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三政治第五冊同步測試題

時間:2021-06-23 08:17:18 試題 我要投稿

初三政治第五冊同步測試題

  一、單項選擇題:

初三政治第五冊同步測試題

  1.四項基本原則是我國的立國之本,堅持四項基本原則是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事業取得成功的政治

  保證。下列選項中,不屬于四項基本原則內容的是 【 】

  A.堅持中國共產黨的領導 B.堅持改革開放

  C.堅持社會主義道路 D.堅持人民民主專政

  2.堅持黨的基本路線不動搖,關鍵是 【 】

  A.堅持以經濟建設為中心不動搖

  . B.堅持四項基本原則不動搖

  C.堅持不懈地打擊各種犯罪活動不動搖

  D.堅持依法治國的基本方略不動搖

  3.中國革命和社會主義建設的實踐充分表明①社會主義道路是取得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事業勝利

  的根本保證②四項基本原則是我國的立國之本③馬列主義、毛澤東思想、鄧小平理論是指導我們進行

  社會主義實踐的強大思想武器④堅持四項基本原則是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事業取得成功的政治保證

  【 】

  A.②③④ B.①②④ c.③④ D.①

  4.社會主義的本質是 【 】

  A.解放、發展生產力,消滅剝削、消除兩極分化,最終實現共同富裕

  B.以經濟建設為中心,大力發展生產力

  c.消滅剝削、。消除兩極分化,最終實現共同富裕

  D.正確處理好人民內部矛盾

  5.下列選項中能體現我國經濟建設的選項是 【 】

  A.中俄兩國元首簽署《中俄睦鄰友好合作條約》

  B.2001年9月20日,正式頒布《公民道德建設實施綱要》

  c.以黨中央提出實施西部大開發戰略

  D.國務院隆重舉行國廣招待會 。

  6.我國人民團結奮進的共同政治基礎,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事業取得成功的政治保證是 【 】

  A.堅持四項基本原則 B.依法治國 .。

  c.政治和社會穩定 D.人民民主專政

  7.改革改變了中國的發展進程,在過去的15年中,中國的經濟增長了4倍,這一速度比多數國家的

  發展初期都要快。這段話說明了 【 】

  A.四項基本原則是立國之本

  B.中國已實現了社會主義現代化

  C.改革是我國社會主義事業發展的動力 。

  D.必須以經濟建設為中心 ;

