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國云
一.背景與意義分析
素質教育是全面發展的教育,而新課改正是圍繞著這一發展目標應運而生的,而要使學生得到全方位的發展,就必須轉變教師觀念,強調學生在課堂教學中的主體地位,才能使學生既能學到知識,又能靈活運用,更能培養其各方面的能力。《統籌方法》一文的原理本應該是很復雜的,但作者的設例子,就讓學生既直觀地認識到統籌方法在現實社會中的重要作用,又理性地了解了統籌方法的科學原理,更培養了學生學科學愛科學用科學的興趣,可謂一讀多得。事實上,教學中的“一舉多得”正是新課標追求的新境界。
二.學習與導學目標
1. 知識積累與疏導:了解統籌方法的原理,認識統籌方法在現實社會中的重要作用。
2. 技能掌握與指導:學習本文設例、配圖表、作比較等說明方法。
3. 智能提高與訓導:通過讀、講、議、練等方法,交流互動、共同提高。
4. 情意修煉與開導:聯系實際,列舉平時生活中運用統籌方法的實例,體會科學就在身邊。
5. 觀念確認與引導:培養學生學科學愛科學用科學的興趣。
三.障礙與生成關注
統籌方法的原理在理解上有難度,而運用時對復雜的工序如何安排有難度;學生可能會將統籌方法用于社會實踐中去很感興趣,而對各環節的重要性各執己見。
四.學程與導程活動
(一)、檢查上課作業完成情況后導入新課:
我們在日常生活、學習、勞動中,無一不想節省時間、提高效益。如何才能少費時、少費事、多干活、干好活呢?著名數學家華羅庚先生寫的《統籌方法》就是專門解決這一問題的,認真研究,大有裨益。
要求學生先看課后思考題再朗讀課文。
(二)、快速默讀課文后討論分析。
1 第一段使用了什么說明方法?它在全篇中起什么作用?(下定義,總領全文)
講:數學方法──這是精確計算(時間或路程)的方法。第二句指明它運用范圍廣泛,實用性很強,以引起讀者重視。(板書)
2 “如何應用呢?”這一設問有何作用?(這是讀者最關心的問題,最能引起興趣;結構上又起到承前啟后的過渡作用。)
3 作者怎樣說明統籌方法的應用呢?
舉例──舉出實有的事例,用以證明自己要講的道理或事實。
設例──假設的例證,非事實例證。但這種設例具有廣泛性和代表性,因此也可以用來證明自己要講的道理。
4 燒水泡茶這件事有幾道工序?有幾種辦法?(除作者提出的三種外,還可鼓勵學生想出更多種來)哪種辦法最省時?為什么?
5 作者用燒水泡茶這一設例引出什么原理?體現在哪些方面?
明確:作者一例多用,在第二段第一層里,已將統籌原理應用到生產管理方面了。但這還不夠,于是又采用“拓展深入”的手法,再畫出兩幅圖表,由“抓燒開水這個環節”引出在近代工業管理中要抓住主要環節,主要矛盾。
6 統籌方法這一原理是否只能用在工業上呢?(學生舉例)
7 本文最后一個自然段能否刪?為什么?(這是全文結束語,意在說明:優越的社會主義制度更有利于統籌方法的廣泛應用,因此不能刪減。)
8課文中配了三幅圖表,一二幅都有文字說明,第三幅卻沒有文字說明。誰能看著這幾幅圖表用自己的話說明它們表達的意思?(抽答)
結合學生回答歸納:這三個箭頭示意圖又稱“統籌圖”。第一個箭頭圖,在調查的基礎上標出完成一項工程(或任務)所需的時間和各工序之間的關系,初步說明了統籌方法的原理及其應用。第二個箭頭圖,通過簡化把各項有直接關系的工序聯系起來,找出主要矛盾線。這對復雜的工程尤其重要,便于合理地調配工序,減少窩工,從而保質保量高效率地按時完成任務。第三個箭頭圖,進一步簡化,概括為數學公式,應用性更廣。
在復雜的工序中,難以一一用文字表述,改用數目字,簡單明了,有利于指揮施工。總之,以圖表輔助說明,具有直觀形象清楚醒目的特點,這種說明方法效果很好。
9統籌方法用于實踐:
(1)請同學們聯系實際,談談生活中哪些工作可運用統籌方法的原理來合理安排(同學們討論、交流,然后推薦代表發言)。
(2)某同學每天下午放學后5點10分到家,他要做這幾件事:①做作業(30分鐘)②燒飯(40分鐘 用電飯煲)③打掃院子(8分鐘)④洗電飯鍋(3分鐘)⑤整理桌凳(2分鐘)⑥淘米(3分鐘)他必須趕上父母親6點下班回來正好就吃飯。
抽3位學生在黑板上設例繪成統籌圖表,大家選擇最佳一種。
(四)、布置作業
1 、列舉學習生活中運用統籌方法的實例,并指出哪個是主要環節。
2 、自己設例并繪出統籌圖表,并分析各環節安排的意義。
