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州歌頭
1、 了解作者的生平及詞創作特點(在詞史上張孝祥市上承蘇軾下啟辛棄疾的重要橋梁)
2、 了解作者寫作此詞的時代背景,幫助把握本詞思想內容
3、 本詞上闕寫景為主:“望”領起寫眼前景,“追想”領起往昔景(寫昔日風物繁華而今成邊地的淮河兩岸的肅殺的環境和氣氛),寫靖康之難,中原易主,北中國文化昌明之地早已彌漫著一片膻腥之氣!翱础被赝矍,寫金人的將帥在領兵行軍,令人觸目驚心。景物描寫錯綜變化,眼前的、往昔的、近的、遠的、白天的、夜晚的,紛然雜呈而又井然有序,有層次又有深度。(景中透出凄涼、肅殺、驚心動魄的悲慨之情)。
4、 下闕以寫情為主,“念”以下七句,寫徒具雄心,虛度年華,“渺”一下七句,寫對南宋王朝的失望,“聞”以下六句寫人民盼望收復中原的失望傷心及作者的悲憤之情。
5、 領會詞中作者的愛國之心,豪放之氣,悲壯之情。
6、 對比手法。領會敵占區景象與敵人活動的頻繁猖獗和“悄邊聲”“靜烽燧,且休兵“的對比所揭示的深刻內涵。
7、 領會語言精煉形象的特點
[《六州歌頭》備課要點]相關文章:
1.英語科組備課總結
2.有關備課總結
3.英語學科備課總結
4.集體備課教案
5.生物集體備課總結
8.集體備課話動總結
10.小學音樂備課組總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