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面對學生的回答(人教版九年級選修)

發布時間:2016-12-4 編輯:互聯網 手機版

 如何面對學生的“回答”

            黎揚軍

中國的教育制度可以為群眾提供很好的教育,卻失去了中國的達爾文和愛因斯坦。因為中國的教育制度過分強調每個人樣樣都好,樣樣搞統一,從小把他們訓練得十分馴服,從小灌輸要聽大人話的思想,不容許有獨立見解,更不允許有愛因斯坦那樣“胡說”讓老師回答不出而難堪的現象出現。

    曾有老師有過這樣的經歷:在一次語文練習課上,他讓學生給詞語找家。一個學生把爸爸分到交通工具一欄。立刻引來其他同學的反駁:“爸爸不是交通工具。”老師也很愕然。“爸爸怎么會是交通工具?”于是讓這位學生解釋原因。“在家里或上街的時候,爸爸經常給我當馬騎,他不就是交通工具嗎?” 

    “爸爸是交通工具”多么荒謬的一句話呀!可當我們聽了學生的解釋后,這句話又變得那么的自然,那么的有創意。而這許多本可以成為自然而又富有創意的東西,卻往往因為我們老師的固執,未能給學生一個解釋的機會,未能去傾聽學生的心聲而變得荒謬。 

    面對這種學生的“回答”,老師們該怎么辦? 

   《語文課程標準》提出“應尊重學生在學習過程中的獨特體驗。”其實這里可改為“應尊重學生在學習過程、生活過程中的獨特體驗。”多給學生一個解釋的機會,多聽聽學生的聲音,就多給學生一個展示自我獨特體驗的機會。這些獨特經驗猶如一個個奇異的景觀,形成一條條美麗的風景線,會極大地豐富課堂。如不給學生解釋的機會,就會錯過這美麗的風景線了。猶如火車在行駛中,沿途有著許許多多的湖光山色,可你卻沒抬眼望窗外,那又怎能欣賞到美景呢? 

   素質教育要求我們走出“聽話教育”的誤區,學生對老師的服從是一種理發的服從,一種真理的表示。冰心老人提出的“淘氣的男孩是好的,淘氣的女孩是巧的”的說法這兒也是很適用的。 

    多聽聽學生的聲音,就多保護了一次學生發言的積極性。每一個同學都有他自己獨特的想法,只要你愿意去聽,去細心地感受,多給他們說的機會和言論的自由,你就會深入到他們的心靈深處,探知他們的需求和渴望,由此,你也會在教學方面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 

    陶行知先生曾就“貓和老太太有什么相同點”分別問過中學生和幼兒園的小朋友。中學生說:都有生命,都會呼吸;而幼兒園的小朋友則說:都怕冷,都愛吃魚,都愛睡覺,睡覺時都愛打呼嚕,平時都愛自言自語。論文化知識水平,中學生比幼兒園小朋友高得多,為什么答案卻遠不及后者精彩?這就是長期追求一個答案的教育,扼殺了學生的創造力。“讀死書,死讀書,讀書死”而不是“活用書,用活書,用書活”。學生在許多看似“胡說”的話語中包含著開拓與創新,在我們的教育中,不能培養“五分+綿羊”的標準件,要造就一代有責任感,有開拓精神、創新意識,有交往能力和終生學習本領的一代新人。 

