淺談代謝性藥物的相互作用論文
關于代謝是大多數藥物在人體內作用的一個最重要的環節,所以代謝性藥物在臨床上的相互作用是有著舉足輕重的地位的。為了臨床用藥的科學合理、安全有效,筆者現對代謝性藥物的相互作用進行綜述。現報告如下。
1 代謝性藥物相互作用的基本原理
1.1 對酶的誘導作用
代謝性藥物相互作用主要和誘導劑與P450的半衰期有關系,也在一定程度上受到某些疾病和患者年齡的影響,但這種影響對老年人的作用較小。此外,肝病患者對酶的誘導作用不敏感,尤其是肝炎和肝硬化患者。酶的誘導作用雖然能夠增加藥物代謝,但不一定會導致藥物作用和維持時間降低,原因是有很多藥物的代謝物的藥理活性相同或者大于原藥,這就說明酶也能夠在一定條件下起到加強藥物療效的作用。
1.2 對酶的抑制作用
患者在服用酶抑制劑后的一段時間內加服目標藥物,通常會有不良反應,并且反應較大,但是在臨床上這種不良反應經常被歸因于個體差異。然而,在患者服用目標藥物達到了穩態血藥濃度之后再服用抑制劑,則藥物的相互作用就會顯現出來。酶的抑制作用需要很長時間出現,通常需要幾個月的時間。因為其作用的產生和抑制劑的諸多相關因素有關系,比如抑制劑的半衰期、被抑制藥物血藥濃度達到穩固狀態所用的時間等。如果患者在服用了長半衰期的酶抑藥物后,再服用目標藥物,這種情況下也有可能產生相互作用。
2 避免代謝性藥物相互作用的方法
2.1 在早期階段進行藥物生物轉化研究
對于新藥會造成的代謝性相互作用應有正確的預期和認定,或者研究的結果進行先導藥物結構的修飾,這樣能夠在一定程度上規避嚴重代謝性藥物相互作用,在未來的市場上嶄露頭角。在以前的研究中,藥物相互作用在臨床階段進行研究,高層并不能及時地發現問題,更談不上處理問題,但是目前國外的很多新藥在申報的材料中已經有這方面的研究,說明國外已經開始重視對于藥物相互作用的探索。
2.2 合理用藥
藥物的結構特征決定著藥物分子和肝藥酶的結合和催化能力,同類藥品的酶學基礎也是不盡相同的,有著一定的差異。所以,應該了解同類藥品的'藥物代謝基礎,將可以預見的藥物相互作用規避掉,合理用藥,減少毒副作用,保證治療效果。
3 代謝性藥物相互作用的臨床意義
藥物的相互作用是有利有弊的,誘導劑能夠降低藥物的療效,但是也能夠在患者藥物中毒時作為解毒劑。同樣,抑制劑有可能會引起不良反應,這類不良反應通常出現在治療窗比較窄的藥物上,但是,在有些方面也是能夠被積極利用的。
3.1 提高目標藥物的療效
(1)在利用藥物進行戒煙治療的時候,口服的方法難以收到較為理想的效果,因為尼古丁的首過效應也很大,所以在增大劑量的時候經常出現頭暈惡心,上吐下瀉等一系列不良反應。使用8-MOP能夠對尼古丁的首過效應起到抑制作用,將8-MOP和尼古丁聯用對于治療戒煙有著顯著
的療效,能夠明顯降低吸煙量。
(2)在總體血濃度相同的條件下,維拉帕米和西咪替丁合用的效果就很好,這是因為西咪替丁能夠將維拉帕米的首過效應降低,活性體的生物利用度較高。
(3)阿莫西林和奧美拉唑聯用能夠將幽門螺旋桿菌完全清除,但這種方法只適用于CYP2C19慢代謝表型患者,對于CYP2C19快代謝表型患者來講,應該采用三聯療法,即阿莫西林+奧美拉唑+克拉霉素。克拉霉素能夠對奧美拉唑的代謝起到抑制作用,增加CYP2C19快代謝表型患者的血藥濃度,所以可以作為CYP2C19的抑制劑。
3.2 減輕患者經濟負擔
器官移植需要龐大的經濟基礎,移植后需要使用抗排斥藥物,這類藥物需要通過CYP3A4進行代謝。環孢菌素的生物利用度能夠通過使用酮康唑大大提高,這樣一來就能夠降低大部分劑量,最高能夠達到80%,為患者節省了大量的環孢菌素的開支。
4 小 結
已經上市的藥品,應了解其代謝的酶學基礎,對其誘導和抑制方面進行了解,在選擇藥品的時候注意安全合理,盡量避免不利于患者的代謝性藥物相互作用;對于創新藥物,在早期階段進行研究,提高市場競爭力。代謝性藥物也能在一定條件下轉化為積極因素加以利用,增加目標藥物的療效,在一定程度上為患者減輕經濟負擔。
【淺談代謝性藥物的相互作用論文】相關文章:
藥物代謝在藥品開發的作用論文04-07
論和聲與鋼琴學習的相互作用論文04-04
創建規范性藥物采購新機制綜述論文04-24
藥物代謝在藥品開發中的作用研究論文04-06
淺談教與學的論文06-22
淺談“俠義”論文05-06
淺談感恩論文11-08
淺談審計論文03-10
淺談孔子的論文04-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