病且幸福著散文
先天性體弱的我,一直是父母的一塊心病。因此,我比哥哥姐姐們得到的愛要多很多。
當我有了一份穩定的工作,父母的心病才稍有減輕。可以說我每天都是帶著病工作,每天都要吃藥,那種痛苦也只有自己最清楚。別人的工資可以拿來買吃的、穿的、用的,可我的工資大部分都是用來買藥。每天受著病痛的折磨,我用專注地工作來分散疼痛的折磨,克制自己不去想自己的病痛。特別感謝病痛讓我變得堅強,不幾年時間,工作取得一些小成績,在外人眼里我不是弱者,能力被認可,雖病猶快樂。
隨著年齡的增長,對健康的意識更加增強,我采取鍛煉的方式來與體弱抗衡。幾年下來,我獲得的不僅是人們心中“最有毅力的英雄”美譽,而且身體發生了前所未有的改變——體質增強了,很少吃藥打針了,心情好了,人也顯得精神了。
今秋,正當桂子花開、花香四溢,整個校園浸泡在桂子花香之中,師生們都沉醉得不愿醒來。可是,這桂花卻沒有給我帶來一絲欣喜,因為我感到身體特別不適,雖然我是愛桂花的!
上帝(我夫君)說我這病是上網上的,心里自然知道其中有久坐因素,故不作答。一到周末,上帝就立即帶我去醫院檢查,做CT,醫生說“住院”!上帝說“住”!倔強固執的我說“開藥,回家,再看”!因為,剛開學,因為一班五十多個孩子需要我!
服藥三天,疼痛不見好轉,反而加劇。上帝當機立斷,沒有理由,走,去住院。
由于疼痛難忍,我深知其嚴重性,不再固執,只好乖乖地跟上帝來到了醫院。辦完入院手續,上帝回校幫我辦請假手續。
依照醫生的治療方案:做理療、打針、吃藥、吸氧六小時。每天從早上7:30到17:00不等,整整一天,比上班還緊張,沒辦法,誰叫我身體不爭氣呢!
在生病住院的二十天里,我雖疼著,但也幸福著。這種幸福來自各個方面。
親友情:
有人說:親情是雨,帶走煩惱,留下輕涼;親情是風,吹走憂慮,留下高興;親情是太陽,帶走黑暗,留下亮光。
自從準備住院,就和上帝商量封鎖住院消息,拒絕任何人探望,以免欠下太多的情誼。
大姐打電話聽我說話有氣無力,問我在哪兒,我說準備上課。大姐懷疑,又打電話問上帝,證實我在住院。第二天早上,大姐搭車和侄女(大姐的女兒)就趕到醫院看我,埋怨我不該拖延治療。連續三個周末,侄女帶著六歲的孩子(放假了)來醫院陪我說話,孩子調皮可愛,一會兒要調電視,一會兒問這問那,真鬧,累!但開心著。我三姐打電話,我只是說不舒服,在吃藥,沒大礙,不要擔心。她聽出了弦外之音,但我強調說“我沒請假”。我二姐在外省,一天晚上在電話中說了一個多小時的話,我壓根沒提到我生病的事。我小弟弟最困難,心最細,他聽三姐說我好像病了,我怕他擔心,一再強調說,我沒有住院,還在上課。當我出院后,在電話中,我才敢對他們說我住院的事。沒想到,周末,我三姐、弟弟、侄女們都紛沓而至來家中看我。
因為請假手續是上帝幫我辦的,學校領導是新調來的。沒想到他打電話說我的工作他們會安排人頂替,讓我不要操心,安心治療。
一天晚上接到同學華蘭電話,她是我生活中的朋友,事業上(不同校)的伙伴兒。她的一份導學案被教研室選中,以前她多次和我探討過有關論文、教學設計等問題,于是讓我幫她修改一下。我和她,她和我,不管是誰,都是有求必應。誰有事請到誰,都會不打折扣的、當做自己的事來辦。很遺憾,這次我幫不了她。其實,我離她很近,就在她的城市住院。她是個熱心且細心的人,僅圍巾就給我買過三條的`朋友,你能說她不熱心嗎?她如果知道我住院了,又得和上次一樣,非得賣東西看我、陪我,送飯給我,我實在太了解她了,更因為欠她的太多了。這次和上次不一樣,上次是暑假,而這次是上班期間。為了不麻煩她,我只是說不在家。在電話中,她問我“你在住院”?我只用“沒有,有事請假了”來搪塞她。
