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八年級語文上冊第二次聯考試題及答案
一、選擇題(共21分)
1.下列加點字注音正確的一組是 ( )(3分)
A、蹣跚(pán) 愧怍(zuò 吊唁(yàn 罄竹難書(qìnɡ)B、嶙峋(xún) 兩棲(xī) 老嫗(yù ) 風雪載途(zài)C、荒謬(miù) 仄歪(zè) 阻遏(yè) 毛骨悚然(sǒnɡ)D、尷尬(ɡān) 潮汐(xī) 傖俗(chānɡ) 在劫難逃(jié)
2、下列名組中沒有錯別字的一組是 ( )(3分)
A、鞠躬 遺骸 銳不可擋 張皇失措 B、狼藉 煩躁 蕩然無存 消聲匿跡
C、軒榭 藩籬 惟妙惟肖 因地制宜D、歸咎 噴嚏 鑄劍為犁 穿流不息
3、下列句子中加線的成語運用正確的是 ( )(3分)
A、同學們經常向老師請教,這種不恥下問的精神值得提倡。B、王小明同學心直口快,對有缺點的同學總是一針見血地指出來。C、運動會上,他借的一身衣服很不合身,簡直是畫蛇添足。D、他這樣做自以為很穩妥,其實是塞翁失馬,稍不注意就會出現錯誤。
4、下列句子沒有語病的一項 ( )(3分)
A、通過收看專題片,使我們認識到人類要與動物和諧相處。
B、2003年10月16日,我們靠自己力量完成了我國首次載人航天飛行,這是中國人永遠值得紀念和驕傲的日子。
C、我們要確保安全生產,防止萬無一失。D、近段時期以來,小王電腦水平有了明顯的增強。
5、下面古詩句描寫的景色不同的一項是 ( )(3分)
A、詩家清景在新春,綠柳才黃半未勻。 若待上林花似錦,出門俱是看花人。
B、楊柳陰陰細雨晴,殘花落盡見流鶯。 春風一夜吹鄉夢,又逐春風到洛城。
C、山明水凈夜來霜,數樹深紅出淺黃。 試上高樓清入骨,豈如春色嗾人狂。
D、清明時節雨紛紛,路上行人欲斷魂。 借問酒家何處有,牧童遙指杏花村
6、下面這首詩,所寫的節日是 ( )(3分)
中庭地白樹棲鴉,冷露無聲濕桂花。今夜月明人盡望,不知秋思落誰家。
A.中秋 B.重陽 C.端午 D.除夕
7.下列句子運用的描寫方式正確的一項是 ( ) (3分)
(1)那極短的發,似剛收割過的莊稼茬,高低不齊,灰白而失去了生機。
(2)他仿佛覺得有許多目光在望他,就盡力把胸挺得高些。
(3)父親的精力卻很旺盛,臉上總是掛著笑容……
(4)父親拍拍我后腦勺說,這樣是會吃苦頭的!
A.外貌 神態 動作 語言 B.外貌 心理 動作 語言
C.外貌 心理 神態 語言 D. 外貌 動作 神態 語言
二、判斷正誤,正確的在題后的括號內記“A”,錯誤記“B”。 (共6分)
8、錢鐘書,江蘇無錫人,學者、作家。著有長篇小說《圍城》。《談藝錄》《管錐編》代表了錢鐘書先生學術上的最高成就,它們都是新中國成立后發行的。 ( )
9、“……踏平坎坷成大道,斗罷艱險又出發…”是電視劇《水滸傳》主題曲( )
10、《<浣溪沙>山下蘭芽短浸溪》(蘇軾)一詞中表現了作者執著生活,曠達樂觀的人生態度,“誰道人生無再少?門前流水尚能西!”一句以景取喻并抒發作者感嘆。 ( )
11、對于新聞(消息)要素,西方有五 “w”之說,即WHAT(何事)、WHO(何人)、WHEN (何時)、WHERE(何地)、WHY(何因)。 12、古代刻在器物上用來警戒自己或稱述功德的文字叫做“銘”,后來就成為一種文體,這種文體一般都是不用韻的。
13、楊絳女士翻譯的《堂·吉訶德》是西班牙作家塞萬提斯的作品,小說的主人公是個騎士。
三、知識積累(共10分)
14、根據拼音,寫出語境中的漢字。(2分)
(1).我在家聽到打門,開門看見老王直僵僵地鑲qiàn( )在門框里。
(2).大殿廊下,鳴鐘擊qìnɡ( ),樂聲悠揚。
15、默寫填空(6 分)
。1)、在人生中,有境遇看似無望卻忽逢轉機便豁然開朗的情形,這種情形正契合了陸游《游山西村》中“ , ”一句。
(2)、杜甫《望岳》中點明全詩主旨,抒寫自己不怕困難,敢于攀登絕頂、俯視一切的雄心和氣慨的詩句是:“ , !
。3)、《記承天寺夜游》中有精彩的月色描寫,這是: 蓋竹柏影也。
16、名著閱讀(2分)
“人生最寶貴的東西是生命。生命對于我們只有一次。一個人的生命應當這樣度過:當他回首往事的時候,他不因為虛度年華而悔恨,也不因為碌碌無為而羞愧--這樣,在臨死的時候,他能夠說:‘我整個的生命和全部精力,都已獻給世界上最壯麗的事業--為人類的解放而斗爭。’”這段激動人心,被千千萬萬青年引以為座右銘的文字,出自原蘇聯小說家 的小說
四、閱讀理解:(43分)
。ㄒ唬┤龒{ (12分)
自三峽七百里中,兩岸連山,略無闕處。重巖疊嶂,隱天蔽日。自非亭午夜分,不見曦月。
至于夏水襄陵,沿溯阻絕;蛲趺毙,有時朝發白帝,暮到江陵,其間千二百里,雖乘奔御風,不以疾也。
春冬之時,則素湍綠潭,回清倒影。絕巘多生怪柏,懸泉瀑布,飛漱其間,清榮峻茂,良多趣味。
每至晴初霜旦,林寒澗肅,常有高猿長嘯,屬引凄異,空谷傳響,哀轉久絕。故漁者歌曰:“巴東三峽巫峽長,猿鳴三聲淚沾裳!
