設計方案9篇【通用】
為確保事情或工作高質量高水平開展,我們需要提前開始方案制定工作,方案是解決一個問題或者一項工程,一個課題的詳細過程。優秀的方案都具備一些什么特點呢?下面是小編精心整理的設計方案9篇,歡迎閱讀,希望大家能夠喜歡。
設計方案 篇1
科學是第一生產力,時代在發展,科技在進步,信息在迅速更新,發起的知識型活動更能激發員工學習充電的熱情
1.講座
邀請行業內成功人士,或專業培訓師等,有針對性的舉辦如“人生職業規劃”,“你不理財 財不理你”,“現代商務禮儀”等主題講座,借助外腦,對員工進行一次整體的充電
財務支出:邀請講師,布置會場,茶水,互動小禮物等.如能通過商圈或人脈邀請到熟識的講師,則可較大地降低成本
2.辯論賽
一千個人眼中有一千個哈姆雷特,每個人對事對物都有自己的看法,針對最近社會熱點可舉辦一場主題辯論賽,發掘員工口才交際能力
選題如“炒股與存款孰利”“全才or專才”“應不應該把企業當成家”等
財務支出:布置場地,茶水,榮譽證書及獎品等
3.知識競答
專業的行業知識,深刻的企業精神領悟,是優秀的員工所應具備的.企業知識問答.可在輕松與激烈的氛圍中,使員工更進一步的了解企業文化及專業知識
財務支出:同上
此類活動還有茶話會,主題沙龍等
(二)溫馨型
1. 廚藝大賽
此活動如有員工食堂,則可進行一些較正式菜式的比拼
若無,也可進行一些較簡單的項目比拼,如“夏日冷食”“水果系列”等,并可在中穿插一些小游戲,如“猜水果”“記憶大挑戰”等,在員工配合的輕松愉悅氛圍中,消暑降溫,輕松一夏
財務支出:器皿,水果,配料,小禮品
2. 同做一鍋餃
鴛鴦餃,元寶餃,燈籠餃,北方水餃,南方蒸餃…來自五湖四海的員工,心中有著不同的餃子情懷.濟濟一堂,同包一鍋餃,同吃一口飯,在氳氯裊裊中增進彼此之間的了解,以及配合上的默契,使員工在歡笑中對“來杜卡美,絕不僅僅是有碗飯吃”有了更深一層的了解
支出:器皿 配料 禮品
(三)娛樂型
1. 化裝舞會
凡進入會場者均需戴面具(
可自制也可統一發放),在互不相認的情況下,與人溝通,邀人共舞
并可設置一些神秘嘉賓(一襲黑袍)與之交談有可能得到小任務,完成可獲小禮品
支出:音響燈光 面具 服裝 飲料 小禮物等
2. 主題.嘉年華
設一期主題,根據主題由員工提供素材,如相片,文字等一切資料,主題可以是懷舊的,如“童年の記憶”可以是展望的,如“時光如梭”可以是浪漫的,如“粉紅之約”可以是感人的,如“人生之路”
也可以是其他,如cosplay等,并根據主題設置相關的游戲環節
支出:音響 投影儀 茶水 紀念品 相關游戲道具
(四)新潮型
1. 服裝混搭秀
炎炎夏日,酷暑難耐,你選擇什么樣的穿著打扮度過,你的打扮夠新夠勁夠潮流嗎?你是時尚達人還是保守人士?更多盡在服裝混搭秀
由參加者自己提供服裝進行混搭,現場評出“最出乎意料”“最時尚達人”“最具魅力”“最佳男女”等各種獎項.潮男潮女,潮流前線,由你自己做主
支出:舞臺布置 榮譽證書 獎品 茶水等
2. 惡搞樂翻天
每個人心中都有一個不愿長大的小孩,愛惡作劇,愛玩愛鬧,時刻蠢蠢欲動,讓我們來提供一個惡搞發泄的舞臺吧!在這里,你可以選擇發揮自己的`藝術夢想,涂鴉出一件屬于自己的獨一無二的t恤;你可以把不爽的人不滿的事寫出來,練飛鏢;也可以在拳擊袋上發泄一番;甚至可以重溫愚人節的樂趣,惡搞有理,快樂無罪
支出:游戲道具 t恤 茶水等
3. 素質拓展
什么是拓展?用三句話解釋,拓展是一種培訓,拓展是震撼下的理念,拓展是體驗下的感悟。的確,每一個項目都有它在現實生活中,工作中的意義,拓展主要是鍛煉兩點,一個是它鍛煉了個人的意志和心理承受能力;第二點,也是最重要的一點,它鍛煉了在團隊中的協作精神,在工作中,很多工作不是靠一個人完成的,而是需要大家通力合作,才能把事情做好,做圓滿。這也是拓展的真正目的所在。
設計方案 篇2
一、幼兒入場(放音樂)