  8.我國的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包括 【 】

  A.法制建設、道德建設、文化建設 B.經濟建設、民族建設、法制建設

  c.經濟建設、法制建設、道德建設 D.經濟建設、政治建設、文化建設 ,

  9.必須實行依法治國的基本方略,同時將依法治國與以德治國結合起來,提高全民族的思想道德素

  質。這主要說明 f 】

  A.依法治國是黨領導人民治理國家的基本方針

  B.道德建設是法制建設的必要補充

  c.在依法治國的同時,黨和國家非常重視以德治國

  D.以德治國比以法治國更重要

  10.黨的十一屆三中全會以來。由于我國始終堅持以經濟建設為中心,從而使我國經濟建設上了一個

  大臺階,人民生活上了一個大臺階,綜合國力上了一個大臺階。下列選項中能說明這一點的是 【 】

  ①神州三號飛船試驗成功 ,

  ②北京贏得了2008年夏季奧運會的舉辦權

  ③2001年我國國內生產總值比上年增長了30%

  ④十五屆六中全會確定了2002年下半年召開黨的十六大

  ⑤中華人民共和國的國旗在香港、澳門上空升起

  ⑥全國各地紛紛出現市民利用節假日自費外出旅游的熱潮

  ⑦2001年春天,一場掃黑除惡的專項斗爭席卷華夏大地。

  A.①②③④ B.①②③④⑤⑥ c.③⑥ D.(多(曼D

  二、不定項選擇題

  1.下列關于黨在社會主義初級階段基本路線理解正確的有 【 】

  A.基本路線是一個統一的整體

  B.它的核心內容是以經濟建設為中心不動搖

  c.基本路線貫穿于初級階段的始終

  D.它是黨的基本綱領在經濟、政治、文化等方面的展開

  2.堅持黨的基本路線不動搖,必須把改革開放與四項基本原則統一起來。這是因為 【 】

  A.只有堅持四項基本原則,才能使我們的改革開放健康發展,才能鞏固和發展社會主義

  B.只有堅持改革開放,才能使有中國特色的社會主義具有蓬勃的生命力

  c.堅持四項基本原則,堅持改革開放都是為了更好地解放和發展生產力

  D.四項基本原則和改革開放都是毛澤東思想的重要內容

  3.鄧小平說:改革是中國的第二次革命。改革就是在堅持社會主義基本制度的前提下,從根本上改

  革束縛我國生產力發展的經濟體制,建立充滿生機和活力的社會主義新經濟體制。事實證明,實行改革開

  放。極大地促進了我國生產力的發展。這段話體現了 L 】

  A.生產關系決定生產力

  B.只要不斷地變革生產關系,就能促進生產力發展

  C.生產力決定生產關系,生產關系對生產力有反作用

  D.當生產關系適應生產力時,就促進生產力的發展;反之,就阻礙生產力的發展

  4.2001年12月10 B,我國正式成為世貿組織的第143個成員。中國積極謀求加入世界貿易組織

  . 【 】

  A.這是世界經濟發展趨勢的客觀要求

  B.有利于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

  C.有利于加快我國經濟結構調整

  D.對全球經濟的發展具有深遠戰略意義

  5.推進改革和發展的基本前提是 L J

  A.一個中心,兩個基本點 B.改革開放與四項基本原則

  C.馬列主義、毛澤東思想、鄧小平理論 D.保持政治和社會穩定

  三、簡答題:

  1..簡要概括出下圖中所包含的深刻道理

  2.在十五大報告中指出,鄧小平理論第一次比較系統地初步回答了中國社會主義的發展

  道路、發展階段、根本任務、發展動力、外部條件、政治保證、戰略步驟、黨的領導和依靠力量,以及祖國統一

  等一系列基本問題。指導我們黨制定了社會主義初級階段的基本路線。

  (1)黨的基本路線的制定依據及根本出發點分別是什么?

  (2)我國社會主義建設的根本任務是什么?請分別說明其理論依據和實踐依據。

  (3)黨的基本路線規定的奮斗目標及其實現途徑是什么?

  3.堅持基本路線不動搖,就必須鞏固和發展團結穩定的政治環境和社會秩序。基本路線不變,社會穩

  定有了這兩條保證,我們的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就能順利發展。請問:要堅持黨的基本路線不動搖,必須怎

  樣處理改革、發展和穩定的關系?

  四、亮I《析題:

  1.只要我們堅定不移地堅持以經濟建設為中心,基本路線提出的奮斗目標就能順利實現。

  2.要堅持四項基本原則就不可能堅持改革開放。

  五、分析說明題:

  1.材料一:截至1999年12月31日,世界貿易組織已擁有135名成員。

  材料二:2001年11月10日,世界貿易組織第四屆部長級會議在卡塔爾首都多哈以全體協商一致的

  方式,審議并通過了中國加人世貿組織的決定。加入世貿組織,是黨中央、國務院作出的重大決策,是改革

  開放進程中具有歷史意義的一件大事,標志我國的對外開放進入一個新的階段。

  材料三:估計中國加人世貿組織后7年就業結構將發生這樣的變化:農業減少3.6%,食品加工業增長

  2.1%,紡織業增長23.6%,服裝增長52.3%,硫酸工業減少14.5%,機械及儀器減少.2.5%,建筑業增長

  2.2%,服務業增長2.1%。

  (1)有人認為,人世證明了對外開放的重要性,因此就不需要再堅持四項基本原則了。你贊同這個觀點

  嗎?請說明你的理由。

  (2)結合我國國情,談談人世后如何變不利為有利,使有利更加有利?