17、解釋下列加點的字。(3分)沿溯阻絕( ) 或王命急宣( ) 略無闕處( )
18、翻譯下列句子。(4分)
。1)自非亭午夜分,不見曦月。
。2)清榮峻茂,良多趣味。
19、第三段寫三峽春冬景色時,既描寫了“ ”的靜景,也描寫了“ ”的動景,動靜結合,相得益彰。(2分)
20、如果你有機會去三峽旅游,你會選擇哪個季節前往?為什么?請用自己的話說明理由。(3分)答:
。ǘ、《大自然的語言》片斷(15分)
幾千年來,勞動人民注意了草木榮枯、候鳥去來等自然現象同氣候的關系。據以安排農事。杏花開了,就好像大自然在傳語要趕快耕地;桃花開了,又好像在暗示要趕快種谷子。布谷鳥開始唱歌,勞動人民懂得它在唱什么:“阿公阿婆,割麥插禾。”這樣看來,花香鳥語,草長鶯飛,都是大自然的語言。
這些自然現象,我國古代勞動人民稱它為物候。物候知識在我國起源很早。古代流傳下來的許多農諺就包含了豐富的物候。到了近代,利用物候知識來研究農業生產,已經發展為一門科學,就是物候學。物候學記錄植物的生長榮枯,動物的養育往來,如桃花開、燕子來等自然現象,從而隨著時節推移的變化和這種變化對動植物的影響。
物候觀測使用的是“活的儀器”,是活生生的生物。它比氣象儀器復雜得多,靈敏得多。物候觀測的數據反映氣溫、溫度等氣候條件的綜合,也反映氣候條件對于生物的影響。應用在農事活動,比較簡便,容易掌握。物候對于農業的重要性就在這里。
21、根據所供材料,請你給物候學下個定義(所填不超過15字)。(2分)
物候學就是: 的科學 。
22、文中劃線的句子分別采用了__ ______和______ __的說明方法。(2分)
23、第一自然段中所選的三個例子能否調換順序,為什么?至少說出兩個理由,多說一個加一分(4分)答:
24、聯系你所觀察到的生活實際舉一個物候現象的例子,或舉出一個含有物候學道理的諺語。(用一、二句話表述)
25、地球是人類的家園,人類的生存要適應大自然的規律。但近年不斷傳出某地杏花、桃花在年前就開放,某種鳥改變了遷徙、棲息習性的消息,這都給人類敲響了警鐘,學了《大自然的語言》這一課,聯系其它有關文章,你認為在維護自然與人類和諧相處方面,我們應怎樣努力?(4分)
五、作文(60分)
世上誰沒有追求?誰沒有向往?誰沒有渴望得到的事物?也許有人渴望得到理解、愛護、肯定、溫暖……也許有人渴望得到一本好書、一臺電腦、一張郵票、一個足球……也許渴望得到……把它寫出來吧。
請以“渴望得到 ”為題寫一篇文章。
。1)認真審題,注意運用多種表達的方式,注意文章主題思想的表現。
。2)除詩歌外,文體不限; (3)字數在500字以上。
四鄉五校第二次聯考八年級語文試題答案
一、選擇題:1、A 2、C 3、B 4、B 5、C 6、A 7、C
二、判斷題: 8、B 9、B 10、A 11、A 12、B 13、A
三、知識積累:
14、嵌 罄
15、(1)山重水復疑無路,柳暗花明又一村。
(2)、會當凌絕頂,一覽眾山小。
(3)、庭下如積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橫,蓋竹柏影也
16、奧斯特洛夫斯基 、《鋼鐵是怎樣煉成的》
四、閱讀理解:
17、(1)逆流而上 (2)有時 (3)通“缺”,中斷
18、(1)如果不是正午和夜分,就看不見太陽和月亮。
。2)水清樹榮山高草盛,實在是趣味無窮。
19、素湍綠潭,回清倒影 懸泉瀑布,飛溯其間
20、略
21、利用物候知識來研究農業生產。
22、舉例子 作比較(每空1分)
23、A、緊扣“草木榮枯,候鳥去來”這句B、前兩種是植物后一個是動物C、按季節順序舉例。(2分)
24、如“月暈午時風”“山雨欲來風滿樓”“朝霞不出門,晚霞行千里”“東虹轟隆西虹雨”等。(2分)
25、略(能扣住保護動物、森林等生態環境來寫,且不勝枚舉表述清楚即可得滿分)
【八年級語文上冊第二次聯考試題及答案】相關文章:
安徽皖南八校2014屆高三第二次聯考語文試題及答案06-11
初三語文上冊期末試題及答案12-09
初二語文上冊測試題及答案03-04
七年級語文上冊第二次月考閱讀試題及答案06-28
人教版初一上冊語文閱讀試題及答案06-30
語文模擬試題及答案10-19
中考語文試題及答案03-08
小升初語文試題及答案06-08
安徽省皖南八校高中高三第二次聯考語文試題06-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