五.筆記與板書提綱
統籌方法
華羅庚
① 介紹什么是統籌方法及其實用范圍
②設例具體說明統籌方法的特點、原理及應用
③補充說明:應用前景廣闊
洗電飯鍋 淘 米 燒 飯
吃 飯
做作業 打掃院子 整理桌凳
六.練習與拓展選題
1.課后第一、二題。
2.列舉學習生活中運用統籌方法的實例,并指出哪個是主要環節。
3.自己設例并繪出統籌圖表,并分析各環節安排的意義。
七.個別與重點輔導(此略)
八.反思點滴
下面就結合新課改精神,談談本次備課后的反思。
(一)、語文教學中師生的教與學的關系
從教師在課堂教學中的作用來看,教師應是高速公路的引橋、路標,能讓學生找到適合自己前進的速度和坡度,能讓學生認清正路與岔道。教師教學的成功與否就在于是否讓每一個學生都走上了正路,都找到了適合自己前進的速度和坡度。從另一個角度來講,是否使每一個學生都有進步及成功的體驗。而新課改提倡教師是學生全面發展的關注者,應對每個學生的成長和發展負責,采取一切可采取的方法去促進學生發
展,只要有利于學生發展的方法都是對的。
新課改是一種思想理念,在它的指引下,教育必將發生深刻的變化,在課堂教學中,教師應該是新課改理念精神的具體體現者,只要教師認清自己的角色,其課堂教學必將是體現新課改精神的成功教學。
從學生的學習方式上來看,新課改倡導教師在教學中要創設一種和諧的學習氛圍,讓學生在其中自主、合作、探究地學習,強調注重學生的學習態度、獲取知識的過程和形成正確價值觀的過程,特別強調要激發培養學生終身學習的愿望和能力。這就要求我們的教師在教學中注重讓學生主動參與、樂于研究、勤于動手,培養學生搜集處理信息的能力、分析解決問題的能力、交流合作的能力。就要注重對學生學習方式逐步改變。在課堂教學的結構上,學生要根據教師提示的范圍去自問、自構、自測、自評、自饋,學生在這個過程中學會了自己找問題自己解答的方法,學會了與他人的合作,提高了探究問題的能力,一旦這些形成習慣,學生自學的能力就會增強,學習的興趣就會提高。新課改中促進學生發展的目的就得以體現。
(二)、具體教學中應注意的幾個問題。
1、不能忽視基礎知識的教學。新課改強調對學生思維能力的培養,但并不否定基礎知識的教學,新課改的目標中提示要改變“過于注重知識傳授”的片面現象,只是說知識傳授在傳統教學中做過了,只要糾正就可以了。這就要求我們在教學的自學環節和練習檢測的環節中注重基礎知識的教學。否則,一切都是空中樓閣。
2、對學生的評價要多激勵,不能粗暴。每個學生都有積極向上、渴望成功的愿望,教師要在教學中投入自己全部的情感,去理解學生,只要發現有閃光的地方,教師就給予充分的肯定,學生獲得積極的情感體驗是教學成功的關鍵。
3、注意課本的延伸。教材作為一種教學資源,不會面面俱到,必然會有缺陷,新課改提倡以課程標準為準,可以適當的補充和改變,教師應在指導自學和分層練習時加入一定的拓展練習,尤其是語文教學,課程標準提倡擴大學生的閱讀面,教師就要在這方面下工夫,才能更好的達到新課改的目標。
〔作者簡介〕
朱國云,男,1986年畢業于南通師院中文系,后就讀于南師大心理學碩士研究生班;先后主持了省“九.五”教科研重點項目的子課題:“班集體建設與學生個性發展”的課題實驗,省“十五”規劃立項的子課題:“語文雙五自協同教學”的實驗;指導學生發表文章20多篇,自己撰寫的論文有30多篇在市級以上報刊雜志發表或得獎,主編或參編了《中考佳作》《學生獲獎征文集錦》《語文快速解題》等書,出版了個人專著――《花季集》;曾多次開設省市級開課,受到記市級三等功的表彰。所帶班級先后被評為校文明班、“江蘇省先進集體”、“全國優秀班集體”;個人被評為校德育帶頭人、崇川區骨干教師、“南通市學術帶頭人培養對象”、 “全國班集體建設優秀班主任”。
通信地址:江蘇省南通市虹橋二中
Post:226005
E-mail:zhuguoyun@163.com
Tel:0513-5070583
作者郵箱: zhuguoyun@163.com
[《統籌方法》課案設計及反思--新課程與語文課堂教學(網友來稿) 教案教學設計]相關文章:
1.語文課詩經的教學設計
2.關于成語故事的課堂教學反思
3.美術課堂教學反思隨筆
5.數學課的反思周記
6.周記數學課的反思
10.教學設計與反思互評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