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初中美術《學科知識與教學能力》模擬試題及答案
在各個領域,我們最不陌生的就是試題了,借助試題可以更好地考查參試者所掌握的知識和技能。一份好的試題都具備什么特點呢?以下是小編整理的初中美術《學科知識與教學能力》模擬試題及答案,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初中美術《學科知識與教學能力》模擬試題及答案 1
一、單項選擇題(本大題共26小題,每小題2分,共52分)
1.吳門四家是明代中期出現于( )的畫派。
A.浙江B.金陵C.蘇州D.揚州
2.董其昌的繪畫風格屬于( )。
A.松江派B.華亭派C.云間派D.吳派
3.金農屬于( )。
A.揚州畫派B.婁東派C.清六家D.海上畫派
4.19世紀末,后印象主義藝術的主要代表人物是塞尚、凡?高和( )。
A.馬蒂斯B.莫羅C.修拉 D.高更
5.藝術中的“模仿說”最先是由 提出的。
A.法國美學家B.古希臘哲學家C.俄國文學家D.意大利藝術家
6.英國詩人雪萊和俄國文學家托爾斯泰的關于藝術理論的學說是( )。
A.勞動說B.游戲說C.表現說D.巫術說
7.下列不屬于美術接受內在過程初級階段的是( )。
A.完形與彌散B.錯覺C.差異原理D.誤解
8. 以下屬于帛畫的有( )。
A.《松巖樓閣圖》B.《步輦圖》 C.《人物御龍圖》D.《消夏圖》
9.《韓熙載夜宴圖》的作者顧閎中是()畫家。
A.南唐B.西蜀C.北宋D.唐代
10.保存有大量元代壁畫的永樂宮現位于山西的( )。
A.太原B.芮城C.稷山D.永濟
11.下列屬于明代后期花鳥畫的代表人物的是( )。
A.陳洪綬B.崔子忠C.陳淳D.徐渭
12.吳道子與張僧繇的繪畫風格被并稱為( )。
A.密體B.疏體C.繁體D.簡體
13.張擇端的傳世名作是( )。
A.《幽谷圖》B.《清明上河圖》C.《西園雅集圖》D.《秋山行旅圖》
14.課程改革不僅是教學內容的改革、教學理念的改革,也是( )。
A.技能和技法的改革B.教學目標的改革C.教學過程的改革D.教學方法的改革
15.美術課程評價的依據是( )。
A.美術課程標準B.學生作業C.學生造型能力的提高D.學生學習的興趣
16.具有地域性特征、針對性特征、時代性和現實性特征、探究性和實踐性特征的課程是( )。
A.校本課程B.地方課程C.藝術課程D.美術課程
17.美術課程倡導( ),促進學生發展。
A.過程評價和綜合評價B.發展評價和個性評價C.學生自評和師生互評D.全面性評價和激勵性評價
18.美術教師要使美術學習成為培養學生( )的能力,培育高品位的審美價值觀的過程。
A.發現美、欣賞美B.欣賞美、表現美C.發現美、表現美D.發現美、欣賞美、表現美
19.在學習過程中投人情感,獲得內在動力支持,并有情感體驗,具有這樣特征的學習方法是( )。
A.合作學習B.自主學習C.探究性學習 D.創新性學習
20.立體構成是一門研究在( )中如何將立體造型要素按照一定的原則組合成賦予個性美的立體形態的學科。
A.三維空間B.二維平面C.二維空間D.多維空間
21.中國聯通公司標志的創意源于( )。
A.中國結B.雙錢C.方勝D.太極圖
22.美術欣賞教學的一般過程包括感知、分析、理解和( )。
A.共鳴B.評價C.想象D.欣賞
23.一件好的實用工藝品必須具備( )。
A.功能性與實用性B.功能性與耐用性C.功能性與審美性D.實用性與靈活性
24.美術教學備課的主要內容是( )。
A.明確定義與把握原則B.熟悉課標與了解學生C.編寫教案與設計板書D.鉆研教科書與確定教法
25.下列教學方法中,屬新的教學方法的是( )。
A.談話法B.參觀法C.情境教學法D.欣賞法
26.在美術教學中,認識的主體是( )。
A.教師B.教科書C.學生D.教員
二、簡答題(本大題共4小題,每小題7分,共28分)
27.簡述新古典主義美術的藝術特征。
27.【參考答案】新古典主義美術的特征是:選擇嚴峻的重大題材(古代歷史和現實的重大事件),在藝術形式上,強調理性而非感性的表現;在構圖上強調完整性;在造型上重視素描和輪廓,注重雕塑般的人物形象,而對色彩不夠重視。法國新古典主義美術從維安、達維德到安格爾,取得了最優秀的成就,并達到高峰。
28.畫面構圖方法的三個要點是什么?