二、a風吹過我們的眼睛,眼睛留戀著這一刻幼兒園的每一寸土地。
b.記憶劃過我們的心靈,心靈記載著我們在幼兒園成長的每一個故事
a今天,對于我們來說,是一個多么神圣的日子,每個人都在向我們注目,因為今天是我們的畢業典禮啊1
ab.世紀昂立幼兒園第一屆大班畢業典禮現在開始
三、請聽——“畢業詩”(由大班幼兒朗誦)內容請另見
四、幼1:幼兒園是一個真善美的小世界,在這些年里,我們天天成長著,幼2:是啊!在幼兒園里,我們打下了自己人生的第一塊奠基石,明天我們將展開新的旅程,迎接更美好的'明天,讓我們歌聲響起:《真、善。美的小世界》(集體演唱)
五、 領取畢業證書
師:神圣、榮耀、幸福、激動寫在我們的臉上,讓我們盡情感受著屬于我們的這一刻!
畢業典禮這是一個多么莊嚴的時刻,在人之初這個灑滿人間的小站,我們大班的孩子正走上畢業典禮這神圣的站臺,領取自己的 第一份畢業證書。有請大班小朋友上來領取證書。
(在音樂聲中,8位幼兒身穿博士服、頭戴博士帽挨秩序莊嚴的鞠躬、行禮,鄭重地從領導手中接過畢業證書)
六、 才藝表演、
1、 北京的金山上(舞蹈)
2、 英語表演
3、 學校在等我(歌曲)
4、 快上一年級 (歌曲)
七、下面請我們敬愛的領導講話,大家歡迎!
八、 我們即將畢業了,真想知道小學的情況啊,現在讓我們用掌聲歡迎小學老師講話。
九、 家長代表講話
十、 畢業歌
十一、簽名合影
設計方案 篇3
【設計理念】
本課設計中體現:從生活走向物理,從物理走向社會的基本理念,并注重多種方式進行科學探究,激發學生學習興趣,培養良好的思維習慣。
結合教學內容,將公式P=I2R的呈現做了處理,用閱讀探究的方式出臺,并以“探究卷”為橋,完成本次課教學內容。
【教材分析與處理】
“電和熱”是初中物理(八年級下冊)第七章第四節的內容。本節的主體內容是在電流相同時,電能轉化成熱時的功率與電阻成正比。編者的實施建議是根據生活現象發現問 題,學生通過實驗探究結論,最后將結論應用于生活中,體現從生活走得物理──再從物理走進社會這一新課程基本理念。
尊重編者的建議,結合學生實際,對教材做如下處理:
第一環節:打開探究之門。
教師組織學生觀察電爐子、電餅鐺通電時發生的現象,并說出啟示,提出問題。
第二環節:探究與發現。
通過實驗探究,在電流相同時,電能轉化成熱時的功率跟導體電阻的定性關系;再通過閱讀探究;電熱功率P與導體的R及通過的電流I之間的關系式。
第三環節:應用與創新。
用結論解答課前實驗現象,繼而再觀察多媒體的兩個演示實驗,根據結論判斷實驗現象,并加以解釋,最后將結論應用于生活。
第四環節:拓展與延伸。
讓學生用挑剔的眼光看待生活中的應用有哪些不合理的地方,提出改進意見。并對課堂中一直控制的另一個變量電流二,設計實驗進行探究,即對于同一個用電器熱功率P與電流I的關系探究,使課堂得以延伸……
【教學目標】
1.知道電流具有熱效應,知道在電流相同的條件下,電能轉化成熱時功率跟導體的電阻成正比。
2.通過實驗,探究電流的熱效應跟電阻大小的關系。
3.領悟從生活走進物理,將物理應用于生活這一課改基本理念。
【教學準備】
電池組、帶蠟油的鉛筆芯、帶蠟油的銅絲、導線、“探究卷”、。
重點:在電流相同時,電能轉化成熱時的功率跟導體的'電阻成正比。
難點:P=I2R解決實際問題。
關鍵:做好探究實驗,認識現象。
【教學過程】
一、導入(5分鐘)
師語:請同學觀察通電的電爐子和電餅鐺,回答它們工作時能的轉化。
學生:電能轉化成熱能。
師語:請仔細觀察,談談你的“發現”,并提出一個值得思考的問題。
學生:可能性的發現和提問(摘選)。
1.電阻絲很快地發紅,電餅鐺也很快地熱起來,而與之相連的導線卻不太熱。
2.為什么電阻絲熱得發紅,而導線幾乎不熱。
(若學生沒有“發現”,則提示用手觸摸電餅擋、導線,“發現”問題。)
師語:結合2引思:探究課題──在電流相同時,電流通過導體時產生熱效應與電阻有什么關系?
