區域產業集群的識別與選擇研究論文

時間:2021-04-13 11:28:16 論文 我要投稿

區域產業集群的識別與選擇研究論文

  摘要:本文在分析國內外產業集群相關研究方法的基礎上,以河北省廊坊市燕郊產業集群為例,綜合應用定性和定量的分析方法,嘗試性地進行了區域產業集群的識別與選擇研究,用空間基尼系數衡量產業集中度,用投入產出法衡量聚合度。集中度高并且聚合度也高的集群有明顯的產業集群特征。結論顯示,燕郊產業大類中,集群度比較高的是新能源產業,集群度中等的是機械制造產業和電子信息產業,醫療保健產業還沒有形成產業集群。

區域產業集群的識別與選擇研究論文

  關鍵詞:產業集群,識別,集中度,集聚度

  近年來,產業集群已成為我國區域經濟發展的重要產業組織形式和載體。實踐表明,產業集群在強化專業化分工、發揮協作配套效應、降低創新成本、優化生產要素配置等方面作用顯著,是工業化發展到一定階段的必然趨勢。引導和促進產業集群發展,有利于優化經濟結構,轉變經濟發展方式;有利于集約使用土地等資源,集中進行環境治理;有利于帶動中小企業發展,提升區域和產業競爭力;有利于統籌區域和城鄉發展,加快工業化和城鎮化進程,對于實現全面建設小康社會目標和社會主義和諧社會建設具有重要意義。

  產業集群的概念及其識別理論

 。ㄒ唬┊a業集群的概念

  根據美國哈佛商學院波特(Porter)教授的定義,產業集群是一組在地理上靠近的相互聯系的公司關聯機構,它們同處或相關于一個特定的產業領域,由于具有共性和互補性而聯系在一起。現在對產業集群的概念還未形成統一的認識,綜合多種定義可以概括出其主要特征為:相關產業在空間上高度聚集,形成網絡化的空間聯系;集群內核心產業與輔助產業相互促進、學習、競爭與合作的經濟功能聯系。

  由于上述二者既有聯系又有區別,所以集群內企業的集中度在某種程度上反映了產業集群的聚合度,因此,沒有集中度就沒有聚合度,但是產業集群的集中度和聚合度又存在本質的區別,集中度僅僅反映了一種密度,而聚合度反映其內在的聯系程度,所以有集中度不一定有聚合度。

  (二)產業集群的辨識

  1.集中度和聚合度。產業集群的辨認(identify)就是確定產業集群的存在與否及其內部產業、企業間的聯系(張建華、張淑靜,2006),它是科學地進行產業集群規劃的前提。一般地,采用產業集群度指標辨認產業集群的存在與否及其發育程度。集群中在一定區域內企業(或者產業)的數量和市場占有率以及生產規模的集中程度被稱之為集群的量(集群的集中度),集中度是表征主導產業的專業化程度,用來判別某產業集聚與否,集中度在某種程度上就是不均勻度,所以可以通過分析不均勻度來體現集中度。目前集中度的測定模型主要有:定性模型和定量模型。定性分析法主要包括專家觀點法(expertopinion)。定量分析主要有區位商法、產業集中度指標法、基尼系數計算法、產業集中率(CR)法等。集群中成員之間相互的依賴程度(蔡寧、楊旭等,2002),反映了資源整合中協同效應的深度,即集群的“質”(集群的聚合度)。聚合度是指產業鏈的發育程度及相關行為主體之間的互動,是產業集群形成的內在特征。集中度與聚合度相結合,才能判別某產業集群存在與否。因此,筆者的研究思路是先分析在某一特定區域中企業(或產業)的集中度情況,如果集中度很低就不再進行聚合度的分析,如果集中度比較高就再分析這一特定區域內企業之間的聯系狀況——聚合度。

  2.集中度的測量。筆者借鑒國內外有關專家用基尼系數法來研究燕郊產業集中度的現狀與發展。洛倫茨在研究居民收入分配時,創造了洛倫茨曲線。意大利經濟學家基尼依據洛倫茨曲線,提出了計算收入分配公平程度的統計指標——基尼系數。Keebleetc(1986)將洛倫茨曲線和基尼系數用于測量行業在地區間分布的均衡程度。梁琦用基尼系數研究中國工業的區域集聚程度(梁琦,2003)。

