鄉鎮企業信息化建設切入點的研究論文
[摘 要] 文章提出了面向鄉鎮企業的信息化評價指標和意愿調查指標體系,并使用此指標體系分析了某鄉鎮企業的信息化建設水平指數和意愿指數,從而找到該企業在現有條件下發展信息化建設需要解決的首要問題。研究的目的是評估鄉鎮企業現有信息化建設水平,幫助企業找出提高信息化發展水平時的切入點。
[關鍵詞] 鄉鎮企業 評價指標 信息化建設
隨著信息技術的發展和信息技術在各行業顯現出來的巨大推動作用,在企業管理中引入信息化手段用來提高管理效率和效果已經成為企業管理者的共識。鄉鎮企業多數是中小型企業,企業的信息化建設落后于大型企業和城市中小型企業,有多種因素制約了鄉鎮企業信息化發展水平的提高,而鄉鎮企業的信息化建設也不可能一步到位。在諸多影響鄉鎮企業信息化發展的因素當中,盡快找到主要的影響因素和發展瓶頸,就顯得尤為重要。
不同的鄉鎮企業在制定具體的信息化建設發展對策時,首先要確定本企業信息化建設的現狀和水平,然后需要根據企業自身的特點提出相應的解決方案和發展規劃,在企業現有條件下找到合適的切入點,重點突破,這樣能較快地提高企業信息化發展水平。
切入點的選擇源于企業對自身信息化建設現狀的定位和對信息化建設各方面工作的意愿強度。
一、鄉鎮企業信息化評價指標體系的設計
評估企業的信息化發展和應用水平可以使用國家信息化測評中心2002年底推出的中國企業信息化指標體系。但是該體系主要是面向效益的信息化指標,基本是針對大型企業進行設計的。由于鄉鎮企業具有不同于大企業的特點,自身在資金、人才、管理者信息化意識、經營管理制度和外部環境等方面也存在著諸多制約信息化發展的因素,因此設計面向鄉鎮企業的信息化水平評價指標體系,指導企業更有效地進行信息化建設就顯得很有必要。
1.鄉鎮企業信息化評價指標體系的組成
近幾年國內對中小企業信息化評價指標體系的研究已有所加強,我們參照這些研究,結合北京市鄉鎮中小企業的調研結果和特點,提出了一種用于鄉鎮企業信息化評價的指標體系,如表1所示。
2.評價指標的說明
由于鄉鎮企業在地域差異、信息獲取渠道和能力、企業辦公以及政府扶持力度等方面不同于城市中小企業,因此我們在指標中對已經研究的中小企業信息化指標體系進行了一些修改。鄉鎮企業不同于城市中小企業的最大特點是地域環境因素的影響。隨著國家對農村經濟建設投入的不斷增加以及各種支持優惠政策的施行,農村鄉鎮企業信息化建設將迎來一個新的發展時期。因此我們增加了環境因素作為一級指標,并調整了部分二級指標。一級指標和二級指標的權重在中小企業信息化指標體系專家結果的基礎上,輔之我們的調研結果和專家意見進行確定。確定權重時著重考慮了鄉鎮企業首先需要進行信息化建設和應用,以長遠的觀點來對待信息化建設產生的效益問題。
對指標1,由于鄉鎮企業普遍在信息化投入上不足,所以在信息化投入總額的計算中僅比較占上一年度的固定資產投入就能反映出該企業的投入情況。對指標2,把人均擁有計算機臺數這一指標的重點轉移到辦公室工作人員,不計算車間等部門的一線工人人數。指標11和指標13同樣以辦公室人員為基數進行評價。對于指標6,由于企業進銷存業務實現信息化是企業信息化建設成功的基礎,對于鄉鎮企業來說也比開展ERP等應用更具有可操作性,故增加了這一指標。對于指標15,由于鄉鎮企業開展信息化建設過程中對資金運轉和庫存周轉的影響普遍較小,我們將其調整為信息化建設所帶來的辦公強度的降低,這樣能更接近于鄉鎮企業的`現實情況。在一級指標環境因素中,突出了政府支持力度的作用。在我們的調研中,北京市對鄉鎮企業信息化的支持是推動和促進調研企業加強信息化建設的一個很重要的因素。同時,由于同一鄉鎮或臨近地區類似規模的企業之間交流頻繁,其信息化建設情況彼此會互相影響。
我們用此指標體系對北京市遠郊區的一個制造業鄉鎮企業進行了調研。分值一項是該企業不同層次多人調研結果的平均值。利用線性加權計算得出該企業的信息化評價指數是37.15,數值表明該企業信息化建設水平較低。 二、鄉鎮企業信息化意愿調查指標的設計
1.鄉鎮企業信息化意愿調查指標的組成
為了充分了解企業在信息化建設各方面的意愿方向和意愿程度,我們根據評價指標體系設計了意愿調查指標體系,如表2所示。
2.意愿調查指標的說明