剛到醫院,同事張電話問候,我就請她對同事們轉達我的意思:不要來看我,我不想說話,只想安靜!后來,有很多同事打電話發信息關心,我都用“在外地”來回復他們,打消了他們到醫院看我的念頭。
一天周日早上,正躺在理療床上的我接到電話,同事張問我在幾樓?我說我在襄樊。她說:“你別再瞞我了,我就在醫院一樓。”再不說實話,就顯得太不近人情,枉費好意了。
兒子峰哥在讀小學初中高中時,我們很少交流,有時候交流都是不歡而散。現在長大了,離家遠了,反而交流得也多了,心也似乎比在家時近了。病中,兒子經常發信息打電話,說回來看我。我讓他安心做事,我還沒有病到他回來的程度,讓他不要擔心我。
八月二十六是峰哥朋友小潔的生日,她發來信息說,看到我的信息她很感動,本來媽媽生病了,作為孩子,他們應該在身邊陪護。要不,就請假回來看我。不說看,有這句話,作為母親的我就很知足!孩子們能想到,能說出來,我就感到無比的幸福!
失眠很痛苦,夜晚一醒輾轉反側就是一兩個小時,白天沒精打采,精神憔悴。同事小李子在網上看到治療失眠的單方抄在紙上放在我的辦公桌上:“切大蔥蔥白裝盤,夜晚放到床頭柜上。”其實方法很簡單,可我心里卻比太陽還溫暖。拿起筆,就在后面寫上“謝謝華!”試用了,還真有些效果。
病友情:
兩人間病室里,病友是一位面目慈善、衣著得體、說話不緊不慢,很平靜很穩重,六十多歲看上去只有五十多的模樣,一見就有種親切感,似曾相識,我叫她阿姨。
認識第一天,我大致知道這位阿姨是農村人,有兩男兩女。自去年在田間扛玉米時用力過猛腰部咔嚓一聲巨響后一直沒有恢復。乘農忙未到之時,小兒子非得拉著她到醫院來住幾天。她家里有很多地,一個人守著一大棟樓房。忙時,種地收割;閑時,賣菜。家離醫院不很遠,門前有河,很美。她說,人們稱她們住的那個地方叫“小臺灣”,從阿姨自豪的語氣中,我知道了阿姨是位愛家、知足的女人。
我能行走,一切都能自理,所以,不需要人陪護。上帝要上班,除了經常打電話詢問情況,還抽時間給我送衣服、偶爾陪我吃頓飯。這位阿姨也是一個人,沒有人陪護。有時候輸完液,我洗衣服時,想著反正阿姨的衣服不多,醫院條件好又方便,順便把她的也帶上一起洗了。有時候,阿姨輸完液,主動幫我熱中藥。很多時候我們一起去吃飯,都是搶著付賬。
雖然阿姨話不多,但每一句都在理。可以看出阿姨是位懂生活、會生活、愛生活的女人。我在心里暗暗說道:這阿姨不簡單、不一般!
我還以為這位阿姨真的只有她一個人。一天,阿姨突然冒出一句:我不能死,我家老頭兒還年輕!我也不敢再多問。
過了幾天,阿姨的女兒帶著一歲的孩子來看她,女兒說話和她母親一樣,也是不急不慢,很平實,很穩重,就連孩子撒了尿,她也是那么地沉著,安定。她接電話也是那么的平平實實,不急不躁,心里安靜得像一潭湖水。哪像我這么浮躁,都四十多的人了,言行還是這么的風風火火。
阿姨說她小兒子特別孝順,高中畢業堅持不上大學,還說“等我四年大學讀完,不知我媽還在不在”!阿姨是笑著說的,我聽后就為阿姨感動欣慰。她說兒子現在在給一家貨運部開車,整天忙著送貨。果然,后來的幾天,她兒子來得很晚,和阿姨一樣,話很少,但很細心體貼。讓我感受到她們一家人和諧的氛圍。這份和諧在農村是極少見的,這和諧是自然的,是在父母的潛移默化、耳熏目染的影響下形成的。我很欣賞這種家庭氛圍。
一次,阿姨的兒子把給他母親提來的熱湯和油煎饅頭分給我一半,連忙說“姐姐,你也吃點兒”!
