低成本節能建筑發展的必要性建筑論文

時間:2021-02-17 18:56:16 論文 我要投稿

低成本節能建筑發展的必要性建筑論文

  在建材方面,由于目前大多數節能建筑只強調材料技術的性能使用,對于材料在整個生命周期內的安全環保考慮不多,缺乏完整有效的綠色建材認證體系,對綠色建材的評價簡單和盲目,片面追求新型材料。如我國光伏太陽能電池板在生產過程中,由于回收工藝不成熟或本著“節約成本”的目的,耗費的電能和排出的污染是巨大的,大量的三氯氫硅、四氯化硅、氯化氫、氯氣等有害物質外溢,存在重大的安全和污染隱患。因此,在節能建筑的設計過程中,如何理性看待和使用綠色建材,避免盲目使用高科技、新材料成了考驗設計師和投資方需要謹慎考慮的問題。在運營方面,我國已頒布實施綠色建筑相關法律法法規,但仍存在種種缺陷,如:缺乏針對物料生產、運營維護及拆除、回收階段的相關政策與監控;缺乏針對建筑節能和綠色建筑的財政補貼、綠色借貸、減稅政策等方面的政策引導和扶持;沒有可操作的獎懲方法來規范和制約社會各利益主體參與建筑節能;缺乏節能建筑投入使用后的運營監管,使得建筑節能僅停留在表面,無法形成全民意識和共同價值觀。正是這些不足之處阻礙了建筑節能的發展,成為我國全面建設資源節約型社會的一個薄弱環節。

低成本節能建筑發展的必要性建筑論文

  大規模推進低成本節能建筑發展的必要性

  近年來,我國開始重新認識住房保障政策的必要性,加快住房保障體系的建設,這為低成本節能住宅的發展提供了契機。我國要實現節能建筑的大規模發展,首先要考慮的是國家的經濟承受能力,以及老百姓的實際支付能力,對科技含量及節能指標的過高追求,都會導致單位面積造價的攀升和使用成本的增加,這是現階段我國行政部門和民眾無法承受的。因此,以大規模保障性住房為出發點,在有限的預算下建立低碳節能住宅體系,盡量使用簡單、自然的方式和巧妙的設計,充分利用可再生能源,可以有效地推動低碳節能建筑的全面快速發展。建筑節能不一定需要大投資,很多時候細小的行為模式改變就可以取得很好的節能效果。在技術、設計和管理方面都做好的建筑節能措施不僅不會增加成本,還會減少成本,因此,在我國經濟欠發達的城市及城市中保障性住房領域,低成本節能建筑有著更多的實現機會和廣闊的發展空間。

  低成本節能建筑發展的有效途徑

  節能建筑的發展是實現人文與建筑、環境與科技和諧統一,實現建筑選址規劃合理、資源利用高效、節能措施有效、建筑環境舒適、廢物排放減量的`有效途徑。“低成本”建筑的發展,意味著對建筑建造及運營環節成本的控制,這使得建筑設計對新科技、新材料依賴程度勢必會降低,而對設計方式、技術方案以及后期運行的要求則相應提高,本文將從這三方面闡述發展低成本節能建筑的有效途徑。

  1巧妙的設計方式

  對于一個既定的建筑來說,它的能量需求取決于場地和當地的氣候條件,這些條件影響著建筑的采光、通風、保溫、供暖、制冷等需求。在節能建筑的設計過程中,根據場地特征順應氣候和自然環境,用巧妙的設計方式減少能耗應當是實現建筑節能的首要方式。在一定程度上,“低成本”意味著“低科技”,國際上對低成本節能建筑有一個低科技設計的KISS原則——Keepitsimple,stupid,即保持簡單、乏味,用高品質材料和巧妙的設計實現低成本節能建筑,用幾個簡潔的單詞概括了低科技設計的核心思想。在此原則基礎上,不依賴高耗能的建筑設備,通過建筑自身的空間形式、圍護結構、建筑材料與構造設計來實現節能的低成本節能建筑設計顯得尤為重要。建筑中所使用的低技術會隨著時間的發展而被淘汰,但巧妙的設計將始終存在。在設計之初就使用被動式的設計策略,不僅建筑的復雜程度和機械設備的造價會降低,建筑的舒適性和能源使用方面的運行情況也會更加優良。例如,在保障性居住社區的設計中,通過前期規劃手段,優化小區布局,改變建筑形體、立面顏色等,可以有效促進建筑的通風,減少太能能在建筑社區中的停留,解決城市熱島問題;向北的窗戶相對較小,在南向窗戶上懸掛遮陽裝置,同時利用冬季入射角度較低的太陽光供暖等也是較為理想的被動式太陽能設計(圖2、圖3)。

