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農那些事散文
一
由于這學期給國貿2014級本科生上《微觀經濟學》,于是經常去西農北校區8號教學樓。我無意中發現,在8號教學樓一樓的大廳放了一些學生們丟失的眼鏡、書本、水杯、雨傘等物品。當然,我很快就明白了,這是好心人把學生丟失在教室等地方的物品放在這里,等失主來取。這些好心人可能是學生、老師、打掃衛生的清潔工等。
沒有人看管這些東西。有人撿到東西就放到這里,誰丟了東西就到這里來找。這是一種自覺的文明。
二
這學期我還給經濟管理學院的博士生講授《高級農業經濟學》以及給碩士生講授《中級農業經濟學》,這兩門課都在西農南校區的3號教學樓上,于是經常去3號教學樓。在3號教學樓,我發現了幾個無人售貨柜。貨架上放著筆記本、鋼筆、鉛筆、膠帶等20余種學習用品。旁邊有一張價格表和一個供放錢的紙箱子。這些售貨柜都沒有售貨員,誰需要買東西,就自己去拿,然后根據價格表把錢放在紙箱里。
我看到有的學生沒有帶錢或沒有帶零錢,就在一個留言簿上留言,寫上自己拿走什么東西,貨款多少,什么時間再來付錢。
這些無人售貨柜是誰放的?在這里放了多長時間?我不知道。在我上課的幾個月里,它們一直都在那里。
西農有三萬學生,還有幾百、甚至上千的.在學校搞建筑及打掃衛生的農民工,沒有人偷這些東西,尤其是沒有人偷紙箱里的錢,令人驚嘆!驚嘆我西農的文明!
三
我曾去過多個發達國家,在這些國家,所有廁所都是有衛生紙的,所以,上廁所是不用自己準備衛生紙的。許多外國人剛到中國一些大學,上廁所也不帶衛生紙,等方便完,才發現在廁所找不到衛生紙,其尷尬可想而知。
多年以前,西農也曾嘗試給所有衛生間配備衛生紙,結果經常被人偷走,于是只好無奈地中斷。最近幾年,西農恢復了為辦公樓及教學樓的衛生間配備衛生紙,令人欣慰的是再無斷供的現象了。顯然,西農的文明進步了。
四
2013年西北農林科技大學信息工程學院招了一個特殊的女學生,她叫王萌萌,下半身癱瘓。西農在明明知道她是殘疾人的情況下,依然招錄了她。更令人感動的是,她入校后學校給了她無微不至的關愛。
首先,為了她生活起居方便,特意將她的宿舍安排在一樓,并與衛生間相鄰;
其次,為了方便其母親照顧她,學校特批允許她母親住到宿舍,并給其母女安排了單間宿舍;
再次,為了能減輕其經濟負擔,學校特意為其母親在校內安排了一份臨時工;
……
看一個國家或地區是否文明,不是看強勢群體過得如何逍遙,而是看弱勢群體過得是否有尊嚴。
人們說:西農是一個花園學府,其實比花草更美的是西農人心靈深處的精神底蘊。
【西農那些事散文】相關文章:
那些事散文11-20
那些年,那些事經典散文11-17
那些年那些事某人散文05-27
那些年那些事-敘事散文05-27
那些人,那些事散文10-23
圍城的那些事散文03-27
冬天的那些事散文12-26
堂哥的那些事的散文10-31
高考那些事散文10-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