(“導入”中注重“從生活走向物理”)
二、探究與發現(15分鐘)
1.實驗與發現。
目的:探究在電流相同時,電流的熱效應與電阻的關系。
過程:學生根據所給器材操作(參考裝置圖如下)。
學生:根據銅絲和鉛筆芯上的蠟油熔化的快慢,推斷出電流相同的條件下,電熱功率P與電阻R的定性關系。
發現小結:在電流相同時,電阻越大,產生的熱功率越大。
2.閱讀與探究。
目的:了解電熱功率P與電流I及電阻R的關系。
過程:組織學生閱讀材料,并分析數據,得出熱功率P與電流I及電阻R的關系式。(附閱讀卷)
小結關系式:P=I2R
師再引導:由P=UI、U=IR推導P=I2R,根據關系式,用語言描述熱功率P與電阻R的關系。
探究結論:在電流相同時,電能轉化為熱的功率與導體的電阻成正比。
(此教學目的,一是放手讓學生進行知識總結,突破P=I2R這一教學難點;二是學會閱讀探究方法。)
三、應用與創新(2分鐘)
目的:用剛剛得到的結論去解釋開課的實驗現象。
(教師給出提示語,學生填相關知識)
1.過程:以探究卷形式學生解答實驗現象。
師:多媒體大屏幕演示實驗。
師:應用結論指出實驗出現的現象,并加以解釋。
2.將結論應用于生活。
師語:請你回憶一下,生活中和許多產業中,哪些場合用到了電熱器,請說出兩個場景及包含的物理原理。
生:聯想。
師語:利用電熱器加熱時,我們采用什么辦法降低它的溫度?
生:交流,解決問題。
師語:哪些場合用電器通電時發熱,但我們并不希望它們發熱?我們采用什么辦法降低它的溫度?
生:交流,解決問題。
師語:若用挑剔的眼光看待被研究的問題,關于這兩方面,你有那么改進意見。
生:交流、評估,教師做總結性發言。
(教師贈語:科學靠我們發現、探究、改進──科學永無止境。)
(此環節教學目的有三,一是培養學生聯想、解決問題能力;二是培養學生評估能力;三是培養學生另一種探究思維程序:通過閱讀得出結論→根據結論解釋某些現象→再將這結論應用于生活中→將問題做創造性改進、發展。)
四、小結與延伸(5分鐘)
1.師生共同構建知識結構。
2.通過多媒體給出生活中電熱危害的實例,學生課后分析原因,找出防止危害的辦法;課后設計實驗探究電熱功率P與電流I之間的關系,要求說出所需要的物品,并畫出電路圖。
板書設計:
設計方案 篇4
活動目標
1.簡單區分小雞、公雞和母雞的外形特征。
2.了解雞的生活習性。
3.培養幼兒關愛小動物的情感。
活動準備
1.ppt課件:小雞的一家
2.ppt課件:小雞是怎么出生的
3.聲音:公雞打鳴,小雞叫,母雞咕咕叫。
活動過程
1.聽辨游戲:這是誰的聲音?
播放聲音:公雞打鳴,小雞叫聲,母雞咕咕叫聲。
讓幼兒聽聲音分辨是誰在叫。
2. 認識小雞。
(1)課件演示2
(2)鼓勵幼兒看一看小雞的眼睛在哪里呢?
讓幼兒知道:小雞的耳朵,在眼睛后面有兩個小洞,
被羽毛蓋住了,是雞聽覺器官的開口。
(3)找一找小雞的耳朵、鼻子在哪里?身上的毛看上去怎樣呀?
