自誕生之日起即處于永恒的變化之中.隨著社會文化環境的不斷變遷,詞匯語義本身也在不斷變化.而在當今的信息社會,信息傳播方式的多樣化、高頻化更是加速了這一變遷過程.以傳播煤介為例就有平面、廣播、電視、戶外廣告欄、網絡等.人們在日常生活中讀到的新聞、看到的廣告中都包含了大量的詞匯變異現象.在瀏覽網頁的,在虛擬社區中進行交際時更是會遇到許多語言變體現象.對于這些詞匯變異現象的及由此而產生的新奇語義規律的分析研究則顯得成其重要.同時,在語義學的發展過程中,形式與意義的關系歷來是語義學家探討的基本問題之一.在經歷了傳統描寫語義研究,形式語義,語用研究之后,更多的語義學家交目光投向了認知語義學的視角.在分析詞匯變異和新奇語義產生規律的基礎上,從認知語義學的角度揭示人們解讀新奇意義的認知過程和理據.

  2 詞匯變異現象研究現狀

  語言變異現象及與此相關的新奇意義研究吸引了國內外很多語言學家的關注.最早的 G. N. Leech(1969)將語言變異為 8 類,即語音變異(phonological deviation)、詞匯變異(lexicaldeviation)、語法變異(grammaticaldeviation)、語義變異(semanticdeviation)、語符變異或書寫變異(graphologicaldeviation)、語域變異(deviation of register)、方言變異(dialectical deviation)和歷史時代變異(deviation of historical period).但 Leech 只停留在對語言變異的描寫階段.之后有韓禮德哈桑(1976)為代表的功能語法學者對語言變異進行了探討.他們認為語言特征可歸納為三個因素即語場、語旨和語式.語言的變異的即這三個要素的變異.其后,語言變異的研究轉向了認知視角.

  以Laguacker,Fillmore,lakoff為代表的學者從構式語法的角度對詞匯變異進行了研究.他們認為"構式"(constuction)是語言的基本單位,構式具有意義,其獨立于組構成分.構式依賴于具體的語言環境和參與的言語交際者.隨著具體語境的改變,構式也隨之變化即產生了新奇意義.就國內研究而言,陳原(1983)歸納了四類變異即創造新詞、舊詞新用、詞義狹化、和外來語音譯.也有作者對詞匯變異進行了認知角度的探討,曹起(2006)應用心理空間理論來解釋詞匯變異的認知規律,他指出,人理解新奇意義主要是通過概念域向目標域的映射來實現的.但總體而言國內對詞匯變異現象的研究主要停留在描寫階段,鮮有系統的探討在人們理解詞匯變異的認知模式和理據,本研究正是試圖在這一領域進行探討.對詞匯變異現象的描寫解釋有助于掌握語言變化的規律及動因.同時對于詞匯變異的認知解釋有利于我們掌握人們理解詞匯變異的.認知規律,對于語話語分析和相關實證研究有一定的意義.日后可以在語言表達固化,元認知策略角度進行進一步探索.

  3 詞匯變異現象研究主要成果

  已出版的文獻主要在以下幾個方面取得研究成果:(1)歸納言語交際中詞匯變異的類別,規律,解釋語異的主要動因;(2)探討哪些言語交際行為中最常出現詞匯變異現象及其規律;(3)探討構式語法、概念范疇化、心理空間、框架理論在解讀詞匯變異現象的構成規律及理解過程中的解釋力;(4)以具體語篇為例,將研究發現應用到具體的言語交際中進行實證研究,驗證發現的有效性.

  4 詞匯變異現象未來發展方向

  (1)新聞語篇是日常生活中最常見的言語交際行為之一,且以信息量大、信息新、更新快為基本特色.擬以新聞語篇為基礎,搜集語料,從語音互文、篇際互文、文化互文等交角探討互文性對于詞匯變異的影響,分析新聞語篇中互文性所引起的詞匯變異的類別及規律.

  (2)隨著科技的發展與各種產品的創造,閱讀、觀賞廣告成了人們日常生活中另一個最為常見的言語交際行為.以廣告語篇為基礎,搜集語料,從廣告標題、句際、篇際三個層面探討變異規律,同時力求解釋,受眾解讀廣告的實時意義建構與整合.

  (3)副詞結構是英語和漢語系統中最為常見語言形式.以相關語料庫為基礎,結合之前研究,從名詞副詞化角度,對英漢副詞結構的變異規律進行總結歸納,并探討其認知規律及理據性.

  (4)在英漢語言系統中,多以"形+名結構"最為常見,但隨著語言的發展,日常生活言語交際中更多的出現了"副+名結構",以相關語料庫為基礎,搜集語料,探討英漢"副+名結構"中詞匯變異規律,并結合言語交際的實際,分析言語交際者對新奇意義的理解.

  (5)無論是在英語還是漢語系統中,"形+名結構"都達到了 70%以上,擬以相關語料庫為基礎,搜集語料,探討英漢"形+名結構"中詞匯變異規律及其異同,并結合言語交際的實際,分析言語交際者對新奇意義的理解.

  (6)在日常言語交際中我們發現,復合名詞結構中,作限定語的名詞得到了不同程度的異化,擬以相關語料庫為基礎,探討英漢復合名詞結構名詞的形容詞化過程的變異規律,并結合言語交際的實際,分析言語交際者對新奇意義的理解.

  (7)隨著互聯網絡深入日常生活,人們在虛擬社區的言語行為模式引起了諸多學者關注,以網絡流行語為描寫對象,歸納網絡流行語中的詞匯變異現象及言語交際者對于由此而產生的詞匯變異中新奇語義的理解.

  【參考文獻】

  [1]Leech, G. A Linguistic Guide to English Poetry[M].London: London Longman,1998:2.

  [2]黃玉榮,吳楠.中外網絡流行語的對比研究[J].成都:四川教育學院學報,2011,(7):44-46.

  [3]吉益民.論網絡變異流行的社會批判性[J].淮陰:淮陰師范學院學報,2011,(3):402-405.

  [4]王世龍.從"給力"探討網絡流行語翻譯中的歸化和異化之爭[J].曲阜:現代語文,2011,(9):109-112.

  [5]周溫莉.網絡流行語及其語形辭格的象似性[J].長春:長春理工大學學報,2011,(2):44-46.

  [6]于根元.網絡語言概說[M].北京:中國經濟出版社,2001:58.

  [7]王寅.新被字構式的詞匯壓制解析對被自愿一類新表達的認知構式語法研究[J].北京:外國語,2011,(5):13-20.

【詞匯變異研究現狀成果及發展方向論文】相關文章:

林業科技成果轉化的現狀研究論文11-05

我國會計軟件的現狀與發展方向問題研究論文05-08

小課題研究成果論文04-12

大學生職業價值觀研究現狀及發展方向論文05-04

遷安礦區環境治理現狀與發展方向論文05-15

詞匯與語境研究的論文04-12

幼兒教師專業的現狀與發展方向論文05-27

建設工程監理現狀及發展方向解析論文05-20

我國體育人文社會學研究現狀及發展方向探究論文05-18

人人狠狠综合99综合久久,欧美日韩国产精品中文,极品精品国产超清自在线,人人澡欧美一区
亚洲欧美日韩一香蕉 | 亚洲国产精品VA在线看黑人 | 香蕉在线精品视频在线观看 | 亚洲国产综合精品中文第一区 | 亚洲区一区二区三区四 | 亚州十八禁免费不卡在线视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