木蘭詩修辭手法賞析

時間:2022-08-16 09:41:58 我要投稿

木蘭詩修辭手法賞析

  《木蘭詩》是中國南北朝時期北方的一首長篇敘事民歌,也是一篇樂府詩。記述了木蘭女扮男裝,代父從軍,征戰沙場,凱旋回朝,建功受封,辭官還家的故事,充滿傳奇色彩。以下是小編精心整理的木蘭詩修辭手法賞析,歡迎閱讀,希望大家能夠喜歡。

  木蘭詩修辭手法賞析

  《木蘭詩》是我國南北朝時期北方的一首詩歌,全詩結構嚴謹,層次清楚,語言樸實自然,具有濃郁的北方民歌特色。作者運用摹狀、映襯、設問、頂真、排比、對偶、夸張、借代等多種修辭手法,熱情地歌頌木蘭勤勞、勇敢、善良的優秀品質,贊揚了木蘭不慕名利、熱愛和平、熱愛家鄉的高尚情操。

  《木蘭詩》共有62句,其中54句用了修辭格,修辭手法達14種之多,還有8處用了多重修辭格,堪稱使用修辭格的典范。

  一、摹狀

  詩的開篇描寫木蘭織布:“唧唧復唧唧,木蘭當戶織!薄斑筮蟆笔敲枘】棽紮C的聲音,這樣寫,給人如臨其境,如聞其聲的感覺。此外,本詩還有2處用了摹狀的修辭手法:

  “不聞爺娘喚女聲,但聞黃河流水鳴濺濺!

  “不聞爺娘喚女聲,但聞燕山胡騎鳴啾啾!

  “鳴濺濺”是描摹黃河流水的聲音,“鳴啾啾”是描摹戰馬嘶鳴的聲音。

  二、映襯

  詩中有4處用了映襯的修辭手法:

  “不聞機杼聲,惟聞女嘆息!

  ““不聞爺娘喚女聲,但聞黃河流水鳴濺濺!

  “不聞爺娘喚女聲,但聞燕山胡騎鳴啾啾。”

  “木蘭不用尚書郎。愿馳千里足,送兒還故鄉!

  第一處以“不聞”和“惟聞”作對比,更顯得木蘭思慮之深。

  第二處和第三處的“不聞”和“但聞”形成鮮明對比,表達木蘭從軍依依惜別的心情。

  第四處把“作官”和“回鄉”兩種事物加以比較,“不用”和“愿馳”作對比,突出了木蘭不愛功名利祿,只盼重返家鄉的可貴品格。

  三、設問

  “問女何所思,問女何所憶?女亦無所思,女亦無所憶。”

  此處是兩問兩答,都是明知故問,自己作答,突出了木蘭憂慮之深,同時有助于喚起下文,推動故事情節的發展。

  四、頂真

  詩中有3處用了頂真修辭手法:

  “軍書十二卷,卷卷有爺名。”

  “歸來見天子,天子坐明堂。”

  “出門看火伴,火伴皆驚惶!

  以上3處,下一句的開端和上一句的結尾詞語相同,頭尾蟬聯,上遞下接,語句顯得明快,富有節奏。

  五、排比

  《木蘭詩》有3處用了排比的手法:

  “東市買駿馬,西市買鞍韉,南市買轡頭,北市買長鞭!

  “爺娘聞女來,出郭相扶將;阿姊聞妹來,當戶理紅妝;小弟聞姊來,磨刀霍霍向豬羊!

  “開我東閣門,坐我西閣床;脫我戰時袍,著我舊時裳;當戶理云鬢,對鏡帖花黃。”

  這3處都是把內容相關、結構相同或相似、語氣一致的3個或4個句子連用,增強了語句的氣勢。第一處描寫木蘭出征前緊張、忙碌地準備行裝的情景;第二處描寫木蘭回到家鄉,家人迎接木蘭的熱烈場面;第三處則是描寫木蘭回到久別的家鄉后,走進家門和重著女裝時的.欣喜心情。

  六、對偶

  詩中有5處用了對偶的修辭手法:

  “不聞機杼聲,惟聞女嘆息!

  “朔風傳金柝,寒光照鐵衣!

  “將軍百戰死,壯士十年歸!

  “策勛十二轉,賞賜百千強!