學一學小雞的叫聲。
3.比較公雞和母雞的不同之處
(引導幼兒有順序地觀察)。
小結:公雞和母雞一樣的是他們都有翅膀、兩條腿、雞冠,
不一樣的'是公雞的羽毛比母雞的羽毛漂亮。
公雞頭上有高高的雞冠,每天早晨打鳴,而母雞的雞冠比公雞的雞冠小,
會咕咕叫,會下蛋。
4.討論:小雞是怎么出生的?
課件演示:小雞是怎么出生的
母雞生下的蛋經過一定時間的孵化就變成小雞了
(幫助幼兒理解小雞一家的關系)。
設計方案 篇5
在現實生活中離不開交往。交往主要借助的媒介是語言。在語言媒介中,口頭語言—口頭上交際使用的語言,又遠比書面語言使用的頻率高、涉及的范圍廣;既方便,又靈活。因而越來越為人們所重視。但是,并非任何人都能很好地掌握它。能夠很好的掌握運用口頭語言,是一種才能,也就是我們所說的口才。口才不能先天而生,也不能輕易獲得,它有自己的邏輯結構、發展規律。只有充分認識它、掌握它,才能很好地運用于社會日常交往。因此,為了使我們學生通過學習訓練能更好的發展應用的作用,鍛煉每個人的能力,本學期我確立了“演講與口才”這個課題。
一、活動目標
1增強學生對演講知識的實際應用能力,為學生提供多種活動經歷;
2、為學生提供一個展示自我,同時互相切磋、互相學習的舞臺;
3、增加學生的上臺經歷,提高學生的演講水平,交際能力。
4、指導學生掌握演講方法,提高學生口語表達能力,全面提升學生的人文素養
二、培養對象
一到三年級學生,要求有一定的興趣和良好的表達能力。
三、培養成果
中低年級各有代表性選手,能參加一定的'活動比賽。
四、教學、訓練方式
1、每周利用時間來安排背誦,朗誦等活動。
2、看報紙、刊物,了解實事及當前潮流思想。
3、讀有哲理、啟發性的書刊;也可根據個人的愛好精讀幾本有深度的書。
4、試著自己寫作演講稿,織小型演講、辯論賽,評論等。
5、通過講話、交談等很多小事情增加個人的修養、內涵。
6、即興寫作與演講。
7、對演講時所注意事項進行針對性的訓練。如手勢、面部表情及情感色彩等。
五、保障措施:
在學校工作的統籌安排下,按照計劃實施自己每周一課時的特色教學。
六、評價方式:
平時成績以學生的演講表達為主,作業完成程度及考勤為參考。最終評定以大型活動展示,寫講演稿或其他形式的口語表達成效為依據,通過綜合測試來檢測為生的學習成果。
設計方案 篇6
1、課程名稱:建筑學基礎
2、適用專業:建筑設計及其理論、城市設計與人居環境理論、建筑歷史與理論、建筑技術科學
3、命題原則
主要考察考生對中、外建筑歷史基本知識的'了解情況;對現代建筑理論發展動態的掌握狀況;運用建筑歷史與理論知識對當代建筑文化現象的綜合分析能力。
4、命題形式:填空題、簡答題、論述題
5、命題單位:建筑城規學院
6、考試內容
⑴、公共建筑、住宅建筑設計原理基本知識;
⑵、外國古代建筑史基本知識;
⑶、外國近、現代建筑史基本知識;
⑷、當代建筑思潮基本知識;
⑸、中國古代建筑史基本知識;
⑹、中國近、現代建筑史基本知識;
⑺、中國當代建筑設計實踐與理論發展。
7、參考書目
⑴、陳志華著.外國建筑史(19世紀末葉以前)(第四版)[M].北京:中國建筑工業出版社,20xx.
⑵、羅小未.外國近現代建筑史(第二版)[M].北京:中國建筑工業出版社,20xx.
⑶、潘谷西主編.中國建筑史(第六版)[M].北京:中國建筑工業出版社,20xx.
⑷、鄒德儂等著.中國現代建筑史[M].北京:中國建筑工業出版社,20xx.
⑸、羅小未等編著.外國建筑歷史圖說[M].上海:同濟大學出版社,1995.
⑹、劉敦楨著.中國古代建筑史(第二版)[M].北京:中國建筑工業出版社,1984.
