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二物理電壓表和電阻測試題
實驗:用電壓表和電流表測電阻
1、實驗目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實驗器材: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實驗電路圖:(如右圖所示)
4、實驗原理:______________________
5、實驗注意事項:
①連接電路時,在待測電阻值無法估計時,電流表、電
壓表都應處于最大量程,滑動變阻器的電阻處于電阻最大的狀態,開關應斷開。
②連接完畢,可以試觸一下,閉合開關,如發現指針擺動過大,指針反向偏轉等情況,
應立即斷開電源,避免損壞電表。
③用滑動變阻器改變電路中電流時,電表的量程要恰當,選擇電表的量程過大,指針
偏轉過小,會影響讀數的精確度,電表每次的讀數相差要盡量大些,以減小實驗誤差。
④數據處理可采用計算法,即根據每一組的電壓和電流強度值,根據 計算電阻
值,再取平均值。
6、實驗步驟:
A。按電路圖連接線,此時電鍵應處于斷開狀態,且讓滑動變阻器,處于最大電阻值。
B。估算或用試觸確定所選伏特表和安培表量程是否恰當,若不當,則調整。
C。檢查電路無誤后,接通電路,開始實驗。
D。閉合開關,觀察和記錄安培表,伏特表的示數填入下面表格中(或自己設計表格)。
E。改變滑動變阻器滑動片的位置,重復步驟D,并根據歐姆定律計算出三次測量的
平均值。
數據
次數 U(伏) I(安) Rx(歐) Rx的平均值(歐)
1
2
3
(3)計算出Rx的三次阻值,求出Rx的平均值。Rx=(Rx1+Rx2+Rx3)/3
7、實驗結果:Rx=(R1+R2+R3)/3=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歐姆
8、整理器材:實驗完畢要整理好儀器。
☆☆☆(實驗要求:積極動手,按要求操作,記錄數據、計算結果要實事求是。實
驗完畢后,將導線取下捆成一捆,并將儀器排放整齊。) ☆☆☆
1。 ★串聯、并聯電路的特點:
在運用歐姆定律對電路進行判定和計算時必須要充分利用串聯,并聯電路的特點。
1、串聯電路的特點:
⑴在串聯電路中,電流強度處處相等
用公式寫出為I總=I1=I2=I3=
⑵在串聯電路中,總電壓等于各段電壓之和
用公式寫出為U總=U1+U2+U3+
∵串聯時,I總=I1=I2=I3=
U1=I1
U2=I2
U3=I3
U1:U2:U3=R1:R2:R3
這個結論是:在串聯電路中,各段電路兩端的電壓與它們對應的電阻成正比,簡稱正比分壓。
⑶在串聯電路中,總電阻等于各段電阻之和
用公式寫出為R總=R1+R2+R3+
2、并聯電路的特點:
⑴在并聯電路中,各支路的電壓都等于電路的總電壓
用公式寫出為U總=U1=U2=U3=
⑵在并聯電路中,干路中的總電流等于各支路電流之和
用公式寫出為I總=I1+I2+I3+
∵并聯時,U總=U1=U2=U3
I1=U1/R1 ;
I2=U2/R2 ;
I3=U3/R3 ;
I1:I2:I3=1/R1:1/R2:1/R3
這個結論是:在并聯電路中,各支路中的電流與它們所對應的.電阻成反比,簡稱反比分流。
⑶在并聯電路中,干路中總電阻小于任何一個支路。總電阻的倒數等于各支路電阻倒數之和。
用公式寫出為1/R總=1/R1+1/R2+1/R3+
兩個電阻并聯時,R總=R1R2/(R1+R2)
★歐姆定律是實驗定律。通過實驗概括出成正比、成反比的兩個關系,是有前提條件的。
實驗的條件和結論是:當電阻一定時,導體中的電流跟電壓成正比;
當電壓一定時,導體中的電流跟電阻成反比。
歐姆定律物理表達式I=U/R,反映了在一段電路中I、U、R三者之間的數量關系,對它的理解應為:導體中的電流跟這段導體兩端的電壓成正比,跟這段導體的電阻成反比。
也就是說,電流、電壓和電阻這三個量必須是對同一導體、同一電路的同一狀態而言的。
R=U/I,表示一段導體兩端的電壓和通過這段導體的電流之比等于這段導體的電阻。不能因有這個公式而認為導體的電阻與導體兩端的電壓成正比,與通過它的電流成反比。因為電阻是對于一段導體來說,它的電阻的大小,由它的材料、長度、橫截面積和溫度決定。溫度變化不大時,它的阻值不變。
【初二物理電壓表和電阻測試題】相關文章:
《用電壓表和電流表測電阻》教案07-02
物理《電阻》說課稿11-12
物理電阻教學反思04-12
電阻物理教案04-07
初中物理電阻說課稿03-10
初中物理電壓表教案04-08
物理電壓表課程教案04-14
電壓表物理教案06-05
靜態電阻和動態電阻區別09-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