  “旦辭爺娘去,暮宿黃河邊;不聞爺娘喚女聲,但聞黃河流水鳴濺濺。旦辭黃河去,暮至黑山頭;不聞爺娘喚女聲,但聞燕山胡騎鳴啾啾。”

  此5處均用結構相同、字數相等的一對短語或句子對稱排列起來表達相對或相近的意思,內容互相補充,音節和諧優美,富有節奏感。其中,第5處是對偶中含對偶:“旦辭爺娘去,暮宿黃河邊;不聞爺娘喚女聲,但聞黃河流水鳴濺濺”與“旦辭黃河去,暮至黑山頭;不聞爺娘喚女聲,但聞燕山胡騎鳴啾啾”形成對偶;上述兩句中的“旦辭爺娘去,暮宿黃河邊”是對偶句,“旦辭黃河去,暮至黑山頭”也是對偶句。

  七、夸張

  詩中有3處使用了夸張手法:

  “軍書十二卷,卷卷有爺名。”

  “萬里赴戎機,關山度若飛。”

  “策勛十二轉,賞賜百千強!

  在這里,對所述事物的形象、特征、程度都作了擴大的描寫!笆怼薄ⅰ笆D”、“萬里”、“百千強”都非實指,而是采取“虛言多數”的手法。“十二卷”是夸張地說征兵文書下達的頻繁,以突出軍情的緊急;“十二轉”是說木蘭戰功卓著,官爵越升越高;“萬里”是極言征程之遠;“百千強”是說木蘭受到的賞賜之多;“飛”更是夸大地說明行軍的快速。

  八、借代

  詩中有2處使用借代的修辭手法:

  “朔風傳金柝,寒光照鐵衣!

  “愿馳千里足,送兒還故鄉!

  這2處均用相關的事物來代替所要表達的事物,使語句的表達更加鮮明生動!八凤L傳金柝,寒光照鐵衣”是對偶兼用借代修辭手法。“金柝”是古代軍隊用作煮飯和打更的銅器,“鐵衣”指古代戰士穿的有鐵片的衣甲,是用部分(金柝、鐵衣)代替整體(軍隊),突出戰爭環境的艱苦。“千里足”實為“千里馬”,用“千里馬”的特征來代替本體,形象地表達了木蘭急于返回家鄉的心情。

  九、復沓

  詩中使用復沓的語句有4處:

  “問女何所思,問女何所憶。”

  “女亦無所思,女亦無所憶!

  “旦辭爺娘去,暮宿黃河邊;不聞爺娘喚女聲,但聞黃河流水鳴濺濺。旦辭黃河去,暮至黑山頭;不聞爺娘喚女聲,但聞燕山胡騎鳴啾啾!

  “爺娘聞女來,出郭相扶將;阿姊聞妹來,當戶理紅妝;小弟聞姊來,磨刀霍霍向豬羊!

  第一處和第二處分別以相似的詞句加以重復,設問中兼用復沓手法,顯示憂慮之深。

  第三處以相似的詞句在詩中出現兩次,反復寫出木蘭戀家思親的內心活動和征途上的艱難困苦。

  第四處以相似的句式寫木蘭的家人迎接木蘭歸來的欣喜情景。

  十、反復

  “旦辭爺娘去,暮宿黃河邊;不聞爺娘喚女聲,但聞黃河流水鳴濺濺。旦辭黃河去,暮至黑山頭;不聞爺娘喚女聲,但聞燕山胡騎鳴啾啾!

  此句中連用兩個“不聞爺娘喚女聲”,完全相同的詞句,對偶、復沓中兼用反復手法,凸顯了木蘭對父母的思念之情。

  十一、錯綜

  “阿爺無大兒,木蘭無長兄!

  句中的“大兒”與“長兄”同指一人,卻故意措辭有別,避免了單調乏味。從不同角度表明家中無人出征,突出木蘭內心的憂慮。

  十二、互文

  詩中使用互文的手法有4處:

  “東市買駿馬,西市買鞍韉,南市買轡頭,北市買長鞭!

