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教師資格證考試高中語文的模擬試題答案解析
在平平淡淡的日常中,我們最離不開的就是試題了,通過試題可以檢測參試者所掌握的知識和技能。什么類型的試題才能有效幫助到我們呢?下面是小編精心整理的教師資格證考試高中語文的模擬試題答案解析,僅供參考,大家一起來看看吧。
1、《普通高中語文課程標準(實驗)》指出:提高學生的語文素養,充分發揮語文課程的育人功能。對這一概念闡述不正確的是( )。
A.高中語文課程應在繼續發展和不斷提高的過程中有效地發揮作用,以適應未來學習、生活和工作的需要。
B.高中語文課程,應面向全體學生,使學生獲得基本的語文素養。充分發揮自身的優勢,弘揚和培育民族精神。
C.應增進課程內容與學生成長的聯系,引導學生積極參與實踐活動,學習認識自然、認識社會、認識自我、規劃人生。
D.通過語文課程塑造熱愛祖國和中華文明、獻身人類進步事業的精神品格,形成健康美好的情感和奮發向上的人生態度。
1.【答案】B。解析:“應面向全體學生,使學生獲得基本的語文素養”是義務教育階段的語文課程理念。高中語文課程的基本理念的表述是這樣的:高中語文課程應幫助學生獲得較為的語文素養。比初中的更高一層。
2、高考沖刺時期,語文老師為了鼓舞學生的學習士氣,寫了幾句詩句,下列不合語境的詩句是( )。
A.長風破浪會有時,直掛云帆濟滄海。
B.欲窮千里目,更上一層樓。
C.路漫漫其修遠兮,吾將上下而求索。
D.今朝有酒今朝醉,明日愁來明日愁。
2.【答案】D。解析:D項表達的是消極悲觀的思想,與題目不符。
3、教師在教授《沁園春?長沙》這篇文章時,在拓展延伸環節,讓學生思考比較毛澤東的《卜算子?詠梅》和陸游的《卜算子?詠梅》(以文字資料印發),并在班級里踴躍發言。對這一設計理解不正確的是( )。
A.這一設計有利于提高詩詞語言鑒賞能力,總結并讓學生初步掌握鑒賞古詩詞的一般方法。在比較中求同求異,開拓學生思維。
B.語文學習要立足于教材,但又不能局限于教材,應向生活延伸,注重對學生人文主義精神的引導。這一設計有利于學生體會“景語皆情語”以及寫作賞析文章的方法。
C.拓展延伸注重培養的是學生的運用能力,所以應該讓學生去模仿作者的整體風格去寫詩。
D.拓展環節綜合了學生多種能力,體會了語文學習的綜合性。
3.【答案】C。解析:拓展延伸環節不僅要求培養學生的運用能力,工具性(聽說讀寫)原則,而且我們要注意拓展延伸環節也要考慮設計的適用性,結合學生自身的水平,要保證學生能完成這項任務,而仿寫詩歌對于學生來講稍有些難。
4、一位教師在教授《大堰河——我的保姆》時,需要范讀以下的小節:
啊,大堰河,你為什么要哭?我做了生我的父母家里的新客了!我摸著紅漆雕花的家具,我摸著父母的睡床上金色的花紋,我呆呆地看著檐頭的我不認得的“天倫敘樂”的匾,我摸著新換上的衣服的絲的和貝殼的紐扣,我看著母親懷里的不熟識的妹妹,我坐著油漆過的安了火缽的炕凳,我吃著碾了三番的白米的飯,但,我是這般忸怩不安!因為我我做了生我的父母家里的新客了。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
A.大堰河、新客、摸著、不安,應該重讀以突出作者家的富足給自己帶來的不適。
B.紅漆雕花、金色的花紋、碾了三番,應該重讀以突出作者家的富足給自己帶來的不適。
C.啊、大堰河、哭、新客了,應該重讀以突出作者家的富足給自己帶來的不適。
D.家具、花紋、匾、白米的飯,應該重讀以突出作者家的富足給自己帶來的不適。
4.【答案】B。解析:B項,“紅漆雕花”“金色的花紋”“‘天倫敘樂’的匾”“絲的和貝殼的”“油漆過”“安了火缽”“碾了三番”等修飾語都應適當強調,以符合作者突出地主家庭富足這一意圖。
閱讀文本材料和具體要求,完成第19-21題。
《逍遙游》(節選)
逍遙游
莊子
莊子北冥有魚,其名為鯤。鯤之大,不知其幾千里也。化而為鳥,其名為鵬。鵬之背,不知其幾千里也;怒而飛,其翼若垂天之云。是鳥也,海運則將徙于南冥。南冥者,天池也。《齊諧》者,志怪者也。《諧》之言曰:“鵬之徙于南冥也,水擊三千里,摶扶搖而上者九萬里,去以六月息者也。”野馬也,塵埃也,生物之以息相吹也。天之蒼蒼,其正色邪?其遠而無所至極邪?其視下也,亦若是則已矣。且夫水之積也不厚,則其負大舟也無力。覆杯水于坳堂之上,則芥為之舟,置杯焉則膠,水淺而舟大也。風之積也不厚,則其負大翼也無力。故九萬里,則風斯在下矣,而后乃今培風;背負青天,而莫之夭閼者,而后乃今將圖南。蜩與學鳩笑之曰:“我決起而飛,搶榆枋而止,時則不至,而控于地而已矣,奚以之九萬里而南為?”適莽蒼者,三餐而反,腹猶果然;適百里者,宿舂糧;適千里者,三月聚糧。之二蟲又何知!
