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源遠流長的中華文化》政治綜合測試題

時間:2021-06-23 12:59:45 試題 我要投稿

高中《源遠流長的中華文化》政治綜合測試題

  一、單項選擇題(每小題3分,共21分)

高中《源遠流長的中華文化》政治綜合測試題

  1.在中華文化史上具有劃時代的意義的事件是( )

  A.春秋戰國時期,諸子蜂起,百家爭鳴

  B.秦的統一促進了統一的多民族文化的發展

  C.漢代的罷黜百家,獨尊儒術

  D.隋唐時期吸納外來文化

  【解析】選B。秦統一后,統一貨幣、度量衡,統一文字,修秦律,這樣就使統一的文化共同體得以形成,為文學藝術的發展創造了必要條件,并最終對華夏民族的發展和文化的傳播有著劃時代的意義。故選B。

  2.儒家學說是中國傳統思想和文化的主體部分,它在兩千多年的漫長歲月中幾經變遷,充實和改變著自己的內容和形態。下列說法不正確的是( )

  A.漢朝的儒家思想吸收了法家的“大一統”思想

  B.宋朝新儒學中已經吸收了佛教等外國文化的成分

  C.董仲舒和朱熹對儒家思想的發展作出了重要貢獻

  D.明末清初儒家思想的正統地位被西方文化取而代之

  【解析】選D。明末清初儒家思想受到西方工業文明的沖擊,但并不意味著被西方文化取而代之,故D的說法是錯誤的。A、B、C三項正確,但不符合題意。

  3.中國歷來有“易代修史”的傳統。一個朝代滅亡以后,后繼的新朝代為了總結歷史,借鑒往事,吸取經驗教訓,都要給上一個朝代編纂歷史,這個優良傳統綿延不斷,經久未絕。這有利于中華文化( )

  A.傳承文明,開拓創新

  B.面向世界,博采眾長

  C.薪火相傳,一脈相承

  D.獨樹一幟,獨領風騷

  【解析】選C。史書典籍是中華文化源遠流長的重要見證,修史的傳統成就了中華文化的一脈相承,故選C。B、D與題意無關。A項中的“傳承文明”符合題意,但“開拓創新”在題目中沒有體現。

  4.深港澳臺少兒文化藝術夏令營正式開營后,140名來自深港澳臺的中小學生在深圳進行為期六天的文化之旅。孩子們分別到中華民俗文化村、深圳博物館、南山書城等地參觀交流,開展一系列豐富多彩的活動。之所以開展上述活動是因為( )

  A.文化藝術素質是全面提高青少年素質的前提

  B.中華文化博大精深,源遠流長

  C.感悟源遠流長的中華文化,有助于增強民族的凝聚力

  D.豐富學生暑期生活有利于青少年健康成長

  【解析】選C。通過文化夏令營可使港澳臺的中小學生加深對中華文化的認識,增強對中華文化的認同感,從而有助于增強民族的凝聚力。

  5.很久以來,中國就有通過符號傳遞祝福的傳統。2010年上海世博會會徽圖案

  以漢字“世”為書法創意原形,并與數字“2010”巧妙組合,相得益彰,表現了家庭的和睦。在廣義上又可代表包含了“你、我、他”的全人類,和上海世博會以人為本的積極追求。這說明( )

  A.中華文化是世界上最先進的文化

  B.中華文化呈現多國文化的'豐富色彩

  C.世界各國文化應該相互融合

  D.中華文化源遠流長,具有特有的包容性

  【解析】選D。世博會會徽圖案創意秉承了我國通過符號傳遞祝福的傳統,D項符合題意。

  6.現在90后人群,或者包括80后段人群以及其他人,在QQ上或其他文字交流區大量使用自己編造的不規范漢字,這種趨勢越來越普遍,甚至成為90后的一種認知標簽。漢字的不規范使用引起了社會有識之士的深深憂慮。關于漢字正確的看法是( )

  A.漢字是人類進入文明時代的標志

  B.漢字是中華文明的重要標志

  C.漢字是中華各民族文化的重要載體

  D.漢字是人類文明首要的記載工具

  【解析】選B。A項錯誤,文字的出現標志著人類進入文明時代。C項錯誤,我國還有少數民族的記錄文字。D項錯誤,漢字書寫了中華文化,但不是人類文明的首要記載工具。

  7.近代中華文化經歷了衰微的過程,這是因為( )