28.【參考答案】畫面構圖方法有三個要點:
(1)畫面主題圖形的位置;
(2)非主題圖影的位置及其與主題圖形的關系;
(3)畫面底形的位置及其與圖形的關系。
29.美育如何改變人的心理氣質與精神面貌?
29.【參考答案】
(1)從生理的興奮和快感,轉移到心理的恬適和愉悅;
(2)從個別性的感受和形象,轉移到普遍性的觀照和沉思;
(3)從功利性的占有和享受,轉移到超功利性的曠迭和賞玩。
30.風景速寫的表現技法基本有哪三種?
30.【參考答案】
(1)勾線法
近似中國畫的白描畫法。畫面的色調層次用線條的疏密體現,一般只重形象本身的結構組成關系,不重其明暗變化,適合表現明媚秀麗的景色與情調。用鋼筆畫這種速寫,線條清晰,效果更好。
(2)水墨畫法
利用墨色的干濕濃淡、虛實相間,表現出云霧繚繞或空間寬廣深遠的山水及街景等。這種畫法可使速寫充滿含蓄、神秘、意境濃厚的大氣魄。
(3)線條和色調并重的畫法
這種畫法,線條有輕有重、有粗有細、有剛有柔,形成深淺層次和明暗韻味,可以反映不同形象的質感、美感及作者的激情。這種速寫的特點是生動活潑,體現整體氣氛而不拘泥于形象的某些細節,適于表現某些熱鬧的、動感很強的風景,如熱火朝天的工地、喧鬧的街景等。風景速寫要準確,但更要體現生動性和某種氣氛、意境的美感,不能只追求簡單的所謂準確。例如畫一座樓房,如果像畫建筑圖那樣用尺子打格畫成,可能畫得十分準確合理,但卻毫無生氣,缺乏藝術性。
三、案例分析題(本大題共2小題,每小題20分,共40分)
31.以下是針對《陶瓷藝術》一課擬定的三種不同的教學設計思路,請參照第一種思路的分析方法分別對第二種、第三種思路的優缺點進行簡短分析。
例子:
第一種思路:具有“課堂化”特色的思路。在教室里進行欣賞、評述、交流、討論。教師最好能準備有特色的陶瓷器皿和其他用品,既有助于教學評述,也能豐富課堂視覺效果,營造好課堂教學的空間與氣氛。由談話、提問方式導入,展開多種形式的討論,如小組討論、班級討論。
答:第一種思路的優點在于有專門的教師,師生可以方便、充分地傳授、交流、討論等,缺點是資源、資料有限,學生的直接觀察、感受不足。
問題:
第二種思路:具有“現場感”特色的思路。從參觀陶瓷商場、了解陶瓷市場入手。讓學生在琳瑯滿目的貨架展臺上直接感受到陶瓷工藝之美,現場及時交流,還可以拍照、畫速寫、寫短文等,加深感受、提高認識。第三種思路:具有“虛擬性”特色的思路。在多媒體、網絡環境下進行,教師可以預先制作好多媒體課件或者網頁,可以與相關網站建立超鏈接。可建立聊天室組織學生進行在線交流、討論。還可以發電子郵件、將網上搜集的資料做成網頁。
32.我們都知道藝術是源于生活的,如果沒有對生活的體驗,也就不會有繪畫情感表達的形式感悟。同時,藝術不僅源于生活,更高于生活,是對生活的升華。在初中美術欣賞課《藝術源于生活,高于生活》的教學中,需要學生明白其中的含義,更希望學生能理解藝術與生活的關系。
問題:請你根據上述材料對本課內容的表述,寫出教學目標和重難點。
四、教學設計題(本大題1小題,30分)
33.請你給初中美術《標志設計》一課設計1課時的教學簡案。[教材內容為人教版《美術》(七年級下冊)第三單元《校園的春天》活動一《設計標志》,具體內容略]
要求:
(1)寫出一篇規范、完整的課時教學簡案;
(2)根據需要選擇和處理教材內容;
(3)恰當設定本課的教學目標、教學重點和難點;
(4)合理地設計學習活動和作業要求。
參考答案及解析
一、單項選擇題
