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級:七年級 課型:專題探究 課時:2課時 執筆:韓云生
審核:備課組長 時間:2014-12- 班級: 姓名:
教學目標:
1.通過學習,讓學生學會積累、運用。在整個學習過程中,提升讀、議、辯的能力。
2.通過學習,提升對狼的正確認識。
3.通過學習,讓學生深切的認識到生態平衡的重要性,從而激發學生的環保意識。 第二課時
一、導入新課(由復習蒲松齡的《狼》導入)
在剛剛學過的蒲松齡的《狼》一文中,狼給我們的印象是貪婪、狡詐的,除此以外,我們還了解有關狼的什么知識呢?今天我們就來對狼這一動物作個小小的研究。
二、自主學習
1.說起狼,同學們的腦海里一定會出現許多關于狼的故事或者成語、諺語。請說說你所熟知的故事或者成語、諺語。
2.除了我們中國有許多關于狼的生動形象的描述,其他國家的語言中也有許多關于狼的形象化說法。比如英語中就有這樣的說法:
The death of wolves is the safety of the sheep.(狼死羊安。)
The wolf may lose his teeth , but never his nature. (狼的牙齒會掉,本性卻改不了。)
3.同學們能否從剛才交流有關狼的故事、成語、諺語中看出狼歷來在人們心目中的形象是怎樣的?(貪婪、兇殘、狡猾……)
4.對于這種動物,人們又會有怎樣的態度呢?(懼怕、厭惡、憎恨……)
三、交流并討論
5.然而,我們課本上那篇畢淑敏的散文對狼的態度卻與眾不同,請同學們快速閱讀課文,看看作者在文中對狼表現出怎樣的感情?
6.母狼的智慧表現在哪里?
7.文中老獵人說“僅次于人聰明的動物是狼”,你同意他的觀點嗎?
8.剛才我們所討論的對狼的態度都帶有一定的情感傾向,我們來 看看科學
家又是怎樣來描繪狼的?請看課本上《中國大百科全書生物卷》“狼”詞條。
四、辯論
8.從小家長和老師就教育我們要做個“好孩子”。能獲得“好孩子”這一殊榮的,或者像羊羔一樣溫馴,或者像小牛一樣憨厚,或者像兔子一樣謹慎,像小鳥一樣依人。如果現在要求我們以強悍的姿態去做一匹狼,你是贊同還是反對?我們來展開一場小小的辯論。(按觀點的不同,將全班同學分為正、反兩方。雙方各選派三名代表組成辯論隊)
9.辯論的程序:
第一階段:雙方主辯手對各方的觀點進行陳述,時間各3分鐘。
第二階段:自由辯論,每位參辯隊員均可自由發言,時間為10~15分鐘。
第三階段:雙方主辯手進行總結性發言,時間各3分鐘。
第四階段:辯論主持人作評論,并宣布辯論結果。
五、總結深化
10.今天的這場辯論不在于分出誰勝誰負,關鍵是就如何看待和處理問題,應當從中受到一點小小的啟發。(請同學談辯論后受到的啟發)
11.今天這節課,我們主要是想通過對“狼”的探討,學會辨證地看待和分析問題。同時,我相信,同學們在查閱和搜集資料的過程中,也一定感受到了自主學習的樂趣,甚至還有異想不到收獲!希望同學們在今后的學習中能更多的發揮自己的主觀能動性,積極的探索、研究。
六、布置作業
查閱資料,寫一篇關于狼的小論文。
七、教(學)后反思
韓云生
[專題探究《狼》第二課時 教案教學設計(蘇教版七年級上冊)]相關文章:
1.橋的第二課時教案
5.六國論第二課時教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