  “開我東閣門,坐我西閣床。”

  “當窗理云鬢,對鏡帖花黃。”

  “雄兔腳撲朔,雌兔眼迷離。”

  此4處中每句均互相呼應和補充,上文省去了下文里將要出現的詞語,下文里省去了上文里已出現的詞語。

  第一句,并不是只在東市買駿馬……,而是到東、西、南、北的市場去買駿馬、鞍韉、轡頭和長鞭。

  第二句則應理解為打開東閣的門,在床上坐坐;打開西閣的門,在床上坐坐。

  第三句則應該理解為對著窗戶照著鏡子梳理云鬢并貼上黃花。不是理云鬢只當窗而不對鏡,貼黃花只對鏡而不當窗。

  第四句應當理解為“雄兔腳撲朔眼迷離,雌兔眼迷離腳撲朔”,而不能說“腳撲朔”是雄兔的特征,“眼迷離”是雌兔的特征。

  十三、比喻與反問

  詩的最后一句:“雄兔腳撲朔,雌兔眼迷離;雙兔傍地走,安能辨我是雄雌?”這里,以雌雄雙兔為比喻,說代父從軍的木蘭的裝束、行為都令人難辨男女;甚至同他在一起的伙伴也“不知木蘭是女郎”。

  同時,在比喻中兼用反問的修辭手法,是用疑問的形式來表達確定的意思,加重了語氣,增添了感情色彩。

  拓展:木蘭詩的修辭手法作用

  《木蘭詩》運用大量的比喻、排比、夸張、對比、對偶、反復、互文、頂針等修辭手法,從而取得了很好的表達效果。

  比喻——“雙兔傍地走,安能辨我是雄雌”,這里以雙兔為喻,形容事情錯綜復雜,不易看清底細,既幽默風趣,又體現了對木蘭十分親切和非常喜愛的感情,從而贊美了木蘭在從軍十二年中未被發現是女郎的謹慎和機警,妥貼活潑,且具有濃厚的民間生活氣息。

  夸張——“萬里赴戎機,關山度若飛”,通過對戰斗生活的夸張,寫出了征途之遙,生活之苦,從而引起讀者的強烈共鳴。“策勛十二轉,賞賜百千強”是對數量、程度的夸張,這些夸張手法的運用,既成功地烘托了木蘭的英雄形象,又表明天子為木蘭記多次功、賞賜甚豐,并且還“問所欲”,意將加官進爵。這就有力地襯托了“木蘭不用尚書郎,愿馳千里足,送兒還故鄉”的思想,表現出木蘭功成身退、眷戀家鄉耕織生活、不慕榮華富貴的純真性格、高貴品質。在文章結構上,也為后文木蘭不圖功名利祿堅決辭官還鄉作了鋪墊。

  對比——“將軍百戰死,壯士十年歸”通過對比渲染,更集中、更加鮮明的突出時間之長,戰況之烈,從而表現了木蘭十年艱苦的戰斗生涯。

  對偶——“朔氣傳金柝,寒光照鐵衣”,這兩句對偶,描寫邊塞夜景,通過艱苦環境的烘托,表現出木蘭木蘭守衛邊塞的艱辛!安邉资D,賞賜百千強”、“阿爺無大兒,木蘭無長兄”、“開我東閣門,坐我西閣床”、“脫我戰時袍,著我舊時裳”、“當窗理云鬢,對鏡帖花黃”、“雄兔腳撲朔,雌兔眼迷離”等對偶句的大量使用,使得這些句子整齊對稱,節奏感強,有力的突出、表現了木蘭的人物形象。

  排比——“爺娘聞女來,出郭相扶將;阿姊聞妹來,當戶理紅妝;小弟聞姊來,磨刀霍霍向豬羊”,這里運用排比方法,鋪陳地寫出一家親人因木蘭歸來而各自產生的符合年齡、身份、性別特征的行動,富有濃郁的生活氣息和親切意味,表現出木蘭勝利歸來給全家親人帶來了一片歡樂。“開我東閣門,坐我西閣床,脫我戰時袍,著我舊時裳,當窗理云鬢,對鏡帖花黃”,這里排比的運用,鋪陳地寫出木蘭一連串富有年輕女性特征的換裝梳妝動作,表現出木蘭久征勝利歸來,恢復女妝,欣喜興奮的感情,渲染了木蘭歸來的喜悅,強調回家的興奮。“出門看伙伴,伙伴皆驚忙:同行十二年,不知木蘭是女郎”,表現出伙伴看到“木蘭是女郎”時的驚詫和贊嘆,襯托了木蘭在長期從軍當中的謹慎和機警,寫出她的聰明靈慧。

