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在大學的學習經歷隨筆

時間:2021-07-04 20:30:01 隨筆 我要投稿

我在大學的學習經歷隨筆

  1982年3月的一天,我正在車間工作,車間領導找我談話。

我在大學的學習經歷隨筆

  說是,“因工作表現好,且先前在市工業學校培訓成績優異,經支部和廠領導研究決定,派你到重慶大學進修。從此刻起,全脫產在工藝組或試制組,自學溫習功課。”

  談話完畢,然后交給我一份招生簡章,一份重大孔繁聰老師親筆信函,內附需學習溫習的功課資料。[由整理]

  記得只要求具備大學物理,化學和數學知識,說穿了,就是不上基礎課,只上專業課。

  這個消息對只具小學文憑的我,能夠說是喜悅驚懼,百感交集。

  喜悅的是能在文荒輟學十多年之后,居然還能有機會重捧書本,進入夢寐以求的大學殿堂,真是喜從天降!

  驚懼的是,我的文化底子太薄,不知能否跟上學習進度?

  待回倒家中言及此事,父母親皆喜于言表,望子成才殷殷之情彰顯,妻亦表態大力支持。

  我遂潛下心來,開始了入學前數月的自學生話。

  轉眼到了8月。臨行前,龔人杰廠長與我談話,叮囑好好學習,回廠后為工廠更好地工作。

  最后,我帶著領導的期望和親人們的囑咐,懷著忐忑不安的情緒,以帶病之軀,出發前往那尚屬陌生的山城和重慶大學校園而去。

  記得是花了8塊5毛錢在成都火車站買了一張去重慶的火車票,搖搖晃晃坐了一夜的慢車,清晨才抵達菜園壩車站。

  那時覺得菜園壩車站很奇特,火車抵達至車站后,再發車則需調換方向退出車站。

  山城重慶長江、嘉陵江兩江環抱,建筑高低錯落有致的,行路必爬坡上坎,路上也無蓉城常見的自行車,倒也覺得新奇。

  家居重慶的妻妹專程到站接車,一路還甚為順利。

  進入重慶大學校門,就見寬闊的廣場上也有一尊全國常見的立式雕象。

  記得重大那時共有七幢大樓。

  一大樓(校辦公樓),古色古香的中式建筑;二大樓(工科專業樓),石條壘砌而成,似建成于39年;三大樓(教學樓);四大樓(教學樓);五大樓(主教學樓),中式仿蘇大樓,氣勢恢宏;六大樓似為重大圖書館(記不真切了);七大樓是機械系綜合樓。

  五大樓前側,有寅初亭,還有團結廣場、民主湖、露天運動場。

  學生一舍為研究生舍,二舍三舍為男舍,四舍為女舍。

  漢渝路小學設在重大校內一隅,前大門路對面為重慶建工學院。前門外路似乎可至磁器口。

  重慶大學有一側,緊鄰嘉陵江邊。

  為期一年(1982年至83年)的重慶大學進修,是“全國高等學校焊接專業統編教材進修班”,屬機械二系(熱工專業)。

  進校后,先到七大樓焊接教研室,領取了十數本既大又厚的教材,心里不由得又是一驚:這么多書一年咋學得完哦!

  其后事實證明,我居然學完了所有的教材。

  憑記憶似有:《金屬學與熱處理》、《熔焊原理》上下冊、《弧焊電源》、《焊接方法與設備》四冊、《焊接結構》、《焊接材料》、《焊接檢驗》等。

  初上課很不適應,就強行讓自己安下心來,全身心進入到學習中來。

  其時上課的教學樓、教室均不固定,必須要看課表,弄清楚上什么課,在幾大樓哪間教室上課。

  甚至有前兩節課在五大樓,后兩節課在二或三,四大樓。

  所以,每逢下課,校園路上攜包,夾書熙來攘往,到也是一景。

  上課全為兩節課連上,100分鐘,每一天上午四節課,下午全為自習。

  對學工科的,這個下午可不白給,你自己都要好生溫習或預習功課。

  每周晚上有一天,老師在五大樓或七大樓統一答疑,有疑則去,無疑自便。

  晚上也曾安排過不超過50課時的補習,資料大容是電學,力學以及化學。

  每逢考前近月,重大圖書館人滿為患,經常只得在露天運動場自溫自習。

  也好在我們都來自工廠一線,有充分的感性認知,缺少的只是理性知識,一旦結合起來,掌握的倒也牢固。

  這也常常博得老師們的贊許。

  夏日重慶之炎熱,實難想象,即便到了秋季,也是持續的高溫不斷,氣溫均在35度以上,甚為煎熬。

  記得那年是在9月5日的一場大雨之后,天氣才稍許涼爽了些。

  至今回憶起來,那樣的場景還歷歷在目:

  烈日炎炎,在絕少樹蔭的校園路上不斷地奔走;在那無吊扇,也無空調的教室里,一坐數小時的課堂學習;吃飯猶如打仗沖鋒,汗流浹背。

  晚間,躲進蚊帳內,近乎徹夜不停的揮動著扇子,搖啊搖啊,通宵似眠非醒,那才真叫一個味道長……

  一晃30多年了,彼時在重慶大學一同進修的同學,幾乎都失去了聯系。

  越近晚年,越發思念那時的同學們,不知你們都還好嗎?