1.C自元朝以后,江南蘇州一帶成為文人薈萃之地。許多著名畫家云集蘇州,形成一個強大的畫派。蘇州史稱“吳門”,因此作為有共同地區特征的畫家群形成了吳門畫派。吳門畫派的代表人物是沈周和他的學生文徵明、唐寅,再加上仇英,合稱“吳門四家”。
2.B董其昌是明代后期著名畫家、書法家、書畫理論家、書畫鑒賞家,董其昌的繪畫長于山水,注重師法傳統技法,追求平淡天真的格調,講究筆致墨韻,墨色層次分明,拙中帶秀,清雋雅逸。他是“華亭派”的主要代表。
3.A“揚州畫派”是清代中國畫派之一,又稱“揚州八怪”,它并不專指某八個人,實際上是泛指代表揚州畫壇藝術個性鮮明、風格怪異的一批畫家。他們的共同特點是:師造化、抒個性、用我法、專寫意、重神似、端人品和博修養。其中較有名的有:鄭燮、羅聘、黃慎、李方膺、高翔、金農、李鱓、汪士慎等。金農,人稱“八怪”
之首,博學多才,50歲后始作畫,終生貧困。他長于花鳥、山水、人物,尤擅墨梅。他的畫造型古拙樸素,布局講究,構思新意,作品有《墨梅圖》、《月花圖》等。
4.D后印象主義也稱“印象派之后”或“后期印象派”,是法國美術史上繼印象主義之后的美術現象,主要指以塞尚、凡?高和高更等為代表的一群畫家以及畫風。他們最初都是學習印象主義,塞尚和高更還參加過印象主義畫展。凡?高雖然設有參加過印象主義展覽,也一直以印象主義者自居。后來這三人。都在藝術探索之路上取得了較離成就,強調畫家對客觀事物的主觀感受,在藝術成熟期各自樹立了鮮明的藝術個性。在藝術史上,后印象主義被稱為西方20世紀現代藝術的起源。
5.B關于藝術的起源問題主要有以下幾種學說:模仿說、游戲說、表現說、巫術說、勞動說等。“模仿既”是關于藝術起源問題的最古老的理論,始于古希臘哲學家。這種學說是從古希臘時期審美活動“和諧說”發展而來的。古希臘哲學家認為,模仿是人類固有的天性和本能,藝術起源于人類對自然和現實生活的模仿。在蘇格拉底、柏拉圖、亞里多德等古希臘哲學家看來,所有藝術都是模仿的產物。繼希臘哲學家之后,法國啟蒙思想家狄德羅、俄國作家車爾尼雪夫斯基等人都不同程度在此基礎上繼承和發展了“模仿說”。這種理論到19世紀末仍然具有極大的影響。
6.C表現說認為藝術起源于人類表現和交流情感的需要,情感表現是藝術最主要的功能,也是藝術發生的主要動因。持這一理論的主要有英國詩人學萊、俄國文學家托爾斯泰等,在他們看來,原始人通過各種藝術來表達他們的情感。從而促成了藝術的發生和發展。如果說人類的科學主要是與理性、認知相聯系的話,人類的藝術就更多的是和感性、情感等聯系在一起。
7.D美術接受的內在過程包括:
(1)準備階段:在主體的'綜合修養、審美經驗及美術世界影響的基礎上形成接受定向與期待及審美態度。
(2)初級階段:知覺的完形和彌散、錯覺、差異和陌生化。
(3)高級階段:理解(前理解、理解的循環、還原和誤解)、體驗(直覺與理性的統一,對作品深刻內涵的把握,與作品及創作者的共鳴)和回味(檢驗作品的藝術價值和社會價值的試金石,也是發揮其社會功能的重要環節)。
8.C略。
9.A顧閎中,五代十國中南唐人物畫家,曾任南唐畫院待詔,用筆圓勁,間以方筆轉折,設色濃麗,擅描摹人物神情意態,與周文矩齊名,唯一傳世作品為《韓熙載夜宴圖》。
10.B永樂宮,又名大純陽萬壽宮,位于山西省芮城縣境內。永樂宮是典型的元代建筑風格,粗大的斗拱層疊交錯,四周的雕飾不多,比起明、清兩代的建筑,顯得較為簡潔、明朗。幾個殿以南、北為中軸線,依次排列。特別是宮殿內部的墻壁上,布滿了精心繪制的壁畫,其藝術價值之高,數量之多,實屬世上罕見。
11.D略。
