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中的立體圖形》說課稿
前言:教學的實質是以教材中提供的素材為載體,通過一系列探究互動過程,達到學生知識的構建、能力的培養、情感的陶冶、意識的創新。為此,就《生活中的立體圖形》這一課題,我將就以下幾方面作相關的教學解說。
一. 教材分析
教材,即教學素材,一個供師生共同探究的素材,一個構建學生知識體系的素材,一個以培養學生實踐能力與創新意識為終極目標的`素材。本節探究內容取自華東師大版七年級(上)第四章第一節,探究對象是生活中的常見幾何體,探究的重點是幾何體的分類,難點為分類標準的確立。通過系列探究活動,使學生由小學對圖形世界的感性認識過渡到感性與理性認識相融,從而開啟學生認識與探究豐富多彩的圖形世界的大門。
二. 目標分析
教學目標,揭示了教學過程應是使學生由不知到認知到樂知的升華過程,是培養創造性人才的指南。根據學生的現有認知水平——直觀感知、無意注意為主,空間觀念較薄弱,結合現有知識結構——小學及生活中大量幾何圖形的直觀表象,依據《課程目標》——本階段的學生應初步會運用數學的思維方式去觀察、分析現實生活,體會數學與人類生活的密切聯系,增進對數學的理解和學好數學的信心,具有初步的創新精神和實踐能力,確立本節課的教學目標如下:
1.知識與技能目標:經歷直觀感知→探索歸納→應用創新的認知過程,探索立體圖形的分類,加深對圖形的認識與感受。
2.過程與方法目標:通過動手操作、探究思索、交流互動,培養學生的實踐能力、協作能力及創新意識。
3.情感與態度目標:體驗數學與現實生活的緊密聯系,培養學生的參與意識和集體主義觀念,激發學生學習數學的興趣與熱情。
【《生活中的立體圖形》說課稿】相關文章:
《生活中的立體圖形》說課稿03-16
生活中的立體圖形說課稿11-04
《生活中的立體圖形》教案01-17
《立體圖形》的說課稿06-09
《生活中的立體圖形》教學反思11-03
生活中的立體圖形教案范文11-22
關于生活中的立體圖形教案08-28
生活中的立體圖形優秀教案09-07
生活中的立體圖形教學反思01-05