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子如此多嬌隨筆
相信大多數人認識的,都是歷史教科書上的孔子。高聳著的額頭,白須長眉的一張嚴肅面孔——畫像旁標注的盡是些引人睡意的名詞:教育家、大思想家、史學家、私學創始人,儒家學派創始人,政治家、哲學家……我仿佛聽到了孔老夫子的哈欠聲。
我揉了揉眼,畫像中的孔子卻狡黠地笑了。我看見他坐在扶椅上,蹺著愜意的二郎腿,伸手指了指我手中的《論語》,示意我翻開它。
這就是我與這位跨越時空的友人的初次見面。相熟之后的他,更是褪去了那層高冷的大神光環,一舉一動都變得生動嫵媚起來。這讓我感到興奮,因為我認識的,竟是這樣一個可愛的孔老夫子。
一、孔子愛罵人
孔子罵不罵人?當然罵!孔老夫子一身反骨,只是那充滿殺氣的一面被藏在了他的'溫良恭儉讓里。孔老夫子誰都罵,也誰都敢罵。上到衛國靈公要臣管仲,下到鄉夫野子地痞流氓,沒有誰是孔子沒有罵過的。而在他罵過的人中,中獎率最高的,莫過于他的弟子。宰予晝寢了,孔子立刻吹胡子瞪眼睛,罵他是朽木,是大糞;聰明一世的子貢對于管仲一人略有偏見,孔子沒好氣地罵他小鼻子小眼睛,將來怎么死的都不知道。然而在眾弟子中,被罵頻率最高,穩居榜首的,是子路:從最初的“哂之”,到后來直接被罵“野哉,由也”“小人窮斯濫”……子路和孔子之間的相愛相殺,已成為了《論語》的八點檔戲碼。然而孔子的這一罵,卻讓眾弟子的形象都豐實了起來,舊時孔家門前的生氣勃勃,熱鬧風光,由此也可見一斑了。
二、孔子很小氣
孔子是后世的偉大先行者,卻也是當世的一個失敗的政治家。身負治世之才而難受帝王重用,他的一生都在奔波的途中。他是個潦倒的理想主義者,這也成就了他一毛不拔的小氣性格。顏淵去世時,他的父親請求孔子賣掉車子,給顏淵買個外槨。面對顏淵這位他最喜愛與欣賞的弟子的最后請求,孔子拒絕了,因為自己身為士大夫品級的官員不可無車而行。當其門從厚葬顏淵時,孔子又“不悅”了:“不可”,他說。孔子對于禮制的拘守與小氣個性算是他偉大人生版圖上的瑕疵,卻也讓他脫去了“神”的色彩,有了“人”的味道。
三、孔子冷幽默
孔子周游列國,歷經數次磨難,命懸一線。
孔子帶領眾弟子每到一個國家,不是引起君主權臣的猜忌不滿,便常是與當地民眾發生沖突。于是孔子一行人總是逃得狼狽。一次在逃亡路上,他與弟子們散失了。子貢遍尋夫子不著,最后總算問到消息:“東門站著的那個人,額像唐堯,腰如禹,肩如子產,神情困頓,像一條無家可歸的狗。”找到孔子后,子貢把尋人時聽到的話,如實告訴了孔子。孔老夫子樂得笑了:“說我像方之賢人,這倒未必,而謂似喪家之狗,善哉善哉。”60余歲的老人在顛沛流離時說出這番話,有些無奈,而更多的,卻是孔子在災厄前的大氣與安定,是生命更厚重而真實的流露。而我也從這生死交關處孔老夫子的灑脫一笑,看到了一個不僅是溫良恭儉讓的孔子。
四、孔子很小資
孔子與門人坐,似無意而有意地問了一句眾人志向。子路,冉有認真地回答了治國之事。唯有曾點,一邊鼓瑟,一邊對這師生間的談話似聽未聽。輪到他說話時,他也似說得不甚切題。無從于家國情懷,曾點愿在暮春時,攜友同行,外出飲浴,風乎舞雩,歌詠而歸。孔子卻頷首低語謂然嘆曰:“吾與點也。”暮春佳節,風乎舞雩,歌詠而歸,一蓑煙雨任平生,是曾點的恬淡,亦是孔子的情趣。孔子的一生,一路有歌聲……
孔子如此多嬌,引無數弟子盡折腰。而我認為,孔老夫子吸引人的,不單是他的偉大高深,還有他那小奸小詐卻不失風流可愛的小個性,和那笑對生死的風流灑脫。后者更是他的人格魅力之所在,讓千年之后的我,也不禁謂然嘆曰:“善哉,善哉。”
【孔子如此多嬌隨筆】相關文章:
人生如此多嬌心情隨筆07-05
人生如此多嬌散文隨筆07-31
生活如此多嬌散文05-04
《江山如此多嬌》 教案09-13
生活如此多嬌作文03-23
生命如此多嬌的作文12-04
生命如此多嬌作文04-18
冬天如此多嬌作文06-30
江山如此多嬌作文08-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