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咖啡具的論文
摘要:陶瓷咖啡具一直被視作反映高雅時尚生活的器物。和茶具一樣,咖啡具作為一種產品首先是為了滿足實際生活需要,其次又是按審美規律尋求造型裝飾的藝術創造。如今,隨著人們欣賞水平的不斷發展變化,咖啡具的造型和裝飾的設計理念也在不斷地改變。而現代陶瓷咖啡具造型設計更注重結合人們的情感思維方式和審美情趣來進行安排。本文試圖通過列舉幾種陶瓷咖啡具中運用的情感思維方式來簡要敘述其設計過程中體現的人文關懷。
關鍵詞:陶瓷;咖啡具;造型;情感;
0引言
當今社會,陶瓷已經慢慢成為一種藝術文化現象,從一種宮廷御用品逐漸走入尋常百姓家變成兼有實用功能和裝飾功能的產品,尤其是日用瓷。科學與時代的發展決定了當時的物質基礎,在一定的物質基礎之下,人們更加注重情感上的滿足。因此,人們在選擇陶瓷的時候,也更注重情感上的審美標準。在日用瓷里,陶瓷咖啡具越來越成為一種時尚生活的象征,咖啡具作為一種產品首先是為了滿足實際生活需要,其次又是按審美規律尋求造型裝飾的藝術創造。如今,隨著人們欣賞水平的不斷發展變化,咖啡具的造型和裝飾也在不斷地改善。加入了情感元素的現代陶瓷藝術,作為一種生活化的藝術,也反過來給了人們一種藝術化的生活。
1審美直覺的設計情感思維
直覺是指主體無須經過邏輯的分析演繹過程,而是在對客體外觀的感性關照的瞬間,迅速地領悟到某種內在的內涵和情感。所以,中國古典美學把這種審美直覺稱之為";妙悟";。錢鐘書先生認為";悟";是一種最自由的精神活動狀態,是一種體驗有得的創造性思維方式。由此我們可以想象一下,在陶器產生之前,先人如同其他動物,僅僅依靠本身的器官和體能活動來維持生存,當他們注意到自然界原生果實的皮、殼,可以盛水和儲存食物并有所思考時,說明他們已經初步具有一定的設計意識。進而當他們認識到泥土通過火的作用可以燒制出陶器并可以用來盛煮食物時,無疑是對自然界原生容器———果殼等物的直覺和認識的'超越。這種依靠直覺所進行的創造和實踐,筆者認為就是人類最初的直覺設計。
比如在陶瓷咖啡具";舞動人生";中,設計者有意識地努力去想一切和咖啡有關的事物,最后在一個電視廣告上找到了靈感。在很多人的意念里,咖啡和巧克力有著同宗同源的基因,而電視里熱播的";德芙巧克力";廣告里體現出三個關鍵詞:優雅、曲線、絲滑。這一點讓設計者很自然的聯想到咖啡上,接著在他腦海中閃現出這三個關鍵詞組成的一幅旋轉畫面:一位婀娜多姿的少女優雅地舞動著曲線優美的身體。于是,靈感就這樣出現了。最終設計出的造型是由壺體、奶缸、糖缸以及四組對杯組成,結合舞蹈演員的身姿來塑造咖啡具形體的曲線美,用舞蹈造型來表現咖啡的優雅藝術。這就是一種直覺引發的設計靈感。
筆者認為在陶瓷咖啡具設計過程中這種非邏輯思維直覺靈感和想象在設計的關鍵性階段起著舉足輕重的作用,開發新型的陶瓷產品,往往先依靠直覺再經邏輯推理,就能設計出新穎別致、與眾不同的陶瓷產品,既像科學家先有假設,再進行驗證,又像藝術家依靠直覺感悟,進而創作出風格獨特的藝術品一樣。
2擬物象形的設計情感思維
我們承認上面所述的直覺設計理念,并不等于把它絕對化,以至否認理性活動在創作過程中的作用。相反,它恰恰是感性經驗長期積累,理性思維持續進行的結果。也就是說,這種直覺的頓悟,靈感的突發離不開現實生活,離不開設計者平時對周邊事物的細微觀察和親身體驗。其實,現實生活中就是普普通通之物亦包含著美的價值和魅力,只要我們是有心人,這些都將成為我們造型語言的根基。久而久之,這些美的事物便會儲存在我們的大腦中,這些儲存在大腦中的印象,就是靈感產生的前提。藝術離不開生活,陶瓷設計同樣離不開生活。
