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初二年級上冊生物期中模擬試題的內容
在各個領域,我們最熟悉的就是試題了,借助試題可以檢測考試者對某方面知識或技能的掌握程度。什么樣的試題才是科學規范的試題呢?下面是小編整理的初二年級上冊生物期中模擬試題的內容,僅供參考,歡迎大家閱讀。
初二年級上冊生物期中模擬試題的內容 1
一、選擇題:
1.人體必需的營養成分中,構成身體細胞的基本物質是
A.蛋白質B.糖類C.脂肪D.維生素
2.長期以精米為主食的人有可能患腳氣病的原因是
A.缺乏維生素AB.缺乏維生素B1C.缺乏維生素CD.缺乏維生素D
3.能作為能源貯存在人體內的是
A.蛋白質B.脂肪C.維生素D.糖類
4.為了促進兒童骨骼的發育,除了給兒童多補充含鈣、磷多的食物,還應補充
A.維生素AB.維生素BC.維生素CD.維生素D
5.有些人基本食素,但卻未患夜盲癥,這是因為
A.米飯里含有豐富的維生素AB.蔬菜中含維生素B1可轉化為維生素A
C.蔬菜中含有豐富的維生素AD.蔬菜中含胡蘿卜素可轉化為維生素A
6.某同學經常偏食,結果他的上皮組織發生了角質化,皮膚粗糙,而且還出現皮下血管出血。
這是由于他偏食,造成體內缺乏
A.維生素A和維生素DB.維生素A和維生素B1
C.維生素D和維生素CD.維生素A和維生素C
7.對防止骨質疏松癥幫助不大的是
A.綠葉蔬菜和豆類等B.動物的肝臟和雞蛋等C.海帶、海鹽等D.瘦肉、牛奶等
8.小孩經常曬太陽,可以預防佝僂病的原理是
A.日光的照射可使人體產生鈣、磷無機鹽
B.日光的照射可以使人體內產生維生素B1
C.日光的照射可以促進人體吸收維生素D
D.日光照射可以促進人體內膽固醇轉化成維生素D
9.人體內維生素的來源有①食物②腸內細菌合成③胡蘿卜素在體內轉化而成④表皮內的膽
固醇經日光照射后轉變而成
A.①②④B.①②③C.①③④D.①②③④
10.在胃里開始消化,在小腸內完全被消化的物質是
A.脂肪B.無機鹽C.水D.蛋白質
11.在小腸內才開始消化的物質是
A.蛋白質B.脂肪C.維生素D.糖類
12.首先被消化的食物是
A.糖類B.蛋白質C.脂肪D.水分
13.不經消化就能被吸收的物質不包括
A.水B.無機鹽C.維生素D.淀粉
14.人們細嚼饅頭時,會有甜味這說明淀粉已被分解成
A.葡萄糖B.麥芽糖C.果糖D.甘油
15.下列食物中,能被胰液消化的是
A.纖維素、蛋白質和淀粉B.糖類、鹽和牛奶
C.無機鹽、維生素和蛋白質D.糖類、蛋白質和脂肪
16.下列腺體分泌的消化液中,消化酶種類最多的一組是
A.腸腺和胃腺B.胃腺和胰腺C.胰腺和腸腺D.唾液腺和胃腺
17.下列關于營養物質的化學性消化的敘述中,正確的是
A.淀粉只在口腔內消化B.蛋白質只在胃內消化
C.維生素只在胃內消化D.脂肪只在小腸內消化
18.在消化道中,催化蛋白質消化的消化酶來自①唾液腺②胃腺③肝臟④腸腺⑤胰腺
A.①②③B.③④⑤C.②④⑤D.①③⑤
19.下列有關消化的敘述中,錯誤的是
A.將食物分解成可吸收的成分的過程B.消化包括物理性消化和化學性消化
C.食物的消化是在消化道內完成的D.脂肪在膽汁作用下分解成甘油和脂肪酸
20.下面是人體內食物成分被消化和吸收的過程,其中順序正確的是①營養物質被小腸絨毛
吸收②蛋白質開始被消化③脂肪開始被消化④淀粉開始被消化
A.①②③④B.④③②①C.④②③①D.①③②④
21.飯后適當休息是為了保證有充足的血液流向
A.骨骼肌B.呼吸器官C.消化器官D.大腦
22.下列不符合營養衛生和飲食衛生要求的習慣是
A.食物多樣性,不挑食B.不暴飲暴食,按時進餐
C.飯后加強運動,以助消化D.講究食物營養成分的搭配
23.十二指腸是指
A.小腸開頭的一段B.小腸最末端一段C.大腸開頭的一段D.大腸最末端一段
24.下列結構中,既不參與消化,又不參與吸收的器官是
A.口腔B.咽C.胃D.小腸
25.下列不含消化酶的是
A.腸液B.胃液C.胰液D.膽汁
26.與小腸消化和吸收功能不相適應的形態結構特點是