周末,上帝來看我,也和阿姨說說話。阿姨自己談到了她家老頭兒,在外地打工。有時候過年也不能回來,四個孩子只有小兒子沒有成家,兩個小的是這個老頭兒親骨肉,但是在老頭心里沒有區別,兩個大的反而比兩個小的更親近他。我問她老頭兒多大年紀了,阿姨說,她大老頭兒十五歲,老頭心好,很好客。上帝和我都感到驚訝!難怪那天阿姨說她不能死,她家老頭兒還年輕呢。不可思議,一個比自己小十五歲的丈夫,需要多大的胸懷和付出才能把這個家維持到如今這樣的和和美美,連同這些孩子的心都塑造成月光如水、萬里無云心地寬的程度!
再后來,我們談得更多。前夫怎么因車禍去世,孩子雖小,她們并沒有要求索賠,因為是同村人,不是故意,人家更困難。可想阿姨當時吃了多少苦才帶大孩子的;談到如何與這個老公認識、重新組合家庭、怎樣掙錢蓋上樓房;談到了大兒子買了幾次車,出了一次大型車禍,車毀,人整整住院一年才好,現在已經很有錢了;談到如何幫助大女婿買車買房……就連他們村里人都說,老頭兒跟著她也學了好多知識!
在后來的談話中,我特意把阿姨家人的名字記在本子上。
我是個善于被感動的人,我想:用勤勞善良、堅強能干來評價這位阿姨是最恰當不過的了!
阿姨比我來得早,自然比我早出院。阿姨出院那天早上,我要做抽血復檢,阿姨為我買了早餐,還特意給我買回五個熟雞蛋,醫生說要加強營養。臨別,互相留下電話,還說,她若到我們這一方,一定到學校來看我。
人生,有很多相遇,即使是很熟悉的人,有時候不一定都關注甚至記得他們的故事;有些人,即使是偶爾擦肩,也會在心底烙上深深的烙印。
阿姨是個有故事的女人,她的人生就是一部傳奇小說。目送阿姨,心里悄然心動;出院后,一定要寫寫這位阿姨的故事。
網絡情:
沒錯,網絡是虛擬的,也是真實的。網友也是現實生活中真真實實存在的人。只是,我在這端,你們在那端。
去醫院時,我在網上發了個說說“最近因身體原因,休網。”有很多好友留下真誠的祝福。
今年,教師節和中秋節湊一塊去了,可憐的我獨自躺在病床上,眼睛從窗內向外巴望,想到“合家歡樂”、“教師節快樂”這些約定俗成的專用術語,一時心血來潮,又發說說:“自古明月中秋夜,親朋相聚來賞月。推杯換盞把言歡,共享天倫樂融融。我卻依窗盼月亮,何時照我出病房!今天就是教師節,不能和學生在一起,無奈和病友躺床上,孤苦伶仃話悲涼。這個兩節怎這樣?何時能回講堂上!”看到很多好友留下“秀子,早日康復”“秀子,保重”等溫暖的話語,淚水模糊了我的雙眼,心里哽咽得好疼好疼!
文字是一種表述,是心靈的語言。讀好的文章可以豐富閱歷提升品位,我喜歡在空間和網站閱讀,凡讀到感興趣的文章偶爾也留下點腳印。
病后,在閱讀的同時也得到網絡朋友的理解與關心,心里暖融融的。刀哥不僅留言而且在網站專門以“秀子保重”為題發貼,讓我感動得熱淚盈眶;蘇小妹的小說寫得特別棒,很吸引我的眼球,但是篇幅較長,不能久坐,一次讀不完。表示我來過,于是不自主地敲下:“蘇小妹,你不知道我不能長時間看字,寫這么長干嘛,想害我?”蘇小妹回復我:“秀,我的小說可以不讀,養好身體要緊。”話簡潔意悠遠。還有紅葉和真真都說:“好好休息,等病好了再留評”……
一句話:認識你們真好!