縱觀中國傳統的陶瓷造型,從原始社會的陶器造型就可以清楚地看到,從早期模仿自然形態開始(彩陶文化半坡時期的船形彩陶壺),一直發展到清代末年的瓷器(如其中的宋瓷孩兒枕),直至持續到今天,許許多多的陶瓷造型都是采用擬物象形的方法。如著名的阿爾茨堡瓷器公司生產的品名為";美麗的少女";咖啡具,造型秀麗,模擬的自然形態如同待放的花蕾,蘊含著一種純真的自然美。";美國活力";日用陶瓷設計中題為";火雞";的咖啡具,由奶缸、壺體、蛋杯、六對杯蓋組成,以蛋卵的有機形作它的基本形態,飽滿而又可愛。細部處理又緊緊圍繞";火雞";這一命題,壺蓋設計成火雞的頭的形狀,壺嘴、壺把乃至壺底,都將火雞的形與神高度概括,表現得惟妙惟肖。奶缸的設計更是別出心裁,將圓形口部加以變形處理,猶如一只稚嫩可愛的小雞,連盤子也舍去了我們見慣的圓形,三個微微小尖狀突出在圓盤上,與壺嘴、壺蓋等呼應,使這一系列成為互為密切聯系的有機體。是美國感恩節餐桌上必不可少的火雞的有趣真切的再現。
3反向情感思維設計理念
隨著日用陶瓷現代設計的發展,許多設計思路已經被人們熟悉和接受。由于人們都有一定的慣性思維,這些已有的設計思路往往束縛了設計者思維的創新,即模仿容易,創新艱難。因此突破已有的設計思路,尋找新的視角切入,就顯得尤為重要了。
在慣性思維的方法上,人們得到的都是盡人皆知的事物的特點。用辨證的觀點來看,有些事物的反面才能表現出特有的規律。人們通過反向思維的方式可以突破許多固有的觀念,從而迸發出新的設計思路。反向思維運用到咖啡具設計中,往往能設計出令人驚奇的意想不到的作品來。如在設計個性化的咖啡具時,我們可以打破常規的壺嘴、壺體、壺把的平衡關系,壺體的把手主要起手握作用,而如果拋開這種實用功能,將把手作夸張處理,增加把手的空間尺寸,強調把手與壺身的空間對比,使把手從造型的一個局部轉變成造型的主要部分,從而帶給人嶄新的對比變化的情趣。
反向思維的設計思路在設計過程中往往能取得意想不到的收獲,但反向思維也不是任意的,它也受到客觀條件的制約,如要注意產品的實用功能和遵循形式美的原則。
4結束語
筆者從以上三個方面對現代陶瓷咖啡具設計情感思維作了一個簡單的概括,當前,人們的物質文化和精神文化需求日益增長,對我們的設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在設計中,我們要學習傳統,但又不拘泥于傳統,把不斷創新作為我們的出發點,勇于沖破習慣的思維模式,從追求理性規律、經驗到重視非理性,反常規、直覺;從只習慣一個角度去認識對象,到多角度、多層次去認識對象,即用多向思維的方式去觀察對象,從而設計出與眾不同的陶瓷咖啡具。
參考文獻
[1]陳曉暉.實用·經濟·美觀——論日用陶瓷的屬性[J].景德鎮陶瓷,2007,17(3).
[2]徐玉玲,程紅璞.日用陶瓷造型設計思維定向分析——對茶、咖啡具設計的思考[J].中國陶瓷,2005,41(5).
[3]呂金泉.手工生活陶瓷藝術研究[M].山東美術出版社,2008.
[4]楊永善.陶瓷造型設計[M].高等教育出版社,2005.
[5]萬鎮華.淺談日用陶瓷的適用性與審美性的關系[J].景德鎮陶瓷,2007(2).
【研究咖啡具的論文】相關文章:
關于研究論文的研究07-08
逃稅的研究的論文10-27
單擺研究的論文10-28
蕭紅研究的論文10-28
論文的研究方法02-23
審計的認識研究論文03-08
內部審計的研究論文03-09
旅游發展研究論文03-30
氣象科技研究論文03-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