A.管壁的結構分為四層B.消化道中最長的一段
C.腔內有許多環形皺襞D.皺襞表面有許多絨毛
27.下列消化液中,既能消化淀粉、脂肪,又能消化蛋白質的一組是
A.唾液和胃液B.胰液和腸液C.腸液和胃液D.唾液、膽汁和胃液
28.下列物質除哪項外,不經過消化就可吸收的是
A.水分B.無機鹽C.蛋白質D.維生素
29.目前我國提倡的.有利于青少年健康生長發育的理想食品是
A.牛奶B.蛋類C.肉類D.蔬菜水果類
30.胃內的環境呈酸性,小腸內的環境呈
A.強酸性B.酸性C.堿性D.中性
二、填空題
1.有三種消化液A、B、C,它們都不是唾液和腸液,A消化液能促進B消化液消化脂肪,
A消化液和C消化液都不能消化淀粉,而B消化液和C消化液都能消化蛋白質,這三種消化液分別是:A;B;C。
2.根據小腸絨毛示意圖上的編碼及所指部分回答:
⑴小腸黏膜上皮凹陷形成[],
能分泌腸液,含有多種消化酶,對食物進行
化學性消化。
⑵小腸內表面有環形皺襞,皺襞上有許多[]
此外,[]壁很薄,內有豐
富的[]和[],
這些都有利于營養物質的吸收。
3.右圖中三條曲線分別表示蛋白質、淀粉、脂肪在消化道中的化學性消化過程。請據圖回答:⑴淀粉從消化道中的[]開始被消化。
⑵蛋白質從消化道中的[]開始被消化。
⑶脂肪從消化道中的[]開始被消化。
⑷三種有機物都在[]被徹底消化。
⑸甲、乙、丙三種有機物都在(選填字
母)內消化,為小腸,D是,
A是
⑹曲線甲是的消化,
曲線乙是的消化,
曲線丙是的消化。
三、分析說明題:
1.在1、2號試管內分別注入2毫升制備好的淀粉漿糊;在1號試管內注入2毫升清水,在
2號試管內注入2毫升唾液;振蕩兩試管后放入37℃的溫水中保溫10分鐘,冷卻;在1、2號試管中分別加入兩滴碘液。
分析:1號試管是因為。
2號試管是因為結論:。
2.下表中A、B、C、D、E表示人體內五種消化液對淀粉、蛋白質、脂肪的消化作用。表中
⑵B是液,由分泌。
⑶C是液,由分泌。
⑷D是液,由分泌。
⑸E是,由分泌。
3.糖類、蛋白質、脂肪的消化分解過程如下,請分析回答:
食物在消化道內經過消化,淀粉最終被分解成;蛋白質最終被分解成;而脂肪經的乳化分散為許多脂肪微粒,再在脂肪酶作用下分解為和。
4.現有A、B、C三個試管,都裝有淀粉糊、蛋花和植物油。
⑴A試管滴入碘液呈色,再加入足夠的唾液振蕩后置于37℃的溫水中,10分鐘后,試管內顏色變化為:,原因是。⑵B試管加入足夠胃液,充分振蕩后置于37℃溫水中,半小時后,觀察液體中的不見了,原因是。
⑶C試管加入足夠的小腸提取液,充分振蕩后置于37℃溫水中,1小時后,觀察液體中的不見了,原因是
5.現在人們都知道鈣對人體的重要性,也特別重視對嬰幼兒補鈣。但我國營養學家組織抽樣調查、顯示,鈣仍然是中國青少年兒童明顯缺乏的營養素之一。請你分析一下,這是什么原因?根據所學知識,想想如何才能科學補鈣。
初二年級上冊生物期中模擬試題的內容 2
一、選擇題
1、構成人體細胞的基本物質是()
A、脂肪B、蛋白質C、糖類D、維生素
2、壞血病患者應該多吃的食物是()
A、水果和蔬菜B、魚肉和豬肉C、雞蛋和鴨蛋D、糙米和肝臟
3、食物中的蛋白質經消化轉變成()
A、脂肪酸B、氨基酸C、葡萄糖D、甘油
4、小腸絨毛不能直接吸收的營養物質是()
A、氨基酸B、麥芽糖C、維生素D、脂肪酸
5、人體最重要的供能物質是()
A、蛋白質B、糖類C、脂肪D、維生素
6、下列哪項不是小腸結構與吸收功能相適應的特點()
A、小腸長約5-6米B、粘膜表面有許多皺襞和小腸絨毛
C、小腸絨毛中有毛細血管和毛細淋巴管D、小腸壁內有腸腺
7、人體消化食物和吸收營養物質的主要場所是()
A、食道B、胃C、小腸D、大腸
8、某護士將葡萄糖針劑從病人的前臂靜脈輸入體內,當葡萄糖流經肺泡的毛細血管時,所經過的途徑是:()
a上腔靜脈b下腔靜脈c右心房d左心室
e右心室f左心房g肺靜脈h肺動脈
A、acehB、bcfgC、adgcD、bcef
9、甲狀腺有很強的吸碘能力,用放射性碘注入肱靜脈后,首先測到放射性碘的是()
A、主動脈B、甲狀腺靜脈C、肺動脈D、肺靜脈