⑺、梁思成著.清式營造則例[M].北京:中國建筑工業出版社,1981.
⑻、《建筑學報》、《建筑師》、《世界建筑》、《新建筑》、《時代建筑》等相關學術雜志。
設計方案 篇7
承辦單位:*******
活動時間:20xx年11月14日9:00-12:00
活動地點:寧波天一廣場(暫定)
活動內容:1、糖尿病知識圖片展和糖尿病知識宣教
2、糖尿病專家咨詢服務
3、糖尿病膳食調查
4、糖尿病飲食治療指導
5、糖尿病防治知識趣味有獎問答
參加活動人員:
寧波市第一醫院內分泌科主任醫師
寧波市李惠利醫院臨床營養師
寧波市疾病控制中心專家
寧波市營養學會會員
寧波天一職業技術學院醫學營養專業學生
準備工作:
1、人員落實
2、宣傳資料(橫幅、宣傳小冊子、宣傳KT板等)
3、膳食調查資料和器材
4、有獎問答獎品
5、工作桌椅
6、運輸交通工具
7、茶水和工作餐等
活動費用預算:
1、宣傳資料:20xx元
2、獎品:1500元
3、茶水和工作餐等:1200元
4、交通費:600元
合計:5300元
寧波市營養學會
20xx-10-29
設計方案 篇8
一.教學目標
(一)教學知識點
1.代入消元法解二元一次方程組.
2.解二元一次方程組時的消元思想,化未知為已知的化歸思想.
(二)能力訓練要求
1.會用代入消元法解二元一次方程組.
2.了解解二元一次方程組的消元思想,初步體會數學研究中化未知為已知的化歸思想.
(三)情感與價值觀要求
1.在學生了解二元一次方程組的消元思想,從而初步理解化未知為已知和化復雜問題為簡單問題的化歸思想中,享受學習數學的樂趣,提高學習數學的信心.
2.培養學生合作交流,自主探索的良好習慣.
二.教學重點
1.會用代入消元法解二元一次方程組.
2.了解解二元一次方程組的消元思想,初步體現數學研究中化未知為已知的化歸思想.
三.教學難點
1.消元的思想.
2.化未知為已知的化歸思想.
四.教學方法
啟發自主探索相結合.
教師引導學生回憶一元一次方程解決實際問題的方法并從中啟發學生如果能將二元一次方程組轉化為一元一次方程.二元一次方程便可獲解,從而通過學生自主探索總結用代入消元法解二元一次方程組的步驟.
五.教具準備
投影片兩張:
第一張:例題(記作7.2 A);
第二張:問題串(記作7.2 B).
六.教學過程
Ⅰ.提出疑問,引入新課
[師生共憶]上節課我們討論過一個希望工程義演的問題;沒去觀看義演的成人有x個,兒童有y個,我們得到了方程組 成人和兒童到底去了多少人呢?
[生]在上一節課的做一做中,我們通過檢驗 是不是方程x+y=8和方程5x+3y=34,得知這個解既是x+y=8的解,也是5x+3y=34的解,根據二元一次方程組解的定義得出 是方程組 的解.所以成人和兒童分別去了5個人和3個人.
[師]但是,這個解是試出來的.我們知道二元一次方程的解有無數個.難道我們每個方程組的解都去這樣試?
[生]太麻煩啦.
[生]不可能.
[師]這就需要我們學習二元一次方程組的解法.
Ⅱ.講授新課
[師]在七年級第一學期我們學過一元一次方程,也曾碰到過希望工程義演問題,當時是如何解的呢?
[生]解:設成人去了x個,兒童去了(8-x)個,根據題意,得:
5x+3(8-x)=34
解得x=5
將x=5代入8-x=8-5=3
答:成人去了5個,兒童去了3個.
[師]同學們可以比較一下:列二元一次方程組和列一元一次方程設未知數有何不同?列出的方程和方程組又有何聯系?對你解二元一次方程組有何啟示?
[生]列二元一次方程組設出有兩個未知數成人去了x個,兒童去了y個.列一元一次方程設成人去了x個,兒童去了(8-x)個.y應該等于(8-x).而由二元一次方程組的一個方程x+y=8根據等式的性質可以推出y=8-x.
[生]我還發現一元一次方程中5x+3(8-x)=34與方程組中的第二個方程5x+3y=34相比較,把5x+3y=34中的y用8-x代替就轉化成了一元一次方程.
