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門街隨想經典散文
一座曲靖城,我覺得最美的記憶和最文化的景致,就集中在一條西門街。
西門街兩側的木房,在這座城市里,斑駁著時代的許多印痕。窄窄的街道,從東而西,氤氳著一些市井的奔波風塵,一些熙攘的風煙嘈雜,一些粲然的文化氣息。窄窄的西門街,悠悠的西門街,一天的光景里,蕩漾著販夫走卒的吆喝,食客行人的平平仄仄。
一條街,有新鮮靈活的韻律,有俏皮生動的氛圍,有古韻古香的老舊鋪子,整日就吸引了紅塵男女,或來采買菜蔬果食,或淘古玩物件,或品美食小吃,光環縈繞,一條街就恍如夢境。樓房紅柱早已被風雨腐蝕,失去了明麗,一縷斑駁,久遠了人的遐思,不知遺落在低屋矮墻上的時光滄桑幾訐,城垣深處的故事隱了多少恩怨情仇。
陽光一抹,斜照著西門街。流年漫長,悠悠遠逝,一條西門街就像一條輕飄飄的緞帶,在緞帶里隱藏的卻是一份厚重,靜靜地躺在陽光之下,發出一些亮眼的光。街道兩側,日常家私,舊書古玩,藥鋪食館,地攤小吃,蔬菜果品,構成了一街活潑潑的風景。熙熙攘攘的人群,討價還價的嘈雜,各色人等,就在西門街悠悠地打發著歲月,經營著人生,給一條城市小巷涂抹上了一道濃郁的市井文化標簽。
街上,有一些老人,聚在一起,抽一袋旱煙,喝一壺老茶,或曬了太陽,下著象棋,搓著麻將。面容平和,慈祥安寧,淡淡地看了淡淡的歲月,品了陽光風雨,悠悠然然。就在這樣的一條繁華而不失古樸的街上,我喜歡坐在賣了吃食點心的攤前,要一碗小鍋米線,或一碗蒸餌絲,慢慢地吃,慢慢地看了過來過往的人。聽著那些吃店老板,綿綿的吆喝,內心的祥和就伴了一縷煙火,在這西門街飄散開來。抬頭,對面藥材鋪里的老中醫,帶了一副眼鏡,一手捋了胡須,一手執了書卷,就坐在屋檐下,恬淡得很。整個西門街就是一幅市井浮雕,氤氳著市井文化的氣息,彌漫著濃郁的生活味道。
小吃店不僅經營早點,還兼了些炸洋芋炒飯的營生,緊挨了一家舊書店,店主是一家地道的農村人。一個十幾平米的房子,里面擺放了三四張小條桌,一個工作臺,就支在靠里的墻邊,幾個煤氣罐在墻角并排擺著,一開火,藍色的火苗就躥上了灶臺。幾口小鍋放在煤氣灶上,撲撲地冒著熱氣。男人在灶臺上熟練地工作著,女人熱情地招呼著進店的食客。而靠近門邊的一張方桌上,一個孩子正低著頭,安靜地做著作業。一家三口,就這樣地在煙火中忙忙碌碌,經營著他們一家人的幸福。說到幸福,男人總是憨厚地笑,用手捋了額上的頭發,回過頭,看著女人嬌小的身影,看了埋頭做著作業的女兒,一臉的安然平和,帶了淡淡的滿足。原來,一家人的相依相偎,就是幸福。
這個情景,讓我想起了多年前記憶中的一幕:一次在昆明的街上閑逛,遇上幾個擦鞋的四川人。其中一個行動不是很方便,懷揣了一本書,拎著擦鞋的用具,趔趄著經過我的身邊,用嘶啞的聲音,請求為我服務一次。他說話的語氣讓我不容拒絕,我坐下來,在一個矮矮的凳子上,看他熟練地幫我擦著鞋子,他的手有一些粗糙,衣服雖破舊了一些,但卻干凈整潔,雖然風風雨雨,他的頭發卻打理得精精神神。我看不出生活在社會底層中的人的猥瑣和怯懦,這是一個精致的人。他邊擦著鞋子,邊和我聊起了他的家鄉,他的家庭,他擦鞋的過往。看他一臉的滿足,我讀不出平民生活慣有的`那些抱怨、躁動和戾氣。他說老家婆娘的溫柔,說讀書孩子的乖巧……那一分鐘,我明白了什么才是幸福——原來,勞動著,有念想,就是幸福。
人生艱辛,自不用說,盡管很多人都生活在浮華世界的底層,扛著風雨,肩著負荷,紅塵中來來去去。卑微的身影,日復一日地穿梭在繁華里,不在乎輕蔑,不在乎不屑,安然樂活,淡定滿足,我想,只要靈魂尚未干涸,即便身如草芥,那也一樣的充實、富有和精彩。
很多年過去,那一幕卑微者的滿足,今天在西門街上,我又一次感受到了。辛苦忙碌但人生卻不將就,不茍且,用了自己的雙手,經營生活。我想,人生的亮度、風采、幸福,也必在一雙手上越來越燦然。
幸福的解讀,有不同的詮釋。但有一種幸福,是植根于市井之中的淡定與豁達,恬靜與安詳。即便紅塵中凄風苦雨,也讓人如癡如醉。貧窮亦或富有,疾病亦或健康,他都能開悟人生在不卑不亢中尋得釋然,不悲不喜中獲取安寧。就像西門街上來來去去的販夫走卒,熙熙攘攘的凡夫俗子一樣。一條西門街,在了煙火里,風雨中,陽光下,安安祥祥。而在西門街上生活的人,也在了煙火里,風雨中,陽光下,平平淡淡,經營著自己,經營著人生,也經營著西門街的未來。
假使,有一天西門街從生活中消失,我還是要說,西門街,不是曲靖城的靈魂所在,但卻是曲靖城里最勾人情懷的景致。
【西門街隨想經典散文】相關文章:
隨想的散文04-18
隨想經典散文11-20
街樹散文11-09
北屯的街散文11-10
街樹的散文10-07
西游隨想散文03-20
信的隨想散文01-28
秋思隨想散文04-23
桃花隨想的散文04-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