  反復——“問女何所思,問女何所憶”、“女亦無所思,女亦無所憶”兩句,以及“旦辭爺娘去,暮宿黃河邊,不聞爺娘喚女聲,但聞黃河流水鳴濺。旦辭黃河去,暮至黑山頭,不聞爺娘喚女聲,但聞燕山胡騎鳴啾啾”兩節八句,都是復沓,起到反復詠嘆的效果,這樣突出了思想,強調了感情,分清了層次,加強了節奏感,更能表達強烈的情感,同時,反復修辭手法還可以使詩文的格式整齊有序,而又回環起伏,充滿語言美。

  互文——“東市買駿馬,西市買鞍韉,南市買轡頭,北市買長鞭”,意思是到各處街市備辦鞍馬等戰具,這是互文與排比的套用!伴_我東閣門,坐我西閣床”、“當窗理云鬢,對鏡帖花黃”、“將軍百戰死,壯士十年歸”等既是互文,同時也是與對偶的互相滲透,寫出了戰爭的激烈,傷亡的慘重,表現了木蘭和壯士們出生入死,浴血奮戰,英勇善戰,勝利歸來。這樣上下句的意義互相滲透說明兼顧合指,使文章的內容更加豐富,使文章表達的思想更加深刻。

  頂針——“軍書十二卷,卷卷有爺名”,寫出了情況之緊迫,“歸來見天子,天子坐明堂”,表現了木蘭勝利回朝的榮耀。頂針的運用使得議事說理,準確、謹嚴、周密。

  正是因為《木蘭詩》巧妙恰當地運用了多種修辭手法,從而使文章的語言生動活潑,人物形象突出,卻未見雕琢斧鑿之痕,未失古樸剛健、本色自然的特色。

  木蘭詩語言特點

  《木蘭詩》具有樂府民歌的獨特風格。開篇采用的一問一答,是民歌中常見的。《木蘭詩》語言生動質樸,極少雕飾斧鑿:“小弟聞姊來,磨刀霍霍向豬羊”,流傳千百年來,至今仍是人們津津樂道的口語;除了“萬里赴戎機”六句文字比較典雅外,其余都保留著民歌的形式和風格,連鎖、問答、排比、重疊等形式的運用,都與民歌大致相同。而且語言豐富多彩,單就原韻來說,篇幅較長的樂府詩歌大都是隔幾句換一個韻,很少一韻到底,這樣才能使演唱的歌曲音節復雜而有變化!赌咎m詩》一共換了七個韻,也可以說是七種曲子:“唧唧復唧唧……女亦無所憶”;“西市買鞍韉……但聞黃河流水鳴濺濺”;“暮宿黑山頭……但聞燕山胡騎鳴啾啾”;“萬里赴戎機……壯士十年歸”;“天子坐明堂……不知木蘭是女郎”;“雌兔眼迷離……安能辨我是雄雌?”這就相當于一個題下七首曲子。所不同者,這里則是一個完整的歌子。好多民歌每韻的句數比較整齊,而《木蘭詩》的句數卻比較參差。正因為它曾為樂人所演唱,所以古往今來都被收入樂府歌中,而且直到現在,仍有評彈藝人在演唱《木蘭詩》。

【木蘭詩修辭手法賞析】相關文章:

木蘭詩的修辭手法10-31

木蘭詩修辭手法特點03-19

木蘭詩用修辭手法03-21

木蘭詩修辭手法點評03-11

木蘭詩的修辭手法作用03-20

木蘭詩修辭手法對偶03-20

木蘭詩修辭手法的句子03-20

木蘭詩的修辭手法「推薦」03-19

木蘭詩用的修辭手法03-20

人人狠狠综合99综合久久,欧美日韩国产精品中文,极品精品国产超清自在线,人人澡欧美一区
日韩欧美中文字幕一本 | 亚洲欧洲日产韩国夜夜高潮 | 中字幕久久国产精品免费 | 亚洲伦乱子亲农村在线视频 | 亚洲人成77在线播 | 亚洲欧美日韩中文在线不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