聞一多詩歌創作的特色論文

時間:2021-07-03 08:10:09 詩歌 我要投稿

聞一多詩歌創作的特色論文

  在我國現代文學史上,聞一多的名字已經鑄刻在無數革命者用鮮血凝成的天安門前的烈士紀念碑上。他那“昂頭做獅子吼的民主戰士”的形象,已經深深烙印在無數中國人民的心里。作為一個著名的學者,他在學術上的造詣,特別是在我國古典文學的研究中,“他那眼光的犀利,考索的賅博,立說的新穎,不僅是前無古人,恐怕還要后無來者的。”作為一個優秀的愛國詩人,他的兩部詩集《紅燭》和《死水》,在新詩史上矗立起一座璀璨奪目的豐碑。

聞一多詩歌創作的特色論文

  作為一個詩人,聞一多在詩歌創作方面的數量是并不多的,他只出版過兩本完整的詩集:《紅燭》和《死水》。此外,還有一些零星的篇章。他寫作新詩的時間,從1921年到1928年,也僅僅是八年。然而,在我國新詩史上,他卻占有一個獨特的地位.正如一位評論家所說:“要在中國現代詩人中,找出象他這樣聯結著中國古代詩、西洋詩和中國現代各派詩的人,并不是容易的。”

  在新詩形式的革新與探求方面,聞一多作出了可貴的貢獻。他善于吸取我國古典詩歌的格調韻律和西洋詩的某些音節長處。用洗練的白話,特別是嘗試用口語寫詩,并對新詩格律

  進行勇敢的探索和實踐,把古今中外詩歌藝術的成功經驗冶于一爐。他在新詩的形式上獨樹一幟,開一代詩風。

  我們知道,聞一多是新詩格律的最早探索者和創建者之一。五四以來流行著松散的新詩體,突破了舊詩的格律,但又沒有根據新詩的內容探索新詩格律的規律,因而,在形式上大多是一些隨意走筆、自由松散之作,完全脫離了我國古典詩歌的傳統,使內容與形式產生不統一、不協調的情況。針對這一情況,聞一多提倡建立新詩格律,是很有見地的。

  如果說,郭沫若的《女神》以徹底的反帝反封建的內容,開了一代詩風;那么,聞一多的《死水》可以說是在形式上以認真創造新詩格律而開一代詩風。這是聞一多對新詩發展的可貴貢獻。詩集《死水》以其謹嚴的結構和抑揚頓挫的音律美在新詩史上占有一個重要的地位,它直接影響和造就了稍后的一批有成就的詩人。

  聞一多要求新格律詩具有三種美:音樂的美,繪畫的美,建筑的美。所謂“音樂的美”,指的是音節和旋律的美;所謂“繪畫的美”,指的是詞藻的運用,要體現出中國象形文字的視覺方面的印象;所謂“建筑的美”,指的是節的`對稱和句的均勻。我們且以《死水》一詩為例,具體地談談他的這些主張在創作中的體現。這首詩從第一行起,每一行都是用三個“二字尺”和一個“三字尺”構成的,所以每行的字數也一樣多;全詩都用形象的詞藻,語言雕繪滿眼,象死水、丑惡、漣漪、殘羹、翡翠、桃花、羅綺、云霞等詞語,安排照用,縷金錯采,在視覺上令人目眩神搖;每行詩收尾的都是雙音詞,讀起來音調和諧。音樂的美,繪畫的美和建筑的美,得到了完美的體現和融合。

  這種關于新詩格律的理論,其旨意并不是要制造那種束縛創作的清規戒律,我們不能片面地理解他那“帶著腳鐐跳舞”的話,他要強調的只是“在一種規定的格律之內出奇制勝”。而目的是為了糾正五四以來在新詩創作上逐漸露頭、發展的那種“散而無章”的詩風。他吸收了西洋詩某些音節長處,結合我國古典詩詞的經驗和現代漢語的特點,創造和實踐新詩的格律和形式。

  他不是脫離新詩內容去片面追求形式的。他在對新詩格律、格式提出各種嚴格要求的同時,強調要“相體裁衣”,“根據內容的精神”創造格式,反對生搬硬套。他主張新詩的格律、格式“層出不窮”,“由我們自己的意匠來隨時構造”。《死水》集子里的二十幾首詩,就依據不同的題材、內容制造出多種多樣的形式。

《{首页主词},&.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聞一多詩歌創作的特色論文】相關文章:

論舒婷詩歌創作的思想意蘊與美學特色(必修教學論文)12-06

席佩蘭詩歌創作略論論文08-15

詩歌創作03-26

我與青年朋友談談詩歌創作(教學論文)12-06

妙筆抒性靈席佩蘭詩歌創作略論文學論文08-24

邏輯學在詩歌創作及教學中的應用論文12-04

邏輯學在詩歌創作及教學中的應用的論文08-11

什么是詩歌創作06-14

艾青的詩歌創作03-23

人人狠狠综合99综合久久,欧美日韩国产精品中文,极品精品国产超清自在线,人人澡欧美一区
日本在线看片免费人成视频1000 | 午夜电影网中文字幕在线播放 | 中日韩亚洲国产综合 | 永久免费的污网站在线观看 | 亚洲va在线va天堂va不卡 | 亚洲色精品一区二区三区四区 |

聞一多詩歌創作的特色論文

  在我國現代文學史上,聞一多的名字已經鑄刻在無數革命者用鮮血凝成的天安門前的烈士紀念碑上。他那“昂頭做獅子吼的民主戰士”的形象,已經深深烙印在無數中國人民的心里。作為一個著名的學者,他在學術上的造詣,特別是在我國古典文學的研究中,“他那眼光的犀利,考索的賅博,立說的新穎,不僅是前無古人,恐怕還要后無來者的。”作為一個優秀的愛國詩人,他的兩部詩集《紅燭》和《死水》,在新詩史上矗立起一座璀璨奪目的豐碑。

聞一多詩歌創作的特色論文

  作為一個詩人,聞一多在詩歌創作方面的數量是并不多的,他只出版過兩本完整的詩集:《紅燭》和《死水》。此外,還有一些零星的篇章。他寫作新詩的時間,從1921年到1928年,也僅僅是八年。然而,在我國新詩史上,他卻占有一個獨特的地位.正如一位評論家所說:“要在中國現代詩人中,找出象他這樣聯結著中國古代詩、西洋詩和中國現代各派詩的人,并不是容易的。”

  在新詩形式的革新與探求方面,聞一多作出了可貴的貢獻。他善于吸取我國古典詩歌的格調韻律和西洋詩的某些音節長處。用洗練的白話,特別是嘗試用口語寫詩,并對新詩格律

  進行勇敢的探索和實踐,把古今中外詩歌藝術的成功經驗冶于一爐。他在新詩的形式上獨樹一幟,開一代詩風。

  我們知道,聞一多是新詩格律的最早探索者和創建者之一。五四以來流行著松散的新詩體,突破了舊詩的格律,但又沒有根據新詩的內容探索新詩格律的規律,因而,在形式上大多是一些隨意走筆、自由松散之作,完全脫離了我國古典詩歌的傳統,使內容與形式產生不統一、不協調的情況。針對這一情況,聞一多提倡建立新詩格律,是很有見地的。

  如果說,郭沫若的《女神》以徹底的反帝反封建的內容,開了一代詩風;那么,聞一多的《死水》可以說是在形式上以認真創造新詩格律而開一代詩風。這是聞一多對新詩發展的可貴貢獻。詩集《死水》以其謹嚴的結構和抑揚頓挫的音律美在新詩史上占有一個重要的地位,它直接影響和造就了稍后的一批有成就的詩人。

  聞一多要求新格律詩具有三種美:音樂的美,繪畫的美,建筑的美。所謂“音樂的美”,指的是音節和旋律的美;所謂“繪畫的美”,指的是詞藻的運用,要體現出中國象形文字的視覺方面的印象;所謂“建筑的美”,指的是節的`對稱和句的均勻。我們且以《死水》一詩為例,具體地談談他的這些主張在創作中的體現。這首詩從第一行起,每一行都是用三個“二字尺”和一個“三字尺”構成的,所以每行的字數也一樣多;全詩都用形象的詞藻,語言雕繪滿眼,象死水、丑惡、漣漪、殘羹、翡翠、桃花、羅綺、云霞等詞語,安排照用,縷金錯采,在視覺上令人目眩神搖;每行詩收尾的都是雙音詞,讀起來音調和諧。音樂的美,繪畫的美和建筑的美,得到了完美的體現和融合。

  這種關于新詩格律的理論,其旨意并不是要制造那種束縛創作的清規戒律,我們不能片面地理解他那“帶著腳鐐跳舞”的話,他要強調的只是“在一種規定的格律之內出奇制勝”。而目的是為了糾正五四以來在新詩創作上逐漸露頭、發展的那種“散而無章”的詩風。他吸收了西洋詩某些音節長處,結合我國古典詩詞的經驗和現代漢語的特點,創造和實踐新詩的格律和形式。

  他不是脫離新詩內容去片面追求形式的。他在對新詩格律、格式提出各種嚴格要求的同時,強調要“相體裁衣”,“根據內容的精神”創造格式,反對生搬硬套。他主張新詩的格律、格式“層出不窮”,“由我們自己的意匠來隨時構造”。《死水》集子里的二十幾首詩,就依據不同的題材、內容制造出多種多樣的形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