[師]太好了.我們發現了新舊知識之間的聯系,便可尋求到解決新問題的方法即將新知識轉化為舊知識便可.如何轉化呢?
[生]上一節課我們就已知道方程組的兩個未知數所包含的意義是相同的.所以將 中的①變形,得y=8-x ③我們把y=8-x代入方程②,即將②中的y用8-x代替,這樣就有5x+3(8-x)=34.二元化成一元.
[師]這位同學很善于思考.他用了我們在數學研究中化未知為已知的化歸思想,從而使問題得到解決.下面我們完整地解一下這個二元一次方程組.
解:
由①得 y=8-x ③
將③代入②得
5x+3(8-x)=34
解得x=5
把x=5代入③得y=3.
所以原方程組的解為
下面我們試著用這種方法來解答上一節的誰的包裹多的問題.
[師生共析]解二元一次方程組:
分析:我們解二元一次方程組的第一步需將其中的一個方程變形用含一個未知數的代數式表示另一個未知數,把表示了的未知數代入未變形的方程中,從而將二元一次方程組轉化為一元一次方程.
解:由①得x=2+y ③
將③代入②得(2+y)+1=2(y-1)
解得y=5
把y=5代入③,得
x=7.
所以原方程組的解為 即老牛馱了7個包裹,小馬馱了5個包裹.
[師]在解上面兩個二元一次方程組時,我們都是將其中的一個方程變形,即用其中一個未知數的代數式表示另一個未知數,然后代入第二個未變形的方程,從而由二元轉化為一元而得到消元的目的.我們將這種方法叫代入消元法.這種解二元一次方程組的思想為消元思想.我們再來看兩個例子.
出示投影片(7.2 A)
[例題]解方程組
(1)
(2)
(由學生自己完成,兩個同學板演).
解:(1)將②代入①,得
3 +2y=8
3y+9+4y=16
7y=7
y=1
將y=1代入②,得
x=2
所以原方程組的解是
(2)由②,得x=13-4y ③
將③代入①,得
2(13-4y)+3y=16
-5y=-10
y=2
將y=2代入③,得
x=5
所以原方程組的解是
[師]下面我們來討論幾個問題:
出示投影片(7.2 B)
(1)上面解方程組的基本思路是什么?
(2)主要步驟有哪些?
(3)我們觀察例1和例2的解法會發現,我們在解方程組之前,首先要觀察方程組中未知數的特點,盡可能地選擇變形后的方程較簡單和代入后化簡比較容易的方程變形,這是關鍵的一步.你認為選擇未知數有何特點的方程變形好呢?
(由學生分組討論,教師深入參與到學生討論中,發現學生在自主探索、討論過程中的獨特想法)
[生]我來回答第一問:解二元一次方程組的基本思路是消元,把二元變為一元.
[生]我們組總結了一下解上述方程組的步驟:第一步:在已知方程組的'兩個方程中選擇一個適當的方程,把它變形為用一個未知數的代數式表示另一個未知數.
第二步:把表示另一個未知數的代數式代入沒有變形的另一個方程,可得一個一元一次方程.
第三步:解這個一元一次方程,得到一個未知數的值.
第四步:把求得的未知數的值代回到原方程組中的任意一個方程或變形后的方程(一般代入變形后的方程),求得另一個未知數的值.
第五步:用{把原方程組的解表示出來.
第六步:檢驗(口算或筆算在草稿紙上進行)把求得的解代入每一個方程看是否成立.
[師]這個組的同學總結的步驟真棒,甚至連我們平時容易忽略的檢驗問題也提了出來,很值得提倡.在我們數學學習的過程中,應該養成反思自己解答過程,檢驗自己答案正確與否的習慣.
[生]老師,我代表我們組來回答第三個問題.我們認為用代入消元法解二元一次方程組時,盡量選取一個未知數的分數是1的方程進行變形;若未知數的系數都不是1,則選取系數的絕對值較小的方程變形.但我們也有一個問題要問:在例2中,我們選擇②變形這是無可厚非的,把②變形后代入①中消元得到的是一元一次方程系數都為整數也較簡便.可例1中,雖然可直接把②代入①中消去x,可得到的是含有分母的一元一次方程,并不簡便,有沒有更簡捷的方法呢?