我們根據征求意見的問卷結果和企業能自我解決的一些方面設計了意愿調查指標。由于外部環境的情況非企業能夠解決,且多數屬于不確定因素,在指標中未加入相關內容。因為我們要解決的問題是分析企業近期的信息化建設意愿強度,故對未來一年內的預期進行意愿調查。意愿指標的權值參照評價指標設定并參考了調研數據平均結果和專家意見進行了經驗調整。每項意愿的分值項是對鄉鎮企業高層管理人員和信息化相關部門經理進行意愿調查后得出的無量綱數據的平均值。
根據意愿指數計算公式:EIWI=∑PiWi 可以計算出企業的信息化建設意愿指數。其中EIWI是企業信息化意愿指數Enterprise Informationization Wish Index,Pi是第i項指標的調查結果,Wi是第i項指標的權值。對計算出的意愿指數進行評定,依據表3。
對上面的制造業鄉鎮企業調查后,該企業的意愿指數是53.49,表明該企業的信息化建設意愿屬于中等強度。
三、鄉鎮企業信息化建設發展切入點的研究
參考分值較高的意愿指標,可以確定企業近期信息化建設工作的若干個工作方向。根據以上的研究,我們也可以進一步在這些方向中找到比較適合企業情況又能較快地提高企業信息化水平的主要方向和切入點。
對我們調研的某制造業鄉鎮企業,從其上面的意愿調查指標中分析出該企業具有強烈改進愿望的前七項指標(分值大于60),其結果如表4。
表中的權重A是意愿調查指標的權重,分值A是意愿調查的分值。權重B是評價指標中二級指標乘以一級指標的綜合權重,分值B是評價指標的分值。在“相關的主要評價指標”中只列出了相關指標中綜合權重最大的一項。
在上表中,意愿指標“對IT應用技術人員的聘用”反映的意愿強度是第三位,對應的評價指標綜合權重最大,得分卻很低。同時此指標分值的提高也會提高評價指標11和13的得分。調查該企業的實際情況是僅有一名兼職的信息技術員,沒有獨立的信息技術部門。
意愿指標“對企業網站的投入”對應的評價指標綜合權重第二位,同時對評價指標8、10和18也會產生影響。
對“倉儲部門信息化的投入”、“對信息化人才的培訓”和“對銷售部門信息化的投入”三項主要意愿指標,也需重點考慮。綜合以上分析,我們給出如下的發展建議:從引入1~2名信息技術人員入手,定期開展企業員工的信息技術培訓工作,重點培訓倉儲部門和銷售部門的員工。以企業網站建設為切入點,提高企業人員的信息化意識和信息技術水平。以建立庫存管理系統和銷售管理系統為企業近期信息化發展的階段目標。
企業在信息化建設有所發展之后,可以重新進行評價調查和意愿調查,開始尋求新的信息化建設瓶頸問題并據此找到解決方案。
四、總結
如何在諸多的信息化建設工作中找到著力點,較快地提高企業信息化工作水平并取得實效是困擾很多企業的問題。本文以中小企業信息化評價指標體系為基礎開展了進一步的研究,把指標評價和企業意愿結合起來作為研究的出發點,以一個鄉鎮企業為研究目標,為該企業提供信息化建設的工作思路。本文的研究目的也正是尋找鄉鎮企業信息化建設的瓶頸問題,并為此提供一個制定解決方案的途徑。在實際應用中,需要全面了解企業的實際情況。根據企業情況的不同對分析方法進行調整,使指標能更好地反映企業的信息化建設水平,解決方案和建議能更貼近企業的實際工作。
參考文獻:
[1]徐學軍 施衛飛:中小企業信息化指標評價體系的研究[J]. 中國管理信息化,2007.1
[2]王亞軍 欒加雙:中小企業信息化水平測評方法研究[J].技術經濟與管理研究,2008.5
[3]陳春泉:中小企業信息化建設的問題及對策[J].中國國情國力,2008.11
[4]劉莉紅:鄉鎮企業的信息化推進策略探討.南方農村,2007.6
【鄉鎮企業信息化建設切入點的研究論文】相關文章:
學生管理信息化建設研究論文01-07
項目管理系統信息化建設研究論文12-23
港口企業檔案信息化建設研究的論文10-25
醫院信息化建設新模式研究論文11-01
信息化建設論文02-18
信息化建設論文精選02-19
土木工程信息化建設的研究論文04-11
職業教育教學信息化建設研究論文11-18
檔案信息化建設績效評價研究的論文03-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