10、將10毫升血液放入盛有少量抗量抗凝劑的試管中,靜置一段時間以后,分為上、下兩部分。在上、下兩部分的交界處是()
A、呈暗紅色的紅細胞B、呈淡黃色的血漿
C、呈白色的白細胞D、呈白色的白細胞和血小板
11、紅細胞的形態為()
A、兩面凸的圓餅狀B、球形C、不規則形狀D、兩面凹的圓餅狀
12、人體心臟的左、右心室射出的血()
A、都是動脈血B、都是靜脈血
C、分別是動脈血、靜脈血D、分別是靜脈血、動脈血
13、衡量心臟工作能力高低的主要標志是()
A、心率B、血壓C、心動周期D、心輸出量
14、位于消化道外的消化腺有()
A、唾液腺、肝臟、胰腺B、腸腺、胰腺、胃腺
C、唾液腺、胃腺、肝臟D、肝臟、胰腺、腸腺
15、維生素C是人體必需的物質,缺乏它將會患壞血病,它主要有在于()
A、動物肝臟B、大米C、牛奶D、新鮮蔬菜或水果
16、血小板的生理功能是()
A、運輸氧氣和一部分二氧化碳B、運載血細胞,運輸養料和廢物
C、止血和加速凝血D、吞噬病茵,起防御和保護作用
17、動脈血是指()的血液。
A、在動脈里流動的血液B、含二氧化碳比氧多,顏色鮮紅
C、含氧豐富,顏色鮮紅D、含二氧化碳豐富,顏色暗紅
18、下列對動脈的敘述正確的()
A、把血液從心臟送到身體各部分B、便于血液與組織細胞進行物質交換
C、把血液從身體各部分送回心臟D、管腔大、管壁薄、彈性小
19、心臟瓣膜只能朝一個方向開放,保證了血液的流動方向是()
A、由心室—心房—動脈B、由心室—心房—靜脈
C、由心房—心室—靜脈D、由心房—心室—動脈
20、在劇烈運動時,突然停下來會造成暫時性貧血,引起惡心、臉色蒼白等現象,其原因是()
A、流回心臟的血液增多B、流回頭部的血液量不足
C、心臟輸出的血量增多D、血液中的含氧時增多
二、填空題(每空1分,共20分)
21、按順序寫出人體消化道各器官的名稱:口腔、咽、食道、()、()、大腸和肛門等。消化食物和吸收營養物質的主要器官是(小腸)。
22、紅細胞有一種紅色含()的蛋白質,叫做血紅蛋白。其特性是:在氧含量高的地方容易與氧(),在氧含量低的地方容易與氧()。
23、人類ABO血型系統包括四種血型:A型、B型、O型和()型。輸血時應該以輸()為原則。輸血時受血者和輸血者的血型不合,受血者的()會凝集成團,阻礙血液循環而引起嚴重后果。
24、心臟是血液循環的()器官,心臟搏動推動著血液在由心臟和血管組成的管道系統中。
25、人體的血液循環分體循環和()循環。這兩部分的血液循環是()分別沿著不同的途徑進行的`,并且在()處匯合,組成一條完整的循環途徑。
26、在觀察小腸絨毛的實驗中,用肉眼可以見到小腸的表面上有很多環形(),進一步用放大鏡觀察,則見小腸的內表面上有。
27、血液是由血漿和血細胞組成的。血漿主要是運載(),運輸()和廢物。
三、判斷題,正確的打√不正確的打×(每題1分,共10分)
28、各類血管在循環系統中所處的位置雖然不同,但它們的血壓是相同的。()
29、動脈血管流動脈血,靜脈血管流靜脈血。()
30、食物中的水也屬于營養物質。()
31、肝炎病人由于膽汁分泌不足影響對脂肪的消化,因此,厭油膩食物。()
32、口腔中的唾液能消化淀粉、蛋白質和脂肪。()
33、消化道各段對營養物質的吸收功能是相同的。()
34、為了防止肥胖,青少年應拒食含油脂和食糖豐富的食品。()
35、只要填飽肚子,青少年不必注意飲食習慣和飲食結構。()
36、血液的流動有一定方向,是因為瓣膜只能單向開放。()
37、在安靜時,心率大的人,心輸出量也大。()
【初二年級上冊生物期中模擬試題的內容】相關文章:
生物模擬試題及答案09-25
高考生物模擬試題10-30
七年級生物上冊期中試題及答案04-30
初二年級生物上冊試題帶答案01-27
關于初二年級生物上冊期中檢測題目06-25
一年級生物期中模擬試05-19
四年級語文期中模擬試題03-05
政治上冊期中試題08-21
七年級上冊生物模擬試卷08-04
七年級上冊生物期末試題01-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