  ①近代中國封建統治日漸沒落

  ②近代中國經濟發展緩慢

  ③西方近代工業文明的巨大沖擊

  ④中華文化喪失了生命力

  A.① B.①②

  C.①②③ D.①②③④

  【解析】選C。依據所學知識判斷,隨著中國封建社會的日漸沒落和西方近代工業文明的巨大沖擊,中華文化經歷了衰微的過程,故①②③符合題意,④表述錯誤。

  二、非選擇題(共29分)

  8.(14分)2010年11月14日第二屆全國學生規范漢字書寫大賽決出分曉,通過2輪比賽,16名選手獲特等獎,27名選手獲特等獎提名獎。 此次大賽主題為“書寫經典,傳承文明”,是一次在全國范圍內開展的學生書寫經典活動,旨在引導青少年熟悉、親近中華經典,提高規范漢字書寫水平、語言文字應用能力及文化素養和審美情趣。

  漢字在中華文化發展中起什么作用?

  【解析】本題旨在考查漢字在中華文明中的地位、作用。漢字既是中華文化的書寫工具,又是中華文化的最具代表性的內容之一,透過漢字的演變過程,我們可以看到中華文化的源遠流長以及漢字在中華文明中的地位、作用。

  答案:漢字是中華文化源遠流長的見證。可以看出,作為文化基本載體的漢字,它歷史悠久,在發展中華文化,傳承中華文明方面發揮了巨大的作用。漢字文化內涵豐富,是中華文明的重要標志。

  9.(15分)上海世博會,青花瓷罐造型的世博會江西館讓我們記住了瓷都之美,尤其是用青花瓷裝飾的廚房給人驚艷之感。中國瓷器有著悠久的歷史和精湛的工藝,但20世紀前半葉,中國社會國無寧日、經濟衰敗、民不聊生,瓷器藝術進入黯淡失色的歷史時期。新中國成立后,國家對整個工藝美術采取了一系列“保護、發展、提高”的方針,廣大陶瓷美術工作者不斷深入生活,探索創新,創作了大量反映現實生活、時代氣息濃郁的藝術瓷以及經濟適用、樸素大方的日用瓷。改革開放以來,中國瓷器藝術進入了一個全面繁榮發展的新時期,展現出包容性、多樣性、科學性的特征,許多新工藝、新材料、新形式、新品種應運而生,蓬勃發展。

  結合材料分析下列問題:

  (1)20世紀前半葉為什么是中國瓷器藝術黯淡失色的歷史時期?(7分)

  (2)新中國成立后,特別是改革開放以來,瓷器藝術的蓬勃發展對再創中華文化的輝煌有什么啟示?(8分)

  【解析】解答本題應結合中華文化在近代走向衰微的原因和如何再創中華文化的新輝煌來說明。

  答案:(1)20世紀上半葉,中國封建統治的日漸沒落和西方近代工業文明的巨大沖擊,使陶瓷藝術瀕臨于人亡藝絕的境地。

  (2)啟示:①堅持中國共產黨的領導和馬克思主義的指引是再創中華文化輝煌的根本保證。

  ②文化工作者要立足于改革開放和現代化建設的實踐,著眼于人民群眾不斷增長的精神文化需求進行文化創新。

  ③對傳統文化要批判繼承,既要繼承傳統,又要為傳統文化注入新的時代精神。

  ④積極開展對外文化交流,充分吸收國外文化的有益成果為我所用等。

【高中《源遠流長的中華文化》政治綜合測試題】相關文章:

《源遠流長中華文化》高二政治說課稿11-05

高二政治《源遠流長中華文化》說課稿范文11-02

源遠流長的中華文化政治教案優秀范文08-26

源遠流長的中華文化教案11-22

《源遠流長中華文化》說課稿07-06

《源遠流長的中華文化》說課稿范文07-02

源遠流長的中華文化征文2000字01-24

高中政治測試題03-26

中華文化源遠流長———《中華上下五千年》有感01-21

人人狠狠综合99综合久久,欧美日韩国产精品中文,极品精品国产超清自在线,人人澡欧美一区
亚洲综合色国产综合 | 日本野花视频在线看免费 | 亚洲人成影院在线观看网色 | 婷婷在线视频这里都是精品 | 亚洲欧美日韩国产综合点击进入 | 久久综合国产亚洲青青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