  }參考答案并講析

  一、1.B 2.A 3.A 4.A 5.C 6.A 7.C 8.D 9.C 10.B

  二、1.AC 2.ABC 3.CD 4.ABCD 5.-D

  三、1.此圖深刻地概括了黨的基本路線的核心內容一個中心,兩個基本點之間的關系,把經濟建設

  這個中心比作一艘航船,兩個基本點好比是船上的動力系統和導航系統,這兩個系統缺一不可,必須同時

  正常工作,航船才能沿著正確的航向全速前進。堅持四項基本原則和堅持改革開放是互相促進的,兩者都

  是為了更好地解放和發展生產力。

  2.(1)依據:我國社會主義初級階段的基本國情和歷史任務。根本出發點:全國各族人民的根本利

  益。

  (2)根本任務是解放生產力,發展生產力。

  理論依據:生產力是推動人類社會發展的'最終決定力量,社會主義要戰勝資本主義,必須創造出比資

  本主義更高的生產力水平。

  實踐依據:只有發展生產力,才能解決我國社會主義初級階段的主要矛盾,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才能

  為政治建設和文化建設奠定良好的物質基礎,推動社會全面進步,才能增強我國的綜合國力,從根本上鞏

  固和發展社會主義制度。

  (3)奮斗目標:把我國建設成為富強、民主、文明的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

  實現途徑:必須堅持中國共產黨的領導,團結全國各族人民,發揚自力更生,艱苦創業的優良傳統。

  3.(1)發展是目的,改革是動力,穩定是保證

  (2)只有改革和發展,才能確保社會長期穩定。

  (3)只有在穩定的政治、社會環境中,才能集中精力進行改革開放和現代化建設。

  四、1.(1)這種觀點是片面的。(2)首先,我們必須堅持以經濟建設為中心,因為,生產力是推動人類社

  會發展的最終決定力量,社會主義要戰勝資本主義。歸根到底必須創造出比資本主義更高的生產力水平:

  只有堅持這個中心,才能解決我國社會的主要矛盾,體現社會主義的本質。(3)要實現基本路線提出的奮斗

  目標,我們還必須堅持黨的領導,堅持四項基本原則,堅持改革開放,團結全國各族人民,發揚自力更生,

  艱苦創業的優良傳統等。

  2.這種說法是錯誤的。

  (1)堅持四項基本原則和堅持改革開放,是我國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事業的兩個基本點,四項基本原

  則是我國的立國之本,改革開放是我國社會主義事業發展的動力,兩者不是分離的,而是相互聯系的。

  (2)有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所以具有蓬勃的生命力,就在于它是實行改革開放的社會主義;我們的改革

  開放之所以能夠健康發展,就在于它是有利于鞏固和發展社會主義的改革開放。 .

  (3)只有堅持兩個基本點,才能更好地解放和發展生產力,才能把我國建設成為有中國特色的社會主

  義現代化國家。

  五、1.(1)不贊同。入世證明了對外開放的重要性,但并不就是可以放棄四項基本原則。四項基本原則

  是我國的立國之本,在對外開放中必須堅持。既要發展同世界各國的友好關系,堅持對外開放,積極吸收和

  利用資本主義社會創造的先進文明成果來發展自己,同時,在對外開放中又要堅持社會主義方向,對資本

  主義世界中反對社會主義的敵對勢力保持高度的警惕。

  (2)由于當前我國生產力水平、科學技術水平與世界發達國家有很大差別,民族工業可能面臨巨大的挑戰和壓力。我們必須繼續堅持一個中心,兩個基本點。大力發展生產力;深化改革,完善社會主義社會經濟體制;進一步擴大對外開放,更好地實施引進來和走出去同時并舉,相互促進的開放戰略,堅持四項基本原則,加強社會主義精神文明建設,防止國外敵對勢力對我國西化、分化的圖謀。抵制資產階級腐朽思想和生活方式的侵蝕,才能不斷增強綜合國力和國際競爭力,才可變不利為有利,變有利為更有利。

《{首页主词},&.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初三政治第五冊同步測試題】相關文章:

初一政治同步測試題09-12

初一政治珍惜新起點同步的測試題04-13

初一政治同步練習保護自我測試題05-23

初三政治上冊《人民當家作主的法制國家》同步檢測試題10-24

政治《眾人劃槳開大船》同步測試題及答案09-12

初一政治珍惜新起點同步測試題09-12

初一上冊政治同步測試題四09-12

政治同步訓練題05-30

高一政治第二單元同步檢測試題及答案08-14

人人狠狠综合99综合久久,欧美日韩国产精品中文,极品精品国产超清自在线,人人澡欧美一区
亚洲日韩国产中文字幕 | 亚洲精品天堂在线观看2020 | 久久精品官方网视频 | 亚洲欧美另类综合日韩 | 亚州免费在线播放 | 亚洲欧洲卡通动漫精品 |

初三政治第五冊同步測試題

  一、單項選擇題:

初三政治第五冊同步測試題

  1.四項基本原則是我國的立國之本,堅持四項基本原則是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事業取得成功的政治

  保證。下列選項中,不屬于四項基本原則內容的是 【 】

  A.堅持中國共產黨的領導 B.堅持改革開放

  C.堅持社會主義道路 D.堅持人民民主專政

  2.堅持黨的基本路線不動搖,關鍵是 【 】

  A.堅持以經濟建設為中心不動搖

  . B.堅持四項基本原則不動搖

  C.堅持不懈地打擊各種犯罪活動不動搖

  D.堅持依法治國的基本方略不動搖

  3.中國革命和社會主義建設的實踐充分表明①社會主義道路是取得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事業勝利

  的根本保證②四項基本原則是我國的立國之本③馬列主義、毛澤東思想、鄧小平理論是指導我們進行

  社會主義實踐的強大思想武器④堅持四項基本原則是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事業取得成功的政治保證

  【 】

  A.②③④ B.①②④ c.③④ D.①

  4.社會主義的本質是 【 】

  A.解放、發展生產力,消滅剝削、消除兩極分化,最終實現共同富裕

  B.以經濟建設為中心,大力發展生產力

  c.消滅剝削、。消除兩極分化,最終實現共同富裕

  D.正確處理好人民內部矛盾

  5.下列選項中能體現我國經濟建設的選項是 【 】

  A.中俄兩國元首簽署《中俄睦鄰友好合作條約》

  B.2001年9月20日,正式頒布《公民道德建設實施綱要》

  c.以黨中央提出實施西部大開發戰略

  D.國務院隆重舉行國廣招待會 。

  6.我國人民團結奮進的共同政治基礎,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事業取得成功的政治保證是 【 】

  A.堅持四項基本原則 B.依法治國 .。

  c.政治和社會穩定 D.人民民主專政

  7.改革改變了中國的發展進程,在過去的15年中,中國的經濟增長了4倍,這一速度比多數國家的

  發展初期都要快。這段話說明了 【 】

  A.四項基本原則是立國之本

  B.中國已實現了社會主義現代化

  C.改革是我國社會主義事業發展的動力 。

  D.必須以經濟建設為中心 ;