  克魯格曼用空間基尼系數測定美國制造業集聚程度(SpatialGiniCoefficient),即比較某個地區某一產業的總產值占該產業總產值的比重,以及該地區全部產業產值占該經濟體總產值的情況。其公式為:

  G=(st-xt)2

  其中,G為基尼系數,Si是i地區某產業產值占全國該產業總產值的比重,Xi是該地區全部產業產值占全國總產值的比重。該方法的價值在于簡便直觀,系數越高(最大值為1),表明集中度越大,即產業在地理上愈加集中。

  3.聚合度的測量。筆者認為對在一個具體區域集群內眾多相關企業之間的聯系的分析,可以借助于企業之間的投入-產出關系(I/O)進行,即對某個產業(在一定區域內)n個相關企業進行分析。考慮到集群網絡內部企業之間的關系不僅是實物的交易,而且還包括知識、文化的`學習和適應,所以對集群網絡內部企業之間的投入-產出關系也應該從生產系統(productionsystem)和知識系統(knowledgesystem)兩個方面進行。

  建立投入-產出模型?扇缫韵戮仃嚤硎荆

  上述矩陣中Xij表示第i個企業銷售給j企業的產值,Yi表示第i個企業銷售到區域外部的產值。Xi企業的總銷售價值為:Xi=(Xi1+Xi2+…+Xin)+Y1。其中Xi1+Xi2+…+Xin為Xi企業的中間需求(集群內的需求)。考慮到投入-產出的物質和非物質關系,在具體分析中,同時應該建立關于知識和學習方面的相似模型。

  計算整個系統(集群)物質交易和非物質關系(學習等)的兩個不關聯度。企業i與區域內其他企業的不關聯度為:K=Yi/Xi,整個區域內系統的不關聯度為:。考慮到集群內各個企業活動對于整個集群的影響程度的差異,對a進行修正為A,A=K,Wi為企業i在整個集群內交易所占的比重。但是對于非物質關系(學習等)的不關聯度的度量可以不加修正直接使用參數a。

  4.計算整個系統(集群)的“集群度”。整個系統的集群度(C)可定義為:。在實際計算中,可以通過對某一產業集群的企業通過普查或者抽樣調查進行。參考Bergman和Feser的研究,設A取值為0.75,0.5和0.25,分別表示低集群度、中集群度和高集群度,那么相對應的集群度(C)的取值范圍分別為:0.5-0.57,0.57-0.67,0.67-0.77,0.77-1。這四個取值范圍分別表示集群現象不明顯,集群現象中等,集群現象較強和集群現象非常強。

  如果忽略集群空間的特征,則主要有兩個方面的聯系:生產聯系和知識聯系。所以可以對生產交易以及知識和學習方面的集群度大小進行組合分析。

  河北燕郊產業集群的識別與選擇

 。ㄒ唬┖颖毖嘟籍a業集群發展規模狀況

  燕郊經濟技術開發區位于北京市通州區東面,隸屬于河北省三河(縣級市),與北京市中心天安門的直線距離約為30公里。燕郊西北距首都國際機場25公里,南距天津港120公里,東距秦皇島港260公里,擁有得天獨厚的地理優勢。2010年12月升級為國家級高新技術開發區。

  截止到2010年初,河北燕郊實現高技術產業增加值達到134.7億元,同比增長30.7%,增速比河北廊坊市經濟增速高出1.5倍。一批重點高新技術企業不斷發展壯大,正日益成為市高新技術產業發展的龍頭和主導力量。以漢王系列產品、高亮度LED等為代表的高新技術產品,成為區域經濟發展的重要支撐。汽車配件產業引入了10余家國內外高水平的汽車配件生產企業,產業集群迅速壯大。以華為北方產業基地、中興產業基地、京東方廊坊信息產業基地為代表。

