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班的衛生金教室里的經濟學應用現代散文
教室衛生關系到師生的身體健康和學習生活的環境衛生保障,也向來是學校衛生評比的重要內容。但是,就是這塊方寸之地,要想打掃干凈和維持清潔有時還真是一個老大難問題。有的學校甚至還硬性規定了,以地面的紙片數量為衛生檢查評比的依據。然而各種方法用盡,很多教室的衛生狀況依然不能盡如人意。每當值日生掃地時,灰塵四起,烏煙瘴氣。清潔是一時的,由于保持不力,很快地面又會變臟。特別是冬春兩季,正值呼吸道疾病易發多發時節。我們為此事想了很多辦法,像增加打掃次數,灑水等等,但都不能從根本上解決問題。
一次翻閱報紙,偶然讀到一則趣聞,說的是英國有一條世界上最為潔凈的馬路,它不是用普通方法打掃的,而是清潔工人用干凈的毛巾蘸著清水一點點擦出來的,其干凈程度堪稱世界之最。負責衛生的那些清潔工人說,假如有一杯牛奶打翻在這條馬路上,可以直接趴下來喝掉,而不必有任何的擔心。看到這里,我的心為之一動,原來竟有這等奇事。班會時,我把這則趣聞讀給同學們聽,大家聽完都瞪著驚奇的眼睛。我趁機說,假如我們的教室能這樣干凈就好了,大家都陷入了沉思。班會結束后,班、組長和各部委員又開了一個會,班干部們一致認為我們能夠做到像英國那樣的清潔程度。然后,大家積極發言,最后決定實施一個大膽的方案:像英國清潔工人那樣,把教室擦干凈!干凈到一塊饅頭掉在地上,可以撿起來繼續吃。
方案確定后,第二周即開始實施。大家從家里帶來了抹布,有的是舊毛巾,有的是棉紗,還有破布頭和舊衣服片兒,反正都能當抹布用。有的女生還自己做了一些簡單的縫制。工具準備好了。然后是劃分衛生責任區:每位同學自己的座位和課桌底下以及靠近過道的一半區域即是各自的衛生區。值日生還負責講臺、窗臺和講桌等公共衛生區域,包括每一節課下課后黑板下部接灰槽內和講桌上粉筆灰的及時清理。就這樣,任務分解落實到了每個人頭上,實際上是一種承包責任制的形式。初運行的第一周,大家感到有些累,每天為了保持清潔,早、中、晚三次甚至多次來回洗抹布,跑得不亦樂乎。第三周,我們又拿出了補充方案,即每周日下午返校后,進行一次集體大清理。具體方法是全班分成三個小組,第一組人員將課桌椅按序搬出教室;第二組將膠皮管從水龍頭接入教室,并用大笤帚刷洗水泥地面,同時有人將臟水舀出教室,倒入下水道;第三組用拖把將水跡拖干。然后第一組再將課桌椅按序搬回教室歸位。這樣就大大減輕了周一的工作量。
實施三周后,教室里真的達到了一塵不染的程度。特別是周日大掃除之后,煥然一新的教室,窗明幾凈,地面光潔,空氣清新。同學們坐在整潔優美的'教室學習,每個人臉上都洋溢著舒心的微笑。從此,教室地面上不再有一片紙、一口痰。每一位任課教師來到教室,都不由得豎起大拇指。學校衛生評比,總是排在醒目的第一名。同學們的自豪感油然而生,精神面貌也為之一新,學習積極性也大大提高了。
這件事引起了學校的關注,兄弟班級紛紛來取經,效仿。在學校教師會上,我也應邀作了一次經驗報告。我整理出來的經驗大致是這樣的:
首先,愛美之心人皆有之,大家都想學習生活在一個整潔衛生的環境中,這是前提條件,也是動力源泉。其次,清潔方案實施起來簡單易行。材料易得,方法簡便,事半而功倍。最后也是最重要的一點就是責任到位。個人衛生區負責制,不僅劃定了每一個同學的衛生責任區,而且更重要的是大大加強了每個教室成員的責任意識。以前,每個人往地下拋紙片,扔垃圾,就是因為自己腳下的這塊地方,并不屬于自己而是屬于整個班級。弄臟了自然有值日生來打掃,所以吐痰,撒鉛筆屑可以肆無忌憚,甚至還可以吐一吐瓜子殼。大家都這樣想,一個教室就搞臟了,而且天天打掃,天天臟。天天如此,大家也就習以為常。實行個人衛生責任區制度后,自己的腳下的地盤就是自己的了,自己就有責任讓它二十四小時保持潔凈。廢紙片和各種小垃圾就都被收集起來和分類投放了。高度潔凈維持一段時間后,大家習慣了整潔,自然也就樂于維持良好的衛生狀態,不愿意再倒退到原來的不良狀態。
現在,每個周末,我們都會馱上一大編織袋廢紙,到收購點換回三元兩元的班費;道學期末,班級竟積攢了百元以上的收入。最最重要的是大家養成了良好的衛生習慣,身體健康,成績優良,實現了人人都是衛生標兵,班級長久保持整潔的愿望。
【我們班的衛生金教室里的經濟學應用現代散文】相關文章:
臥室里我永遠為你亮著這盞燈現代散文12-31
白囚室里的白鴿散文09-02
西方現代經濟學的觀點02-22
現代散文12-02
等的現代散文10-05
現代散文08-25
圖書室里的舊時光散文01-22
白囚室里的白鴿愛情散文12-15
我們班的外教老師初中作文09-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