  8.我國的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包括 【 】

  A.法制建設、道德建設、文化建設 B.經濟建設、民族建設、法制建設

  c.經濟建設、法制建設、道德建設 D.經濟建設、政治建設、文化建設 ,

  9.必須實行依法治國的基本方略,同時將依法治國與以德治國結合起來,提高全民族的思想道德素

  質。這主要說明 f 】

  A.依法治國是黨領導人民治理國家的基本方針

  B.道德建設是法制建設的必要補充

  c.在依法治國的同時,黨和國家非常重視以德治國

  D.以德治國比以法治國更重要

  10.黨的十一屆三中全會以來。由于我國始終堅持以經濟建設為中心,從而使我國經濟建設上了一個

  大臺階,人民生活上了一個大臺階,綜合國力上了一個大臺階。下列選項中能說明這一點的是 【 】

  ①神州三號飛船試驗成功 ,

  ②北京贏得了2008年夏季奧運會的舉辦權

  ③2001年我國國內生產總值比上年增長了30%

  ④十五屆六中全會確定了2002年下半年召開黨的十六大

  ⑤中華人民共和國的國旗在香港、澳門上空升起

  ⑥全國各地紛紛出現市民利用節假日自費外出旅游的熱潮

  ⑦2001年春天,一場掃黑除惡的專項斗爭席卷華夏大地。

  A.①②③④ B.①②③④⑤⑥ c.③⑥ D.(多(曼D

  二、不定項選擇題

  1.下列關于黨在社會主義初級階段基本路線理解正確的有 【 】

  A.基本路線是一個統一的整體

  B.它的核心內容是以經濟建設為中心不動搖

  c.基本路線貫穿于初級階段的始終

  D.它是黨的基本綱領在經濟、政治、文化等方面的展開

  2.堅持黨的基本路線不動搖,必須把改革開放與四項基本原則統一起來。這是因為 【 】

  A.只有堅持四項基本原則,才能使我們的改革開放健康發展,才能鞏固和發展社會主義

  B.只有堅持改革開放,才能使有中國特色的社會主義具有蓬勃的生命力

  c.堅持四項基本原則,堅持改革開放都是為了更好地解放和發展生產力

  D.四項基本原則和改革開放都是毛澤東思想的重要內容

  3.鄧小平說:改革是中國的第二次革命。改革就是在堅持社會主義基本制度的前提下,從根本上改

  革束縛我國生產力發展的經濟體制,建立充滿生機和活力的社會主義新經濟體制。事實證明,實行改革開

  放。極大地促進了我國生產力的發展。這段話體現了 L 】

  A.生產關系決定生產力

  B.只要不斷地變革生產關系,就能促進生產力發展

  C.生產力決定生產關系,生產關系對生產力有反作用

  D.當生產關系適應生產力時,就促進生產力的發展;反之,就阻礙生產力的發展

  4.2001年12月10 B,我國正式成為世貿組織的第143個成員。中國積極謀求加入世界貿易組織

  . 【 】

  A.這是世界經濟發展趨勢的客觀要求

  B.有利于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

  C.有利于加快我國經濟結構調整

  D.對全球經濟的發展具有深遠戰略意義

  5.推進改革和發展的基本前提是 L J

  A.一個中心,兩個基本點 B.改革開放與四項基本原則

  C.馬列主義、毛澤東思想、鄧小平理論 D.保持政治和社會穩定

  三、簡答題:

  1..簡要概括出下圖中所包含的深刻道理

  2.在十五大報告中指出,鄧小平理論第一次比較系統地初步回答了中國社會主義的發展

  道路、發展階段、根本任務、發展動力、外部條件、政治保證、戰略步驟、黨的領導和依靠力量,以及祖國統一

  等一系列基本問題。指導我們黨制定了社會主義初級階段的基本路線。

  (1)黨的基本路線的制定依據及根本出發點分別是什么?

  (2)我國社會主義建設的根本任務是什么?請分別說明其理論依據和實踐依據。

  (3)黨的基本路線規定的奮斗目標及其實現途徑是什么?

  3.堅持基本路線不動搖,就必須鞏固和發展團結穩定的政治環境和社會秩序。基本路線不變,社會穩

  定有了這兩條保證,我們的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就能順利發展。請問:要堅持黨的基本路線不動搖,必須怎

  樣處理改革、發展和穩定的關系?

  四、亮I《析題:

  1.只要我們堅定不移地堅持以經濟建設為中心,基本路線提出的奮斗目標就能順利實現。

  2.要堅持四項基本原則就不可能堅持改革開放。

  五、分析說明題:

  1.材料一:截至1999年12月31日,世界貿易組織已擁有135名成員。

  材料二:2001年11月10日,世界貿易組織第四屆部長級會議在卡塔爾首都多哈以全體協商一致的

  方式,審議并通過了中國加人世貿組織的決定。加入世貿組織,是黨中央、國務院作出的重大決策,是改革

  開放進程中具有歷史意義的一件大事,標志我國的對外開放進入一個新的階段。

  材料三:估計中國加人世貿組織后7年就業結構將發生這樣的變化:農業減少3.6%,食品加工業增長

  2.1%,紡織業增長23.6%,服裝增長52.3%,硫酸工業減少14.5%,機械及儀器減少.2.5%,建筑業增長

  2.2%,服務業增長2.1%。

  (1)有人認為,人世證明了對外開放的重要性,因此就不需要再堅持四項基本原則了。你贊同這個觀點

  嗎?請說明你的理由。

  (2)結合我國國情,談談人世后如何變不利為有利,使有利更加有利?

