親情演繹購樓記散文
父母的單位要拆遷,購樓成了問題。雖然父母生養了我們四個孩子,可條件稍好些的只能算我了。所以,盡管父母不開口,我還是暗自思忖、盤算了起來。
其實,說起條件,我和丈夫都是清貧的工薪階層,一般的生活開支肯定沒問題,但說到購樓,難度還是蠻大的。可眼見辛苦了一輩子的父母晚年再為住房發愁奔波,又實在于心不忍。“買吧,”合計來合計去,我和丈夫最后還是下了決心,“雖然現在難點,但將來不會落下‘子欲養而親不待’的遺憾。”
因遠在家鄉千里之外,我只能電話告知父母自己去選樓,選好后由我和丈夫來付款。兩天后,父母來電話,說看中了一間平房。我當時在電話中就有些不高興,責備父母不聽話,那么多樓房不看非要去看平房,難道燒爐子掏爐灰這些瑣事還沒做夠嗎?“唉,”看我真的生氣了,父親在電話那頭才說,“平房不是便宜嘛,樓房我們看了,再便宜也得十幾萬元錢,我們怎么忍心讓你花那么多的錢?”聽父親這樣說,我好感動,便對父親說:“你和我媽都這么大歲數了,換一次房子再不換個樓房享受享受,叫我們心里怎么好受。再說,別人的父母都能住樓房,我的父母差啥?”
接受了我的“批評”后,父母開始把目光從平房轉向樓房。兩天后,父親打來電話說他和母親看中了一間四十平米的樓房。“太小了!”我一口否定。不用問,我就知道是父母不舍得看大的,于是給了他們一個充分理由,“這么小的房間,等我回去看您們時住哪兒?”
有了這個看似合理的理由,父母的“膽子”稍稍放大了些。第二天便電告我看好了一個六十六平米的',因為是六層,價錢也便宜不少。我一聽,氣得險些蹦起來:“您們那么大歲數住六樓能行嗎?誰放心啊?”父母這回也火了,在電話里和我喊:“那沒別的了,現在買樓的比蓋樓的還多,只能是這個了!”“不行!”做了他們半輩子女兒了,他們倆那點小心思我不用揣摩便一清二楚,不給他們點“脅迫”他們是不會照我的意愿去辦的。于是,我嚴肅地、一字一句地告訴他們說,不找個低層一點的,我是不會付一分錢的。
本想這一次父母會乖乖地按令行事,不成想兩天后他們又選了一間五層的五十平米的。當時我那個氣呀,對著電話責問他們:“五層和六層有什么區別嗎?你們就不能看個低層方便點的嗎?”
這次,父母很聽話,真的看了個三層六十六平米的。可聽了價錢,我又覺得不對勁兒,這么好的樓層,價格還不到十萬元?我沒再理會父母在電話那頭的“挺好,不錯”,一個電話直接打給了姐姐,請姐姐幫忙看看父母選的那間樓房是不是有什么問題。很快,姐姐回了話,說那間樓房在陰面,加之后面的樓房挨得太近,所以采光特別不好,恐怕白天里都得需要開燈……
看來真的不能再相信父母了,我只好拜托姐姐代替父母去選房。經過挑選,最后,一間四層七十五平米的樓房被我和丈夫徹底敲定,并訂購下來。
雖然“選樓”、“購樓”都已落下帷幕,可父母到現在還經常在電話中跟我念叨:“唉,買這么好的樓房干嘛,得多花多少錢啊?其實四十平米的房間也夠我們住,五、六層的樓梯我們也還能爬得動,你們也不容易,能省點不是?”
父母半是責備半心疼的話語,讓我的鼻子酸酸的。每次想到他們為了給我省錢,大街小巷地去找那些價格偏低的高樓層、小面積或者有毛病的住房時蹣跚顛簸的樣子,我就心疼得想跟他們發脾氣。好在丈夫勸我:“父母愛我們才會這樣的,我們就當和父母共同演繹了一場親情‘購樓記’如何?”
【親情演繹購樓記散文】相關文章:
親情記散文12-24
親情記的散文10-30
人生演繹的散文05-03
親情的演繹愛的接力美文02-27
鸞佩樓記散文10-05
冬雪演繹的情懷散文08-29
演繹生命的許奶奶經典散文08-19
范仲淹與《岳陽樓記》的散文04-11
汪曾祺散文《岳陽樓記》09-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