  2008年512大地震,不由自主地念及映秀電廠工作的陳德霖同學,平安與否?算來也該退休在家了。

  唯愿地震之時德霖同學已未在映秀居住,天佑平安!

  記得那時一齊進入重大學習的同學來自西南數省區,達70多人。

  年輕的20來歲,年長的已50歲左右啰,文化學歷參差不齊。

  老師教得累,學生也學得苦,但教學都很努力,認真,則是肯定的。

  至今,在重大所學的一切都還是記憶深深。

  那時,除幾位女同學住在學生四舍外,其余的全部住在漢渝路小學的教室,校舍。床疊桌架,甚為簡陋擁擠,也加深了同學間的交流和情誼。

  記得我們同宿舍有十一人:分別是來自自貢鴻化廠的王偉才,王世平,王明淵,王立平;映秀電站的陳德霖,南川的夏烈武。

  還有長壽化工廠的柳鑄,鐘漢杰,十八冶的徐權平以及云南開遠電廠的湯平(?)。

  當然還有來自成都的我。

  同宿舍同學還搞了一次大聚餐:購得鮮活黃鱔二三十斤,大蒜數斤,鮮蔬幾許,調料若干,數斤炒花生。

  當然白酒是不能少的,外加啤酒。

  大家就開始忙乎起來,有的剮黃鱔,有的剝蒜,有的理菜。

  在漢渝路小學龔老師處借得鍋灶,由偉才老兄主廚,世平老兄幫廚。

  中午,烹飪好的數盆(真是洗凈之小臉盆)鮮美大餐呈放在宿舍長桌上,眾同學就圍坐在一齊。

  大家品著小酒,啖著美食,擺著天方夜潭,自是面紅耳酣,酒足飯飽,自得意滿!也成就了我而立之年一段完美難忘的記憶。

  雖然已經過去35年了,那時學習情景亦時常在腦海中浮現。

  龔教授、艾雍宜、許先果、郭開奇、程(焊接結構)、孔繁聰、呂曉東、葉延洪、沈天異等諸位老師深進淺出的教學情景,不厭其煩的答疑解惑場景,其音容笑貌,歷歷在目,時時縈繞在心!

  重慶大學的老師們教學嚴謹,學究氣十足(年輕老師亦如此)。

  記得82年的冬季,車間領導一行數人,出差順路到渝,還專門探訪我和小付學習生活狀況。

  那時他們就住解放碑會仙樓賓館十多層樓上,我也就有幸進入鼎鼎大名的會仙樓。

  就見豪華酒店的里面,奢侈裝飾,我留意翼翼地四處張望著,真如劉姥姥進大觀園一般。

  領導們還陪著我們一齊到南岸,途經彈子石,四公里等,游覽了南山公園,還在南溫泉泡洗了人生第一次溫泉。

  說來雖是小事一樁,思來卻倍感溫馨……

  斯人已去多年,后人則懷之永遠。

  做人做事不理當如此嗎?

  那年11月,妻攜兩歲幼女來學校探望我。

  因妻事前未有告知,我完全不知曉,誰料在漢渝路上,我與妻竟鬼使神差般相遇,卻不敢相信、相認。

  妻懷抱之女都那樣大了,妻也憔悴了許多。

  我也長胖了,達140多斤,也不是離蓉時的那般病容、瘦削。

  因我在成都時患鼻衄,流血達數小時,近深夜方在省醫院止住流血,也算大病未愈即起程赴渝。

  那時年輕,胃口極佳,恢復也很快。

  加之重慶大學學生食堂飯菜尚可,價格還算便宜,一日三餐,能吃一斤六兩。

  每到夜晚之時,漢渝路小學外,一大黃桷樹下,都有流動擺攤的賣重慶小面的。

  隔三差五,我就要花一角錢,來上一碗小面宵夜。

  回憶起那小面,就是碗中少量豬油,蔥花,醬油,極少的花椒面,味精,再加上少許瓢兒白,即成。

  海椒面(醬油調制),芫荽是必備需自行添加,最大特色就是絕無肉紹可加。

  此刻風糜成都的`重慶小面,則是改良又改良,發展又發展的美食啰!