12.B吳道子是中國唐代著名畫家,被后世尊稱為“畫圣”,被民間畫工尊為祖師。吳道子的出現,是中國人物畫史上的光輝一頁。他吸收民間和外來畫風,確立了新的民族風格,即世人所稱的“昊家樣”。吳道子的畫風所繪人物衣服寬松,用筆動感較強,與曹仲達所繪的外國佛像衣紋緊貼身體不同,故人稱“昊帶當風,曹衣出水”。張僧繇是南北朝南朝梁代人,是六朝最有影響的大畫家之一,擅作人物故事畫及宗教畫。所繪佛像,自成樣式,被稱為“張家樣”,為雕塑者之楷模。后人論其作畫用筆多依書法,點曳斫拂,如鈞戟利劍,點畫時有缺落而形象具備,一變東晉顧愷之、南北朝南朝宋代人陸探微連綿循環的“密體”畫法。張僧繇的“疏體”畫法,至隋唐而興盛起來。后人將其畫法與唐吳道子并稱為“疏體”。
13.B張擇端是北宋著名風俗畫家,東武(今山東諸城)人,宋徽宗時畫院待詔;工界畫,尤擅舟車、市橋,自成家數。北京故宮博物院所藏《清明上河圖》是其傳世名作。該畫描繪了北宋都城汴京清明時節汴河兩岸的風光,以全景式的構圖、嚴謹
精細的筆法,展現了當時的社會生活風貌。本題備選答案中A項《幽谷圖》和D項《秋山行旅圖》的作者是北宋山水畫家郭熙,C項《西園雅集圖》的作者是北宋畫家李公麟。
14.D課程的改革不僅是內容的改革,也是教學理念和教學方法的改革。
15.A美術課程評價是促進學生全面發展.改進教師的教學,促進美術課程不斷發展的重要環節。美術課程評價的依據是美術課程標準。
16.B地方課程具有地域性、針對性、時代性、現實性、探究性和實踐性等特征,能夠加強學生與社會現實和社區發展的聯系,增強他們的社會責任感,從而立志將來為家鄉的現代化建設而貢獻力量。
17.A美術教學評價既要通過美術作業評價學生美術學習的結果,更需要通過學生在美術學習過程中的表現對其在美術學習能力、學習態度、情感和價值觀等方面的發展予以評價,突出評價的整體性和綜合性。
18.D學校美術教育的目的之一就是培養學生發現美、欣賞美、表現美的能力。
19.B倡導自主學習,要求教師盡量做到:引導學生自己提出有意義的學習目標;引導學生積極思考、掌握學習方法,在解決問題中學習;引導學生在學習過程中投入情感,獲得內在動力支持,并有情感體驗;引導學生能夠在學習過程中對認知活動進行自我調整、反饋。
20.A立體構成是一門研究在三維空間中如何將立體造型要素按照一定的原則組合成賦予個性美的立體形態的學科。
21.A中國聯通公司標志的創意源于中國結,是由中國古代吉祥圖形“盤長”紋樣演變而來。回環貫通的線條,象征著中國聯通作為現代電信企業的井然有序、迅達暢通以及聯通事業的無以窮盡,日久天長。
22.B美術欣賞教學的一般過程包括感知、分析、理解和評價。
23.C功能性和審美性是一件好的實用工藝品所必須具備的特質。
24.D略。
25.C情境教學法是指在教學過程中,教師有目的地引入或創設具有一定情緒色彩的、以形象為主體的生動具體的場景,以引起學生一定的態度體驗,從而幫助學生理解教材,并使學生的心理機能得到發展的教學方法。情境教學法的核心在于激發學生的情感,是一種新的教學方法。
26.C略。
三、案例分析題
31.【參考答案】第二種思路的優點在于具有直觀性、現場感,缺點在于教學內容的拓展、深化及充分交流不方便。第三種思路的優點在于教學資源的形式和內容豐富,能跨時空進行學習交流,缺點在于真實感不足。
32.【參考答案】《義務教育美術課程標準(2011年版)》初中階段對“欣賞·評述”課的要求是學生能“對美術作品和美術現象進行簡短評述”。“欣賞·評述”是對美術作品進行分析、解釋、判斷的教學活動。評述更著眼于對美術作品理解、評價的表達。
教學目標:
1.知識與技能目標:通過藝術作品的欣賞和分析,理解“藝術源于生活,高于生活”的道理;