[師]這個問題提的太好了.下面同學們分組討論一下.如果你發現了更好的解法,請把你的解答過程寫到黑板上來.
[生]解:由②得2x=y+3 ③
③兩邊同時乘以2,得
4x=2y+6 ④
由④得2y=4x-6
把⑤代入①得
3x+(4x-6)=8
解得7x=14,x=2
把x=2代入③得y=1.
所以原方程組的解為
[師]真了不起,能把我們所學的知識靈活應用,而且不拘一格,將2y整體上看作一個未知數代入方程①,這是一個科學的發明.
Ⅲ.隨堂練習
課本P192
1.用代入消元法解下列方程組
解:(1)
將①代入②,得
x+2x=12
x=4.
把x=4代入①,得
y=8
所以原方程組的解為
(2)
將①代入②,得
4x+3(2x+5)=65
解得x=5
把x=5代入①得
y=15
所以原方程組的解為
(3)
由①,得x=11-y ③
把③代入②,得
11-y-y=7
y=2
把y=2代入③,得
x=9
所以原方程組的解為
(4)
由②,得x=3-2y ③
把③代入①,得
3(3-2y)-2y=9
得y=0
把y=0代入③,得x=3
所以原方程組的解為
注:在隨堂練習中,可以鼓勵學生通過自主探索與交流,各個學生消元的具體方法可能不同,不必強調解答過程統一.
Ⅳ.課時小結
這節課我們介紹了二元一次方程組的第一種解法代入消元法.了解到了解二元一次方程組的基本思路是消元即把二元變為一元.主要步驟是:將其中的一個方程中的某個未知數用含有另一個未知數的代數式表示出來,并代入另一個方程中,從而消去一個未知數,化二元一次方程組為一元一次方程.解這個一元一次方程,便可得到一個未知數的值,再將所求未知數的值代入變形后的方程,便求出了一對未知數的值.即求得了方程的解.
Ⅴ.課后作業
1.課本習題7.2
2.解答習題7.2第3題
Ⅵ.活動與探究
已知代數式x2+px+q,當x=-1時,它的值是-5;當x=-2時,它的值是4,求p、q的值.
過程:根據代數式值的意義,可得兩個未知數都是p、q的方程,即
當x=-1時,代數式的值是-5,得
(-1)2+(-1)p+q=-5 ①
當x=-2時,代數式的值是4,得
(-2)2+(-2)p+q=4 ②
將①、②兩個方程整理,并組成方程組
解方程組,便可解決.
結果:由④得q=2p
把q=2p代入③,得
-p+2p=-6
解得p=-6
把p=-6代入q=2p=-12
所以p、q的值分別為-6、-12.
七.板書設計
7.2 解二元一次方程組(一)
一、希望工程義演
二、誰的包裹多問題
三、例題
四、解方程組的基本思路:消元即二元一元
五、解二元一次方程組的基本步驟
設計方案 篇9
活動目標
1.學習將已經破舊的圖書裝訂制作成新圖書。
2.選擇一些自己喜歡的物體形象,創編成好聽的故事,制作新版圖書。
3.引導幼兒為自己的故事書取個好聽的名字,寫在封面上。
4.通過活動,提高幼兒的構思、布局能力。
活動準備
1.破舊圖書或有圖片的宣傳畫若干。
2.膠棒,剪刀、蠟筆。
3.已經裝訂成冊的.空白圖書若干本。
活動指導
1.先將破舊圖書中有關人物或物體形象,有選擇的剪下。
2.將裁剪下的人物或物體的形象,進行擺放、構思活動。
引導幼兒把自己的故事創編的短一些,以便能順利的完成自己的娃娃圖書。
3.一頁一頁將構思好的故事中的形象粘貼在空白圖書上,注意畫面的整潔。
4.為故事取名字,老師幫助幼兒在封面上寫上名字。
幫助幼兒加深對封面的認識,了解封面的功能,會根據故事內容來繪畫封面。
5.幼兒用蠟筆繪畫娃娃故事圖書的封面。
6.幼兒相互之間講述故事或舉辦“故事大王”的活動。
【設計方案】相關文章:
設計方案11-03
設計方案11-08
設計方案[精選]11-04
設計方案11-04
設計方案[經典]10-28
經典設計方案12-01
【經典】設計方案07-22
設計方案(精選)07-27
(精選)設計方案08-06
[經典]設計方案08-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