  重慶的九宮格火鍋,是典型的平民飲食大餐。

  熊熊燃燒的煤球或蜂窩煤爐灶上,放置大鍋九宮格。

  三五好友,或素不相識之人,圍桌而坐,各守其格。土碗飲酒,大口啖菜,談笑言歡,有如美宴大餐。

  亦或一人獨食獨酌,細品慢咽,有如成都之冷淡杯般隨意。

  品此火鍋者,有文化名人,販伕走卒,也有含情脈脈的帥哥靚女,自有一番山城市井生活情景。

  腹中盡飽美食,志得意滿,結得帳來,兩個字:相因!

  如此花錢不多,吃得熱火之食,自有別樣的愜意,必定下次還要來。

  無論其間飲酒與否,出得門來,個個是面含桃花,紅光滿面(其中當然有一氧化碳的功勞)。

  到得重慶,時逢朝天門過長江索道纜車剛開通。

  國慶放假,與幾位同學一道,坐索纜過江,票價一角。

  過江在南岸小游一番,又乘纜車而歸朝天門,也可順便游逛鄰近數條街道,百貨大樓和商場。

  記得之后聞名于世的“呂紫劍”,也蜷縮居住于解放碑左側一小街陋室鋪面(相似于東華門的“鐵檺桿”)。

  重慶勞動人民文化宮,七星崗,鵝嶺公園,重慶動物園,人民大會堂,紅巖村,江北觀音橋等也多有涉足,記憶頗深。

  因重慶大學在沙坪壩,對沙坪壩的記憶則更深。

  初次和同廠同學付放明一道,同往歌樂山,中美合作所,烈士墓,渣滓洞,白公館,松林坡(楊虎城殉難處)游歷瞻仰。

  感覺和《紅巖》書中描述甚遠,不似那么猙獰,恐怖,倒覺山水清明,風景秀麗。游歷下來,細思也才有了《紅巖》中描述情景相似之感。

  那是失去自由甚至行將失去生命之人的感受。

  初到沙坪壩公園,曾偶入了“紅衛兵”陵園,幾百座大小墳塋,形式參差不齊,高低各異的碑身,銘記著時代烙印的碑文。

  想想那葬于墳塋下年輕的生命,真的觸目驚心,悲哉惜哉。

  愿得長久保留,這是民族的記憶。

  82年9月30日,機二系焊接專業教研室的所有老師和我們全體70多名同學,舉辦了一場茶話聯歡會。

  老師們各顯才藝,迎新,慶雙節,真的文才、藝才十分了得。

  同學們也踴躍發言,表達心聲,其樂融融之氣氛,至今難忘。

  故,在時過幾十年之后,尚有82年中秋國慶是同一天的記憶。

  進入83年盛夏,我們又開始了結業前近一個月的實習。

  前往自貢高壓閥門廠考察了高壓容器的焊接。

  在中國焊接材料廠,實地了解參觀了焊條、藥皮配方和生產工藝。

  在成都電焊機研究所和成都電焊機廠,同學們認真學習、參觀了各種弧焊電源和各式的特種焊接。

  最后在西金廠學習熟悉了不同材質的各種厚鋼板,采用不同弧焊電源、焊接材料的焊接工藝和過程。

  實習期順利完成后,在草堂寺舉辦了簡單但又隆重的結業儀式,每人都領到一本由校長江澤佳簽章,內載各科成績的重慶大學結業證。

  這結業證飽含了同學們一年來的心路歷程和艱辛付出,捧在手中自有沉甸甸的份量。

  結業儀式上,老師宣布我以總平成績位居第二名(第一名是來自廣西的在讀電大生),我是既高興又欣慰,如釋重負,這一年真的沒有白過!

  后記:

  回廠不久,因工作需要,我擔任了車間計調工作,這時又恰逢講文憑、講學歷年代的到來。

  無奈,我又踏上了溫習功課之路,參加了全國成人高考統考,并于84年考進了成都大學,在企管系工業企業管理專業學習,爾后勉強地混得一大專文憑。

  至此,最后結束了我一生的課堂學習生活!

【我在大學的學習經歷隨筆】相關文章:

大學經歷隨筆作文03-25

我的三天經歷隨筆04-05

作文:我的學習經歷08-01

我的悲慘成長經歷的生活隨筆10-29

我在紐約的經歷隨筆:校園劫匪06-27

我打鼓的學習經歷作文08-06

我的小學學習經歷08-21

經歷優美隨筆11-14

我的真實創業經歷隨筆散文03-26

人人狠狠综合99综合久久,欧美日韩国产精品中文,极品精品国产超清自在线,人人澡欧美一区
亚洲色中文字幕在线播放囯产免费 | 亚洲精品国产超清 | 亚洲国产天堂网精品网站 | 久久人人爽爽人人爽爽aⅤ 亚洲图片在线视频 | 亚洲字字幕在线中文乱码 | 精品一区二区亚洲一二三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