在思考和討論中培養學生合作互動地解決問題的能力,鍛煉學生的評述能力。
2.過程與方法目標:體驗欣賞藝術作品的過程,初步學習欣賞藝術作品的方法。
3.情感、態度與價值觀目標:培養參與意識,增強民族自豪感,激發愛國主義熱情。教學重點:理解藝術創作的題材、內容與技法都源于生活,藝術家所創造的藝術作品及其藝術形象是高于生活的。
初中美術《學科知識與教學能力》模擬試題及答案 2
一、選擇題:
1、美術家的藝術創作源于對生命與自然的關注,中國現代畫家( )通過畢生觀察,表現蝦的生命的能力達到了極致,“苦把流光換畫禪,功夫深處漸天然”,是他一生藝術生涯的真實寫照。
A 吳冠中B 于非闇C齊白石D 石濤
2、原色是指按一定的比例相互混合,可以混合出全部色彩,而自身不能被別的色彩混合成的三種色,我們使用的顏料的三原色是( ) A紅、綠、藍B紅、黃、藍C黃、橙、藍D紅、黃、綠
3、色相性質相反、光度明暗懸殊的兩種顏色,叫( )
A相鄰色B對比色C間色D原色
4、標志是人們用來識別和傳達信息的象征性的視覺符號。標志的形式組合有很多種,右圖“世界野生動物基金會”的標志,使用的是哪種組合方式。( )
A圖形和文字組合方式 B圖形組合方式
C抽象組合方式 D數字組合方式
5、標志設計首先要有( )
A圖文組合B易識別性C視覺效果D制作材料
6、海報的主要功能是( )
A審美B宣傳C裝飾D象征
7、校園中的海報主要是各種文體活動的`招貼。所以我們在為某項活動設計海報時除了要配以醒目的標語和運用明亮的色彩,還要( )
A標明活動的時間、地點等B內容豐富多彩
C有形式感D構思新穎
8、在邀請客人時用的、簡便的書面通知,我們稱它為( )
A海報B請柬C標志D信件
9、我國傳統的面具藝術樣式較為豐富,著名的有儺舞面具、社火面具和( )
A藏戲面具B戲曲面具C舞臺面具D兒童面具
10、對文字的筆畫、結構、造型、色彩以及編排等方面進行一定的藝術處理。使其形成鮮明個性的設計,稱為( )
A圖像設計B字體設計C書籍設計D包裝設計
二、填空題:
1、美術學習的四大領域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再現性美術作品的特點是________,表現性美術作品的特點是_______。
3、人們根據經驗,把色彩分為兩大調子。傾向_________、橙色的色調為_________;傾向___________、青色的色調為_________。
4、 __________是設計者的創造能力與創造性思維的合成,是設計的靈魂。
5、標志設的計要素_____、______
6、色彩三要素:_____、______、______。
三、判斷題:
1、( )利用視覺符號并通過視覺媒介進行信息表現和傳達的設計稱之為視覺傳達設計。
2、( )面具是我們在文娛表演或化妝舞會上,為表演需要,把面孔遮住,使人改變為特定形象的用具。
3、( )間色由兩種原色相混而成,所以又叫三原色。
4、( )在色相環中鄰近的色相,叫相鄰色。
5、( )純度指色的明暗、深淺程度。
【初中美術《學科知識與教學能力》模擬試題及答案】相關文章:
初中政治模擬試題及答案08-26
初中數學模擬試題及答案精選09-27
模擬試題及答案09-24
英語模擬試題與答案09-24
語文模擬試題及答案10-19
語文模擬試題及答案09-24
模擬試題及答案參考09-24
關于模擬試題及答案09-24
模擬電路試題及答案08-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