  2嚴格的技術方案

  在建筑技術解決方面,需要用審視的態度看待新技術,避免盲目投資。高科技往往需要大量的研究和開發預算,同時也需要大規模、高投入的基礎設施,這些都需要以大量的資金和能源消耗為代價,因此,低成本節能建筑的技術方案必須建立在本國可獲取的有限再生能源之上。同時,對于建筑節能所使用的技術方案需做好前期技術測試,針對預計的生命周期的成本、額外運行成本以及收益等方面,需計算好收益比。在建筑材料選用方面,評估一種建筑材料是否是可持續建筑材料,需要考量其中的隱藏能源,它包含產品整個生命周期中的各種因素,如提取和運輸原材料的能量、制造建筑材料的能量、運輸加工后的產品到建設場地以及安裝的能量,再加上額外的維護能耗(例如電動沖洗、噴涂)、修理(更換破損的材料)以及丟棄(或者回收)終止使用的材料的能耗等。建筑系統和材料的全壽命是可持續建筑設計的重要元素,在生命周期中需要大量維護或者修理的建筑要比那些部件耐用和只需小保養的建筑消耗更多的資源。因此,我們歸納出以下可持續性建筑材料的要點:(1)材料生產過程對環境的影響——材料的生產不以破壞公共環境及其它社會利益為代價。(2)運輸方式和距離——不僅要考慮從加工地到安裝地的距離,還要考慮運輸方式(如火車比汽車運輸節省能源)。(3)材料回收與重復使用——使用含有可回收成分的材料和重復使用已有材料有助于減少資源的消耗。(4)適應性、靈活性、易拆性——可適應未來使用,容易拆除或重復使用(圖4、圖5)。

  3有效的后期運行

  目前國內節能建筑的運行環節并沒有得到足夠的重視。由于缺少對能耗數據的分析,缺少對用電情況的了解,缺少對物業管理人員的指導,導致即使新建建筑運用了很多節能新技術,也并不一定真正節能,使得高額的投資節能新技術并不具有吸引力。因此,在建筑的運行和維護期間加強管理與數據搜集分析,對于中國節能建筑的發展有著更實際的現實意義。節能建筑的開發不僅僅是提供一種基于環保意識的新理念,同時它的后期運行工作也要保證該區域所在城市的運轉一切如常。環保要求過于苛刻的節能建筑將無法經受住現實和時間的考驗,只能成為烏托邦的幻想。節能建筑的規劃不能單純地把關注點放在節約能源上,它應當代表一套全新的社會價值觀,將新的審美觀、新藝術運動、新的批判和哲學爭論、新的社會結構和新的居住方式,并不斷改進原有的傳統基礎設施,推動整個行業的乃至社會的變革和進步。節能型的居住社區將產生新的文化價值觀,極大地豐富城市多樣性需求,從而提供一種新的綠色生活范本,并向更廣泛的城市區域推廣,使節能建筑的概念不僅僅停留在強制性法規層面(圖6)。

  結語

  由于受到技術、成本、管理等方面的制約,當前我國的節能建筑僅僅停留在實驗性建筑和少數的商業地產項目中,隨著我國住房保障體系的發展和民眾對保障型住房需求的提升,低成本節能建筑必定會有廣闊的發展空間,因為它不僅能真正帶來優良的生活品質,更為重要的是,它能為文明社會帶來全新的文化框架和全新的生活理念價值觀。低成本節能建筑的發展將降低節能建筑對新科技、新材料的依賴,使節能建筑真正走入普通百姓的家中。在實踐中,通過將綠色理念滲透在建筑設計、建造和后期運營等各個方面,利用巧妙的設計方式、嚴格的技術方案和有效的后期運營實現建筑、環境、科技、人文和社會的和諧統一,在提高最普通居民生活質量的同時,逐漸地降低建筑對環境的影響。在城市中,讓不同收入和生活背景的人們都能夠居住在節能建筑中,共同享有綠色生活,是建筑師們的美好愿景,也是我國節能建筑發展的可持續之路。

【低成本節能建筑發展的必要性建筑論文】相關文章:

建筑節能的綠色建筑發展探析論文06-14

發展智能綠色建筑推進建筑節能論文06-14

建筑節能的發展方向的論文06-01

綠色建筑發展和建筑節能形勢分析論文12-21

綠色建筑發展和建筑節能形勢探究的論文12-21

綠色建筑的發展和建筑節能技術運用論文06-14

淺談建筑節能發展趨勢論文06-14

現代綠色建筑節能設計的發展論文06-14

建筑節能的論文04-18

人人狠狠综合99综合久久,欧美日韩国产精品中文,极品精品国产超清自在线,人人澡欧美一区
五月婷六月丁香之综合在线 | 最新先锋资源网站在线观看 | 中文亚洲成a人片在线播放 亚洲AV乱码久久精品蜜桃 | 无色码中文字幕亚洲精品 | 日本一本高清中文字幕视频 | 自产一区二区三区国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