    多聽聽學生的心聲,既是了解學生內心世界的一個重要途徑,也是給教師一次挑戰,充實自我的機會。例如在教學《送東陽馬生序》一文時,在理解、分析課文內容后,讓學生小組討論:作者家貧嗜學,樂以忘憂,在老師面前畢恭畢敬,不敢出言,當代中學生應該如何看待這種學習態度和從師尊師方式?經過一番合作,同學們有了自己的答案。有一小組的同學認為:作者的學習態度在當代的中學生身上較少發現,但這種學習態度是很值得去欣賞和學習的。不過不贊成作者從師尊師的方式。沒錯,老師是應該值得尊敬的,但不能唯師是從,應該要有自己的想法和意見,要有自己的思想,要敢于向老師發問。同時,作為老師,也應該放下師道尊嚴,應該從高高的講臺上走下來,深入到學生中間,和學生融洽在一起,讓學生感到教師平易見人,和藹可親,使學生樂于和老師交往,讓學生主動地參與學習實踐。這一席話,在看重師道尊嚴的老師聽來,不是“胡說八道”嗎,可這不僅是學生的心聲――學生需要的不再是孔子似的老師,而是朋友關系、伙伴關系似的老師,同時,學生在某一個層面,某一個向度的知識,體驗其語言的豐富性,思維的獨特性已越過了我們;而且給我們教師提出了一個嚴峻的問題:我們要放下師道尊嚴,露出友善的笑臉,用天街小雨般的愛感化每一棵成長的幼苗;當我們走下“神壇”,坐在學生們中間,以潤物細無聲的熱情滋養每一顆幼小的心,此時,課堂就成為師生共同融筑的溫馨的“家園”,教師就能夠成為學生可以信賴的知心朋友,拉近了師生間的心理距離,制造了一種充滿人性美的氛圍,每一個學生也就能敞開自己的心靈,把自己的真實的世界展露出來,這樣也有助于他們心靈的健康成長,有助于新課程的教學。 

    校園流行不少學生自編的歌謠,而且這些歌謠幾乎毫無例外地都受學生們的歡迎,原因何在?我們給學生“胡說”的機會太少了,他們只能用這種方式表達心中的不滿。如一首《真心英雄》:“在我心中只有老師最兇,天天把我留到七八點鐘;回到家中就是爸爸最兇,天天把我打得鼻青臉腫;爸爸走了就是媽媽最兇,天天把罵得一竅不通;媽媽走了就是奶奶最兇,天天把我餓的饑腸寡肚;奶奶走了就是老子最兇,老子才是真的真心英雄。”唱出了學生的苦悶與憤懣。 

    又如《我多想唱》:我想唱歌可不敢唱,小聲哼哼還得東張西望,“高三了還有閑情唱”,媽媽聽了準會這么講,高三成天悶聲不想,難道這樣才是考大學的模樣,可這壓抑的心情多么悲傷,憑這怎么能把大學考上……生活需要七色陽光,年輕人就要放聲歌唱,媽媽媽媽呀你可知道,鎖上鏈子的嗓子怎么歌唱……生活需要七色陽光,老師媽媽呀不要生氣,生活本來就是這個樣,生活本來就是這個樣…… 

    這些歌謠是校園苦行僧的最強烈的反叛情緒,是他們的共同體驗,共同意識傾向,共同的呼喊。 

    因此,在大力推行素質教育的今天,我們應多聽聽學生的聲音,甚至是“胡說”,要讓學生明白,通過我自己的感受得來的東西是可貴的,是有價值的,這樣,學生們就會更仔細地體驗生活,從而得到新的感受,更能不斷的探索、創新。 

    我們的教育不應只是知識的傳授,更應是人的教育,是人與人之間心靈與心靈的互動,心靈的相互啟迪。面對學生的“胡說”,我們應大膽地說:“你真行”。我們所要培養的是一個個鮮活的,富有個性的,創造性的人。因而我們教師必須以自己的心靈教學,真正視學生為朋友,我相信,只要我們允許學生追求精神與思想的自由,追求獨立完整的人格,追求心靈的豐富與滋潤,多聽聽學生的心聲,學生一定會成為我們的“鐵哥兒們”! 

    新的課程改革需要我們每一位教師不斷地探索、實踐、領悟。與此同時,不要忘了多和學生交流,多聽聽他們的“心聲”。

 

[如何面對學生的回答(人教版九年級選修)]相關文章:

1.化學選修3試題及答案

2.化學選修5試題及答案

3.化學選修3教學課件

4.生物選修1教學計劃

5.地理選修三知識點總結

6.化學選修4知識點總結

7.九年級化學教學計劃人教版

8.九年級人教版《 雨說》教案

9.人教版九年級《陳涉世家》教案

10.人教版九年級化學復習課件

人人狠狠综合99综合久久,欧美日韩国产精品中文,极品精品国产超清自在线,人人澡欧美一区
亚洲夜夜性夜综合久久 | 亚洲一级在线爱潮 | 亚洲一区二区三区不卡国产_亚洲 | 日本日本乱码伦视频网站 | 欧美日韩国产一区二区三区地区 | 伊人久久大香线蕉亚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