  }參考答案并講析

  一、1.B 2.A 3.A 4.A 5.C 6.A 7.C 8.D 9.C 10.B

  二、1.AC 2.ABC 3.CD 4.ABCD 5.-D

  三、1.此圖深刻地概括了黨的基本路線的核心內容一個中心,兩個基本點之間的關系,把經濟建設

  這個中心比作一艘航船,兩個基本點好比是船上的動力系統和導航系統,這兩個系統缺一不可,必須同時

  正常工作,航船才能沿著正確的航向全速前進。堅持四項基本原則和堅持改革開放是互相促進的,兩者都

  是為了更好地解放和發展生產力。

  2.(1)依據:我國社會主義初級階段的基本國情和歷史任務。根本出發點:全國各族人民的根本利

  益。

  (2)根本任務是解放生產力,發展生產力。

  理論依據:生產力是推動人類社會發展的'最終決定力量,社會主義要戰勝資本主義,必須創造出比資

  本主義更高的生產力水平。

  實踐依據:只有發展生產力,才能解決我國社會主義初級階段的主要矛盾,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才能

  為政治建設和文化建設奠定良好的物質基礎,推動社會全面進步,才能增強我國的綜合國力,從根本上鞏

  固和發展社會主義制度。

  (3)奮斗目標:把我國建設成為富強、民主、文明的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

  實現途徑:必須堅持中國共產黨的領導,團結全國各族人民,發揚自力更生,艱苦創業的優良傳統。

  3.(1)發展是目的,改革是動力,穩定是保證

  (2)只有改革和發展,才能確保社會長期穩定。

  (3)只有在穩定的政治、社會環境中,才能集中精力進行改革開放和現代化建設。

  四、1.(1)這種觀點是片面的。(2)首先,我們必須堅持以經濟建設為中心,因為,生產力是推動人類社

  會發展的最終決定力量,社會主義要戰勝資本主義。歸根到底必須創造出比資本主義更高的生產力水平:

  只有堅持這個中心,才能解決我國社會的主要矛盾,體現社會主義的本質。(3)要實現基本路線提出的奮斗

  目標,我們還必須堅持黨的領導,堅持四項基本原則,堅持改革開放,團結全國各族人民,發揚自力更生,

  艱苦創業的優良傳統等。

  2.這種說法是錯誤的。

  (1)堅持四項基本原則和堅持改革開放,是我國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事業的兩個基本點,四項基本原

  則是我國的立國之本,改革開放是我國社會主義事業發展的動力,兩者不是分離的,而是相互聯系的。

  (2)有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所以具有蓬勃的生命力,就在于它是實行改革開放的社會主義;我們的改革

  開放之所以能夠健康發展,就在于它是有利于鞏固和發展社會主義的改革開放。 .

  (3)只有堅持兩個基本點,才能更好地解放和發展生產力,才能把我國建設成為有中國特色的社會主

  義現代化國家。

  五、1.(1)不贊同。入世證明了對外開放的重要性,但并不就是可以放棄四項基本原則。四項基本原則

  是我國的立國之本,在對外開放中必須堅持。既要發展同世界各國的友好關系,堅持對外開放,積極吸收和

  利用資本主義社會創造的先進文明成果來發展自己,同時,在對外開放中又要堅持社會主義方向,對資本

  主義世界中反對社會主義的敵對勢力保持高度的警惕。

  (2)由于當前我國生產力水平、科學技術水平與世界發達國家有很大差別,民族工業可能面臨巨大的挑戰和壓力。我們必須繼續堅持一個中心,兩個基本點。大力發展生產力;深化改革,完善社會主義社會經濟體制;進一步擴大對外開放,更好地實施引進來和走出去同時并舉,相互促進的開放戰略,堅持四項基本原則,加強社會主義精神文明建設,防止國外敵對勢力對我國西化、分化的圖謀。抵制資產階級腐朽思想和生活方式的侵蝕,才能不斷增強綜合國力和國際競爭力,才可變不利為有利,變有利為更有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