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電子器件物理第九章測試題

時間:2021-06-10 17:16:37 試題 我要投稿

微電子器件物理第九章測試題

  問題:

微電子器件物理第九章測試題

  1.例舉出芯片廠中6個不同的生產區域并對每一個生產區域做簡單描述。(20分)

  2.離子注入前一般需要先生長氧化層,其目的是什么?(10分)

  3.離子注入后為什么要進行退火?(10分)

  4.光刻和刻蝕的目的是什么?(20分)

  5.為什么要采用LDD工藝?它是如何減小溝道漏電流的?(10分)

  6.為什么晶體管柵結構的形成是非常關鍵的工藝?更小的柵長會引發什么問題?(10分)

  7、描述金屬復合層中用到的材料?(10分)

  8、STI隔離技術中,為什么采用干法離子刻蝕形成槽?(10分)

  答案:

  1.答:芯片廠中通常分為擴散區、光刻區、刻蝕區、離子注入區、薄膜生長區和拋光區6個生產區域:

  ① 擴散區是進行高溫工藝及薄膜積淀的區域,主要設備是高溫爐和濕法清洗設備;

  ②光刻區是芯片制造的心臟區域,使用黃色熒光管照明,目的是將電路圖形轉移到覆蓋于硅片表面的光刻膠上;

  ③刻蝕工藝是在硅片上沒有光刻膠保護的地方留下永久的圖形;

  ④離子注入是用高壓和磁場來控制和加速帶著要摻雜的雜質的氣體;高能雜質離子穿透涂膠硅片的表面,形成目標硅片;

  ⑤薄膜生長主要負責生產各個步驟中的介質層與金屬層的淀積。

  ⑥拋光,即CMP(化學機械平坦化)工藝的目的是使硅片表面平坦化

  2.答:氧化層保護表面免污染,免注入損傷,控制注入溫度

  3.推進,激活雜質,修復損傷。

  4.光刻的目的是將電路圖形轉移到覆蓋于硅片表面的光刻膠上,而刻蝕的目的是在硅片上無光刻膠保護的地方留下永久的圖形。即將圖形轉移到硅片表面

  5.溝道長度的縮短增加了源漏穿通的可能性,將引起不需要的漏電流,所以需要采用LDD工藝。輕摻雜漏注入使砷和BF2這些較大質量的摻雜材料使硅片的上表面成為非晶態。大質量材料和表面非晶態的結合有助于維持淺結,從而減少源漏間的溝道漏電流效應

  6.因為它包括了最薄的柵氧化層的熱生長以及多晶硅柵的`刻印和刻蝕,而后者是整個集成電路工藝中物理尺度最小的結構。多晶硅柵的寬度通常是整個硅片上最關鍵的CD線寬。隨著柵的寬度不斷減少,柵結構(源漏間的硅區域)下的溝道長度也不斷減少。晶體管中溝道長度的減少增加了源漏間電荷穿通的可能性,并引起了不希望的溝道漏電流。

  7.

  (1)淀積Ti,使鎢塞和下一層金屬良好鍵合,層間介質良好鍵合;

  (2)Al,Au合金,加入銅抗電遷移

  (3)TiN作為下一次光刻的抗反射層

  8.采用干法刻蝕,是為了保證深寬比

【微電子器件物理第九章測試題】相關文章:

《微電子器件》教學中的模擬與設計論文01-11

微電子器件基礎課程的現代教學理念改革研究論文06-21

初中物理測試題03-15

初中物理第九章《電功》說課稿02-14

物理初中測試題及答案04-03

物理試卷測試題參考06-12

初三物理測試題06-11

初二物理測試題06-11

初中物理測試題及答案04-03

人人狠狠综合99综合久久,欧美日韩国产精品中文,极品精品国产超清自在线,人人澡欧美一区
精品国产高清免费第一区二区三区 | 中文字幕亚洲欧美日韩在线不卡 | 亚洲天天在线日亚洲洲精 | 亚洲国产另类久久久精品女同 | 午夜福利yw在线观看2020 | 一本视频在线精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