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FGA的直接數字頻率合成器的優化設計論文
摘要:介紹了DDS的基本工作原理,針對傳統DDS存在的主要問題,提出了基于流水線結構的累加器和基于波形對稱的ROM優化設計,并在開發軟件Quartus II上仿真,驗證了優化設計的正確性。不僅提高了系統的運算速度,而且也節省了硬件資源。
關鍵詞:FPGA;DDS;流水線結構;仿真
1.引言
隨著科技的飛速發展,對信號發生器的要求越來越高,傳統分立式模擬電路來難滿足。直接數字頻率合成法(Direct Digital Frequency Synthesis簡稱DDFS或DDS)具有頻率穩定度高、分辨率高、切換時間短、相位變化連續、易于實現各種數字調制、集成度高等特點,能很好的滿足各種需求。
因此,DDS技術在通信、雷達、電子對抗、儀器測試等領域都有廣泛的應用。專用DDS芯片在控制方式、頻率控制等方面不靈活,很多時候不能滿足系統的要求,利用FPGA來設計符合自己需要的DDS系統就是一個很好的解決方法。
2.DDS的工作原理
DDS是利用數字相位累加產生線性變化的數字相位輸出信號,通過波形數據查找表,獲得對應于相位信號的數字化幅度信號,再通過數模轉換器(DAC)獲得模擬信號輸出。一個基本的DDS系統由基準時鐘fclk、相位累加器、相位/幅值查找表(ROM)、數模轉換器(DAC)及低通濾波器(LPF)組成,如圖1所示。
工作原理:預先在ROM中存入所需波形的幅度編碼,每來一個時鐘信號,N位的相位累加器將頻率控制字K累加,同時累加器輸出序列的高M位去尋址相位/幅值查找表,得到一系列離散的幅度編碼(Y位)。該幅碼經數模轉換后得到模擬的階梯電壓,再經低通濾波器平滑后,就可得到所需要的波形信號。
DDS的輸出信號頻率fout=K·fclk/2N,頻率分辨率為Δfout=foutmin/2N,實際最高輸出頻率取foutmax=fclk×40%,相對帶寬為foutmax/foutmin=2N×40%。
3.DDS的優化設計
傳統DDS結構的運算速度受相位累加器運算速率的限制,輸出頻率分辨率受相位/幅值查找表(ROM)存儲容量的限制。大多數情況下頻率控制字的位數都為20位以上,而傳統DDS結構的相位累加器是采用一級式全加器和寄存器實現的.。多位數的加法計算是由低到高串行進行的,這樣會因為位數多而影響計算速度。傳統DDS結構的相位/幅值查找表(ROM)是沒有經過優化設計,而是直接將波形的采樣數據放入ROM,這樣會占用很大的空間,而硬件資源是有限的。
3.1 基于流水線結構的累加器設計
相位累加器是DDS的關鍵部件之一,它的運算速度直接影響DDS的運算速度。為了改進傳統DDS結構因頻率控制字位數多而帶來的計算速度問題,采用DSP芯片設計中的流水線結構,并在每級流水線中設計了反饋電路,形成了累加流水線工作狀態。將32位頻率控制字的相位累加器采用4級流水線結構實現,每級8位,原理如圖2所示。
32位流水線累加器共4級鎖存,4級加法。第1級鎖存用于存儲并穩定32位輸入數據,中間每一級8位加法器均搭配一級寄存器,這樣可以減少毛刺。由流水線的原理可知,該累加器的整體速度取決于8位加法器。這樣整體計算速度比傳統的速度就提高了3倍。
由于QUARTUSⅡ軟件中提供了參數化的宏功能模塊庫(LPM),通過改變LPM中模塊的某些參數,可以達到設計的要求,所以LPM是提高電路設計的一種有效方法。本設計中,相位累加器的各級加法器均調用參數化模塊庫中的LPM_ADD_SUB模塊,形成四級流水線工作狀態,并在每一級流水線中插入幾個寄存器來提高系統的數據吞吐率。
3.2 ROM查找表的優化設計
根據波形的對稱性,可以對采樣波形數據的存儲進行優化,以便節省ROM空間。以正弦波為例,在區間內其波形是關于π/2對稱的,因此其區間內的波形可以通過對的波形關于π/2進行翻轉得到;同理區間內的波形可以通過對的波形關于橫軸翻轉得到。所以實際上ROM只需要存儲內的正弦函數值,通(下轉第133頁)(上接第108頁)過適當控制即可實現輸出一個完整周期的正弦函數值,從而大大減小存儲器的大小。優化的ROM結構框圖如圖3所示。
首先將相位寄存器輸出的高M位總地址分為3部分:最高位作為數據的符號位,實現對數據正負的轉換,次高位作為地址的標志位,實現對ROM地址的轉換。而剩下的低M—2位通過地址轉換器后作為ROM地址位。如果將最高位和次高位合并起來看,它們實質上是構成一個象限選擇器,其值從00至11分別代表第1、2、3、4象限。這樣只需傳統的DDS結構的1/4的存儲空間。
用QUARTUSⅡ軟件中提供了參數化的宏功能模塊庫(LPM)來設計,lpm_rom的波形存儲表只需要產生數據文件*.mif,然后直接在定制lpm_rom時,添加數據文件即可,但這種方法在FPGA支持內部嵌入式陣列塊(EAB)時才可以使用。mif文件是在編譯和仿真過程中作為存儲器(ROM)初始化輸入的文件,有多種方式可以創建mif文件。
4.仿真驗證
通過FPGA的開發軟件Quartus II,將編譯綜合后的DDS設計文件用軟件自帶的仿真器進行仿真,仿真波形如圖4所示,通過仿真波形驗證了設計是正確的。利用Quartus II自帶嵌入式邏輯分析儀Signal Tap II采集ROM輸出的數據所形成的波形,如圖5所示。從輸出波形可以驗證設計的正確性。
5.結束語
本文通過構建流水線結構的相位累加器和波形存儲表ROM的優化設計,改善了DDS傳統機構的所存在的兩個主要問題。設計調用QUARTUSⅡ軟件中提供了參數化的宏功能模塊庫(LPM),對設計過程進行了詳細的描述,并仿真驗證了優化設計的正確性。經實驗測試,在QUARTUS II環境下選取同一種器件,采用優化后的DDS設計方法,不僅提高了工作頻,而且大大節省了資源。
參考文獻
劉凌,胡永生譯.數字信號處理的FPGA實現.北京:清華大學出版社,2003,5.
陳風波,冒燕,李海鴻.基于FPGA的世界數字頻率合成器設計.微計算機信息,2006,22(5):197—199.
鄒彥,莊嚴等.EDA技術與數字系統設計.北京:電子工業出版社,2007,4.
潘松,王國棟.VHDL實用教程.成都:電子科技大學出版社,2001,3.
【基于FGA的直接數字頻率合成器的優化設計論文】相關文章:
基于遺傳算法的優化設計論文11-20
基于環境科學優化城市公園的設計研究論文04-14
基于Matlab的壓力容器螺栓組聯接優化設計的論文11-16
基于遺傳算法的大型圓振動篩的優化設計論文07-14
數字IC設計技術論文06-27
優化職高作業設計的論文05-08
農村住宅的優化設計論文11-16
空調系統優化設計的論文11-21
液壓系統優化設計論文11-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