小知不及大知,小年不及大年。奚以知其然也?朝菌不知晦朔,蟪蛄不知春秋,此小年也。楚之南有冥靈者,以五百歲為春,五百歲為秋;上古有大椿者,以八千歲為春,八千歲為秋 ,此大年也。而彭祖乃今以久特聞,眾人匹之,不亦悲乎!湯之問棘也是已。窮發之北,有冥海者,天池也。有魚焉,其廣數千里,未有知其修者,其名為鯤。有鳥焉,其名為鵬,背若泰山,翼若垂天之云,摶扶搖羊角而上者九萬里,絕云氣,負青天,然后圖南,且適南冥也。斥鴳笑之曰:‘彼且奚適也?我騰躍而上,不過數仞而下,翱翔蓬蒿之間,此亦飛之至也。而彼且奚適也?’”此小大之辯也。
故夫知效一官,行比一鄉,德合一君,而征一國者,其自視也亦若此矣。而宋榮子猶然笑之。且舉世譽之而不加勸,舉世非之而不加沮,定乎內外之分,辯乎榮辱之境,斯已矣。彼其于世,未數數然也。雖然,猶有未樹也。夫列子御風而行,泠然善也,旬有五日而后反。彼于致福者,未數數然也。此雖免乎行,猶有所待者也。若夫乘天地之正,而御六氣之辯,以游無窮者,彼且惡乎待哉?故曰:至人無己,神人無功,圣人無名。
課文介紹
《逍遙游》為人教版版高中語文必修五教材第二單元中的一篇散文,本單元的其他課文為:《歸去來兮辭》、《滕王閣序》、《陳情表》。《逍遙游》居《莊子?內篇》之首,是闡發莊子追求絕對精神自由的思想觀點的著名篇章。可以說《逍遙游》是《莊子》一書的綱領。就藝術特色來看,也可稱為莊子的代表作。其文雄放、奇幻,足以顯示莊子的思想和文章所特有的風格。“開宗不了逍遙字,空讀南華三十篇”(馬敘倫《為〈莊子義證〉成率題絕句》),可見《逍遙游》在《莊子》一書中的重要性。
5、根據以上材料,設計本篇課文的教學目標并說明確定依據。(20分)
5.【參考答案】
【教學目標】
知識與能力:掌握相關文言知識,理解文章內容,掌握文章寫作思路。領略莊子散文想象豐富、汪洋恣肆的特點。
過程與方法:通過課前預習課文,課內思考與討論,分析“物皆有所待”,理解莊子所說的“逍遙游”的真實含義。
情感態度與價值觀:感悟人思想的偉大,能從時代背景辯證理解莊子的“逍遙游”思想。
【確立依據】
根據新課標對閱讀教學的要求、單元要求、本文內容與特點和高中學生語文學習需求,確立了以上三維目標。
具體如下:
(1)《普通高中語文課程標準(實驗)》的相關規定,閱讀優秀作品,品味語言,感受其思想、藝術魅力,發展想像力和審美力;感受藝術和科學中的美,提升審美的境界。
(2)《逍遙游》是人教版普通課程標準實驗教科書語文必修5第二單元的一篇抒情散文。是《莊子》一書的綱領。其文雄放、奇幻,足以顯示莊子的思想和文章所特有的風格。莊子的文章意境開闊,想象奇特,能夠運用大量幻想的、傳說的和現實的事例,闡明自己的觀點,使文章充滿浪漫主義色彩。本文虛實相生、縱橫跌宕、錯落有致、開闔有度、揮灑自如,確如李白所贊:“開浩蕩之奇言”。雖然莊子追求的絕對自由的思想是主觀唯心主義的,是現實中不可能出現的,關于莊子的思想也是眾說紛紜、有待鑒別,但從其藝術特色上來說,莊子之文汪洋恣肆、浩淼奇警的浪漫主義風格以及一些創造性的藝術創作方法還是很值得學習和借鑒的。
【教師資格證考試高中語文的模擬試題答案解析】相關文章:
教師資格考試綜合素質模擬試題答案02-07
教資考試模擬試題及參考答案解析03-22
教資考試筆試模擬試題及答案解析01-26
教資中學教育知識與能力模擬試題答案01-13
高中語文詩歌“比興”手法解析09-23
教資模擬試題參考答案解析02-07
20道高考模擬作文立意專家解析01-21
多媒體技術與應用考試題答案05-24
高三年級模擬考試作文審題立意解析01-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