退耕還林農戶非木質林產品技術研究論文
1林下種植與養殖
相比經濟林產品經營來說,林下種植與養殖對于退耕還林農戶的難度更大,而且一些林下種植與養殖項目對林地本身的要求比較高,因此并沒有像經濟林產品經營那么容易被廣大農戶所接受。但是,林下種植與養殖同樣具有經濟效益好、產品附加值高的優勢,因此林下種植與養殖未來會逐漸成為退耕還林農戶經營項目的主要選擇。林下種植與養殖通常包括林下藥材、蔬菜、菌類、牲畜、家禽等經營項目。
2技術效率研究
2.1技術效率研究概述
技術效率研究方法廣泛運用于工業、農業經營項目的研究與分析。技術效率研究,就是在個體或團體現有技術條件下,不同生產單元投運后的實際產出與理論產出之間的比率。提到技術效率研究,就不得不提到另一個專業名詞———隨機前沿模型。隨機前沿模型通過分析各生產單元的資源利用效率,從而直接影響到技術效率研究的結果。
2.2隨機前沿模型構建
2.2.1數據來源。以陜西省安康市為例,通過對近年來安康市退耕還林情況及非木質林經營情況進行分析,按照平均分布原則,運用分層隨機抽樣方法,結合相關資料,最終得出以下數據。(1)截至2014年,全年新建桑園3733.33hm2,改造老劣桑園1933.33hm2,發種量達56萬張,產繭18420t,實現蠶農收入達3.3億元,分別較往年增長了2.1、1.5和9.0個百分點。(2)截至2014年,新建茶園4973.33hm2,總面積達到4.15萬hm2,產茶1.75萬t,產值27.5億元,分別較2013年增長16%、18%。新啟動建設茶葉園區12個,營銷網點達到310個、專業市場6個,新發展茶葉電商27家,新增市級規模以上企業9家、QS認證企業9家。(3)以森林旅游為主導的林業新興產業發展勢頭強勁,輻射帶動效應顯著增強。到2014年底,全市旅游接待人數達2200萬人次,旅游綜合收入達88億~90億元。2014年,全市山林經濟總產值突破160億元,山林經濟園區內的農民戶均增收2886元。2.2.2模型構建。通過對安康市的非木質林經營數據進行分析能夠看出,安康市的非木質林產品經營模式將經濟林產品經營與林下種養殖結合起來,因此其經營模式較為先進,經濟效益也比較高。對于非木質林產品經營來說,土地、勞動力、化肥、農藥等都屬于整個“生產函數”的投入變量,而且是普遍投入變量。相應的,非木質林產品的.經營收入即產出變量。公式(1)為一個超越對數的生產函數,其隨機前沿模型形式屬于潛類別隨機前沿模型。在公式(1)中,yit—第i個退耕還林農戶在t時間段內通過經營非木質林產品而獲得的產出;x1it、x2it、x3it—第i個退耕還林農戶在t時間段內在非木質林產品經營方面的實際林地投入面積;T—通過時間趨勢從而反映出不同階段的非木質林產品經營技術變化;q—技術類別從1個,2個,…直到Q個;β—待估參數;vit|q—假定正態分布的隨機誤差;uit|q—由于技術非效率而引起的誤差。
3技術效率研究結果
通過建立隨機前沿模型,結合安康市退耕還林農戶經營非木質林產品的相關數據,從而得出以下技術效率研究結果。
(1)安康市退耕還林農戶非木質林產品的經營技術,可以大致分為2個技術類別,分別是林下種植與養殖以及經濟林產品經營。經營林下種養殖與藥材的農戶生產經營行為離自身的生產前沿更近,而種植林下糧菜的農戶生產經營行為離自身的生產前沿較前者來說,則相對較遠。其中,林下種養殖與藥材類及干果類的農戶生產技術效率分化特征,在所有技術效率研究項目中最為明顯。
(2)技術效率研究顯示,林下種植與養殖的經濟效益要大于經濟林產品的經營效益。與此同時,不同經營模式的資金投入結構存在著一定的差異性,林下種植與養殖的資金投入主要集中在林地與勞動力上面,這兩方面無論是投入還是產出,其彈性都比較高。在土地產出方面,土地產出彈性由高到低呈以下趨勢排列:林下養殖與藥材類、水果與木本藥材類、林下糧菜類。
(3)在實際的技術效率研究過程中還發現,資金產出彈性在水果與木本藥材類中為負值,通過對實際經濟林產品種植情況進行調研,發現農戶在化肥、農藥投入方面占的比重很高。農戶化肥、農藥使用過多一方面反映出農戶在經濟林產品的種植方面技術水平比較薄弱,另一方面也反映出政府在經濟林產品的服務推廣方面還應該加強。針對這種情況,筆者建議:當地政府要與高校、科研機構進行合作,一方面對農戶進行經濟林產品種植專業知識培訓,另一方面積極為農戶提供一些科學施肥和施藥等的咨詢服務。與此同時,政府可以通過農業相關部門,根據農戶種植產品的生長需要、土壤與氣候特點,確定最佳施肥量與營養元素比例、肥料農藥類型、施肥施藥時間等信息,進而指導農戶進行科學合理的經濟林產品種植。
(4)除以上結果以外,技術效率研究還能夠得出一些提升非木質林產品經營效益的策略。以經濟林產品種植為例,機械化的運用不僅能夠提升產出量,而且能夠節約勞動力費用。但是,由于機械的購買與租賃本身需要花費很大一部分費用,因此需要當地政府為農戶提供一些幫助,如加大幫助農戶組建合作社力度等,這樣才能夠最大程度地節省開支,保障收益。綜上所述,該文對退耕還林農戶經營非木質林產品進行了技術效率分析。通過收集相關數據,并在此基礎上建立了一個潛類別隨機前沿模型。由于篇幅所限,該文對各生產單元在超越對數生產函數條件下計算的過程進行了省略。但是,在實際的技術效率分析過程中,研究人員通過建立符合當地退耕還林農戶種養殖實際的前沿模型,還是能夠較為準確地分析出各生產單元投產比率的。由此也證明,通過前沿模型進行生產單元技術效率研究這一方法是可行的。
【退耕還林農戶非木質林產品技術研究論文】相關文章:
非轉農戶口申請書12-10
基于非連續頻譜的短波傳輸技術研究論文11-06
非轉農戶口申請書范文02-27
我國野生森林產品開發研究的論文10-27
農戶視角農業科技論文11-05
非轉農戶口遷移申請書范文(精選5篇)02-28
藍牙技術研究論文10-23
市政污水管道工程非開挖敷管技術研究論文11-07
退耕還林后續產業發展分析論文05-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