出院后,身體還沒完全恢復,也很少上網。偶爾上網在空間看看,說幾句話,竟然還有好友記得我病了,回復到“秀子,好些沒有?”我再一次被感動著。
好友“百合”在一次回復中說道:“秀子姐姐,我看到你最近經常轉些關于養生方面的文章,證明你還沒有完全恢復,希望秀子姐姐快快好起來……”
我在朋友空間看到一篇與自己病情相近的養生文章,當我留下:“謝謝老師,這篇文章幫助我對自己的病情有所了解,我轉回家了!”立即收到老師的回復:“三七,西洋生、山楂、紅花泡茶喝。”還有什么能比這個更感動人的呢?
是啊,有人關注,也是幸福的。在此,我感謝所有關心過我的朋友們,包括那些來空間即便不說話或只發個表情的默默關注過我的朋友們,愿健康永遠屬于你!
師生情:
孩子的情感最真最純,孩子的心是滾燙的。喜歡,就喜形于色,不喜歡,也毫不掩飾。
我所帶的這個班,已經是我帶他們第五個年頭了。課上,我嚴厲認真;課下,我逗他們、嗲嗲他們,他們愿意排隊輪流與我打乒乓球、羽毛球。我住院了,他們多次問我家上帝我去哪兒了?還教不教他們?
整整二十天,他們沒有見到我。出院后我準備上班了。那天下雨,我到教導處銷假,剛走到操場,就聽到我的學生們在二樓雀躍著:“郭老師,郭老師回來了……”教導主任對我講我們班的學生經常問他,郭老師什么時候回來給他們上課?!當我從教導處銷假出來,一群學生就簇擁過來,班長對我說:“郭老師,我們請你到教室去一下。”我說:“快上課了,第二節是我的課,我會來給你們上課的。”她說:“就兩分鐘,是我們全班同學請你到教室走一趟的。”當我還沒有踏進教師門,一個同學蒙住我的眼睛大聲說:“請你猜猜我是誰!”我蒙了,很意外孩子們會來這套,二十天不見,我還真一時聽不出是誰的聲音,我讓他再大聲說一遍,蒙我的眼睛的手才松開,眼睛有些發花,只見很多小手舉起花朵、賀卡、還有筆和本子在我眼前晃動,我根本看不清是哪些學生。他們讓我再看黑板,只見三塊磁性黑板上都寫有孩子們送給我最暖心的話:“門后有驚喜”、“歡迎郭老師回來!”“老師,我們愛你!”真的是一種意想不到的驚喜。此時,歌詞“世上只有媽媽好,沒媽的孩子像根草”在我心中涌動,我讀懂了孩子們的心。我被孩子們這種純真震撼了,情不自禁地說:“謝謝同學們,我也愛你們!謝謝,謝謝!”
賀卡和鮮花我收下了,筆和筆記本我退還給了孩子們,我說:“這個,你們正需要!”
回到辦公室,翻看著孩子們送我的小“禮物”,其中有一樣是一盒潤喉片,上面寫著這樣一段話:“郭老師,這是教師節那天我為你買的,當時你去住院了,沒來得急給你,教師節雖然過去多天了,但是,我還給你留著,祝老師早日康復!”教師的幸福是什么?我想,教師的幸福也莫過于此吧!我用手機拍下這些畫面,權當作今后教學的警醒:當孩子們在學習和行為習慣上表現偏差準備對他們發脾氣時,當我心情浮躁工作敷衍時,就讓“它們”來提醒我吧!
那天教研組聚會,酒喝到七分,有些醉意,有人提議:每人整一句對幸福的體驗。有人說:幸福是一種氛圍;有人說:聽到碰杯的聲音就是幸福;有人說:將一份幸福分成兩份……
看到快樂寫在每個人臉上,笑聲印在每個人的心里,這種氛圍真好,于是我說:和諧,就是幸福!
其實,幸福的含義有很多種。只有在不同的經歷中才有不同的體驗和詮釋。這次,我雖然病了,但,病,且幸福著!
【病且幸福著散文】相關文章:
且行且思且論散文10-13
且行且舞散文04-17
且夢且行散文04-21
且行且珍惜散文05-17
且行且停的散文11-03
且行且吟的散文07-31
且行且珍惜的散文12-06
且行且惜散文09-30
在路上,且行且停散文10-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