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進平凡的世界--平民單元寫作指導》
一、教學目標
1、認知目標:學會立意“口子”要小,要辯證客觀、新穎深刻;學會選材要準確、典型、新穎鮮活。
2、情感目標:引導學生關注平民,樹立平民意識。
二、課前準備
1、學生采訪身邊的平民,做好采訪筆記;
2、學生閱讀以平民為主題的作品與文章,寫好讀書筆記;
3、學生交流閱讀和采訪的感受,并以“平民”為話題寫一篇文章。
4、學生閱讀例文,為課堂討論作準備。
三、教學過程
1、導入
臺灣藝人李宗盛有一首膾炙人口的《凡人歌》,歌中唱到:“你我皆凡人,活在人世間。終日奔波苦,一刻不得閑。”歌中吟唱的“凡人”就是平民。我們在第一單元的學習中,已經結識了幾個個性鮮明的平民。有善良本份又不免自私狹隘的農民陳奐生,有忠厚老實的三輪車夫老王,還有愛慕虛榮卻又勇于負責的瑪蒂爾德。在課堂外,我們又閱讀了大量以平民為主要題材的文章和作品,采訪了自己身邊的平民,了解了他們的生活和他們對生活的態度。前幾天,同學們已經完成以平民為話題的作文,暢談了自己的感受與見解。那么,今天這堂課,我們將從立意與選材這兩個角度來一起探討怎么寫好這篇作文。
2、學生談談自己是怎么立意與選材的
教師:我們這一次的寫作對象是平民,從立意到選材都應該緊緊圍繞平民進行。但是,首先我們必須明確平民的內涵,平民是指哪些人?他們與其他階層有什么區別?這些問題必須要弄明白,否則無論是立意還是選材,都有可能發生偏差。
3、例文作者所在小組展示演示文稿
4、作者談談自己是如何立意以及選材的。
教師預設提問:你的中心論點是什么?你怎么得出這個觀點的?圍繞這個觀點,你選用了哪些材料?為什么選用這些材料?
5、學生從立意和選材兩個角度討論例文的優缺點。
教師:清代戲曲理論家李漁說:“古人作文一篇,定有一篇之主腦。主腦非它,即作者立言之本意”。可見立意的重要性。然而,一篇文章光有主旨是不夠的,主旨是靈魂,材料是血肉,沒有血肉的靈魂不成為生命,可見材料的選用同樣很重要。接下來,請同學們從立意與選材這兩個角度來評價這篇文章。
教師預設提問:
(1)關于“平民”,我們有哪些內容可寫?作者的議論是否都涉及到了這些方面?你認為該不該面面俱到?為什么?(立論“口子”要小)
(2)唯物主義強調看待事物應客觀辯證,本文在立意上是否符合這一點? (立論要辯證客觀)
(3)工商界有句話,叫“人無我有,人有我好”。這篇文章在立意上有沒有做到這一點?(立論要新穎深刻)
(4)作者在證明他的觀點時所選用的材料是否真實,是否具有足夠的說服力?(選材要準確典型)
(5)作者選用的材料夠不夠新穎?有沒有時代感?(選材要新穎鮮活)
6、教師總結立意和選材的要求
立意:“口子”要小 選材:準確(真實、切合題旨)
辯證客觀 典型(代表性、權威性)
新穎深刻 新穎鮮活
7、反饋練習:學生四人一組,根據要求評價另一篇學生例文。(如果有時間)
8、布置作業
根據立意與選材的要求修改自己的文章。
9、課堂總結
今天這堂課,我們明確了立意與選材的要求,懂得了文章立意“口子”要小,要準確客觀,還要新穎深刻;選材要做到準確典型、新穎鮮活。同時,我們也對平民問題有了比較全面的認識。其實,我們就是平民中的一員,正確對待平民,就是正確對待我們自己。當然,在座的各位有朝一日有可能憑借自己的努力某一領域的精英人物,但是無論我們是否是平民,我希望大家都能具有獨立的人格、自由的思想、高貴的氣質、平民的情懷!
[《平凡的世界》--平民單元寫作指導(人教版高二選修) 教案教學設計]相關文章:
8.作文課指導教案
10.寫作教案設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