 。ǘ┖颖毖嘟籍a業集群集中度的測量

  基尼系數是一個從宏觀上反映每個行業在區域范圍內分布集中還是分散的度量指標,可以根據其計算結果從總體上了解和把握河北燕郊產業布局的現狀和發展趨勢。

  基于此,本文計算了河北燕郊產品銷售收入前7個產業的區位基尼系數,從中選取比較典型的電子信息產業、新能源產業、生物

  醫藥產業、新材料產業和機械制造產業、軟件及服務外包業、醫療保健產業(見表1),并以此作為衡量行業集聚程度的依據。

  從表1可知,河北燕郊各大行業中,基尼系數最大的是新材料產業,新能源產業和電子信息產業基尼系數在0.55以上,處于較高聚集狀態。其次是機械制造和生物醫藥,基尼系數在0.54以上,河北燕郊各行業中,基尼系數最小的是醫療保健業,基尼系數只有0.394,說明該行業分布比較均衡。這些行業產品銷售收入居前三位的占全行業的比例在27%以下。按照基尼系數的衡量標準,55.7%的行業集聚程度較高,29.6%的行業空間分布比較均衡。

  (三)河北燕郊產業集群集群度的衡量

  選擇這7個大類行業中,基尼系數在0.54-0.77之間的有4大產業。本次調查共發放問卷100份,有效問卷79份。調查時間為2011年7月。通過問卷調查的方式,對5個集群(暫且稱作集群)進行生產聯系以及知識和學習方面的調查(見表2和表3)。根據計算結果并參考C的取值范圍和所界定的標準可知,從生產聯系的角度來看,新材料集群(C=0.718)和新能源產業集群集群度(C=0.714)是比較強的,電子信息產業(C=0.703)和機械制造產業(0.692)居其次,生物醫藥產業集群(C=0.641)和軟件及服務外包(0.599)集群現象中等,醫療保健產業(C=0.531)還沒有形成真正的集群。

  從知識學習和技術轉移的角度來看,機械制造產業集群(C=0.697)和新能源產業集群(C=0.671)比較強、電子信息產業集群(C=0.658)和軟件及服務外包業(C=0.652)居其次,但是醫療產業(C=0.531)還沒有形成真正的集群,生物醫藥集群(C=0.609)的集群度也不明顯。

  結論

  綜上所述,河北燕郊產業集群的集群度總體不高。新能源產業集群無論在生產聯系上還是技術方面,集群度相對比較高;醫療保健產業目前尚未形成產業集群;對于集群度較高的集群,政府部門應該繼續加強扶持力度,促進其發展。對于生物醫藥產業集群,重點要加強社會資本(信任和創新網絡)的建設以及知識學習和交流;軟件及服務外包業在保持知識交流的基礎上,要通過核心企業的發展,進一步提高集群內部生產系統的合作程度。

  基金項目:本文系廊坊市軟科學研究項目——《燕郊產業集群實施區域品牌研究》階段性成果,課題編號:2010023092

  參考文獻:

  1.張建華,張淑靜.產業集群的識別標準研究[J].中國軟科學,2006(3)

  2.蔡寧,楊旭等.協作與競爭行為和企業集群競爭力的關聯機理[J].經濟管理,2002(18)

  3.梁琦.中國工業的區位基尼系數——兼論外商直接投資對制造業集聚的影響[J].統計研究,2003(9)

  4.DavidP.Angel.StudyingGlobalEco-nomicChange.2002(78)

【區域產業集群的識別與選擇研究論文】相關文章:

基于產業集群提升區域產業競爭力論文04-25

產業集群與區域競爭力提升探討的論文04-25

產業集群分析論文04-06

產業集群的發展論文05-11

基于產業集群的知識管理研究論文參考05-30

風險投資業的產業集群機理研究論文04-20

產業集群協同創新效率影響研究論文09-17

基于產業集群的義烏創業創新能力發展研究論文11-24

產業集群體系關聯論文04-27

人人狠狠综合99综合久久,欧美日韩国产精品中文,极品精品国产超清自在线,人人澡欧美一区
日本一道综合久久aⅴ久久 婷婷色五月综合激情六月导航 | 精品免费久久久国产一区 | 亚洲亚洲中文字幕无线码 | 中文文字幕文字幕永久免费 | 亚洲人成在线播放 | 久久综合香蕉久久久久久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