享受內心的安寧人生哲理
有人出了個題目給兩位畫家,題目是“安靜”,讓他們各畫一張表達同一意思的畫。
一人畫了一個湖,湖面平靜,好像一面鏡子;另外還畫了些遠山呵湖邊的花草,讓它們倒映在水面,也看得清清楚楚。
另一人則畫了一個急遄直瀉的瀑布,旁邊有一顆小樹,樹上有一根小枝,枝上有一個鳥巢,巢里有一只小鳥,但那只小鳥正在窩里睡覺。
這個畫家是真正能了解安靜的真義,前面一個所畫的湖面,不過是一池死水罷了。
真正能靜下心的人,不會像孤芳自賞的水仙,而是有隱于野的心境、入于市的淡泊、登于朝的氣度,和光同塵,抬得起頭、彎得下腰,于熙攘人群中享受內心的安寧。
大海因為能容,所以百納其川。一個謙虛的人,勇于向人請教,無論是在學習、工作還是生活中,都能受益匪淺。同時,由于他的謙敬,自然容易獲得他人的好感,增加增加學習、上進的機會,從而練就更多的才能,成就更加完美的人生。
孔子是至圣先師,我們這些凡夫俗子,當然是不能和他相比的。但孔子仍然能夠秉持謙虛的態度,不恥下問,從而使自己的學識呵修養,上升到了一個讓人無法企及的高度,所以唯有謙虛才能受益。
謙虛的人,路越走越寬廣,也會受到他人的尊重;而驕傲的人,則不易為別人所接納,并且容易為自己樹立敵人。
謙虛的人對待事物,有一種心平氣和的神態。得意時淡然視之,失意時泰然處之。當真去留無意,寵辱不驚。謙虛的內心和諧、心胸開闊的表現,而不是表面狹隘、口是心非的偽善。
謙虛有時候會被看成是軟弱。其實這種生活態度與其說是軟弱,不如說是品嘗過人世辛酸之后的一種成熟。反倒是那些夸夸其談、膚淺輕薄、不以為然的人,才會對這個問題表現出一種無知張狂的強勁,一種內心虛浮的強硬。真正智慧的人,是屬于謙虛謹慎的人。
謙虛不是沒有立場的順從,不是隨聲附和的討好,不是優柔寡斷的自卑;謙虛是海納百川的`渾厚,是胸懷若谷的博大,是為人處世的踏實沉穩,是對待工作的平靜坦然。
謙虛對于健全的人格來說是不可缺少的。保持謙虛,能讓我們正確處事,敢說真話,關心別人的利益;謙虛能促使我們更有自知之明,讓我們更能以誠待人;謙虛的人知道自省,每當發現缺點和不足,便及時改正,從而完善自己的品行。
謙虛意味著識大體,顧全局,不以自己的利益為重,堅持真理,堅持做正確的事;謙虛意味著不吹噓,不浮躁,不驕傲,不狂妄,不貶低別人抬高自己。
謙虛源自一種認識,即個人的生活只是整個社會的一部分。我們不可能與世隔絕而單獨存在,凡事也不能按照自己的意愿去做,個人無法控制周圍的環境和先天因素。謙虛能夠幫助我們選擇正確的方式去適應環境,從而使我們與環境完美結合。
【享受內心的安寧人生哲理】相關文章:
尋找內心的安寧隨筆12-25
安寧的真諦人生哲理05-10
描寫內心安寧靜的優美語段12-25
人,真正的富有,是內心的安寧_名人名言03-14
觸動內心人生哲理04-10
聽從內心的召喚人生哲理04-10
留住你的內心人生哲理05-08
聽見自己的內心人生哲理01-27
享受思考的樂趣人生哲理05-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